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源控制策略.doc
《毕业设计(论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源控制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源控制策略.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源控制策略 系 部: 工学部 专 业: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年 级: 2007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1年5月1日 教 务 处 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源控制策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源控制策略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枯竭与环境恶化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实现交通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快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内,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一个快速产业化发展的阶段。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同时装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两套系统,在发动机启动、加速和上坡等工况需要大功率输出时,两套系统将同时向驱动轮输入动力
2、;制动时则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以热能形式损失的能量部分逆向回收存入蓄电池中;平稳行驶时,由发动机输出动力驱动汽车行驶或由蓄电池输出驱动力驱动汽车行驶,此时发动机停止运转不消耗任何能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所装配的小型内燃机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工作,以及对能量控制系统的优化,能量利用率能够由原来的60%70%提高到了95%以上,由此混合动力车相对传统汽车其燃油经济性已显著提高,而且发动机噪音和尾气污染已降至最低。由于制动能量回收是其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混和动力汽车在低速拥堵的城市道路上行驶时,其燃油经济性、排放性都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关键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源,控制策略,
3、制动能量回收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ower source control strategy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energy dried up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field, world health pro
4、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further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expected future 3 to 5 years, the global energy saving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will enter a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stage. Because of hybrid cars and equipped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mo
5、tor two sets of systems, in engine start, acceleration and uphill when such conditions need high-power output, two sets of systems will simultaneously to the drive wheels input power; Braking, through th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 with heat loss will form part of the reverse recovery battery en
6、ergy deposit; Smooth road, by the engine driving power output driver or by driving vehicle battery output driver, when the engine stop working without consuming any energy.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ssembly with 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an work, and high efficiency of energy control system
7、optimization,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can by original 60-70% above 95%, thus raised the hybrid relative to traditional automobile fuel economy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engine noise and exhaust pollution has been reduced to a minimum.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is due to the reduce fuel consumpt
8、ion and emissions one important reason, therefore mixed autos in low-speed congested urban roads, its fuel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sex can achieve a higher standard. Key Word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ower,control strategy,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system.前言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对人类环境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环境
9、保护呼声的高涨和石油储量日益短缺的压力,迫使人们重新考虑未来汽车的动力问题。经过对各种新燃料,新能源的新动力的探索,电动汽车成为最主要的选择之一。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EV,Electrical Vehicle)、混合电动汽车(HEV,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和燃料电池汽车(FCV,Fuel Cell Vehicle)三种形式,它是理想的零排放或较低排放车辆。纯电动汽车在发展中受到了技术上的制约,有限的行驶里程和较长的充电时间使得它们的普及非常困难,产业化前景并不看好。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极高的效率、低排放、低噪音,其甲醇燃料有广泛的来源,并具有可再生等重大优势,已成
10、为世界各大汽车集团新世纪激烈竞争的焦点,被喻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十大高科技之首,但产业化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将新技术和老技术结合的最可行的产物,它同时具有纯电动汽车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优点,既具有纯电动汽车的高效率和低排放的性能,还具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行驶里程长和快速补充燃料的性能。混合电动汽车成为当前解决节能、环保问题切实可行的过度方案。双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是生产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就单元技术而言,双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将提升内燃机及其控制技术,电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双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1、排放性和动力性,同时促进电动汽车更快进入市场。本文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书籍,在此对这些图书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在此论文的书写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的帮助,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错误和缺点之处在所难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出。 第一章 概述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世界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渐加深,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当前世界能源消耗以化石资源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
