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配电网优化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配电网优化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配电网优化设计.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通过对目前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电网功率因数低,负荷的三相不平衡,传统的TSC无功补偿中可能存在的谐波放大,以及无功补偿中存在的“振荡投切”等问题的详细分析,提出并设计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针对传统的有触点和无触点的无功补偿装置的有级无功补偿的缺点,提出了采用光电双向可控硅驱动器MOC3061控制双向晶闸管来实现电容器无级投切的新型无功补偿方法。针对无功补偿中存在的电网谐波问题,提出了采用单调谐和高通滤波器来进行谐波滤波的方法。针对传统的无功补偿可能存在的谐波放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串联电抗器来防止谐波放大的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采用基于神经网络对补偿后的电网参数进行预测和结合求解无功优化的非
2、线性原对偶内点算法的单点无功优化补偿算法。同时针对目前大多数无功补偿装置都是单点无功优化补偿的设计,在电力系统多点的优化无功补偿上提出了采用所有的控制器同时采样,对全部节点都进行寻优后,从最后节点开始向前传递寻优的优化控制策略。关键词:电网无功补偿;谐波滤波;神经网络;有源滤波器AbstractThe actual electric power system is short of reactive power, and Has large amount of un-balanced loads, low power quality, magnified harmonic when the c
3、onventional TS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quipment products resonance with electric power system. Aiming at these, this paper proposes and designs material resolve project. In allusion to the conventional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tep compensation disadvanta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new reac
4、tive compensation method that the Zero-Cross Optosolator drives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that the Zero-Cross Optosolator drives the capacitors. In allusion to the large amount of harmonic existing in the electric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new method to Filter harmonic. This new method adopts th
5、e single-tune filter and high-pass filter. In allusion to the conventional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harmonic magnified disadvanta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new harmonic restrained method that the reactor is series in the main loop. And this paper expatiates the optimization reactive power compen
6、sation for electric network that uses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electric networks important parameters, nonlinear prime-dual interior algorithm to optimize reactive power. And it also introduces the whole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compensation arithmetic. It is that all controllers sample simultan
7、eously, then the system seeks for the optimization from the last node to the first node after the controllers seek for optimization rej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Key words:electric;reactive;lower;compensation; harmonic restrained前 言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感、电容元件的存在,不仅系统中存在着有功功率,而且存在无功功率。虽然无功功率本身不消耗能量,它的能量只是在电源及负载间
8、进行传输交换,但是在这种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会引起电能的损耗。并使电网的视在功率增大,这将对系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电网的总电流增加,从而会使电力系统中的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容量增大,使用户内部的起动控制设备、量测仪表等规格、尺寸增大,因而使初投资费用增大;电网的无功容量不足,会造成负荷端的供电电压低,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反之,无功容量过剩,会造成电网的运行电压过高,电压波动率过大;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设备来说,无功电流的增大,会使发电机转子的去磁效应增加,电压降低,如过度增加励磁电流,则使转子绕组超过允许温升。为了保证转子绕组正常工作,发电机就不允许达到预定的出力;此外,原动机
9、的效率是按照有功功率衡量的,当发电机发出的视在功率一定时,无功功率的增加,会导致原动机效率的相对降低。目前,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工厂大量使用大功率开关器件组成的设备对大型、冲击型负载供电,这使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进行无功补偿,在正常运行时,会反复地使负载的无功功率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这不仅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网络传输能力下降,损耗增加,甚至还会导致设备损坏、系统瘫痪。目 录第1章 概 述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问题的提出1第2章 无功补偿装置及补偿方式分析32.1无功补偿装置32.2高压无功补偿装置42.3中压线路无功补偿装置62.4低压无功补偿装置72
