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件.ppt
《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课件.ppt(3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商业会计,图解案例版,中国宇航出版社,第一章 会计理论基础,在本章中,我们重点学习以下的内容:1商品流通行业包括哪些企业,商业企业在业务经营上具有什么特点?2商业企业会计具有什么特点,它的核算包括哪些内容?3商业企业会计具有什么样的职能与任务?4什么是会计假设,商业企业的会计假设包括哪些?5商业企业会计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那些原则与要求?6什么是会计要素,商业企业会计包括哪些会计要素?7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法规有哪些,各自的内容与任务是什么?,第一节 商业企业会计概述,一、批发型商业企业与零售型商业企业在各种类型的商业企业中,按照它们在商品流通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经营活动的不同特点,可以划分为批
2、发型商业企业与零售型商业企业两种形式。,第一节 商业企业会计概述,(一)批发型商业企业批发企业是指从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成批地购进商品,再把商品批量地转售给其他商业企业(多为零售企业)供其进一步销售,或供应给生产企业用作进一步加工的商业企业。批发企业处于商品流通的起点或中间阶段,它所从事的主要是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的枢纽。(二)零售型商业企业零售企业是指向批发企业或生产企业购进商品,再将商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企业。按照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客观进程,在国际通行的业态分类总体框架下进行必要的合并,把零售业态分为四大类进行统计,即: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专卖)店和其他。,第一节 商
3、业企业会计概述,二、商业企业会计的特征商业企业会计是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企业的一项专业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技术方法,对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内外部利益关系人提供财务信息;并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商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商业企业会计概述,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主要有以下的特征:(一)以资金运动为中心进行核算和管理(二)存货入账价值的特殊性(三)存货日常核算的特殊性,第一节 商业企业会计概述,三、商业企业会计的职能商业企业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在经济
4、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在不同管理水平的企业中,会计职能的发挥有很大的不同。(一)进行会计核算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二)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职能,也称会计控制职能。它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对特定会计对象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第一节 商业企业会计概述,四、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一)资金筹集资金筹集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二)商品的采购对于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是进行销售的前提。(三)商品的储存在商品流通企业
5、购进商品之后,这些商品在销售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总是储存在企业的库房或卖场之中。要求随时监督商品价值的变动,并在会计核算中予以体现,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特征。(四)商品的销售商品的销售是指商品流通企业通过转让商品的所有权,以获得经济利益流入的行为,商品销售是商业企业获得利润的关键一环。(五)财务成果计算与分配在这个阶段,商业企业会计主要核算应交税费、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应付利润、留存收益等内容。,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其实是明确会计主体假设。在会计主体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条件的基本含义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确定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在于:在风云多变的生存环境中,为会计主体选择会计程序、会计方法建立一个稳定的基础
7、。,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等间距的时期,即“会计期间”,会计主体按照会计期间组织会计核算,提供会计报告。设定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在于为财务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它要求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期间组织会计核算,定期提供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前提,对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由于会计期间的划分,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核算基础;其次,为了正确确认和计量一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便产生了递延、摊销、预提等调整跨期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主要采用货币计量
8、单位来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设定货币计量前提的真正意义在假设币值不变。,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一、客观性客观性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手续齐备,资料可靠。客观性包含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它是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
9、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纵向的可比性。所谓纵向,是指同一个企业再不同时期的比较。第二,横向的可比性。所谓横向,是指同一时期,不同的企业之间的比较。,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
10、、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在全面核算的前提下,对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致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七、谨慎性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
11、或费用。八、及时性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也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任何意义。,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一、会计要素概念企业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财务关系。为了具体地反映与监控这一内容,需要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一)资产1资产的概念与特征资产是指过去的交
12、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包括企业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资产应该是企业拥有或者能够控制的资源。(3)资产可以预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2确认资产的条件一项资源能否确认为企业的资产,需要具备资产的特征,符合资产的定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的两个重要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可以流入企业。(2)该项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比较准确地计量。,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二)负债1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
13、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负债的确认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三)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净资产,也叫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反映了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2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1)性质上的区别。(2)
14、权利上的区别。(3)偿还责任上的区别。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一)收入1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2收入的确认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