12、能源危机日趋严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发可再生能源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人类曾因无节制使用化石燃料,至今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地球难以承受的程度。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相继大规模地进入了人类活动领域。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并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气候。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增速低于发展中国家。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
13、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各国能源政策趋向灵活。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低位徘徊,石油出口国为增加财政收入,振兴经济,灵活运用政策杠杆,随机调节关税,对石油等资源的控制有所松动,对石油资源的战略性勘探开发投资明显加速。能源消费国则在加快新能源政策出台频率的同时,通过立法等鼓励节能产品的发展,促进新能源开发的政策更加明晰且具可操作性。国际能源合作更加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尽管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增长势头异常迅猛。为积极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挑
14、战,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快了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重视环境的欧盟国家和化石能源资源极端贫乏的国家,其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所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石燃料价格的飞涨和全球气候政策的推动,可再生能源无论是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内燃机车辆,尤其是汽车,其发展是现代工业最重大的成就之一。汽车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每天生活流动性的许多需求上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迅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不同于其它工业,它促使了人类由早期社会到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的进步。汽车工
15、业和服务于它的工业一起,构成了世界经济的支柱,并提供了雇佣劳动群体最大的份额。然而,全世界大量汽车的使用,已经产生并正在继续引发严重的环境与人类生存问题。大气污染、全球变暖以及地球石油资源的迅速衰竭,已成为当前人类首要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近十年来,在与交通运输相关的研究开发领域中,人们致力于发展高效、清洁和安全的运输工具。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已被代表性地提议为今后用以代替传统汽车地运输工具。1.1 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危害 目前,绝大部分车辆依靠碳氢化合物(HC)燃料的燃烧,以获得其驱动力所必须的能量。燃烧是燃料与空气之间的化学反应,燃料燃烧释放出
16、热能和产生燃烧生成物。热能经内燃机转换为机械效率,而燃烧生成物则排入大气中。HC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理想情况下,HC的燃烧仅生成CO2、H2O,并不会危害环境。 事实上,在发动机内HC的燃烧绝非是理想化的,即除生成CO2、H2O之外,燃烧生成物还含有一定量的氮氧化合物(NOx)、一氧化碳(CO)和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HC)及固体悬浮颗粒(PM),所有这些生成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危害性。(1)、NOx:主要是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理论上,氮是一种惰性气体,但发动机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对其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旦NO排放到大气中,它与O2反应生成NO2。由于太阳
17、的紫外线辐射作用,随后NO2被分解为NO,并生成攻击活细胞膜的、具有高的活性的氧原子。NO2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烟雾,其带褐色的色泽使烟雾可见。同样,NO2与大气中的H2O反应,生成HNO3。并进一步被稀释,形成“酸雨”。(2)、CO:因缺氧而形成的HC的不完全燃烧,而生成CO。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即使是微量吸入一氧化碳,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 (3)、HC:
18、目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但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中包含有臭氧、醛类、硝酸脂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这种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4)、PM: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
19、损伤。 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近100年来,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的一大祸患。冰川融化、水位上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二氧化碳则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1.2 CO2与温室效应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
20、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1。 地球大气的这种保温作用,很类似于种植花卉的暖房顶上的玻璃(因此温室效应也称暖房效应或花房效应)。因为玻璃也具有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和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保温功能。 1.2.1温室效应源自温室气体 大气中每种气体并不是都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
21、射。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臭氧(O3)、一氧化二氮(N2O)、氟利昂(CCl2F2)以及水汽等。它们几乎吸收地面发出的所有的长波辐射,其中只有一个很窄的区段吸收很少,因此称为窗区。地球主要正是通过这个窗区把从太阳获得的热量中的70又以长波辐射形式返还宇宙空间,从而维持地面温度不变,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数量和品种,使这个70的数值下降,留下的余热使地球变暖的。 不过,CO2等温室气体虽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但它们在大气中的数量却极少。如果把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温度为0的大气状态称为标准状态,那么把地球整个大气
22、层压缩到这个标准状态,它的厚度是8000m。目前大气中CO2的含量是355ppm,即百万分之355,把它换算成标准状态,将是2.8m。在8000m的大气中就占这2.8m这一点点。CH4含量是1.7ppm,相应是1.4cm。O3浓度是400ppb(ppb为ppm的千分之一),换算后只有3mm。N2O是310ppb,2.5mm。CCI2F2有许多种,但大气中含量最多的F12也只有400ppt(ppt又为ppb的千分之一),换算到标准状态只有31。由此可见大气中温室气体之少。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为释放如不加限制,便很容易引起全球迅速变暖。 1.3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方向 汽车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与产物,与人
23、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息息相关,毫无疑问,汽车的发展脱离不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能源、环保与安全是未来汽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题。 如果说上个世纪末人们关注的是汽车节能、排放和安全技术,那么本世纪初,人们已经更多的将目光转向汽车新能源和环保技术。因为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技术发展汽车工业,将会给燃油的需求和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研制开发更节能、更环保、使用替代能源的新型汽车,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的当务之急,电动汽车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 1.3.1电动汽车概述电动汽车是全部或部分由电能驱动电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目前电动汽车主要有3种驱动类型:以高效能蓄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Pure Elect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混合 动力 电动汽车 控制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