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液相包覆法引入CuO对 Ba2Ti9O20陶瓷性能的影响.doc
《毕业设计(论文)液相包覆法引入CuO对 Ba2Ti9O20陶瓷性能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液相包覆法引入CuO对 Ba2Ti9O20陶瓷性能的影响.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液相包覆法引入CuO对 Ba2Ti9O20陶瓷性能的影响摘 要低温烧结是微波介质陶瓷元件小型化的主要方法,Ba2Ti9O20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但其烧结温度较高,为1350,为了满足在降低烧结温度的同时减小助烧剂对介电性能的恶化的要求,本实验采用液相包覆法引入助烧剂。实验以BaCO3和TiO2粉末进行固相反应来合成Ba2Ti9O20 陶瓷粉体,通过液相包覆技术添加烧结助剂CuO来降低瓷料的烧结温度,本实验采用SEM、精密LCR检测仪、阿基米德排水法、XRD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介电性能、体积密度、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用0.32mol/L 的CuSO4包覆Ba2Ti9O20 陶瓷时,使Ba
2、2Ti9O20 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350降至1200,其介电性能与不添加助烧剂的Ba2Ti9O20陶瓷的介电性能相近:r =43,=0.005,f=-7ppm/ 。 关键词:液相包覆,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Ba2Ti9O20 陶瓷Effect of Adding in CuO by Liquid Coating on Properties of Ba2Ti9O20 Ceramics ABSTRACTLTCC is the main method of miniaturization, Ba2Ti9O20 has good microwave properties,but the sinter
3、ing temperature is 1350,in order to reduce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while reducing the impact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Experiments using liquid coating method. Ba2Ti9O20 Ceramics are prepared from BaCO3 and TiO2 powders. CuO have been doped by the liquid coating modification methods.Experimenta
4、l study of microstructure,dielectric properties,volume density and Phase composition by SEM,LCR tester,Archimedes water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XRD.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be reduced the synthesized temperature of Ba2Ti9O20 main phase obviously and can be reduce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ce
5、ramic from 1350 to 1200 and showed good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0.005,r=43,f=-7ppm/it is similar to the Dielectric of Ba2Ti9O20 without Additives.KEY WORDS: Liquid Coating,LTCC,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目 录第1章 绪论41.1 引言41.2 微波介质陶瓷性能要求21.3 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31.4 液相包覆技术在低温烧结的优势51.4.2液相包覆技术的分类51.
6、4.2 液相包覆技术在陶瓷材料的应用6第2章 实验方法与过程82.1 实验原料82.2 验流程82.2.1 基体材料和烧结助剂的制备82.2.2 样品制备过程92.3 试样的表征92.3.1 体积密度92.3.2 X射线衍射分析102.3.3 SEM分析102.3.4 介电性能分析10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123.1 烧结性能123.2 XRD分析133.3 SEM分析143.4 介电性能分析153.6 性能综合分析17结 论17参考文献19致 谢21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通讯愈来愈重要的今天,通讯技术的发展也显得十分重要。小到手机,大到卫星、雷达侦测及无线通讯等,移动通讯在人与人的资讯和沟
7、通交流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使得如何设计一个稳定度高,又能满足电子产品尺寸逐渐减小趋势的电子元器件变得日趋重要。当今符合以上条件,又可在微波频段(微波,一般是指频率介于300MHz300GHz,波长介于0.1mm1m的电磁波)操作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是最好的选择1-3,因为其高介电常数(Kr)可以使得电子元件缩小化,其高品质因数(Qf)可以决定元件的电磁能储存的比例及频率选择度,而接近零的共振频率温度系数(f)则可以使得元件性能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是介质谐振器型滤波器。由于陶瓷介质谐振器、滤波器重量轻、体积小,成为移动通信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件,大量用于移动电话、GPRS
