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毕业论文.doc
《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及深入具体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及其可行性,考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试图给出我国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合理途径。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区域化English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mprove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blems ca
2、used the peoples extensive concern and further concrete stud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side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our country, attempts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way to realize the in
3、ternationalization 目 录摘要2序言21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及其可行性分析52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现实基础7 2.1在经济实力方面82.2在金融市场方面92.3人民币在周边流通方面102.4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机遇113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113.1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113.2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后,我国也会出现“特里芬难题”113.3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的外汇政策带来了新问题113.4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会面临政治上的压力114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的实现途径124.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24.2全面建设完善的金融
4、体系和制度体系134.3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134.4借鉴欧元模式整合“一国三币”,实现中国主权范围内的货币统一144.5在统一我国货币的同时,早日实现人民币亚洲化145.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进程155.1边境贸易以人民币计价。155.2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165.3发展境外人民币衍生市场175.4人民币开始成为官方储备货币和境外居民存款货币186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186.1实现人民币周边化186.2逐步开放资本账户196.2.1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196.2.2培育发达的金融市场196.2.3完善金融监管196.2.4要求资本账户管制的逐渐放开207结论218参考文献22
5、9致谢23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边境贸易中的主要结算货币,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人民币在柬埔寨、缅甸、尼泊尔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全境通用;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人民币;俄罗斯远东地区已大量使用人民币;在越南,边贸成交额中有人民币结算的已达90以上;有些国家还正式承认并公开宣布人民币为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走出国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同步的必然之路。1.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及其可行性分析1.1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发展的意义及其可行性分析。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获得的最直接利益就是国际铸币税。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其货币发行特权而取得的货币面额超过其
6、发行和管理成本的金额。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东盟各国和其他非国际货币国家通过使用人民币,必须向我国出口,我国等于无偿获得商品消费。因此,我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更多地输出人民币,获取铸币税收入。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我国的汇率风险。一旦人民币国际化成为现实,我国的进出口商、国内对外投资人在经常项目下的资金结算都可通过人民币进行,只要人民币币值稳定,就可以有效避免因汇率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稳定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使我国获得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规则的权利,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国际金融规则来体现
7、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经济目标,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制度性收益。 另外,通过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我国可以进行逆差融资。逆差融资是指当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央行可利用发行人民币获得融资,从而支付逆差。逆差融资的好处就是我国不必再为通过紧缩经济,牺牲国内的经济利益来维持外部均衡而伤脑筋,其有效的避免了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在政策选择上的矛盾,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前提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具备可行性。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整合“一国三币”,即大陆、香港和澳门的货币同一性问题
8、。 有数据显示:大陆与香港、澳门的经济往来是日渐增多的。2003年,大陆对香港及大陆对澳门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是2000年的162及183倍。另外,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大陆第三产业不发达,主要靠第一、第二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三地的经济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货币一体化将使产品多样化程度大大提高,这样可以使三地在遭受外部冲击后所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小,甚至相互抵消。 近年来,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迅速增长: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1994年为1434亿美元2003年1月至8月已达4773亿美元。东盟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逐步增加:最低的泰国为3 7,最高的缅甸
9、为151。此外,由于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赢得了东盟各国的信任;同时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资产收益率较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也受到颇多好评。因此,随着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框架已经确立,区域经济的互补效益明显以及为了更好的抵御风险,加强经济交流的迫切愿望使人民币区域化更加成为可能。由此可知,实行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区域化的可行性。 最后,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达4033亿美元,相对于同年进口总额(3900亿美元)来说,外汇储备相当充足。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达6059亿美元。充足的储备资产可随时应付可能发
10、生的货币兑换要求,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2、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现实基础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的现实基础人民币是否能走上国际货币的道路?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有赞成的也有否定的。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是否现已具备了?我们通过现有的数据来对比以上分析的货币国际化的共性来检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基础。2.1 在经济实力方面 现阶段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实力充分说明了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后盾。 表1:近几年中国GDP总额与增长率 (单位:亿元) 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总额159878183217211923257306300670 占世
11、界比重4.63%5.11%5.70%6.33%7.23%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数据库和IMF国际金融年鉴 改革开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 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 年7.23%,GDP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相比与日本在1980年和1990年GDP世界排名第2位,说明我国现阶段总体经济实力与日元国际化时所处的日本的经济实力相当。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额为5217亿美元,微超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
