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板厂180th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doc
《热轧板厂180th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轧板厂180th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毕业设计.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HEBEI UNITED UNIVERSITY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热轧板厂180t/h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学生姓名: 学 号:专业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 指导教师: 201年月日摘 要本设计题目是包钢热轧板厂180t/h蓄热式连续加热炉,在借鉴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加热炉进行了设计和计算,主要包括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初步设计对加热炉的选型结构做出来初步的选择;技术设计对加热炉设计进行全面的热力计算并确定了加热炉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形式加热炉重要辅助设备进行选择。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改善蓄热式燃烧技术,节约了燃料,提高炉
2、子热效率,提高了产量及产品质量,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由于本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该技术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尤其在节能降耗和环保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相信在国内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 加热炉;高炉煤气;蓄热式燃烧;高效节能ABSTRACTIn this paper, Baogang Hot MILL 180 t / h for Regenerative furnace requirements of a graduation project Reference has been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3、blast furnace gas to fuel the furnace design a comprehensive thermal calculation。Including combustion, the heating time, the metal structure, masonry design,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In the projector adumbrate the blast and the air at the same time,not only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but effici
4、edcly make use of the blast furnace gas.Focus on the selection process heating furnace, the heating time and load calculation of changes in how the changes in operating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furnace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equipment selection, concluded that the design and the w
5、ork of the next step Their ideas and perspectives.Through this graduate design and improv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sto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while using the stove vaporization cooling system, reducing the water pipes and India
6、to ensure heating quality. Because the design adopted the 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 technology, it owned the various advantage, particularly at economized on energy to decline to consum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obtain the very big result,we believed that it will own vast development fo
7、reground in the domestic。Keywords: furnace,blast furnace gas,regenerative comb ustion,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目录引 言11 绪论21.1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21.1.1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21.1.2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21.2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特点3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41.3.1 国外研究现状41.3.2 国内研究现状51.4 蓄热式加热炉发趋势及展展望61.5 开发与应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前景62 初步设计82.1 燃料的选择82.2
8、 加热工艺的确定92.3 炉型选择102.4 料坯布置方式及加热方式的选择122.5 料坯的装出炉方式122.6 选择燃烧装置的形式及其安装位置的确定132.7 换热装置的形式及其换向系统的确定142.8 炉子供风和排烟系统152.9 炉底水管的确定152.10 炉子的钢结构及冷却系统的确定172.11炉子的机械化及自动化183技术设计193.1燃料燃烧计算193.1.1燃料成分及发热值193.1.2 燃料所需空气量计算203.1.3 单位燃烧产物的计算203.1.4 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213.2炉膛热交换计算223.2.1 炉膛尺寸的确定223.2.2 金属出炉参数的确定233.2.3 算各
