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写作提纲一、 绪论1. 连锁经营业物流配送的概述2. 研究的原因及意义二、 本论(一) 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业的含义 1.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业的含义 2.两者之间关系(二)当前我国连锁经营业物流配送的情况并分析(发现问题) 1.当前我国连锁经营业的配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我国连锁经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我国连锁经营业的配送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问题)(四)国外连锁经营业的配送的发展现状(五)国外连锁经营业的配送对我国连锁经营业的配送的启示(六)提高我国连锁经营业配送效率策略探讨(解决问题)三、结论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以共同
2、进货或授予特权等方式组织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暴露出成本高、效率低、现代化水平低以及物流模式落后的一些缺点,而这些缺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连锁经营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要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应该树立现代化物流管理思想,认识并利用信息技术,探索适合企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真正提高企业物流整体运作效率,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对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现状和问题的描述,提出了适合我国连锁零售企业自身发展的物流配送策略,对促进我国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
3、词: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 国内物流配送 国外物流配送一、 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业的含义1、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业的含义(1)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随着我国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配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配送方式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核心内容可以说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系统物流思想的综合产物,与人们一般所熟悉的“送货“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然,配送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手段。(2)连锁经营业: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
4、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发展连锁经营,对于深入流通企业的改革,加速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工业的现代化生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带有方向性的一项重大改革。2、两者之间关系: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1)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业规模效益上的关系,连锁企业的规模效益是通过“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来降低经营成本的。物流配送中心是使这些“统一”得以实现的基础。物流配送中心与各连锁店联合形成经
5、销系统,使店铺与供应商等外部经济关系变为统一所有者的公司各部门内部业务关系。总部通过配送中心,一方面可以汇总多店铺的经营数量,形成相当需求的规模;另一方面可以在高度、广度上给各零售商店以业务上的指导,提高经营水平,将集中化进货与分散化销售结合起来,使分散的销售力转化为大量集中的进货力,变集中零星要货为大批量要货,对供应商在价格上形成影响力。同时,在与同行的竞争关系中也可以获得优势,从而实现经营的规模效益。(2)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业速度效益上的关系,连锁店的营运是在总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如采购、库存、配送、收银、经营、公关、促销及商品陈列等。在分工的基础上实施集中管理,以便使连锁店在激烈的竞
6、争中能快速反应,领先对手。物流配送中心作为总部与分店的联系纽带,通过分店快销、配送中心快送和采购部快购,使物流运转速度大大高于独立商店。在高度专业化的基础上的营运使连锁店获得了竞争中的速度优势,从而实现连锁经营高效、节约、优质的服务。(3)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业管理效益上的关系,一般各门店要求交货期短、定时配送,而且品种多,批量小,对于物流配送来说比较困难,而且浪费运输量,使物流成本上升。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对整体供应链的协调,实行大批量的统一采购和全方位的代理功能,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选择有利资源,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合并、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活动,消除物流中的作业浪费,提高设施、运输工具使用效率,提
7、供物流多元化服务,实现连锁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连锁利润最大化而物流成本合理化目的。二、当前我国连锁经营业物流配送的情况并分析 1.当前我国连锁经营业的配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0年代初,在石家庄市开始的“三定一送”(定时、定点、定量、送货上门)的物资供应方式是我国配送的发端,揭开了我国发展建设配送中心的序幕。随着连锁企业的发展,配送中心建设在全国部分大中城市纷纷展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商品配送中心建设成就尤为突出。上海华联超市配送中心,在为集团内各超市、连锁店提供全方位配送服务,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同时,自身在设施、管理、技术和业务经验方面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其桃浦配送中心建筑面积200
8、00平方米,库存能力90万箱,日吞吐能力19万箱,可同时停靠80辆货运卡车,服务半径250公里。永乐家电2007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的上海青浦物流配送中心,总投资为2亿元,占地面积90000平方米,主体仓库面积达65000平方米,主要服务上海、江苏、浙江地区。这种遍地开花式的配送中心建设,说明人们现代物流配送意识的觉醒。目前大型连锁超市大部分已经建立了自有物流配送中心,经过不断的设施设备改造以及新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已不断完善,运营管理正稳步发展。虽然许多大型连锁超市都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但总体说来,配送中心发展滞后,严重地制约了连锁超市的发展。连锁经营业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
