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通信原理发展与实际维护.doc
《毕业设计(论文)通信原理发展与实际维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通信原理发展与实际维护.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 北 省 邮 电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通信原理发展与实际维护学生姓名 学 号 Z2009019 专业班级 通信技术 指导教师 2010年2月 摘要随着Internet应用时代的到来,以及Intranet中采用了大量不同的数据协议和技术,并且他们都最终构架在了SDH/SONET网络之上,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原本适应静态流量的网络怎样去适应速率不完全匹配的动态业务。在处理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流量问题时,SDH网络的构架和带宽利用问题成了需要研究和改进的地方。本论文第1章首先对SDH产生额技术背景和SDH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做了分析,提出了SDH所面临的挑战,并且给出了SDH网络的发展趋势;第2章对基于
2、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做了初步的介绍,提出了SDH级联技术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第3章集中分析了在SDH网络中的级联技术和级联方案,讨论了其存在的必要性;第4章针对虚级联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不稳定的现象,提出了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ACS),实现了在不中断业务的前提下动态的改变传输通道的大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通道的“弹性”变化;第5章介绍了LCAS在MSTP的实现方法;第6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关键词:同步数字传输系列;级联技术;虚级联;多业务传输平台;链路容量调整机制目录第1章 绪论11.1 SDH产生的技术背景介绍11.2 国内SDH传输网发展现状及趋势21.3 SDH基本概念
3、和特点21.4 SDH技术面临的挑战及级联技术的引进3第2章 基于SDH的MSTP52.1 MSTP的概念及其特点52.2 MSTP的主要功能6第3章 SDH网中的级联技术83.1 相邻级联83.2 虚级联9第4章 链路容量调整机制154.1 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概述154.2 LCAS的实现原理154.3 LCAS技术的特点19第5章 LCAS技术在MSTP中的实现215.1 EoS试验平台的研制215.2 LCAS技术的实现23第6章 线路维护与实际实例6.1线路维护基础知识6.2一、本地电话网络(局部)的基本结构二、接入方式三、配线架(MDF)四、跳线方式五、交接箱六、分线盒七、
4、用户线八、通信线路常见故障九. 常见错误代码及解决方式第7章 总结与展望27参考文献28致 谢29第1章 绪论传输网是为各类业务网提供业务信息传送手段的基础设施,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网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通信网的发展。现在各运营商的本地传输网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通道,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章对国内外光传输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作了介绍,通过分析目前光传输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光网络优化的必要性。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作出了说明。1.1 SDH产生的技术背景介绍 SDH是一个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叉功能结合在一起并由统一网管系统进行管理
5、操作的综合信息网络技术。传输系统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传统的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已经不适应现代通信网的发展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只有地区性的电接口规范,造成国际互通困难;2. 没有标准的光接口,有各厂家自行开发线路码型,因此无法实现横向兼容;3. 只有2Mbit/s和1.5Mbit/s的同步复用,其他从低次群到高次群采用异步复接,需要通过码速调整来达到速率的匹配和容纳时钟频率的偏差,而且每提高一个次群,都要经历复杂的码变换、码速调整、定时、复接/分接过程;4. 开销少,无法对传输网实现分层管理和对通道的传输性能实现端对端的监控;5. 网络运行和管理主要靠人工对数字信号交
6、叉连接,无法经济地对网络组织、电路带宽和业务提供在线实时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首先提出了用一整套分等级的准数字传递结构组成同步光网络(SONET),后来CCITT于1988年重新命名为同步数字体系(SDH) 。1.2 国内SDH传输网发展现状及趋势SDH不能纯粹强调技术,而是关注用户的实际需要。SDH是当前最主要的传输手段,已经从核心层延展到了接入层。现在世界SDH的发展方向有3个:1.向高端产品发展:10G、40G(重点是克服电子瓶颈、提高性价比);2. 在城域网支持业务汇聚功能:MSTP(重点是优化对IP技术支持);3. 简化的SDH技术来实现城域网接入功能:AON(开
