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政府采购风险与防范毕业论文.doc
《浅议我国政府采购风险与防范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我国政府采购风险与防范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我国政府采购风险与防范摘要:随着政府采购法的颁布,人们对于政府采购行为愈加关注,而政府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与防范也成为重点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政府采购基本概念、政府采购风险种类及特点、政府采购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政府采购风险的防范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得出政府采购风险是多元化的,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其进行防范,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政府采购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本文旨在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从而起到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关键词:政府采购,政府采购风险,风险防范 ,多元化 Abstract:
2、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Law, people become more concerned abou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behavior, risk and prevention in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rocess has also become a key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he risk
3、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formation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risk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risk prevention in this paper, We find that government procurement risk is diversified, so it is necessary to guard against it from various angles so that the prevention and avo
4、idance of the risk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can be done fundamentally . This article aims to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on the above study, which play a standardiz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funds, safeguarding national interests and social pu
5、blic interests,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o promote clean government role.Keywords: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he Risk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 Risk Prevention, Diversification目录摘要Abstract一、引言1二、我国政府采购的风险1(一)政府采购法律风险1(二)政府管理体制风险1(三)政府采购监管风险1(四)政府采
6、购决策风险2(五)政府采购信息风险2(六)政府采购人员风险2三、我国政府采购风险产生的原因2(一)政府采购法规制度不完善2(二)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不明确3(三)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3(四)政府采购指标评价欠统一3(五)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欠规范3(六)政府采购部分人员素质偏低4四、政府采购风险的防范4(一)完善政府采购法规体系41.坚持严格的立法宗旨原则42.明确政策功能目标43.完善法律结构4(二)健全采购管理机制41.建立公平竞争机制42.建立公平处理投诉机制53.建立统一健全的管理体制5(三)建立监督制约机制51.建立内部监督机制52.建立外部监督机制5(四)建立统一的指标评价体系5(五)加
7、强政府采购信息的规范化5(六)构建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6(七)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的素质61.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62.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6五、结束语7参考文献7一、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我国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也越发的全面、清晰。1996年率先在上海市展开政府采购的尝试,1998年扩大试点范围,随后陆续颁布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办法与规定,配合以切实可行的相关措施,使得政府采购工作于2000年在全国铺开。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行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规范。政府采购法的实行,标志着我国政
8、府采购已经开始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然而政府采购风险依然存在,政府采购风险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众多学者对政府采购风险及其防范进行了研究。Ajbola Asolo (2010)在参考2004/18/EC号指令,“全球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示范法”的前提下,对政府采购的透明度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黄明锦(2011)对积极构建政府采购风险防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符合我国政府采购现状的风险防控机制。王志(2011)对在政府采购项目中如何降低供应商带来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如何挑选出优秀的企业作为政府采购项目的供应商的有效方案。窦玉红(2011)以现实
9、中政府工程采购通用的业务操作流程为基础,对政府工程采购的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已有的研究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研究我国政府采购的风险及防范问题,全文共分五个部份。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分析我国政府采购的主要风险,第三部份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政府采购风险产生的原因,第四结合我国实情,提出我国政府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最后是简要总结。二、我国政府采购的风险政府采购风险是一种潜在的不固定的隐蔽性很强,且具多样性的危险因素,它存在于政府采购全过程而难以预测、难以发现。 吕云胜,政府采购领域风险防控研究,中国政府采购,2011年第12期但通过对不同采购风险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掌握政府采购风
10、险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一)政府采购法律风险在缺乏制度或者现行制度不规范的情况下,约束不力就会造成管理和操作之间相互脱节,从而引发风险。制度风险在某些方面体现了现行采购法律体系的不足。我国目前虽然已经颁布了政府采购法,这使得我国政府在采购工作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政府采购法仍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与解释。政府采购法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根本大法,是政府采购活动的根本依据,也是制定相关政府采购规章的根本依据,但这部法律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制度风险是政府采购风险产生的根本。(二)政府管理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政府采购体制不完善造成的风险。主要体现为管理体制风险。管理体
