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可视电话设计(上海交大毕业论文).doc
《毕业设计:可视电话设计(上海交大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可视电话设计(上海交大毕业论文).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摘要3二、可视电话发展状况简介31、什么是产品设计32、可视电话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市场4三、产品设计在塑料制品结构中的工艺性61、尺寸精度62、表面粗糙度83、脱模斜度94、塑件的壁厚105、局部结构11a、加强肋11b、圆角12c、孔12d、螺纹136、支撑面147、文字、图案、标记符号及表面装饰花纹158、材料的美感169、运用色彩增强视觉冲击1710、塑料的工艺特性18a、塑料的成型工艺18b、塑料的二次加工18c、常用塑料材料18四、可视电话外壳设计过程简介191、设计准备202、功能设计213、材料选择224、结构设计22a、功能结构设计22b、造型结构设计23c、工艺结构设
2、计235、电脑辅助系统下的彩图236、快速成形247、UG作品图248、零件图(AutoCAD2004制作)29五、总 结29六、致谢29七、参考文献30可视电话外壳产品设计摘 要可视电话属于多媒体通信范畴,是一种点到点的视频通信业务,利用电话网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图像和语音信号。它有着广泛应用领域的视讯会议系统,使人们在通话时按上可视按钮开关并连接好充电器就能够看到对方影像,实现人们通话时既闻其声、又见其人的梦想,同时还可上网、摄相、传输图像、听音乐等 。它不仅适用于家庭生活,而且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项商务活动、远程教学、保密监控、医院护理、医疗诊断、科学考察等不同行业的多种领域,但是,目前
3、仅出现于一些大城市,离家庭用户还有一段距离,价格相对昂贵一些,但通话费跟普通电话收费一样,因而还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关键字:双方既闻其声又见其人 台上用品 要有足够电能 还未普及可视电话发展状况简介什么叫产品设计呢?产品设计,就是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信息处理过程,它最终的结果是通过线条、符号、数字和色彩把全新的产品显现在图纸和屏幕上。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在功能上:要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使用操作上:要能符合使用者的习惯与身份。 在外形上:要能合乎简单的制造原则并满足使用者的喜好。 在材料应用与加工方法上:要合乎经济与合理的原则,并能求得最适合而降低成本。可视电话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市场如何呢
4、?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可视电话的概念,认为应该利用电话线传输语音的同时传输图像。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正式提出可视电话的相关方案。但是,由于传统网络和通信技术条件的限制,可视电话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直到80年代后期,随着芯片技术、传输技术、数字通信、视频编解码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适合商用和民用的可视电话才得以浮出水面,走向人们的视野。长期以来,虽然有厂家推出可视电话,但由于他们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各种可视电话不能互通,影响了可视电话市场的拓展。在协议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只有用户购买了同一型号的可视电话才能达到“可视”效果,如果甲用户买了甲厂家的可
5、视电话,而乙用户买的是乙家的,那么他们通话就没法“可视”了。 正因为技术、线路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造成了可视电话几十年仍不能普及,市场没有起色。电话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普通电话机只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希望在通话的同时能看到对方的音容笑貌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家地方电信部门联手在全国首次推出了可视电话,使人们通过电话与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朋友见面的心愿实现了,可视电话的推出无疑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网络化和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可视电话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随着1996年国际电信联盟PSTN
