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期末复习题.doc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期末复习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填空题(作业、考试、实验报告和考试名单)1刀具材料的种类很多,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非金属材料有、 等。碳素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 ;金刚石、立方氮化硼3切削用量要素包括、三个。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4切屑类型有、 、和四种基本态。这通过、等可加以控制。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状切屑。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刀具前角。5刀具的磨损有正常磨损的非正常磨损两种。其中正常磨损有、和 三种。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前后刀面同时磨损6防止积削瘤形成,切削速度可采用 或 加以避免。高速 ; 低速7常用的切削液有: 、和三大类。采用硬质合金刀具时,由于 ,故一般不使用切削液。水溶液、乳化液、切
2、削油;刀具红硬性8乳化液主要起 作用,油溶液主要起 作用。冷却,润滑9切削液的作用有_、_、_和_等。冷却作用、润滑作用、防锈作用、清洗作用和排屑10用圆柱铣刀加工平面时有:逆铣 和 顺铣 两种铣削方式。其中 顺铣 方式可以提高刀具耐用度;逆铣 方式多用于粗加工。11车床的切削时的三个切削分力、和,在一般情况下, 、力最大。磨削呢?径向分力大于切向分力 (FP=(1.6-3.2)Fc),Fc大于轴向分力Ff(Ff=(0.1-0.2)Fc)。12麻花钻切削性能最差的部位是在 处;钻头最易磨损部位是在 处。钻削加工时轴向力主要是由 刃产生。横刃 刀尖 横刃13刀具磨损的形态有_ _ _、 _ _和
3、 _ 。二、判断题1钨钴类硬质合金(YG)因其韧性、磨削性能和导热性好,主要用于加工脆性材料,有色金属及非金属。 ( )2刀具寿命的长短、切削效率的高低与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优劣有关。 ( )3安装在刀架上的外圆车刀切削刃高于工件中心时,使切削时的前角增大,后角减小。 ( )4刀具磨钝标准VB表中,高速钢刀具的VB值均大于硬质合金刀具的VB值,所以高速钢刀具是耐磨损的。 ( )5刀具几何参数、刀具材料和刀具结构是研究金属切削刀具的三项基本内容。 ( )6由于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较低,冲击韧度差,所取前角应小于高速钢刀具的合理前角。( )7积屑瘤的产生在精加工时要设法避免,但对粗加工有一定的好处。
4、( ) 8刀具主切削刃上磨出分屑槽目的是改善切削条件,提高刀具寿命,可以增加切削用量,提高生产效率。 ( )9所谓前刀面磨损就是形成月牙洼的磨损,一般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情况下,加工塑性金属材料时引起的。 ( )10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越低。 ( )11立方氮化硼是一种超硬材料,其硬度略低于人造金刚石,但不能以正常的切削速度切削淬火等硬度较高的材料。 ( )12当粗加工、强力切削或承冲击载荷时,要使刀具寿命延长,必须减少刀具摩擦,所以后角应取大些。 ( )13钨钴类硬质合金(YG)因其韧性、磨削性能和导热性好,主要用于加工脆性材料,有色金属及非金属。 ( )14当粗加工、强力
5、切削或承冲击载荷时,要使刀具寿命延长,必须减少刀具摩擦,所以后角应取大些。 ( )15切屑形成过程是金属切削层在刀具作用力的挤压下,沿着与待加工面近似成45夹角滑移的过程。 ( )16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切削层首先产生塑性变形,然后产生崩裂的不规则粒状切屑,称为崩碎切屑。 ( )? 17积屑瘤的产生在精加工时要设法避免,但对粗加工有一定的好处。( )18刀具的寿命等于刀具的耐用度。 ( )三、选择题1在中等背吃刀量时,容易形成“C”形切屑的车刀卷屑槽宜采用。(外斜式 平行式 内斜式)2刀具产生积屑瘤的切削速度大致是在范围内。 (低速 中速 高速)3切削过程中,车刀主偏角r增大,切削力FP。(
6、增大 不变 减小)5当切屑变形最大时,切屑与刀具的摩擦也最大,对刀具来说,传热不容易的区域是在,其切削温度也最高。(刀尖附近 前刀面 后刀面)6背吃刀量ap增大一倍时,切削力FC也增大一倍;但当进给量f增大一倍时,切削力FC约增大倍。 (0.5 0.8 1.0)7切削用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切削温度的高低来影响的,所以影响刀具寿命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背吃刀量 进给量 切削速度)8车削时切削热主要是通过和进行传导的。 (切屑 工件 刀具 周围介质)9刀具磨钝标准通常都按后刀面的磨损值制订值的。(月牙洼深度 KT 后刀面 VB 月牙洼深度KB)10刀具磨损过程的三个阶段中,作为
