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doc
《毕业设计(论文)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存档编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毕 业 论 文题目 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平衡 分析与改善 学 院 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 业 工业工程 姓 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 2014年 5月 教务处制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2、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保管、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1 选
3、题的背景11.1.2 研究生产线平衡的意义21.2 生产线平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 国外研究现状3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本文研究的内容3第2章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理论52.1 生产线平衡概述52.2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52.3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研究方法62.3.1 方法研究62.3.2 作业测定72.3.3 计算分析指标72.4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目标8第3章 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现状分析93.1 海尔洗衣机事业部概况93.2 生产线现状问题研究93.2.1 面板的生产流程93.2.2 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113.2.3 面板生产线的作业测定123.3 改善前生产线平衡分析1
4、4第4章 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平衡改善154.1 瓶颈分析及改善154.1.1 对作业时间较长工序进行改善154.1.2 对作业时间较短工序进行改善164.1.3 执行改善注意事项194.2 改善效果分析204.2.1 改善后作业负荷分布204.2.2 改善后生产线平衡率分析214.2.3 改善前后效果对比214.3 后续改善建议224.3.1 持续改善的思想224.3.2 “5S”活动的推行23第5章 结论与展望245.1 结论245.2 展望24参考文献25致 谢26附 录27附 录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27附 录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9附 录3:英文原文
5、33附 录4:中文翻译44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也呈现持续较快增长,中国制造业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价格优势正逐渐丧失。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制造企业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模式,重视工业工程的各种技术,从企业内部出发,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方法。论文针对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的不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说明了生产线平衡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内容。其次介绍了生产线平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改善原则和评价指标等相关理论内容。然后分析了海尔洗衣机面板生产线的现状问题,利用山积表对作业测定所得数据进行了直观的分析,找
6、出了瓶颈工序。运用方法研究的各种优化分析技术,对各工序进行作业分析和改善,根据动作经济原则和双手作业分析对作业现场进行重新布局,消除生产线的瓶颈工序,平衡各工序作业负荷,使该生产线的平衡率由71.71%提高到91.59%,节拍时间由14.1秒降低到10.3秒,不间断生产平均小时产量由255pcs/h提升至356pcs/h,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面板生产线平衡研究的结论表明,应用IE的技术方法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IE技术的普及也可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关键词:工业工程,生产线平衡,改善,作业负荷The balancing analysis and impr
7、ovement of Haier washing machines panel production line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labor costs continued to show rapid growth,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ly solely on cheap labor to get the price advantage is gradually lost.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
8、arket competition,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began to learn advanced foreign produc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various technologies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seeking the method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from the internal of enterprise.The thesis studies the imbalance of Haier wash
9、ing machine panel production line. Firstly, thesis describes the contents of line balancing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is study. Secondly, it introduc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line balancing including research methods, principles of improvement, evaluation indic
10、ators and so on. Then it analy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Haier washing machine panel production line, and analyses the data of work measurement by working load chart to identify the bottleneck process. While the thesis conducts operation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for each process by a variety of opt
11、imization analysis techniques of method study. According to motion economy principles and hands work analysis, it re-designs the working site. Thus, the production line bottleneck process has been eliminated, and the working load of each process has been balanced. So that the line balancing rate has
12、 increased from 71.71% to 91.59%, the cycle time has reduced from 14.1 seconds to 10.3 seconds, and the average output of uninterrupted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from 255pcs/h to 356pcs/h, greatly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conclusions of panel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study indicate that
13、the application of IE technical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help enterprises reduce cost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while the popularity of IE technology can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Keyword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line balance, imp