12、国。我国的外汇储备截至2009年6月已达2.12万亿美元,高居世界榜首。8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2 在金融市场方面 根据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特征来看,货币的国际化要求该货币发行国具有较深、较广的金融市场,必须拥有成熟的、在离岸金融中心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和高度发达的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中国金融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 1.中国国内债券市场快速成长。截至2008年6月末,中国国内债券市场余额为2万亿美元,较2007年末增长18.7%,占全球国内债券市场余额的3.29%,较2007年末上升0.71个百分点,居全球第
13、六位。 2.中国股票市场规模扩大。2008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总市值为17788亿美元,占全球股票市场市值的5.46%。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统计,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含投资基金,下同)为25867亿美元,成交额排名第七位;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金额为12417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0.9%,成交额排名第十六位。3.中国期货市场一些品种的交易量全球排名居于前列:2008年,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的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是东京商品交易所的7.9倍;2008年,郑州商品交易所(ZCE)白糖期货的成交量跃居世界第一位;郑州商品交易所在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品种上的发展处于国际领先位置
14、。 4.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的日均成交量相当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的2.6%,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成交量位居世界第五。 5.中国金融市场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创新。中国金融市场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现有条件,不断加快交易产品、交易方式、市场制度创新步伐。 6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有序推进,“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内地金融机构在中国香港成功发行了人民币金融债券,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累计达100亿元。合格者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不断推进。期货市场参与成员日益国际化。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加拿大丰
15、业银行、瑞士银行以及法国兴业银行等五大外资银行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发放的首批外资会员牌照。 2.3 人民币在周边流通方面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人民币被周边国家和地区普遍认可和接受,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成为支付、贮藏的硬通货币。同时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行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区域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将促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1)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硬通货。在边境贸易结算以及旅游消费中,人民币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
16、在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元之称,被当作硬通货使用,流通范围较广。中越边境贸易的90%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已开通人民币的银行结算业务,越南农业银行已开办人民币储蓄业务在我国其他边贸地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朝鲜以及蒙古国等国人民币成为贸易定价和结算货币,特别是蒙古国,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主要外国货币,在与蒙古国的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全部交易量的l/3多。一些周边国家为吸引中国游客,对人民币在当地的流通开始采取放任政策,新、马、泰对本国使用人民币采取默认态度,其本国商店大多有人民币的兑换点;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双币卡也使得人民币得以间接流通。 价值贮藏方面,马来西亚于2005年
17、放弃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转而实行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浮动,目前,马来西亚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之一,菲律宾更是于2006年签署总统令,要求其央行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之一。 在港澳地区,人民币跨境流通量最大的是香港地区,人民币在香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由兑换,并在在香港被用来作为投资的一种储备货币。在我国澳门地区人民币也在广泛使用。 (2)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起步。我国政府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合作协议,在国内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等举措,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先后与韩国央行、香港金管局、马来西亚央行、白俄罗斯央行、印度尼西亚央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人民币
18、的六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通过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合作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在周边的影响,提高了人民币的地位。 在国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开始起步。我国正在积极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中心建设;2008年末,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举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口企业的风险,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双边贸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更将有利于人民币向国际化方向的推进。 24 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机遇 此次金融危机表明,只有多元 化才能形成制衡的力量,而任何一种垄断,无论其是超主权还是
19、基于主权都最终避免不了信用泛滥的结局。这次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重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可避免。中国是此次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直接决定了人民币可以在危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是应对当前危机和挽救国际市场信心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说,当前的金融危机正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绝好时机。3.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中面临的挑战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同时给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 3.1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
20、有效实施 当我国货币当局认为当前经济过热,通过提高利率来实行紧缩政策,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国外借款获得本币资金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高利率虽然可以使国际投资者增强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增持人民币以获取高额的货币资产收益,增加货币境外持有量和流通量;但是面对较高的利率,国外投资人会减少对本币的借款,增加的货币境外持有量和流通量就会有所抵消。 3.2 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后,我国也会出现“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提出的,其难题在于:美元承担的两个责任,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向世界提供清偿力(即美元)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保持充足的国际清偿力,人民币的国际流
21、通量增加,但我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扩大,货币国际信用下降;而通过改善逆差或实现顺差,货币国际信用提高,增强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但由于外国借款者不愿意借入有升值预期的人民币,从而使人民币在国际级经济中的流通量减少,国际清偿力大幅度减少顺差逆差都不利于发展。 3.3 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的外汇政策带来了新问题 随着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资本项目逐渐开放,投资性和投机性的国际游资都会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我国的货币供给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一定冲击。非预期的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入流出不但会给我国中央银行调控人民币造成一定困难,还会引起人民币汇率浮动;不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从长期看,还会削弱人们对人民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推进 毕业论文 浅谈 人民币 区域 国际化 推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