6、多媒体可视电话国际标准ITUIH324标准的公布,符合该标准的可视电话在美国、日本、德国纷纷开发出来并很快进入居民家庭;在国内虽受多种因素制约可视电话一时难以普及,但在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团体的使用率在逐渐提高。价格相对低廉的可视电话也在加紧开发研制之中。目前,我国华南光电仪器厂、深圳雅翔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科凌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等均有新型可视电话产品面市。这些新品均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压缩解压技术,符合ITUTH324标准,其利用覆盖面最广的PSTN(公用电话网)为载体,只需将可视电话机与普通电话线相连并接通电源,便可轻松拨打可视电话,在屏幕上显示己方和对方的动态影像,让通话双方充分享受身临其境
7、的现场感觉,而通话费与普通电话一样。产品设计在塑料制品结构中的工艺性可视电话外壳也是塑料制品。那么塑料制品的结构工艺性是什么呢?即塑料结构对成型工艺方法的适应性。在塑料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成型会对塑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精度等各方面提出要求,以便降低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制造的难度,保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塑料产品税品;另一方面,模具设计者通过对给定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弄清塑件生产的难点,为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结构设计包括:塑料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脱模斜度、塑件的壁厚、局部结构(如加强肋、圆角、孔、螺纹、嵌件等)和分型面的确定等。结构设计特点:应当满足使用性能和成形工艺的要求,力求做到
8、结构合理,造型美观,便于制造。1、尺寸精度影响塑料制件尺寸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塑料的收缩率波动的影响,模具的制造精度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成形工艺条件、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大小等。资料表明,模具制造误差和由收缩率波动引起的误差各占制品尺寸误差的1/3。对于小尺寸的塑料制品,模具的制造误差是影响塑料制品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而对大尺寸塑料件,收缩率波动引起的误差则是影响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一般是根据使用要求,同时要考虑塑料的性能及成形工艺条件确定的。目前,我国对塑料制品的尺寸公差,大多引用SJ137278标准,见表。该标准将塑料制品的精度分为8个等级,由于1、2级精度要求高,目前极少采用
9、。对于无尺寸公差要求的自由尺寸,可采用8级精度等级。孔类尺寸的公差取()号,轴类尺寸取()号,中心距尺寸取表中数值之半,再冠以()号。表 塑料制品的尺寸公差数值表(mm) 公称尺寸精度等级 1 2 3 4 5 6 7 8 公差数值 3 36 610 1014 1418 1824 2430 3040 4050 5065 6580 80100 100120 120140 140160 160180 180200 200225 225250 250280 280315 315355 355400 400450 450500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
10、1 0.12 0.13 0.14 0.16 0.18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6 0.19 0.22 0.25 0.28 0.31 0.34 0.37 0.41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80 0.08 0.08 0.10 0.12 0.12 0.14 0.16 0.18 0.20 0.22 0.26 0.30 0.34 0.38 0.42 0.46 0.50 0.56 0.62 0.68 0.74 0.82 0.90 1.00 1.10 0.12 0.14 0.16 0.18 0.2
11、0 0.22 0.24 0.26 0.28 0.32 0.38 0.44 0.50 0.56 0.62 0.68 0.74 0.82 0.90 1.00 1.10 1.20 1.30 1.40 1.60 0.16 0.18 0.20 0.22 0.24 0.28 0.32 0.36 0.40 0.46 0.52 0.60 0.68 0.76 0.84 0.92 1.00 1.10 1.20 1.30 1.40 1.60 1.80 2.00 2.20 0.24 0.28 0.32 0.36 0.40 0.44 0.48 0.52 0.56 0.64 0.76 0.88 1.00 1.12 1.2
12、4 1.36 1.50 1.64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20 0.32 0.36 0.40 0.44 0.48 0.56 0.64 0.72 0.80 0.92 1.04 1.20 1.36 1.52 1.68 1.84 2.00 2.20 2.40 2.60 2.80 3.20 3.60 4.00 4.40 0.48 0.56 0.61 0.72 0.80 0.88 0.96 1.04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70 3.00 3.30 3.60 4.00 4.40 4.80 5.20 5.60 6.4