10、.5国内主要补偿方案及无功补偿装置存在的问题82.6目前主要的无功补尝装置存在的缺点10第3章 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123.1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的重要性123.2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的原理143.3电网无功化补偿的研究现状163.4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的难点分析18第4章 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系统的实现204.1配电网无功补偿的无级调节的实现204.2无功补偿装置电流谐波放大及其抑制措施244.3“振荡投切”现象的解决方案294.5三相不平衡负载补偿的原理334.6电网无功优化补偿算法37结 论42参考文献43致 谢44第1章 概 述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部分组
11、成。发电厂,特别是大型发电厂往往远离负荷中心,一般要通过高压或超高压输电网络输送到负荷中心,然后在负荷中心由电压等级较低的网络把电能分配到不同电压等级的用户。这种在电力网络中主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称为配电网络,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用电量需求越来越大,而负荷中心却越来越多地集中在配电网中。按供电的功能来分类,配电网络可以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发展迅速,城市配电网在配电网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所指配电网为城市配电网,它的电压等级一般为10kV。配电网络是电力生产和供应的最后环节,配电自动化是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保证配电网络安全
12、经济运行。以最经济的方式向用户连续提供高质量的电能是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所谓“连续”就意味着供电可靠性很高。使用配电网优化能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无需新增投资,只对系统开关设备的状态进行优化组合,就可使系统可靠性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达到最优,从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配电网优化具有:降低损耗、提高电压质量、缩短停电时间、缩小停电面积等意义1。1.2问题的提出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因多年“重发电、轻供电”思想的影响,造成电网建设落后,结构不合理,导致城市和农村配电网无功补偿不足,电能质量不高等。系统无功对电压影响大。无功功率的不足或过大,将引起系统电压的下降或上升,从而造成电能
13、的损失和浪费十分严重。从微观角度看,随着电网容量的扩增,用户家用电器感性负载的不断增加,使得城市配电网公用变低压侧功率因数较低。以长沙市为例,统计表明,城网的公用变低压侧功率因数均在0.607之间。过低的功率因数导致公用变低压侧线路损耗大,供电电压指标不能满足用户要求。用电高峰期,用户末端电压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而用电低谷期,末端电压又远远超过国家标准,不仅电能浪费十分严重,而且影响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公用变低压侧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已成为目前提高供电水平、降低无功损耗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宏观角度看,整个电网的无功潮流分布不平衡。目前,国内无功补偿主要采用变电站集中补偿和企业就地补偿两种形式。
14、这两种形式都是基于某一个采样点的无功情况进行补偿,不能综合考虑整个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而无功潮流在整个电网上是动态分布的,传统的补偿方法无法解决无功潮流分布不平衡、电压波动大等问题。发、供电部门,除了供给用户的有功负荷之外,还要供给用户以无功负荷。对一般工业用户而言,要求功率因数为0.85,即供应每兆瓦时有功电量,则免费供应无功电量为619kVara这种搭配比例已不适应大电力系统发展,因为大电网的高压输变电设备输送无功的损耗很高,并且随负荷波动变化很大,同时大多数民用电器不带补偿装置,因此,理想的辛日尝方案是无功就地供应,自动调整。目前,国内对用于城市配电网公用变低压侧的无功自动补偿系统的研究
15、正在起步。一些地区推出了户外型无功固定补偿和自动补尝装置,但由于户外环境恶劣,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不高,难以满足现场运行要求,并且依旧不能综合考虑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1 2。第2章 无功补偿装置及补偿方式分析2.1无功补偿装置从目前国内外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情况看,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有同步调相机、井联电容器和静止补偿器等三种。2.1.1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是特殊运行状态下的同步电机,可视为不带有功负荷的同步发电机或是一种不带机械负载的同步发电机。它可以过励磁运行,也可以欠励磁运行,运行状态根据系统的需要来调节。当它过励磁运行时,将向电网发出无功功率;欠励磁运行时,将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同步调相机一般装设
16、自动调节励磁装置,能自动地在电网电压降低时增加输出无功以维持电压,在有强励装置时,在电网故障情况下也能调整系统电压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有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同步调相机是最早采用的一种无功补偿设备,实际上是专门的无功功率发电机。它的优点是可以平滑地改变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调整电压平滑,单机容量可以做得较大,因此无功输出容量基本不会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地支撑电网的电压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它的缺点是投资大,损耗高,运行维护复杂。同步调相机的安装一般至少需要一年以上,而且在投入运行时要消耗有功功率。一般同步调相机在满负荷运行时,有功功率损耗为额定容量的2-5%,容量越小,所占比重越大