8、、无绳电话、移动电话基站、汽车电话、卫星通讯、雷达以及军用的制导系统等领域中4-6。我国移动通信业正在飞速发展,作为移动通信设备的关键器件之一的介质陶瓷滤波器将有很大的应用市场。介质谐振器一般由介电常数比空气介电常数高出20-100倍的陶瓷构成;利用高介电常数的陶瓷材料制作的介质谐振器的体积和质量是传统金属空腔谐振器的千分之一,而且频率越高,介质谐振器的尺寸可以越小。因此,随着移动通信向高频化发展,介质谐振器型滤波器必将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现代微波通信技术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器件7-10。同时,也正是由于用微波介质材料研究开发介质谐振器以及新型谐振器结构的不断出现,才极大地推动了现代通信技术特别是
9、移动通信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是制备各类无源元件的基础原料,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最终产品性能的好坏,是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介质谐振器的主要原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目前,众多专家及工程技术界人士都认为,采用多芯片组件技术是实现系统集成的最佳方式,而实现这一目的有效途径是采用多层片式微波元器件(包括滤波器、谐振器、介质天线及微波频段使用的片式陶瓷电容器等)11。微波元器件的片式化,需要微波介质材料能与高电导率的金属电极如Pt、Pd、Au、Cu、Ag等共烧。从经济性和环境角度考虑,最为理想的电极材料是使用廉价且熔点较低的Ag(961C)或Cu(1064C)等金属12-14。因此,要
10、求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低于Ag或Cu的温度。这种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简称LTCC)技术,凭借其可实现高密度电路互连、IC封装基扳、内埋置无源元件,以及优良的高频特性和可靠性等优点,正成为目前宇航、军事、汽车、微波与射频通讯领域多芯片组件最常用的技术之一。1.2 微波介质陶瓷性能要求电子设备正日益向小型化与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微波电路电子元件,如介质天线、谐振器、独石型电容器、滤波器、收发双工器/共用器等,也正向小型化、独石化、表面封装、低温共烧等发展,便于微波电路的集成化、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为支撑上述技术,需要开发出工艺性能
11、及介电性能优异的微波介质材料。理想的介质陶瓷材料,应具备如下特性:1.高介电常数。由理论推算,微波器件的线性尺寸L与介电常数的平方根r成反比,谐振器在低频段(3GHz)的同轴线,其线性度为: L= (1-1) 在高频段(90Gc/s),小段介质线的直径为: D (1-2)在同样的频率下,越高,相应的介质谐振器的尺寸就越小,作为介质材料时,介电常数要大,以利于减小器件尺寸。另外,电磁场在空间中的分布死不均匀的,电磁能量高的区域集聚的电磁场能量越多。所以,谐振器适用的介质材料介电常数越高,电磁能量就越集中于谐振腔内,电磁波辐射的能量损耗就越小。2.低介质损耗,即高品质因素(Q1/tan)。是谐振器
12、设计时一个重要考虑参数,理论上希望越大越好。使用低损耗的介质材料可以保证介质谐振器具有高品质因数(通常Q3000较为实用),从而减少功率损耗,提高频率稳定性。介质损耗与频率成正比,即Q值随频率上升而降低,一般化合物中,Q值与频率f的乘积为一定值。在多相陶瓷中,晶粒、晶界、杂质、晶格缺陷对Qf值影响很大。从陶瓷工艺学中可以看出,材料结构一致,致密化高,晶粒生长均匀,能提高材料的Q值。3.近零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f0),即谐振频率稳定性好5。谐振频率温度系数是衡量材料频率稳定度的参数。介质谐振器一般都是以介质陶瓷的某种振动模式的频率为中心频率。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中心频率会发生漂移。如果频率温度变
13、化过大,器件将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为了消除谐振器的谐振频率特性的温度漂移,必须使f0,控制器件中心频率的温度漂移,以适应各种不同电路对微波介质谐振器的要求。4.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抗热震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1.3 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为降低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掺加适当的低熔点氧化物或低熔点玻璃等烧结助剂、采用化学合成方法或者使用超细粉体作起始原料。1. 选择固有烧结温度低的体系 固有烧结温度低的体系主要集中在ZnO-TiO2系、BiNbO4系、BaO-SrO-SiO2-ZrO2系等,这三种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体系。Bi2O3-ZnO-Nb2
14、O5(简称BZN)系微波介质陶瓷是另一类低温烧结的材料,这一体系具有烧结温度低,r高,f可调等特点,通常可用作电容器材料。2. 添加烧结助剂 利用掺杂低温烧结助剂来实现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是最常见和最经济的一种方法。为了能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获得致密度高,并且各项微波介电性能都较佳的微波介质陶瓷,许多学者分别用不同的低熔点氧化物或玻璃对各种微波介质陶瓷进行掺杂助烧研究.3. 湿化学合成法和选择超细粉原料合成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的微波介质陶瓷粉体,通常粒径较大,粒度分布宽,而且组分不均匀;当采用化学方法合成时,由于是通过溶液来合成粉体,从而使合成组分的含量可精确控制,并且能够实现原子/分子尺度水
15、平上的混合,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粉体,粒度分布窄,形貌规整,且具有高比表面和高活性。当粉体的表面能提高,烧结的驱动力也就会相应的增大,从而使烧结温度得到有效的降低。另外,通过强化、细磨等工艺条件的改善,也可以增强粉体的活性,从而降低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Ba2Ti9O20陶瓷由于其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使其粉体的制备合成方法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Pfaff15以BaCl2和TiCl4为合成原料7,在双氧水和氨水的存在下,利用共沉淀法制得的粉体前驱物,在900C的条件下煅烧得到了单相的Ba2Ti9O20陶瓷粉体。Xu16等人以碳酸钡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8,用EDTA作为络合剂,乙二醇为酯化剂,利用液相