13、0 对于不同品种塑料制品,在SJ137278中建议采用三种精度等级,见表,设计塑料制品时可参考选用。表 精度等级的选用类别 塑料品种 建议采用的精度等级 高精度 一般精度 低精度 1 聚苯乙烯、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酚醛塑料、聚砜、聚苯醚、氨基塑料、3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3 4 5 2 聚酰胺(6、66、610、9、1010)、氯化聚醚、硬聚氯乙烯 4 5 6 3 聚甲醛、聚丙烯、聚乙烯(高密度) 5 6 7 4 软聚氯乙烯、聚乙烯(低密度) 6 7 8 由于可视电话外壳由下盖、上盖、话筒、屏幕外壳和摄相头组成,从上表可看出,材料可选择ABS较好,采用一般精度配合。、表面粗糙度
14、 塑料制品表面粗糙度主要由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决定。一般模具成形表面的粗糙度比塑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增大12级,因此要显示塑料制品的光泽美,表面粗糙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模具的制造费用。对于不透明的塑料制品,由于外观对外表面有一定要求,而对内表面只要不影响使用,可比外表面粗糙度增大12级。对于透明的塑料制品,如按钮,要保证能看清里面的文字,内外表面的粗糙度应相同,表面粗糙度需达Ra0.80.05m,因此制造按钮需经常抛光型腔表面。、脱模斜度 为了使塑料制品易于从模具中脱出,在设计时必须保证制品的内外壁有足够的脱模斜度,脱模斜度与塑料品种、制品形状和模具结构等有关,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取302,常见塑料
15、的脱模斜度见表。表 常见塑料的脱模斜度 塑料种类 脱模斜度 聚乙烯、聚丙烯、软聚氯乙烯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301 尼龙、聚甲醛、氯化聚醚、聚苯醚、ABS 40130 硬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苯乙烯、有机玻璃 502 热固性塑料 201 选择脱模斜度一般应掌握以下原则:对较硬和较脆的塑料,脱模斜度可以取大值;如果塑料的收缩率大或制品的壁厚较大时,应选择较大的脱模斜度;对于高度较大及精度较高的制品应选较小的脱模斜度。因此,对于电话机外壳可选较小的脱模斜度。、塑件的壁厚 塑件的壁厚首先取决于使用要求,但是成形工艺对壁厚也有一定要求,壁厚太薄,使充型时的流动阻力加大,会出现缺料和冷隔等缺陷;
16、壁厚太厚,塑件易产生气泡、凹陷等缺陷,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避免局部太厚或太薄,否则会造成因收缩不均产生内应力,或在厚壁处产生缩孔、气泡或凹陷等缺陷。塑料制品的壁厚一般在14mm,大型塑件的壁厚可达6mm以上,各种塑料的壁厚值参见表和表。表 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最小壁厚和建议壁厚 (mm) 塑料名称 最小壁厚 建议壁厚 小型制品 中型制品 大型制品 聚苯乙烯 0.75 1.25 1.6 3.25.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8 1.50 2.2 4.06.5 聚乙烯 0.8 1.25 1.6 2.43.2 聚氯乙烯(硬) 1.15 1.60 1.80 3.25.8 聚氯乙烯(
17、软) 0.85 1.25 1.5 2.43.2 聚丙烯 0.85 1.45 1.8 2.43.2 聚甲醛 0.8 1.40 1.6 3.25.4 聚碳酸酯 0.95 1.80 2.3 4.04.5 聚酰胺 0.45 0.75 1.6 2.43.2 聚苯醚 1.2 1.75 2.5 3.56.4 氯化聚醚 0.85 1.35 1.8 2.53.4 表 热固性塑料制品的壁厚范围 (mm) 塑料种类 壁厚 木粉填料 布屑粉填料 矿物填料 酚醛塑料 氨基塑料 1.52.5(大件38) 0.55 1.59.5 1.55 33.5 1.09.5 由此可见,电话机外壳属于中型塑件,壁厚可选在2mm较为适合。
18、5、局部结构(加强肋、圆角、孔、螺纹、嵌件 )a、加强肋 在不增加壁厚的情况下,增加塑件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塑件变形翘曲。下盖、上盖应该添加足量的加强肋。加强肋的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加强肋的尺寸 加强肋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肋与塑件壁连接处应采用圆弧过渡。加强肋厚度不应大于塑件壁厚。加强肋的高度应低于塑件高度的0.5mm以上。加强肋不应设置在大面积塑件中间,加强肋分布应相互交错,如图2所示,以避免收缩不均引起塑件变形或断裂。a)不合理 b)合理图2 加强肋应交错分布b、圆角 本产品是为了供人们的使用的一种工具,人们要经常接触它,在面与面连接处如果不采取圆角处理时会显得过于锋利,容易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可视电话 设计 上海交大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