7、切削加工应用的是阶段。(初期磨损 正常磨损 急剧磨损)11车削细长轴类零件时,为了减小径向力Fp的作用,主偏角r,采用角度为宜。(小于30 3045 大于60)12切削刃形状复杂的刀具有()材料制造较合适。 A、硬质合金 B、人造金刚石 C、陶瓷 D、高速钢13切削刃形状复杂的刀具有( )材料制造较合适。 A、硬质合金 B、人造金刚石 C、陶瓷 D、高速钢14碳钢精车时宜用牌号为( )的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 A、YT5 B、YT30 C、YG3 D、YG815车削时为降低表面精糙度,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改善。 A、增大主偏角 B、增大进给量 C、增大副偏角 D、增大刀尖圆弧半径16枪钻属于
8、( )。 A、外排屑深孔钻 B、内排屑深孔钻 C、喷吸钻 D、BTA钻17粗车时,切削速度的增大,主要受( )限制。 A、表面粗糙度 B、尺寸精度 C、刀具角度 D、刀具耐用度18加工一些大直径的孔,( )几乎是唯一的刀具。麻花钻深孔钻饺刀镗刀19当工件表面有硬皮时,不宜采用( )方式。顺铣逆铣20粗加工时( )切削液更合适,精加工时( )切削液更合适。A,水 B,低浓度乳化液 C,高浓度乳化液 D,矿物油22金属切削中多数以什么刀面的磨损量来制定刀具的磨钝标准 。A. 前刀面的磨损 B. 边界磨损C. 后刀面的磨损23判别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优劣时,所采用的基准是: 。(A)正火状态下的4
9、5钢 (B)淬火状态下的45钢 (C)回火状态下的45钢四、问答题:1为什么圆体成形车刀的加工精度低于棱体成形车刀?答:圆体成形车刀的加工误差,等于圆体成形车刀本身的双曲线误差,加上由于刀刃与工件母线不重合产生的产生的双曲线误差。而棱体成形车刀本身不存在双曲线误差,只有刀刃和工件母线不重合(当p0)而产生的误差。因此,圆体成形车刀的加工精度低于棱体成形车刀。2(前)后角的功用是什么?粗、精时加工时,如何选择?答:前角的功用有:(1) 直接影响切削区域的变形程度(增大前角,切削刃锋利,变形程度降低,因而切削力和切削功率随前角增大而降低);(2) 直接影响刀刃强度,受力性质和散热条件(刀刃强度散热
10、条件恶化;过大,改变刀刃和刀头的受力状态,过大的使刀刃承受弯曲应力减小,造成崩刀);(3) 直接影响切屑形态和断屑效果(较小的前角使切屑变形增大,切屑易于脆化断裂);(4) 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与切削振动密切相关,减小,振幅急剧增大)。 粗加工时:特别是断续切削、承受冲击载荷,在有硬皮的锻铸件上进行粗加工时,为保证刀刃有足够的强度(如采用负倒棱和负的刃倾角),应减小。但在采取刀刃强化措施之后也可增大至合理数值。工艺系统刚性差时,取大。后角的功用有:(1) 后角可以减少后刀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2) 在前角一定时,可使刀具切削刃愈锋利;(3) 在磨钝标准一定的条件下,后角增大,允许磨出的金属
11、体积增大、刀具的耐用度提高,但会使工件尺寸精度下降过大;(4) 后角增大,又会使刀刃和刀头部分强度削弱,散热体积减少,刀具耐用度下降。粗加工时:强力(大进给量)切削及承受冲击载荷的刀具,加固刀刃是首要任务,这时应该选取较小的后角。精加工时则应该选取较大的后角。尺寸精度要求高时:刀具应选用小后角,以减少刃磨后的尺寸变化。3刀具主偏角、刃倾角的功用如何?(如:如何控制切屑流出方向?对切削分力、如何影响?)4简述切削速度与主切削力(表面粗糙度、切屑变形等)的关系?在有积屑瘤阶段:随v 积屑瘤高度变形程度F 随v 积屑瘤高度变形程度F 在无积屑瘤阶段:随v 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变形程度)F 5深孔加式的
12、主要有哪些问题?答:主要问题有:断屑、排屑、冷却、润滑以及导向。6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其硬度、耐磨性、强度之间有什么联系?答:应具备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较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以及较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刀具材料硬度越高,其耐磨性就越好,但强度下降。7砂轮磨损有那几种形式?答:磨粒变钝、磨粒溃落、表面堵塞。8试述切削过程三个变形区的变形特点?答:第一变形区:从OA线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到OM线晶粒的剪切滑移基本完成,这一区域(I)称为第一变形区。该区产生剪切滑移变形,特点是:消耗的功率大、产生的热量多。第二变形区:切屑沿前刀面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使靠近前刀面处的金
