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doc
《毕业设计(论文)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 5209010717 商 丘 工 学 院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系 别: 建筑工程系 专 业: 09建筑工程技术七班 学生姓名: 成 绩: 指导教师: 2012 年 04月前 言对建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在工程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确定前,应进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查明软弱土层的组成、地质成因、分布范围、均匀性、软弱土层厚度、持力层位置及状况以及地基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对冲填土还应了解均匀性和排水固结条件;对杂填土尚应查明堆载历史年代,明确自重下稳定性和湿陷性等基本因素;对其它特殊土应查明其特征、工程性质、成层情况等,以作为工程设计和选用地基处理方案的依据。关键
2、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工程设计目 录绪 论1第1章 软弱地基的简介21.1 软弱地基的性质21.2 软弱地基的形成的原因21.2 软弱地基处理的目地及意义2第2章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的分类32.1 软弱地基的一般处理方法32.2 软弱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32.3 软弱地基的其它处理方法3第3章 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43.1 地质与施工的条件43.2 环境及结构物的条件4第4章 建筑设计处理措施5第5章 综合应用水平方面5结 论6参考文献7致谢词8绪 论 地基处理的研究一直是土木工程的一个热点,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分四大类,应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经济的方法。它是指基本上未受过地形及地质变动,
3、未受过荷载及地震动力等物理作用或土颗粒间的化学作用的软粘土、有机质土、饱和松砂和淤泥质土等地层构成的地基。软弱地基处理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合理的软弱地基处理、上部结构设计,可以减轻和消除软弱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结合工程实践,对几种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指出深层水泥搅拌桩、深层石灰搅拌桩、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换填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检验标准。第1章 软弱地基的简介1.1软弱地基的性质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
4、变形不能满足设.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1.2软弱地基的形成原因软弱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它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这些地基基本上很少受到地质变动或者地形的影响,也从没有受到过地震、荷载等物理作用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土颗粒间化学作用的影响。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的地基,
5、其稳定性非常的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很大。因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等问题。在软弱地基上建设的工程,由于其地基强度不够和变形,往往不能满足工程的质量,所以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下降。1.3软弱地基处理的目的及意义 承受建筑物上部荷载埋在地面以下部分成为基础;承受建筑物基础传来荷载的天然土层称为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及其重要的部分,基础部坚固耐久,上部结构再牢固也是不安全的;同样的,地基虽然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和寿命。因此,当天然地基很软弱,不能满足强度
6、、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时,则必须先经人工加固后,才能在其上建造基础,这种地基加固,称为地基处。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人工置换、夯实、挤密、排水、注浆、加筋和热化学方法手段,对软弱地基土进行改造和加固,来改善地基土的坚韧性、压缩性、渗透性、振动性和特殊土地基的特性,用以提高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消除区域性土的湿陷性、膨胀性和冻胀性。软弱土地基经过处理,不用再建造深基础和设置桩基,防止了各类倒塌、下沉、倾斜等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上部基础和建筑结构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具有巨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工程,可能会发生一下问
7、题: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大面积地基沉降、地基剪切劈坏、承载力不足、地基液化、地基渗漏、管涌等。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地基条件,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改善剪切特性、改善压缩恶性、改善透水特性、改善动力特性、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由此来增加建筑良好的特性。第2章 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2.1 软弱地基的一般处理方法(一)换填法 换填法是进行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一,又名换土垫层法。本方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换填材料可用中(粗)砂,级配良好的砂石、灰土、素土、石屑或煤渣等。换填法的作用,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改善土的压缩性,
8、减小地基变形。当软弱土较薄时,可全部挖去;当软弱土较厚时,可部分挖去,填土可采用砂、碎石、素土等。该方法是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置换天然地基中的部分或全部软土层,并分层夯实成低压缩性的地基持力层,地基持力层有利于防止地基的冻胀,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也有利于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同时也有利于减少地基的沉降量。现行的设计思路是将换填垫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利用基底附加应力在换填垫层中向下扩散时应力不断减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垫层厚度,以达到软弱下卧层顶面所受的压应力不大于其容许应力的目的。(二)预压法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按预压法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堆载预
9、压法,另外一种是砂井预压法。此种方法有利于利用外载作用,提高软土的排水固结,增强它的抗剪强度和能力。由于预压目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预压方式。如果利用预先荷载加压,能够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如果利用建筑物本身的荷载分级加荷进行预压,能够增加地基强度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砂井预压法是在软土层中按一定距离设置砂井来改变软土层的排水边界条件,该方法可以加速软土的固结,缩短预压时间。该方法是在通过在软土层中按一定的距离设置砂井,通过设置的砂井来改变软土层的排水条件,排水条件的提高有利于加速软土的固结,有利于减少预压的时间。 (三)砂石桩法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
10、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黏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黏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四)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是使用特制的搅拌机械,以水泥、石灰等材料为固化剂,在土层中强行与软土搅拌,使软土硬结成水泥(或石灰)土桩(柱)体或连成地下桩排,使得固化物和软土搅拌均匀,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物理或者化学反应,这样就能够使得软土强度大大高于天然强度,其压缩性、渗水性比天然软土大大降低。该方法通过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的固化剂,运用深层搅拌机械对各种材料进行搅拌该方法适合于各种成因的软土层,尤其是对于厚度较大的饱和软黏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软弱 地基 处理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