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瑞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毕业(设计)论文.doc
《浅谈瑞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瑞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毕业(设计)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瑞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论 文 目 录一、瑞昌市当前土地失耕和林地抛荒现状二、瑞昌市农村土地流转特点1.建基地,以农产品批发商为主导2.建立土地流转综合服务体系3、落实政策,不断提高流转大户发展农业积极性4.多轮驱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5.成立土地流转中心服务大户承包三、结合实际提出农村土地流转优化的对策1、在继续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2、 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基本原则3、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正常流转4、提高土地工作流转的认识,加强引导优化土地流转环境结论 浅谈瑞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通过了解农村闲置土地和山场及
2、抛荒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利用,结合我市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注重核心农户培育,通过百姓与大户之间的合理衔接,完善土地流转承包机制。使得土地资源高度利用从而引入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实践发生了变巨大变化,大户经营承包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从我市现实来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现有的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瑞昌农村土地流转这个问题。关键字 现状 特点 土地流转 承包 作用 一 、瑞昌市当前土地失耕和林地抛荒现状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生产资料,同时也是社会发
3、展、工业发展、人群聚集的基础资源。制定科学适度、可持续的土地政策,显然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一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政策基础。所以国家的政策一直试图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指导下,结合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再加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相对合理的、并能不断完善的相关政策。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生产资料,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工业发展、人群聚集的基础资源。制定科学适度、可持续的土地政策,显然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一定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政策基础。瑞昌市全市人口40万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四成左右,而且都是年轻壮年,留下来的人口基本是老弱病残丧失劳动力的一批人。这就带来
4、了百姓的土地和山场该如何利用?现在百分之八十都是抛荒闲置,带来的后果是土地变得贫瘠耕种费力产量低下。如何高效利用这些闲置土地和山场已经是农村头号任务了,如何在土地利用上下功夫让其变的有利可图,最好的办法就是由大户承包经营,以租金的形式从百姓手中流转过来耕种。这样百姓得利,大户规模种植带来的是高效农业,从而也会带动百姓就业。 随着国家形势大好,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挣钱养家,从而致使土地失耕,林地无人管理,这样带来抛荒问题经济损失不可估量,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很多针对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和支持带来了大户可以和农户签订承包合同,农民朋友可获得租金,土地得到耕种带来双赢。实行大户种植带来产业化经营,
5、打造地方特色农业,给地方带来世纪有效看的见经济效益,的通过对农产品加工实行供应链管理。瑞昌市提出打造油茶之市,目前已种植油茶面积5000余亩,正在洽谈种植的面积也有一万余亩,届时带来的油茶深加工可以给地方带来劳动就业,解决在家闲散人员,目前,已建成100亩以上油茶基地8个,千亩以上基地3个,今年将继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确保下半年油茶种植面积达10000亩。同时,服务好江西亿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4000亩优质稻基地,树立样板基地,引导更多农户流转水田从事规模化经营,使我乡农业产业化再上新台阶。 二 、 瑞昌市农村土地流转特点为加快瑞昌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市政府采取
6、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从财政拿出3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产品供应链步伐。突出以下特点:1.建基地,以农产品批发商为主导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瑞昌市大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十百千”工程,即建设项目111个,其中1个万亩示范区、12个千亩示范片、98个农业示范大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市制订了“十百千”工程建设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逐年建设”的总体要求,在三年内建成1个万亩示范区,两年内建成12个千亩示范片,现阶段,南义万亩油菜示范区,范镇菊花、横立山水梨、南阳山药、武蛟莲藕、码头小龙虾、高丰吊瓜、乐园、洪下油茶等千亩示范片
7、已初步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规模要求,万亩示范区已完成60%以上,千亩示范片已完成80%以上,“十百千”工程逐渐成为该市农技推广和农民增收的示范园2.建立土地流转综合服务体系近年来,瑞昌市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多轮驱动,规范服务,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市、乡、村、组四级土地流转综合服务体系,共流转耕地87033亩,流转农户28019户,土地流转率35%;共流转林地11.6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8.5%。3、落实政策,不断提高流转大户发展农业积极性一直以来,瑞昌市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8、转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2011年开始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纳入了对乡镇工作的年度考核,建立了土地流转奖励、考核机制,多管齐下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2011年,该市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土地流转规模主体实施“以奖代补”,并安排了50万元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基金;从2008年开始,明确凡新流转宜林地造林的每亩奖励2元;对规模流转的企业、大户,在农业产业化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积极整合高标准良田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各类涉农项目,向土地流转集中的乡镇倾斜,逐步对全市土地实施平整、改造、提升,为规模流转和机械化操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我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解决农民
9、进城入户子女就学、就业等相关问题,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特别是返乡从事农田产业给予税收、信贷、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优惠,并在项目申报和信贷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结合“三下乡”、“阳光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活动推广良种良法、绿色防控技术、机械化操作、发展林下经济等农业技能,提高流转大户发展农业积极性。4.多轮驱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相关部门、乡镇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迈向深入。我市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法规,使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到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印发大量宣传册,结合会
10、议、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形成了支持流转、积极参与流转的氛围;针对部分群众宁可抛荒也不愿流转的态度,市、乡、村、组主动上门上户做工作,使群众从不理解土地流转工作到支持土地流转工作。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操作,市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主动提前介入,积极帮助流转双方办理权属变更登记,避免权属纠纷发生;坚决做到100%农户签订合同,充分保证尊重群众的意愿;坚持有偿流转原则,流转价格35年一调整,由流转双方协商增加,以合同形式约定,切实保护流出农户利益;成立专门队伍,安排专项经费,建立土地承包档案和台账,强化督查,认真落实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针对部分农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瑞昌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 瑞昌 农村土地 流转 现状 对策 毕业 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