7、销、单纤)。目前在我国现在基于SDH构建的MSTP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3 SDH基本概念和特点 SDH是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将复用、线路传输和交叉功能结合在一起,并由统一网管进行管理操作的综合信息网。SDH网是由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再生中继器(REG)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基本网元组成,在光纤上进行同步信息传输、复用、分插和交叉连接的网络。SDH网络可以抽象由图1.1表示。图1.1 SDH网络抽象图SDH有如下特点:1. 对网络节点接口进行了统一的规范(速率等级、帧结构、复接方法、线路接口、监控管理
8、等),使各厂家设备横向兼容;2. 可容纳北美、日本和欧洲准同步数字系列(1.5M、2M、6.3M、34M、45M和140M),便于PDH向SDH过渡3. 采用了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因而只需利用软件即可从高速信号中直接分插出低速信号,使上下业务十分容易;4. SDH的网同步和灵活的复用方式,大大简化了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的实现,便于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动态组网和新业务接入;5. 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段开销 和通道开销),提高了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6. SDH是智能化的设备,兼有终结、分插复用和交叉连接功能,可通过远控灵活组网和管理;7. 采用级联技术,实现了IP ove
9、r SDH。SDH的主要优点有:同步复用,标准的光接口,强大的网管能力。1.4 SDH技术面临的挑战及级联技术的引进随着数据业务逐渐成为全网的主要业务,传统的电路交换网将逐渐向分组网特别是IP网演进。作为支持电路交换方式的SDH的TDM结构将越来越不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独立的SDH设备的长远命运正在受到严重挑战。SDH网络的主要缺点有如下几点:1. 频带利用率不如 PDH 系统;2. 技术和功能上的复杂性大大增加;3. 强大的软件控制能力潜在重大故障隐患(病毒、操作失误或死机等)。SDH作为一项代表性的技术仍在不断发展,以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挑战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SDH在中近期仍将继续发
10、展:1. 考虑我国的电路交换网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仍将继续发展;2. SDH本身高低端的发展潜力(高于40Gbs,低于155Mbs);3. 未来的超大容量的核心光传送网需要更多的SDH接入设备;4. 近期仍然是可靠性和生存性最高的传送网技术。在MSTP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数据业务的带宽变化大,突发性大的特点,以及很多数据业务的速率与SDH VC的标准速率的不匹配的要求,便引入了SDH的级联技术。从原理上讲,可以把级联看成是把多个小的VC组合为一个比较大的VC来传输数据业务的技术,使级联技术可以实现对以太网带宽和SDH VC之间的速率适配。级联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标准SDH VC速率与数据业务速率不
11、匹配。第2章 基于SDH的MSTP随着宽带业务的高速发展,分组业务在电信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虚拟专用网(VPN)和专线服务,IPTV,视频点播(VOD)和视频游戏等新业务对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以电路交换技术设计的传输网络已经不能适应分组交换的需要。现有的城域网存在多个网络重叠建网的方式,如SDH,P,ATM等,这些网络虽各自都能很好地提供数据,语音和专线服务,但存在网络建设与维护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MSTP是SDH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以太网,ATM,MPLS,RPR等数据技术的优点,能够提供丰富的业务接口,并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MSTP使SDH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传输平台,同
12、时也使SDH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1 MSTP的概念及其特点MSTP是一种城域传输技术,它能将SDH,以太网,ATM,POS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MSTP以SDH技术为基础,将多种业务进行汇集并进行有效适配,实现多业务的综合接入和传送,实现SDH从单纯传送网向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转变。以太网新业务的要求推动着MSTP技术的发展。MSTP简化了边缘网设备的构成,将传送设备集中为一个物理实体。MSTP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MSTP是以SDH为基础演化过来的,因此,它完全继承了SDH 的诸多优点,包括高低阶交叉,VC级联,SDH开销字节的使用等。此外,MSTP具有良好的网络保护倒换性
13、能,对TDM业务有较好的支持能力。2. 支持多种物理接口。3. 提供综合网络管理功能。4. 直接提供带宽数据接口。5. 支持多种协议。6. 支持带宽分配。7. 提供集成的数字交叉连接交换。8. 协议和接口的分离。2.2 MSTP的主要功能2.2.1 SDH功能基于SDH的MSTP应满足SDH节点的基本功能要求,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如SDH的帧结构及VC映射部分应满足G.707规范:对于级联和虚级联业务的要求,不仅能提供高阶通道VC-3/VC-4级别的相邻级联或虚级联功能,也能提供低级通道VC-12级别的虚级联功能,并提供级联条件下的VC通道的交叉处理功能。2.2.2 以太网业务处理功能MSTP的