17、。此外,由于它是一种旋转设备,结构复杂,需要有一整套辅助系统,维护工作量大,需要专门的运行和维修人员,并且在定检查期间还影响电网的无功功率供应。因此随着电网网架的加强和并联电客器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己经不再新增加同步调相机做为无功补偿装置。2.1.2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由芯子、油箱和出线三部分组成。芯子由若干电容元件按规定的串并联法组成,外部以绝缘板和紧固件压装,再装入钢板制成的油箱,电容元件按一定厚度和层数的介质和两张铝箔做为电极,按一定圈数卷绕后扁压而成并联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变电所、配电网和用户当中,是电力系统中一种重要、普遍的无功补偿设备。它的作用就在于重负荷时发出
18、感性无功,补偿负荷所需。以减少输送感性无功而在线路上产生的电压降落,提高负荷端电压。并联电容器的优点是经济、灵活、损耗低、安装维护方便。并联电容器是最便宜和最简单的无功补偿装置,于同步调相机比较,其安装费用仅为同步调相机的1/41/6,而且容易安装,两三个月即可投入运行。电容器的损耗低、效率高,油纸电容器的损耗低于额定容量的0.3%,近代电容器的损耗已经降低到0.02%0.06%以上。并联电容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容量可大可小,可以集中安装在中心一次变电所、不同电压登记的一次变电所,也可以分散安装在中低压配电网和厂矿用户,灵活性较大。另外,并联电容器是静止设备,运行维护简单,不需要额外的运行和
19、维修人员,运行费用低,它还没有噪音,在户内户外安装均可。并联电容器所发出的无功功率与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端电压下降时,它补偿的无功功率也将减小,另外,它发出的无功功率不是连续调节的,只能分成若干小组阶梯式地调节 ,这是并联电容器的不足之处。尽管如此,由于电容器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低廉的价格,并联电容器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的上要无功能源和电网无功补偿的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首要选择对象。2.1.3静止补偿器静止补偿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是将电力电容器与电抗器并联起来,电容器可发出无功功率,电抗器可吸收无功功率,两者结合起来使用。通常由电容器、饱和电抗器或线性电抗器、滤波器、晶闸
20、管和专用调节器等静止设备组成,利用可控硅开关来分别控制电容器组与电抗器的投切,这样它的性能完全和同步调相机一样,即可以发出感性无功,又可以发出容性无功,并能依靠自动装置实现快速调节对稳定电压,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以及减弱动态过程等均起着较大的作用,因此日益受到重视,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静止补偿器的主要优点是无功调整范围大、投入迅速,动态响应速度快等。缺点是价格昂贵,上要适用于较大冲击负荷用户的就地补偿和用于电力系统和实现对系统的无功补偿等。2.2高压无功补偿装置高压无功补偿装置广泛地采用高压并联电容器。高压并联电容器装设在变电站主变压器的低压侧,作用是对电网无功进行补偿,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21、减少线损,改善电压质量,充分发挥供电设备的效率。高压并联电容器按结构型式可分为散装框架式和集合式。散装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是将带铁壳的单台电容器按一定顺序放置在框架上,设备四周设置围栏这类产品在我国应用范围最广,并有着丰富的运行经验。散装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的优点是布局清晰,安全距离和绝缘距离较大,由于采用单台外熔丝保护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外熔丝示意牌掉下,运行人员能够很快地发现故障电容器并及时更换,为装置重新投入运行争取了时间。散装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单元件容易损坏,维护工作量大,另外,由于普遍安装在室外,还要采取防雨、防晒措施。随着变电所所址选择向城市负荷中心发展,和变电设备的小
22、型化,散装框架式并联电容器逐步被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所取代。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又称密集型并联电容器,它由内部电容器单元、框架、箱体及出线套管组成,它的外形像一台中型变压器,箱体内充满变压器油,起绝缘与冷却作用。并联电容器采用小元件加内熔丝的保护。电容器单元内每个小元件串有一熔丝,当某个小元件击穿,其他完好元件对其放电,使熔丝迅速断开,切除故障元件。因容量仅有微小变化,故装置仍能继续正常运行。随着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集合式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产品日益多样化。如按相可分为单相和二相式,35kV电压等级一般为二相式,110kV电压等级产品为单相式。按密封性可分为全密封和、半密封式,全密封结构是指装置箱体外
23、壳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而半密封结构的箱体顶部采用螺栓与箱体固定,事故发生时可打开箱盖在厂家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故障维修。35kV电压等级按对地绝缘分可分为全绝缘和半绝缘产品。特别是,电容器技术己由过去的固定容量发展到容量可调,通过抽头或转换开关可实现分档调容,调容式产品的出现可避免因容量固定,无法兼顾建站初期与终期负荷相差较大,初期装置投不上的弊病。另外,容量可调可以使电容器随负荷的变化灵活地调整,更好地发挥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集合式电容器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方便。适用于变电站户外集中补偿,因此在近年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在电网实际运行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运行经验,
24、尤其是在一些无功补偿容量较小的中小型变电站中,运行情况非常令人满意。集合式电容器也有缺点:如在运行中,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故障点不易查找,且需对设备进行吊芯及绝缘油的净化处理,而用户往往没有自行维护修理的条件,只能与厂方联系,给运行带来不便。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占地面积小,虽初步了达到小型化的要求,但仍属于充油设备,如何实现无油化和更好地实现自动投切是今后的土要发展方向。高压并联电容器在固体绝缘介质方面,己由过去的电容器纸,发展到采用纸和聚丙烯薄膜的复合介质,最近又进展到全部采用聚丙烯薄膜的全膜电容器。聚丙烯薄膜的耐压强度和机械强度都很高,损失角很小,吸水性低,而且化学稳定性和电老化性能好,用它代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配电网 优化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