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特种硫化橡胶与金属室温粘合性能的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特种硫化橡胶与金属室温粘合性能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特种硫化橡胶与金属室温粘合性能的研究.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 要以高弹性为特征的橡胶材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橡胶的固有力学性能决定它的弹性模量较小,例如,一般软质橡胶的杨氏模量约为1Mpa,而金属材料高达104105MPa。因此,有不少场合,要求橡胶与金属、塑料等刚性材料相互复合,以期能同时利用橡胶的弹性以及后者的刚性,使橡胶制品获得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不言而喻,在这类复合材料的制作上,粘合是最重要的工艺环节之一。如何解决橡胶与金属的粘接问题,现已成为研究的热门。在硫化过程中实现橡胶与其他材料粘合是目前橡胶制品生产中采用的基本方式。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金属,有时即可直接与橡胶在加热加压的硫化过程中实现粘合,但是,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因
2、此,使用适当的胶粘剂系统来实现橡胶与金属粘合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在室温下,通过改变橡胶配方,对多种特种硫化橡胶与金属进行了粘合。并对试样进行了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等多项测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了胶粘剂的粘合机理以及影响粘接强度的各种因素。关键词: 橡胶与金属; 粘合; 硫化橡胶AbstractRubber materials have high elasticity, there is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all national economy departments. However, the inherent mechanic
3、s performance of the rubber determines its elastic modulus is relatively small, for example, the general soft rubbers modulus is about 1Mpa, and the metal material is up to 104105MPa. So, there are many occasions , require the rubber bonds with rigidity materials such as metal , plastics and etc, ex
4、pect to utilize elasticity of the rubber and the latters rigidity at the same time , make the rubber products obtain higher intensity and durability. Self-evident, in the manufacture of this kind of composite, bon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aft. And how to solve rubber to metal bonding has a
5、lready become emphasis of the research now. At present, the method of rubber bonding with other materials is basic way that we adopt in the rubber products manufacture during the course of sulphurating. Through proper surface treatment, the metal can direct bonging with rubber in the course of heati
6、ng and pressurizing vulcanization sometimes, however, to certain extent it has limitation. So, use the proper adhesive system to make the rubber and metal bondi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at present. This text has been studied under the room temperature, through changing the rub
7、ber, we have bonded many kinds of vulcanized rubber to metal. And get on multinomial testing to the sample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shearing strength, peeling strength and so on. Through an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 we have discussed the bonding mechanism of the adhesive, and the influencing
8、 factors of bonding intensity. Keyword: Rubber and metal; Rubber; Vulcanized rubber目 录引言1第1章 文献综述11.1 粘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1.2.硫化橡胶品种31.2.1,氯丁胶31.2.2氟橡胶31.3 环氧树脂胶粘剂41.3.1 环氧树脂简介41.3.2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优点41.3.3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缺点51.3.4、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51.4 橡胶与金属粘合71.4.1 常用的橡胶与金属粘合方法71.4.2室温下橡胶与金属的粘合7第2章 实验部分72.1实验目的72.2实验原料72.2.1实验仪
9、器72.2.1实验药品72.3实验流程72.4标准测试式样72.5 性能要求及执行标准:7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73.1 粘接表面处理对粘接强度的影响73.1.1 表面处理对粘接性能的影响73.1.2 酸处理对粘接强度的影响73.1.3 橡胶表面形态对粘接强度的影响73.2 橡胶的极性对粘合强度的影响73.3 橡胶硬度对粘合强度的影响73.4 不同用量橡胶补强剂对粘合强度的影响73.5 粘接方法对粘接性能的影响73.6 PVC剪切强度测试结果73.7 氯丁橡胶配方中HAF用量对粘结效果的影响7结 论7附 录7致 谢7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橡胶与金属粘合的构件日趋繁复,由于不同的构件是在不