9、段炉气平均有效射线行程233.2.4 预定各段炉气温度243.2.5 计算各段炉气黑度243.2.6 各段炉顶和炉墙对金属的辐射角度系数243.2.7 计算各段炉气的平均综合辐射系数253.3金属加热计算253.3.1 温度制度的确定及边界条件263.3.2 均热段炉气温度校核263.3.3 金属加热的各段热流密度计算273.3.4 金属加热时间的计算28均热段加热时间313.4 炉子主要尺寸的确定313.4.1 计算炉子长度313.4.2 炉子结构和操作参数313.4.3 炉门数量和尺寸的确定323.4.4 炉膛各部分用耐火材料及其尺寸的确定333.4.5 炉底水管结构尺寸343.5 炉底水
10、管强度计算353.5.1 炉底水管布置特点363.5.2 炉底水管强度计算原则363.5.3 固定梁和步进梁的强度计算373.6炉膛热平衡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433.6.1 炉膛热收入项443.6.2 炉膛热支出项443.6.3 炉膛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553.6.4 列炉膛热平衡表553.6.5 炉子工作指标563.7燃烧器的选择与布置563.7.1选择依据563.7.2烧嘴布置情况563.7.3安装间距的参考值的计算593.8空气管路的设计计算593.8.1计算条件593.8.2计算各段管径593.9煤气管路的设计计算633.9.1计算条件633.9.2计算各段管径633.10各管道的阻
11、力损失计算683.10.1管路阻力计算683.10.2烟道阻力计算683.11风机的选型69结 论71参考文献72致 谢73附 录74引 言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日、美等国家简称为HTAC技术,在西欧一些国家简称为HPAC(Highly Preheated Air Combustion)技术,亦称为无焰燃烧技(Flameless combustion)。其基本思想是让燃料在高温低氧浓度(体积)气氛中燃烧。它包含两项基本技术措施:一项是采用温度效率高达95%,热回收率达80%以上的蓄热式换热装置,极大限度回收燃烧产物中的显热,用于预热助燃空气,获得温度为8001000,甚至更高的高温助燃空气。另一
12、项是采取燃料分级燃烧和高速气流卷吸炉内燃烧产物,稀释反应区的含氧体积浓度,获得浓度为15% 3%(体积)的低氧气氛。燃料在这种高温低氧气氛中,首先进行诸如裂解等重组过程,造成与传统燃烧过程完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在与贫氧气体作延缓状燃烧下释出热能,不再存在传统燃烧过程中出现的局部高温高氧区。这种燃烧是一种动态反应,不具有静态火焰。它具有高效节能和超低NOX排放等多种优点,又被称为环境协调型燃烧技术HTAC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和低污染等特性,自从面世以来,就受到世界工业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燃烧的模式,进入到新的未知领域高温低氧燃烧领域。它是一项既节能又利于环保且极具活力的技术,值得
13、大力推广和开发。对于企业界来说,它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其运行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HTAC技术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以及增长潜力的新的战略技术。在钢铁工业中,加热炉是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合理解决加热炉的燃料问题,提高燃料利用率,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钢坯氧化烧损,提高加热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轧线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设计是指导教师刘克俭根据包钢轧钢厂燃高炉煤气步进梁蓄热式加热炉拟题。1 绪论1.1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1.1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历史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19世纪中期就开始用于高炉热风炉、平炉、焦炉、玻璃熔炉等规模大且温度高的炉子。
14、其原理是采用蓄热室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烟气和空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达到在最大程度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提高助燃空气温度的效果。但传统的蓄热室采用格子砖作蓄热体,传热效率低,蓄热室体积庞大,换向周期长,限制了它在其他工业炉上的应用。新型蓄热室,采用陶瓷小球或蜂窝体作蓄热体,其比表面积高达2001000m2/m3,比老式的格子砖大几十倍至几百倍,因此极大地提高了传热系数,使蓄热室的体积可以大为缩小。另外,由于换向装置和控制技术的提高,使换向时间大为缩短,传统蓄热室的换向时间一般为2030min,而新型蓄热室的换向时间仅为0.53min。新型蓄热室传热效率高和换向时间短,带来的效果是排烟温度低(2
15、00以下),被预热介质的预热温度高(只比炉温低100150)。因此,废气余热得到接近极限的回收,蓄热室的温度效率可达到85%以上,热回收率达80%以上。随着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技术和高风温燃烧技术在不断完善中正走向成熟。1.1.2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发展1982年英国Hotwork公司和British Gas公司合作,首次研制出了紧凑型的陶瓷球蓄热系统RCB(Regenerative Ceramic Burner)。系统采用陶瓷球作为蓄热体,比表面积可达240m2/m3,因此蓄热能力大大增强、蓄热体体积显著缩小、换向时间降至13min,温度效率明显提高(
16、一般大于80),而预热温度波动一般小于15。在随后几年里,对该蓄热系统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作了试用。在不锈钢退火炉、步进梁式炉上的应用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日本在1985年前后详细考察了RCB的应用技术和实际使用情况后,开始进一步研制。20世纪 90年代初,日本钢管株式会社(NKK)和日本工业炉株式会社(NFK)联合开发了一种新型蓄热器,称为高效陶瓷蓄热系统HRS(High-cycl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System)。在蓄热体选取上,采用压力损失小、比表面积更大的陶瓷蜂窝体,以减少蓄热体的体积和重量。为了实现低NOx排放,蓄热体和烧嘴组成