16、法合成了Ba2Ti9O20前躯体,在1200C预烧2h即可得到单相的Ba2Ti9O20陶瓷粉体。Choy等人将一定量的柠檬酸盐分别加入到TiCl4、硝酸钡溶液中,再将两者按比例混合均匀,用氨水调节其pH值为6,可获得稳定的柠檬酸盐混合物,放入干燥箱里烘干,得到的凝胶在700预烧1h,然后将制得的BaTi4O9和Ba2Ti9O20微粉,分别在1250和1500保温10h和2h,得到的BaTi4O9陶瓷粉体经过成型烧结后,试样的相对密度达到96%,介电性能为Kr=36,Qf=50500(10.3GHz), f=1610-6/;得到的Ba2Ti9O20陶瓷粉体经过成型烧结后,试样的相对密度达95%,
17、介电性能为r =37,Qf=57000(10.7GHz), f=-610-6/,与传统的固相法相比,其烧结的致密化温度都略有降低,重要的是试样的Q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J.Takahashi等人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合成了单相的三元系BaO-Ln2O3-TiO2(Ln=Nd, La, Sm)陶瓷。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一步法很难得到单相的三元系化合物如BaO-La2O3-4TiO2或BaO-La2O3-3TiO2。故改用La4Ti9O24(L4T9)或BaTiO3(BT)作为其中的一种合成原料,与其它离子的盐酸溶液混合再形成沉淀。采用L4T9和BT路线,可以分别在1000和1050合成单相的BaO-L
18、a2O3-4TiO2陶瓷粉体。4. 改进工艺方法 在传统的烧结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热压烧结法。指在烧结过程中施加一定的压力,便可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获得致密的微波介质陶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阻止由于助烧剂的加入而引起的介电常数和Q值的降低。另外,采用微波快速闪烧技术或者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也可以在不降低材料微波介电性能的前提下,不同程度的降低烧结温度,达到低温烧结的目的。第二种方法是现在科研的一个热点,人们都在寻找更好的助烧剂,但是通常采用固相机械混合法添加助烧剂,为了达到分散均匀,其助烧剂的量不能很低,而且即使助烧剂保持较高的量也无法达到足够的分散均匀。众所周知,助烧剂的加入必定会引起陶瓷材料性
19、能的恶化,特别的,对于微波介质材料,其介电性、品质因素等的恶化会大大影响陶瓷材料的应用范围。分散不够均匀又会引起成分不均匀。1.4 液相包覆技术在低温烧结的优势1.4.2液相包覆技术的分类材料科学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而且取决于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而制备工艺是在解决传统工艺方法的局限性和材料制备新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如陶瓷基复合材料中添加剂、第二相和纳米陶瓷中纳米颗粒的分散均匀化等问题, 复合材料中第二相与基体界面结合的界面状态以及物理和化学相容性等。正是基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液相包覆技术取得了不断的进展, 乃至于成为材料制备工艺中一种重要方法, 也是现代材
20、料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17。所谓液相包覆技术,就是通过化学的方法,在液体中对颗粒(包括晶须和纤维) 表面包覆涂层的技术。液相包覆技术是用来制备涂层粉末的一种方法。与其它方法(如CVD和PVD) 相比, 具有工艺简单, 成本低等优点。常用的液相包覆方法有溶胶凝胶法 、沉淀法、非均相凝固法、非均匀成核法 、化学镀等。1.溶胶-凝胶法( Sol Gel Method)溶胶-凝胶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湿化学合成方法。它引起了材料科学技术界的广泛注意,不仅可用于制备超细粉末、薄膜,而且成功应用于颗粒表面涂覆。此方法可获得均匀的涂层, 应用较为广泛。根据使用原料的不同,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无机盐溶胶-
21、 凝胶法和醇盐水解。2.沉淀法(Precipitation Method)通过加入沉淀剂( NH4OH) 或靠溶液内部生成沉淀剂而形成沉淀的方法。如常用金属盐与尿素的水溶液加热到70左右发生如下的反应:CO(NH2)2+3H2O2NH4OH+CO2此反应在溶液内部均匀的生成NH4OH, 而生成的NH4OH 又与金属粒子结合生成沉淀, 使得沉淀剂的浓度维持在较低的状态, 因而可得到均匀无定形的沉淀,煅烧后粉末一般呈球状。此方法缺点是效率比较低。3.非均相凝聚法( Heterocoagulation Method)首先加入分散剂将两种粉末均匀分散, 通过调节pH值或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使涂层微
22、粒和被覆颗粒所带的电荷相异, 通过静电力作用, 使涂层微粒吸附在被覆颗粒周围,形成单层包覆涂层。该方法基于扩散双电层理论, 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pH 值,使两种粉料带相异电荷,一般选用的涂层微粒为较细的纳米粒子,包覆层厚度即是涂层微粒的尺寸。4.非均匀成核法( Heterogeneous Nuclearation Method)这种方法利用涂层物质的微粒子在被覆颗粒基体上非均匀形核并长大得到涂层颗粒的一种方法。由于非均匀形核所需的动力要低于均匀形核, 因此, 涂层微粒优先在被覆基体上成核, 通过控制溶液的pH 值、被覆粒子浓度、涂层前驱体浓度、涂覆温度与时间等影响因素, 可在颗粒表面均匀的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论文液相包覆法引入CuO对 Ba2Ti9O20陶瓷性能的影响 毕业设计 论文 液相包覆法 引入 CuO Ba2Ti9O20 陶瓷 性能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