11、制风险体现了我国目前政府采购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操作机构不统一,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政府采购中心设置混乱的状况已直接影响到政府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和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成为制约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三)政府采购监管风险不健全的监管机制也成为政府采购体制的一个大的漏洞。监管不力造成政府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不法行为无法得到控制,从而加大采购风险。一方面由于政府采购涉及面广,影响程度大,牵涉部门较多,监管部门认为不是自身力量能够控制的,于是对采购人的违法违规行为漠然置之。另一方面监督人员本身就不能洁身自好,而目前对监管者的监督处于“真空”状态,因此出现了该
12、作为时不作为,不该作为时乱作为的问题。(四)政府采购决策风险所谓决策风险,是指在决策活动中,由于主、客体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导致决策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体现在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决策风险是指在政府采购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方法和程序的缺乏科学性,导致某些风险因素的发生,从而导致决策结果相对预期效果的不利变化。(五)政府采购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指在共享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严重的信息污染现象导致的信息不准确性、滞后性和其他一些不良后果的一种相对冒险现象。体现在政府采购中,信息风险主要是信息不对称风险,在现实中,政府采购交易各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这种信息不对
13、称及其对市场机制的破坏性是采购质量和公平的最大风险因素。(六)政府采购人员风险 人员风险是政府采购风险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多数政府采购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人员风险造成的。政府采购人员风险又分为采购人员技术风险以及采购人员道德风险。1.采购人员技术风险采购人员技术风险是指由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造成的风险。采购人员技术不到位,会导致采购过程中安全隐患的产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安全问题必须重视。诸如采购的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购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货物与工程自身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政府采购风险的加大。影响这些安全问题有自然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不可抗力因
14、素,但更多的是可以控制的人为因素。2.采购人员道德风险 采购人员道德风险则是指由采购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造成的政府采购风险。采购人员道德素质不过关,就会产生腐败问题。而腐败问题严重降低了政府采购质量。政府采购质量包括采购货物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等。在操作过程中稍有疏忽,都将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政府采购风险比较大的一个方面。 李红权、张春宇,政府采购中的腐败风险及其防范,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4期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使政府财政性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然而,近年来诸如豆腐渣工程等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让政府采购风险不断加大。这些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采购
15、人员道德素质不高。三、我国政府采购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政府采购法规制度不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理论和实践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自1996年才开始试行政府采购制度,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的贯彻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由试行进入全面推行时期。实践表明,我国的政府采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制度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的根本原因。这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法规内容不健全虽然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政府采购法,但其实施细则和解释仍然不健全。对于一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6、无法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中找到依据。在部分供应商和公众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少数人趁此钻法律空子,利用公众对信息了解不足操纵采购,以满足个人或本部门的利益。例如:有些地方搞假投标、人情标或限制范围,搞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使政府采购流于形式,在合法外衣下搞“暗箱”操作;有点政府采购计划在编制和执行上存在相当的随意性,导致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政府人员在此基础上谋取暴利,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2.执行力度尚软弱政府采购法的权威性不强,执法力度还比较弱。因此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顾法律的约束,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违法犯法,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从而恶性循环,造成政府采购风险不断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流失。
17、在一些地方政府,政府人员与部分供应商勾结,进行虚假招标,使政府公开招标等流于形式。如果政府采购法律与制度的执行力不加强,那么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会变成一个空架子。(二)政府采购管理体制不明确政府采购主体与机构分散、无序以及不规范,管理体制不明确。要使政府采购制度真正成为财政支出管理的有效手段,必须具备统一完整的管理体系。任何一项政策和制度的推行与落实,管理体系是保证,管理体系的功能又是由其结构来决定的。2003年以来,政府采购工作按照管采分离的原则,大部分省市都相继成立了采购中心,但是各省市的政府采购中心机构设置的隶属关系各式各样,机构设置、管理模式、隶属关系上五花八门,组织架构形式不一,不完全
18、统计有10多种,而政府采购执行机构组织形式则多达8种。管理权限也不明确,各级采购管理机构都制定了自身的管理办法,各自根据需要设置权限,管理较为松散。一般都没有专门的采购管理和执行机构,监督体系也没有建立,从而影响政府采购的有效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采购风险。(三)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我国政府采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及贪污腐败现象,大多是由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的。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监督工作仅由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来自外部的监督工作很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采购信息不公开,暗箱操作严重,对执行机构存有欺骗行为。有些监管部门根据领导意见,凭借人情关系网权重,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于不顾,肆意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政府 采购 风险 防范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