10、同的条件中工作,因而对构件的技术要求也就彼此各异,首先就有必要根据各种不同的金属材料,选用不同的胶种和其他有利于粘合的原材料,以保证这些构件有足够的粘合强度及化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未硫化橡胶与金属的粘合可以根据生胶的品种,通过选择适宜的粘合剂,在加热使橡胶发生硫化的同时获得较佳的粘合效果。对于已经硫化的非极性橡胶与金属粘合,尤其在室温下进行的粘合,要获得较佳的粘合效果却是十分困难的。目前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橡胶表面化学处理法。基于有些金属与硫化橡胶的粘合要求在室温下粘接,例如轮船船体与硫化橡胶粘合。我们研究了一种在室温下就可实现的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方法。本方法工艺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就能解决硫化
11、粘接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橡胶化学表面处理法所引起的对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影响,处理工艺复杂,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粘合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解决硫化胶与环氧树脂基结构胶的粘合问题,除不断改进和完善非极性硫化胶的表面处理方法和工艺外,在硫化胶与环氧树脂粘合剂间涂覆一层既与环氧树脂能发生化学交联,又与非极性硫化胶有较好的粘合强度,且刚性模量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层,使整体粘接结构的刚性模量呈梯次过渡,增加模量梯度,降低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胶接破坏。从而使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的性能得到改善,同时也可实现室温条件下的粘合操作。环氧树脂粘合剂与金属的粘合性能优异,可作为
12、金属材料粘合的结构胶使用,其粘合强度有时甚至超过金属材料的自身强度。用环氧树脂粘合剂进行橡胶与金属的粘合,由于环氧树脂固化后的弹性模量接近金属,远大于普通的硫化橡胶,从而使环氧树脂与金属的粘合性能较好,而与橡胶的粘合强度较低,既所有胶接破坏都出现在橡胶与粘合剂的层面间。所以解决非极性硫化胶与环氧树脂的粘合问题,是提高非极性硫化胶与金属粘合性能的关键。使胶接破坏均为橡胶本体破坏(大于90%),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整体粘合效果。第1章 文献综述硫化橡胶与金属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机械性能有着很大的差别。借助硫化橡胶与金属的粘接,可以使两种材料结合成人们所需要的有着不同构型和不同特性的复合
13、体。以橡胶材料包覆于金属表面既可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吸收冲击和振动,降低噪音,同时还可通过在橡胶中填充某些金属中无法添加的特殊材料,使其获得某些特殊功能。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在许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国防、航空航天,轻纺,电子,电视,无线电,机械等。尽管其粘合强度不如未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理想,但其工艺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就能解决未硫化橡胶硫化粘合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室温下借助胶粘剂使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更加简便实用。但由于硫化橡胶与金属的模量差别比较大,所以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很困难,虽然很多人研究过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现在我们从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的整个过程来探讨研究这
14、个问题,合成一种较为理想的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在低模量的硫化橡胶与高模量的环氧树脂之间形成模量梯度,以减少粘接面受力时的应力集中,从而使硫化橡胶与金属粘合的性能得到改善,同时也可实现室温条件下的粘合操作。1.1 粘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所谓粘合是指两种相同或不相同材料的表面,通过各种界面力而结和在一起的状态。迄今,对粘合过程已提出不少理论解释,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理论只能对粘合现象中的不同方面做出解释。已发表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纯的力学理论早期科技工作者曾用简单的力学模型来描述粘合机理,较著名的是“咬合”效应和“投锚”效应模型。“咬合”效应是指粘合材料机械地镶嵌在被粘固体材料表面
15、的孔隙中而获得粘合力。“投锚”效应是指流入被粘物表面微细凹窝的胶粘剂,固化后有如“锚”一样地抓着被粘物表面。 热力学理论根据热力学分析推导,要使粘合体的界面破坏功,即粘合功等于物体的内聚功,要求胶粘剂在物体表面上的接触角=0;也就是说,当被粘物能完全被胶粘剂所浸润时,有希望获得高粘合强度。该理论强调了浸润在粘合中的作用。吸附机理该机理认为粘合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胶粘剂溶液中的高分子通过“微布朗”运动迁移到被粘物表面,造成胶粘剂分子与被粘体分子相互接近;第二阶段,当胶粘剂分子与被粘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50nm时,产生分子间力,包括能量级为102cal/mol的色散力到能量级为104cal
16、/mol的氢键力,这些分子间力形成了物体间的粘合。 扩散理论高聚物中柔顺的大分子链段具有很高的活动性。当两大分子材料相互接触时,由于分子链段的热运动,会相互扩散,形成不同物体间的交织,以致界面模糊,成为粘合整体。这种相互扩散,与两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有关,即极性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容易粘合,极性差距大的材料不易粘合。 静电理论该理论又称双电层理论,当粘合物体两表面紧密接触时,会形成如同电容器两极板那样的双电层,以致两表面剥离时形成电位差而产生粘合力。这可能与极性基团的定向吸附和官能团的电子运动有关。 界面化学理论上述一些理论都把粘合归结与分子间力,不能对某些高强度粘合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事实上,对