9、几点:(1)物流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低,人员闲置 中国连锁企业初期的发展大多考虑在连锁分店数量方面的增加,没有把统一物流配送作为连锁业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平均一个物流中心配送20个店铺,平均每辆车承担2个3个店铺的送货。日本的一个物流中心负责70个店铺,需4辆车5辆车;中国香港百佳超市的一个物流中心负责配送100多个店铺。由于物流配送规模小,多数企业统一配送率只有50左右,造成人员闲置,运输设备不能充分利用。物流成本偏高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物流配送规模最终制约了连锁经营的发展。(2)物流配送功能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低 物流配送中心是集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中心,而且尤
10、其强调功能的协调和一体化。其基本功能不仅仅是仓储和运输,而是具有采购、运输、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等服务功能的服务中心,是物流集散地。目前,中国物流中心在功能上主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在很多配送中心内还没有开展起来。二是信息处理与信息反馈功能。物流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起到对流通加工的导向作用。由于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物流信息系统薄弱,使高效率的信息收集、传递和信息处理成为空谈。因物流配送功能不足而导致经营商品的成本过高,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效益不佳。(3)配送中心规模小,物流配送设施不匹配,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配送中心是一种动态性仓库,其高效高
11、质的运作需要以现代化的配套设施为基础。目前,国外现代化配送中心作业面积大,设施现代,配有自动分拣机、自动升降机、自动传送带及真空包装机等机械设备,并采用自动化管理,充分体现了其快速、准确的配送服务功能。中国的物流中心设施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较陈旧。在仓储设施方面,70是普通平房仓库,具有冷藏、保鲜、空调的仓库较少。在运输车辆中,普通车辆占70以上,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斗及特种运输车辆很少。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日常事务的管理,配送中心的内部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接口系统如电子自动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多数中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4)标准化程度低,运营
12、效率低 物流配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中国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储藏、运输等设备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商品条形码化率低,故难以发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作用,制约了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运营效率的提高。运营效率的低下,致使配送服务水平降低,供货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受到影响。连锁经营“质优价廉”这一商业竞争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2.我国连锁经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连锁经营是建立在对过去旧的、分散于各地区的企业的改组和改造的基础上的,其虽然对原有松散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造,初步建立了供应链管理体系和移植了比较先进的和完善的经营模式
13、,但业态的改造和组织结构的改组普遍不到位,物流配送在多数连锁经营企业还很不成熟,配送中心的建设明显落后于连锁经营的发展,影响了连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1)连锁企业对物流配送认识不足许多连锁企业对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缺乏深入了解,对配送中心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静态仓库”上,只要一部电话、几部车子、几间房子就行了;担心建立现代化配送中心投资太多,成本难以收回。国外连锁业成长的经验表明,当一个连锁超市拥有10个分店,总面积达5 000平方米时,就有建立配送中心的必要,所以,在一个连锁超市开店的同时,就应考虑配送中心的建立。而目前有的连锁超市总面积已超过1万平方米,其规模效益及价格优势均未体现出来,各分
14、店经营惨淡,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与之配套的配送中心。(2)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率不高 连锁经营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五个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商品采购是连锁经营业经营活动的起点,连锁经营业的采购必须是整个连锁分店的要货计划,配送中心收集各连锁分店提出的要货计划后,结合总部的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统一向供应商采购商品。而在我国连锁商业企业中,能够进行统一采购的比例只有30%60%,连锁经营业存在连而不锁的现象,大多数门店和门店之间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不能取得大规模采购获得的优惠价格,而绝大多数的配送中心也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造成整车装载率低且返程车辆空驶率高,
15、配送成本偏高。(3)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未能实现信息共享目前,我国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有限,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连锁经营业物流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许多经营企业把自己掌握的信息作为私有财产,不愿与供应商共享,使得供应商无法获得经营业的销售信息和现有的库存信息,商品成本提高,经营企业就丧失了价格优势,同时商品竞争力也就降低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分拣系统(ASS)等等。从国际国内商业
16、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传送带、吊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 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由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带进行。日本也采用了计算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 相对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据权威的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商品配送 经营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商品配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对商品统一配送的经营业中,72%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连锁 经营 物流配送 策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