14、以太网二层交换功能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以太网接口与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基于SDH虚容器的点到点链路之间实现基于以太网路层的数据帧交换。MSTP应满足如下要求:实现转发、过滤以太网数据帧的功能,并符合IEEE802.1D协议的规定:能够识别IEEE.1q的数据帧,并根据VLAN信息转发、过滤数据帧:提供自学习和静态配置两种可选的方式维护MAC地址表:实现用于决定转发。过滤数据帧的信息和功能:支持IEEE802.1d生成树协议和IEEE802.1w快速树协议:可以支持多链路聚合来实现灵活高带宽和链路冗余:支持以太网端口流量控制:支持组播:支持业务分类。2.2.3 弹性分组环MAC层功能基于SDH的内嵌
15、分组环的MSTP设备可通过RPR增强MSTP对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使其同时有SDH和RPR的优势。它适用于建设以TDM业务为主,数据业务为辅的传统运营网络,以及在兼容现有SDH网络的前提下提供数据业务传送能力的网络升级改造功能。MSTP中的弹性分组环MAC层的功能应该完全符合IEEE802.17协议的相关规定。MSTP应具有如下功能:等级分类和按业务等级转发的功能:计算和配置桥接的拓扑结构,提供用户标示,扩展用户业务的安全隔离能力。2.2.4 ATM交换处理功能MSTP继承了SDH功能,具有透明传送ATM业务功能。此时,SDH要为接入的每个ATM业务分配一个通道带宽。导致大量带宽闲置,造成浪费
16、。增加ATM交换处理能力后,可以在线路上提供一部分带宽给各个站点共享,每个站点可以将本地的业务和直通的业务进行汇聚,在放到共享的155M带宽传送到下个站点。增加ATM交换处理功能的MSTP设备允许多个ATM使用同一个通道传送业务,在同一个通道带宽内实现各节点业务的统计复用和保护,从而提高了带宽利用率。综上所述,由于MSTP广泛应用于城域传输网络,激发了城域传输网络的活力,带给运营商更大的利益空间。各大设备供应商也在不断地针对MSTP进行研究与开发,MSTP的内涵也在逐步得到丰富。相信MSTP的发展依然存在巨大的空间,本身技术的能量也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第3章 SDH网中的级联技术所谓级
17、联,就是将多个VC的内容彼此关联复合在一起,一维持比特系列完整性。ITU-T规定的级联方法有两种:相邻级联和虚级联。两种级联方法在路径终端所提供的级联带宽是C-N 的X倍,路径终端的差别是传输。相邻级联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保持连续带宽,即需要各个级联的VC是相邻的:虚级联则是将连续带宽分解到多个VCs 重新组合成连续带宽。虚级联只是在终端设备需要级联功能,而相邻级联则是在每个网元上都要有级联功能。3.1 相邻级联将X个C-4级联的容器记为C-4-Xc,表示可用于映射的容量是C-4的X倍,X分别为4,16,64,256是所提供的净负荷容量分别为:599.04Mbit/s,2396.16Mbit/s,
18、9584.640Mbit/s,38338.56Mbit/s。相应地,VC-4-Xc加上VC-4-Xc POH即构成VC-4-Xc,如图3.1所示。图3.1 VC-4-Xc结构图VC-4-Xc帧的第一列为VC-4-Xc POH。第2到X列规定为固定填充字节。VC-4-Xc是在STM-N信息中的X个连续AU-4中进行传输。通常采用AU-4指针值(在此称为级联指示CI)表明相邻级联的应用。它指明在VC-4-Xc中携带的C-4净负荷应捆绑在一起,并可作为单个实体在SDH网中复用,交叉连接和传送。VC-4-Xc中第一个AU-4应具有正常的指针值,即指向VC-4-Xc的第一字节J1,其余X-1帧的AU-4
19、 PTR应设置为1001SS1111111111(注,SS在此应用中没有规定)。级联指针限定指针处理器应执行与第一个AU-4同样的操作。相邻级联技术实现简单,虽然允许承载PDH接口速率等级以外的新业务,但是由于容量增加的单位太大(VC-4-Xc,X=4,16,64),不够灵活,而且不支持低阶VC(如VC-12)的级联。例如,如果一个以太网连接需要160Mbit/s的带宽,用一个VC-4负荷不够承载,而只能用VC-4-4c(622Mbit/s)来承载,大部分容量被浪费掉。3.2 虚级联虚级联技术可以将不同速率的小容器进行组合李海勇,能够做到较小的颗粒的带宽调整,相应的级联后的最大带宽也能在很小的
20、范围内调节。虚级联技术实现了使用SDH经济有效的提供合适大小的信给数据业务,避免了带宽的浪费,这也是虚级联技术的最大优势。虚级联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传统SDH网承载带宽业务是带宽利用率低的问题,提高了SDH网承载带宽业务时带宽分配的灵活性。下表列出了采用标准VC映射带宽业务的采用VC虚级联方法承载相应业务时的带宽利用率。从表3.1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虚级联对SDH带宽利用率的改善。表3.1 不同映射方式的带宽利用率比较数据业务实际容量要求SDH标准容器类型映射效率SDH VC虚级联映射效率以太网10M bit/sC-320%C-12-5c98%ATM技术25M bit/sC-350%C-12-
21、12c96%快速以太网100M bit/sC-467%C-12-48C100%企业业务链接200M bit/sC-4-4c33%C-3-4c100%光纤通信400M bit/sC-4-4c67%C-3-8c100%800M bit/sC-4-16c33%C-4-6c89%G比特以太网1Gbit/sC-4-16c42%C-4-7c95%10G比特以太网10Gbit/sC-4-64c100%C-4-64c100%虚级联表示为VC-n-Xv,其中X表示参与级联的VC的个数,取值与VC的等级有关:对于VC-3和VC-4,取值范围为1到256:对与VC-12,取值范围为1到64.虚级联是通过将多个VC(
22、如VC-12或vc-4)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虚级联组(VCG)形成逻辑链路。虚级联可以将分布不同的STM-N的VC-N(同一路由或者不同路由)按照级联的方式形成一个虚拟的大结构(VC-n-Xv)进行传输,其中,每一个VC-N均具有独立的结果和相应的POH,具有完整的VC-n 结果。几个VC-n虚级联就相当于数个VC-n间插,虚级联的每一个VC-n都可以独立的传送,且可选择不同的路径:对中间传输设备无特殊的要求,仅两端设备要协议支持VC-3/4的虚级联。3.2.1 VC-3/4的虚级联一个VC-3/4-Xv可提供X个C-3/4的连续净负荷域,如图3.2所示。由于VC-3-Xv与VC-4-Xv的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通信 原理 发展 实际 维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5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