14、rovement, working load第1章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 选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制造工厂,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逐渐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印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充斥着全球的商品市场。我国人口众多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吸引了许多知名的制造企业来中国寻求发展。但是近几年我国沿海各大工业型城市接连遭遇用工荒,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升,并且由于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企业开始重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生产方式开始由大批量生产转向更具柔性的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式生产。市场需求模式的变化引发了生产模式的变革,于是各种先
15、进的生产模式和技术理论也迅速发展完善,JIT、精益生产等制造技术在各大知名企业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我国制造企也逐渐开始重视工业工程的各种技术。生产线是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必备元素,产线的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管理人员按照产品的工艺程序,将生产作业流程细化分割,设计成为多个工序分工作业的连续型流水生产线。对作业的细化分割和标准化使作业的难度得到了简化,更容易培养员工的熟练度,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但是由于作业程序的不同,分割出的各个工序作业时间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样以来生产线就会出现瓶颈问题。出现瓶颈问题的工序在整条生产线中作业时间最长,容易造成大量在制品的发生,造成工序
16、间在制品堆积,产生等待时间的浪费。因此,对各工序进行综合分析,调整各工序作业负荷,均衡各工序的作业时间,从而平衡生产线,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最终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线平衡改善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运用相关的IE技术方法,消除工序间不平衡导致的浪费,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海尔是洗衣机行业的领导者,2013年在全球拥有16.1%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着“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与第一制造商”的荣誉。高涨的发展趋势必然带来大量的订单,海尔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在生产类型上采用订货型生产1。由于订货型生产品种数量波动较大,而且生产计划调整频繁,调度工作任务繁重,相比于备货型生产必然带来了交货能力慢的问题
17、2。然而海尔洗衣机虽然披着鲜艳的外表,但内部生产线由于产品品种的频繁更换,没有明确各品种生产的标准化,造成工位负荷分布不均,生产效率低下。面对这种情况,针对每种产品制定标准的生产线平衡改善方案无疑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方法。论文课题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以海尔某型号双筒洗衣机面板生产线为例提出的。1.1.2 研究生产线平衡的意义提高生产率是所有生产制造型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生产率呢?生产率是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比,要提高生产率无非有两种办法:一是增加企业资源的投入,如引进外资、提高劳动强度等;二是研究作业方法的改进,如提高劳动者的作业熟练程度、改进作业方法,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工程技术摒弃
18、了已经不具竞争优势的第一种方法,着重于对生产问题的工作研究。而对生产线平衡问题的研究则需要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的各种优化分析技术。生产线平衡研究对于维护制造企业本身利益以及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在平衡生产线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布置研究、搬运分析和作业测定等IE手法,提高全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2) 降低产品标准工时,缩减成本。平衡生产线可以缩减产品的节拍和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3) 减少产线在制品数量,向“一个流”的目标靠拢。均衡各工序的作业负荷,消除工序时间不平衡导致的等待时间浪费,从而减少
19、工序间在制品的数量;(4) 提高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工作效率;平衡生产线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工时相差太大造成的工序间的在制品,消除了等待的浪费,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5) 提升员工士气。减少工序之间的等待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可以消除员工由于作业不平衡产生消极怠工的情绪问题,从而提升员工士气。1.2 生产线平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线平衡问题最早是在1954年由Benjamin Bryton在他的论文中提出的,他还首先提出通过分割重排各工序的作业内容从而减少生产线空余时间,这种最初的解决生产线平衡问题的办法3。但是,在对生产中各作业要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在平均化各工序作业时间的同时保证生产线不超过
20、预定的生产周期,如何在使各工序作业人员处于忙碌状态的同时减少因工序间等待所浪费的时间,对于这类优化组合问题仍待研究解决。此后,国内外大量学者开始就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各自提出了解决这类优化组合问题的方法。1.2.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主要运用数学分析法和启发式算法对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时至今日,数学分析法求得的最优解已成为平衡生产线的重要参考,启发式算法也成了解决复杂的混合生产线平衡问题的主要方法。1955年Salveson首先运用线性规划建立了生产线平衡问题的模型,并给出了详细的求解过程。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生产条件的变化多端,再加上依据当时的技术水平,求线性规
21、划的最优解又较为繁琐,因此使用价值不高。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求解生产线平衡问题又取得了很大进步,研究的过程中又逐渐延伸出了启发式算法。1963年Held和Karp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规划着重解决了最小化工站数的问题4,1965年Moodie和Young提出了一种运用启发式算法来解决生产线平衡问题中作业时间不稳定的问题5。1979年Hackman提出了一种分支定界算法来解决生产线平衡问题6,1994年Anderson和Ferris提出了运用遗传算法解决平衡生产线的优化组合问题7。1.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生产线平衡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针对数学分析、启发式算法的研究也都是建立在
22、应用国外研究基础上开展的,但是对于应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来平衡生产线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平衡生产线的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就是运用基础IE的相关理论,通过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分析生产线所存在的问题,以生产线平衡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生产线进行改善。郭伏、孙建华、高广章等人应要运用现场管理的三大工具:标准化、目视管理和看板管理,基础IE的技术方法,以生产线平衡率的提高为前提,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并对各工序的作业进行分析改善,从而平衡生产线各工序负荷8。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平衡生产线相对于数学分析法、启发算法等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容易推行等优点,因此这种方法受到了许多企业的重视,但是这种方法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海尔 洗衣机 面板 生产线 平衡 分析 改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