17、一体联合工作,采用两段燃烧法和烟气自身再循环法来控制进气,效果很好。NKK进行了多次试验,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预加热后进入燃烧器的空气温度已接近废气排放温度。数据显示,空气预热温度达1300、炉内O2含量为11%时NOx排放量是40kg/m3 1。HRS的开发,不仅实现了烟气余热极限回收及NOx排放量的大幅度降低,而且这种新型燃烧器还引发产生了一种新的燃烧技术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1.2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特点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基本特征:1) 采用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技术,实现高温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
18、;2) 助燃空气预热温度超过燃料自燃点温度,燃烧稳定性扩大,为组织低氧燃烧创造条件;3) 燃料在燃烧区高温低氧燃烧,火焰体积显著扩大,峰值温度降低,实现超低NOx的生成与排放。基于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基本特征,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具有如下一些优势:1) 高效节能。采用高效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烟气与空气,“极限”回收排烟余热。烟气热回收效率超过80%。火焰体积成倍扩大,炉内温度分布更均匀,平均温度升高,换热(包括辐射换热与对流换热)进一步增强,热利用率得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一般可实现节能30%以上。2) 低污染。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低NOx污染。尽管助燃空气预热
19、温度很高,但由于燃烧区氧浓度降低,火焰体积成倍扩大,降低了燃烧的峰值温度,避免了热力型NOx的大量生成,实现了超低NOx排放(一般为);(2)低排放。节能即减少燃料消耗,减少燃料消耗也就意味着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该技术可实现30%以上的节能,也就意味着可减少30%以上的排放;(3)低燃烧噪音。火焰体积显著增大,使单位体积的燃烧强度减弱,燃烧噪音大大降低。3) 缩小装置尺寸。炉内换热效率的提高,可使相同产量加热炉的尺寸缩小或者同样大小加热炉的产量提高。装置尺寸缩小,从而可降低设备的初投资。4) 燃烧稳定性好。由于助燃空气温度预热到燃料自燃点以上,燃料一进人炉内就能着火燃烧,提高了燃烧的稳定性。
20、5) 燃烧区扩大。通过组织炉内低氧气氛燃烧,火焰体积成倍增大,炉内温度场分布更均匀,有利于被加热件的均匀受热。6) 对燃料的适应性扩大。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升高,降低了对燃料热值的要求,有利于低热值燃料的有效利用。7) 延长炉膛使用寿命。燃烧火焰峰值温度降低、可使炉壁免受高温灼烧,从而延长炉膛的使用寿命。8) 便于燃烧控制。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弱化了过剩空气对加热炉总热效率的影响,扩大了燃烧的调节范围,便于燃烧控制。9) 经过蓄热室后的烟气温度较低,烟道和烟囱的内衬可不采用耐火材料。10) 高温空气燃烧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可方便地用于旧炉改造,且改造工程量不大。由上所述,蓄热式空气燃
21、烧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1) 节能潜力巨大,平均节能25% 以上。因而可以向大气环境少排放二氧化碳25% 以上,大大缓解了大气的温室效应。(2) 扩大了火焰燃烧区域,火焰的边界几乎扩展到炉膛的边界,从而使得炉膛内温度均匀,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延长了炉膛寿命。(3) 对于连续式炉来说,炉长方向的平均温度增加,加强了炉内传热,导致同样产量的工业炉其炉膛尺寸可以缩小20% 以上,换句话说,同样长度的炉子其产品的产量可以提高20% 以上,大大降低了设备的造价。(4) 由于火焰不是在燃烧器中产生的,而是在炉膛空间内才开始逐渐燃烧,因而燃烧噪声低。(5)采用传统的节能燃烧技术,助燃空气预热温
22、度越高,烟气中NOX含量越大;而采用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助燃空气预热温度非常高的情况下,NOX含量却大大减少了。(6) 炉膛内为贫氧燃烧,导致钢坯氧化烧损减少。(7) 炉膛内为贫氧燃烧,有利于在炉膛内产生还原焰,能保证陶瓷烧成等工艺要求,以满足某些特殊工业炉的需要。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1982年英国的Hotwork Deveiopment公司和Britist.station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国际第一座填充球蓄热式炉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和采用了这项技术。新型蓄热式加热炉技术之所以引起普遍重视和迅速推广应用是因为它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出炉烟气的热量,
23、大幅度的节约燃料、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炉子的产量,同时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有利环境保护,因此这项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 9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国家在蓄热式燃烧技术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把节能和环保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为“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尤其是日本,现已有150多座工业炉采用了这项技术。日本钢管、新日铁、川崎、住友等钢铁公司都在轧钢加热炉上采用了这项技术,收到节能20%30%提高产量15%20%的效果。随着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效蓄热式余热回收技术和高风温燃烧技术在不断完善中正走向成熟。上世纪80年代由日本研发的“高温空气低氧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轧板厂180th蓄热式步进加热炉设计 毕业设计 热轧 180 th 蓄热 步进 加热炉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