17、一些粘合破坏的表面进行分析的结果证明,一些高强度的粘合,其界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发生,即生成了化学结合键。以橡胶与黄铜的粘合为例,两者所以粘合较好,是因为橡胶中的硫磺与黄铜中的同反应生成硫化亚铜,然后硫化亚铜与橡胶的双键反应,使黄铜与橡胶结合起来。目前较能取得一致的观点是,高强度粘合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流动粘合,即是粘合材料润湿、扩散、渗透到被粘物中去的过程;第二阶段是粘合结构形成过程,即经过粘合材料的固化、交联和其他一些化学反应,在粘合材料与被粘物体之间的界面上形成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结合。由于胶粘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胶粘强度不仅取决于胶粘剂的性质和被粘材料的胶粘特性
18、,而且和接头设计、接头成型工艺等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周围环境应力的制约。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都将影响接头的胶粘强度和测试结果,给揭示胶粘过程的本质带来了困难。因此,至今尚有不少的胶粘现象难于获得圆满的解释。现有的理论尚不能完全说明材料的化学结构与胶粘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都有待胶粘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才能获得圆满解决。21.2.硫化橡胶品种1.2.1,氯丁胶氯丁橡胶(chloropene rubber,简称CR)是由2-氯-l,3-丁二烯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弹性体。其分子量随品种不同而异,一般在2104106之间。其分子式为: 氯丁橡胶作为一种通用型特种橡胶,除具有一般橡胶的良好物性外,还具有
19、耐候、耐燃、耐油、耐化学腐蚀等优异特性,因此使之在各种合成橡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通用型氯丁橡胶大致可分为两类:即采用硫磺作调节剂,用秋兰姆作稳定剂型(简称为G型),以及不含这些化合物的非硫磺调节型(简称为W型),前者硫化是必须于用金属氧化物;后者硫化是不仅要使用金属氧化物,而且还要使用硫化促进剂。 硫磺调节型硫磺调节型氯丁橡胶采用硫磺和秋兰姆作调节剂,由乳液聚合制得,结构比较规整,可供一般橡胶使用,故属于通用型的橡胶。硫调型氯丁橡胶的基本型为GN型。当前最常用的为GNA型,是在前者聚合后的胶乳中加入防老剂而成的。 非硫磺调节型非硫磺调节型氯丁橡胶是采用硫醇作调节剂,乳液聚合法制得。由于分子中
20、不含硫磺,不会形成因硫键断裂而生成的活性基团,所以橡胶的贮存稳定性较好。该橡胶与G型橡胶相比,其优点是加工性好,加工工程中不易焦烧、不易粘辊操作条件容易掌握,制得的硫化橡胶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较低的压缩变形。但硫化速度慢、结晶性较大。31.2.2氟橡胶氟橡胶(fluoro rubber)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一种合成高分子弹性体。这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耐热、耐油、耐溶剂、耐强氧化剂等特性,并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天航空、汽车、石油化工等许多领域。目前,世界氟橡胶产量的60%以上用于汽车工业,氟橡胶正以其优良的性能不断地扩大应用领域范围。我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研
21、制氟橡胶,至1967年开始生产F23型(简称1号胶)和F26型(简称2号胶)氟橡胶 F23氟橡胶分子式: 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能在200之下长期使用,250之下短期使用;脆点为-20-40;优良的耐介质性能,对有机溶剂、无机酸氧化剂作用的稳定性优良,尤其耐酸性优异;有极好的耐气候、耐臭氧性能,在大气中暴露数年后,物理机械性能变化甚微,对微生物的作用亦较稳定。F26氟橡胶分子式:F26氟橡胶是用量最大的氟橡胶品种。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电绝缘性和抗辐射性;优良的耐油、耐介质性;极好的真空性能,可满足特殊场合的需要;耐热性好,通常可在250下长期使用,300下短期使用。41.2.3
22、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缩写代号PVC)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以聚合物分子量区分,目前聚氯乙烯通用型和高密度型两种。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奶化学腐蚀性好、印刷焊接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农业、化工、建筑、电子、轻工、机械等各个部门。聚氯乙烯的缺点有热稳定性差,加工型能不好,受冲击易碎,耐老化及耐旱性差等,但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加入各种添加剂,共混,共聚等方法克服。聚氯乙烯通过交联可以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热性、奶溶剂性、尺寸稳定性等,而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却有所降低。交联可以有效的提高聚氯乙烯制品的适用温度和扩大适用范围。交联的方法较多,可将聚氯乙烯树脂在120150下加入过氧
23、化物,如过氧化二丙烯酯、三异氰酸丙烯酯等进行交联;也可把交联的单体导入大分子中如氯乙烯单体接枝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上就容易交联。51.3 环氧树脂胶粘剂1.3.1 环氧树脂简介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自1930年问世,1947年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了。由于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气绝缘性、耐磨蚀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电子电器、水利交通和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其固化物坚硬、较脆,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多年来,环氧树脂应用技术的开发主要是通过共混、改性等手段降低收缩率、提高耐高温、耐湿热、耐磨性、韧性、易加工性、机械强度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特种 硫化橡胶 金属 室温 粘合 性能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