13、属沿前刀面方向拉长,基本上和前刀面相平行。纤维化的变形。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钝园部分与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与回弹,造成纤维化与加工硬化。9积屑瘤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切削过程有何影响?若要避免产生积屑瘤要采取哪些措施?(见下)10切削液有何作用?有哪些种类?答:冷却作用、润滑作用、防锈作用、清洗作用和排屑。11刀具磨损的原因有哪些?答:(1)硬质点磨损;(2)粘结磨损;(3)扩散磨损;(4)化学磨损;(5)相变磨损;(6)热电磨损。12简述硬质合金的性能特点,常见类型(YG类合金、YT类合金)及其常用于何种材料的加工。答:特点有:硬度、耐磨性、耐热性很高,高温硬度(红硬性)好,
14、抗弯强度比高速钢低,断裂韧度也较差,以及不能承受大的切削振动和冲击负荷。常见类型及其用途:(1)YG类合金:主要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非金属材料。(2)YT类合金:适于加工钢料。13简述机械加工时,切削液如何选择?答:(1)精加工时:应选用润滑性较好的切削液;(2)粗加工时:应选用以冷却性能为主的切削液;(3)硬质合金刀具一般不用切削液。必要时,采用低溶度乳化液或水溶性切削液,但必须是充分连续浇注;(4)加工脆性材料时,一般不用切削液;(5)加工合金钢时:如铝、铜合金时,不能选用含硫的切削液,因为硫具有腐蚀这些材料。14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如何?切削力呢?答:切削速度,其次是
15、:进给量 ;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切削深度,其次是:进给量。15切屑的类型的种类?它们的形成条件及对加工的影响?答:切屑的形状归纳起来有: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和崩碎切屑。带状切屑:它的内表面光滑,外表面毛茸。加工塑性金属材料,当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一般常得到这类切屑。挤裂切屑:这类切屑与带状切屑不同之处在外表面呈锯齿形,内表面有时有裂纹。这种切屑大多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产生。单元切屑:一般,如进一步减小前角,降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以得到单元切屑。以上三种切屑只有在加工塑性材料时才可能得到。其中,带状切屑的切削过程最平稳,单元切
16、屑的切削力波动最大。在生产中最常见的是带状切屑,有时得到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则很少见。假如改变挤裂切屑的条件,如进一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以得到单元切屑。反之,则可以得到带状切屑。这说明切屑的形态是可以随切削条件而转化的。掌握了它的变化规律,就可以控制切屑的变形、形态和尺寸,以达到卷屑和断屑的目的。崩碎切屑:一般情况下,加工脆性材料时的切屑属该种类型的切屑。这是属于脆性材料的切屑。这种切屑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加工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它的切削过程很不平稳,容易破坏刀具,也有损于机床,已加工表面又粗糙,因此在生产中应力求避免。其方法是减小切削厚度,使切屑成针状或片状;同时适当
17、提高切削速度,以增加工件材料的塑性。16积屑瘤的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切削加工有何影响?如何避免?答:在切削钢、球墨铸铁、铝合金等塑性金属时,切削速度不高(中速),而又能形成带状切屑的条件下产生。积屑瘤的形成是切屑在前刀面粘结而成。在一定的切削条件下,随着切屑和前刀面的温度和压力的增大,内摩擦力增大,使近前刀面切削层金属流速减慢,产生滞流现象,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滞流层和前刀面粘结,切屑底层和刀具的内摩擦力大于金属材料的剪切强度时,金属被剪下来,并粘结在前刀面上,该粘结层由于受到剧烈的塑性变形而硬度提高,继续切削时,硬的粘结层又剪断软金属层,层层堆积,形成积屑瘤。 它对切削加工的主要有害影响有:降
18、低尺寸精度、增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在相对稳定时,可替代刀刃切削,有减少刀具磨损、提高耐用度的作用。但在积屑瘤比较不稳定的情况下,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时,积屑瘤的破裂有可能使硬质合金刀具颗粒剥落,反而使磨损加剧。说法不一,通常认为:切屑在前刀面粘结而成,在一定的切削条件下,随着切屑和前刀面的温度和压力的增大,内摩擦力增大,使近前刀面切削层金属流速减慢,产生滞流现象,当温度和压力一定时,滞流层和前刀面粘结,切屑底层和刀具的内摩擦力大于金属材料的剪切强度时,金属被剪下来,并粘结在前刀面上,该粘结层由于受到剧烈的塑性变形而硬度提高,继续切削时,硬的粘结层又剪断软金属层,层层堆积,形成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金属 切削 原理 刀具 期末 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