15、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二)费用1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2费用的确认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
16、确认,(三)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为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三个项目的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之后的余额。有些补贴收入也计入利润。2.利润的构成营业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减去有关期间费用后的余额;投资净收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营业外收支是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第五节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体系,一、我国商业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演变我国商业企业会计核算所依据的核算规范,自1993年以来前后经历过三次大的变革:第一阶段为1993年2001年第二阶段为2001年
17、2006年第三阶段就是从2007年开始的企业会计准则阶段,第五节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体系,二、会计法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它在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是其他会计规范制定的基本依据。会计法对我国会计工作的主要方面作出规定,涉及到我国会计工作的各个领域,它用法律形式确定了会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会计管理的体制、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对象及内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有关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是我国进行会计工作的基本依据。,第五节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体系,三、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在会计法和会计准则基础上制定的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总称。1999年颁布的
18、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企业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并且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根据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思路,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将分三个层次。企业会计制度的结构和内容包括: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还附有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第五节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体系,四、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亦称会计标准,是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始于1988年,于1992年11月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并于1993年7月1日开始施行。2006年是我国会计法规和国际惯例接轨最为关键的一年,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
19、体准则,11月7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应用指南应用指南,这标志着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得全面建立。,第五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通用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不分所有制,不分行业,是针对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准则。第二是外向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确保适应我国企业需要的同时,引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与惯例,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第三是前瞻性,改革开放以来,新的行业、新企业运作模式层出不穷,为保证企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金融商品等我
20、国企业尚比较陌生的衍生金融业务也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这保证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未来一段时期的稳定性,不至于频繁修订。,第二章 货币资金,在本章中,我们重点学习以下的内容:1商业企业如何管理库存现金,如何库存现金的相关业务进行会计核算?2如何开立银行账户?3如何对银行存款进行核算,并按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4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哪些种类,如何进行会计核算?5商业企业常用的银行结算方式要哪些,如何进行办理?,第一节 库存现金,库存现金是指通常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库存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制度,正确进行现金收支的核算,监督现金使用的合法性与
21、合理性。一、我国现行的现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现金的支付范围(二)现金的限额(三)现金收支的规定(四)现金盘点的规定,第一节 库存现金,二、现金的会计核算(一)账户与科目的设置为了总括地反映企业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借方登记现金的增加,贷方登记现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的金额。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进行核算。,第一节 库存现金,(二)库存现金业务的核算1库存现金收支业务的核算(1)当库存现金增加时:借:库存现金 贷:相关科目(2)当库存现金减少时:借:相关科目 贷:库
22、存现金,第一节 库存现金,2.库存现金清查业务的核算如果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2)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第一节 库存现金,(三)备用金的会计核算备用金是指企业预付给职工和内部有关单位用作差旅费、零星采购和日常零星开支事后需要报销的款项。1.备用金的形式备用金按备用形式,可分为定额备用金和非定额备用金两种。
23、定额备用金是为了满足企业有关部门日常零星开支需要的备用金,一经核定不得随意增减。非定额备用金管理是指用款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向财会部门借款,凭各种支付凭证向财会部门报销时,作为冲减备用金处理,如需再用,重新办理借款手续。这种方法适用于预借差旅费等备用金的管理。,第一节 库存现金,2.备用金的账务处理(1)拨付备用金的核算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的企业,由企业财务部门单独拨给企业内部各单位周转使用的备用金,会计分录如下:借: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2)拨付备用金的核算自备用金中支付零星支出,应根据有关的支出凭单,定期编制备用金报销清单,财务部门根据内部各单位提供的备用金报销清单,定期补足备
24、用金,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本科目或“银行存款”除了增加或减少拨入的备用金外,使用或报销有关备用金支出时不再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第二节 银行存款,一、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我国银行存款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两种。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账户。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本账户办理;一般存款账户是企业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企业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交存,但不能办理现金的支取;临时存款账户是企业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
25、用而开立的账户,本账户可以办理转账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业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账户。企业可以自主选择银行,银行也可以自愿选择存款人。但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同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同时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第二节 银行存款,二、银行存款账户的设置为了总括反映银行存款的收支和结存情况,企业应设置“银行存款”总账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数,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数,借方余额表示企业银行存款的结余数额。有外币业务的企业,应在本科目下分别按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企业 会计核算 实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