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全解解析.doc
《《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全解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全解解析.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归藏易全本释义精解(上)1993年3月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15号秦墓,出土竹简813枚。简文内容有归藏、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归藏简394枚,约4000余字。它的出现,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使归藏这部亡佚已久的上古易书重见天日,并旁证了历代古籍中散见的归藏记载大部非伪书。在此之前散见在历朝古籍中的关于归藏的记载,历代都有学者注释考据,但由于战乱,辑文虽多却大部散佚。至清代,考据编辑古籍之风又盛,不少先贤穷经皓首编撰了大量散佚之文,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产。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严可均和马国翰两人。严可均(1762-1843)嘉庆五年举人。辑有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马国翰(179
2、41857),道光年间举人、进士,为清代著名学者、汉学家、藏书家。这两个人分别辑录了历代古籍中散见的归藏遗文。本文即依据他们两人的辑录,加以整理,作出译文,整理的原则是求其全,如是明显的差错则予以修正。同时再将王家台所发现的归藏残简译出。在形式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严、马所辑录的译文。第二部分为王家台残简的译文,相信这是很完整的一份归藏的资料。第一部分 历代佚文按严、马两人的辑录,归藏佚文可分为以下各经:一、初经二、齐母经三、郑母经四、启筮经五、本蓍篇六、遗爻逸文现在我按此顺序逐一解之:(原文为黑色粗体字,释文为红色粗体字。说明部分为黑色细体字。除有注明出处者,余皆系本人的解释。)一、归藏
3、初经1、初乾 其争言释卦:敢于说真话。字义释:初乾为卦名,同周易中的乾卦争,通诤,“其争言”,释为“其诤言”。乾为阳刚,君子执言刚正不阿为诤言。2、初舆 荣荦之华释卦:“荣荦之华”当有二解:1、荣作荣华、兴盛,繁荣。按此解“荣荦之华”可释为:盛开的鲜花环绕在一起,光华灿烂。作为坤卦的释意,意思是赞扬大地。2、荣作梧桐树解。“荣荦之华”的意思是:梧桐引凤凰,比喻贤明的君主能引来有德之士,这些有德之士聚集在一起,各显才华。以我的看法,第二解较为妥当。字义释:初舆为卦名,同周易中的坤卦,坤为地,万木生长之地。荣rong: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荣。荣华。荣枯(草木盛衰,喻
4、得意失意)。受人敬重,光荣。荣升。荣誉。荣,梧桐的别称。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荦yng本义:回旋缠绕萦,收卷也。说文又如:萦抱、萦环、萦萦。牵缠;萦心(牵挂心间)。萦绊、萦惹(招引)又通“荧”。迷惑,如:萦悸、萦惑。3.初狠 徼徼鸣狐释卦:(艮为山),狐狸绕着山鸣叫。字义释:初狠为卦名,同周易的艮徼jiao:本义:循边。前汉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注师古曰:徼,遮绕也。又韵会逻卒曰游徼。注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奸盗也。说明:有一个成语叫狐鸣鱼书,有三个近义词:狐鸣鱼出、狐鸣篝火、狐鸣篝中。成语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
5、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又: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如狐鸣鱼书之类,至诈为吉兆以动众。这个成语所出的事迹在秦末,一般认为要晚于归藏出现,但这段卦辞出于散见与古籍中,并不是出自出土竹简,如果有人在秦末按归藏笔法写一些东西也是有可能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古人早就认为狐狸鸣叫是一种作反的征兆,所以在归藏中列了这么一条。再者李过西溪易说、黄宗炎周易象辞在解释“艮”时,云:“艮为狠,艮有反见之象,无言笑,面目可徵,故取其刚狠之义与?”这里的意思是“艮”有反意。如果此条确实是出于陈胜、吴广之反,那么列于“艮卦”有一定的意思。4.初兑 其言语敦
6、 释卦:(他的)说话诚恳。字义释:初兑为卦名,同周易的兑。兑可作言解。敦:厚,厚道;诚恳:敦厚 敦请。勉力,勉强。敦通“屯”,屯驻。例:扬雄甘泉赋:“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5.初荦 为庆身不动 释卦:庆封失掉政权,但是身不动,未受伤害。(值得庆贺)字义释:初荦为卦名,同周易的坎。将初荦释为坎卦,是因为荦者劳也,以为万物劳乎坎也。庆,姓氏,春秋时齐国有庆氏。说明:历史上齐桓公之子无亏生公孙庆克,其子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春秋时,齐有庆封,晋有庆郑,皆齐桓公之支庶。庆封于齐灵公时任大夫,庄公时与崔杼同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二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
7、其后庆封将政事交儿子庆舍处理,而自己则荒淫无度,引起了满朝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亲信卢蒲癸与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庆舍,庆封见势不妙,逃至吴国。吴王将朱方(今江苏丹徒县东南)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自此,庆氏富于吴。对庆封来说失政是一坎,逃至吴国,得到平安,出坎。坎又为陷、险,故用坎卦。 6.初离 离监监释卦:人之行昭然若揭,神人监之。字义释:初离为卦名,同周易的离卦。监,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班倢伃自伤赋女图以镜监。又监监,如金之监而明察也。灵枢经阳明之上监监然。六书正譌古者歃血为盟,书其辞曰:明神监之。离,玉篇两也。礼曲礼离坐离立。注离,两也。两相丽
8、谓之离。说明:如书酒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即君王要受到监督,不是由水来监督,而是由民众来监督。7.初釐 燂若雷之声释卦:火大盛,有风雷之声。字义释:初釐为卦名,同周易的震卦燂,火热也8.初巽 有鸟将至而垂翼。释卦:卜鸟归,翅膀受伤垂翼而归(喻示不吉利)。字义释:初巽,即周易的巽卦。垂翼,鸟翅下垂不能高飞。后以“垂翼”比喻人受挫折,止息不前。王弼 注:“怀惧而行,行不敢显,故曰垂其翼。”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9、卦皆六画(各卦之形均有六画。)语出易丛说。王应麟汉艺文志考卷一。二、归藏齐母经“齐母”不知何义。按归藏以坤为首,坤者,物之母也。郭璞山海经注又引有郑母经,疑十二辟卦以十二分
9、野配之,未审是否。曰:旧言之择,新言之念。(曰:对以前的说法要有所选择,作为新的想法的开端。)以下所列为归藏卦名,按理应该每个卦名前都有个“初”字,但在马、严辑录文中都没有,以此照载。凡与传本周易或秦简卦名不同者,附上;所列卦名后少数有辞,凡有辞者,均解之。1舆 坤卦(归藏以坤为首)2乾6屯 屯膏(财富积累)4蒙5溽 西溪曰:“需为溽。”为需卦6.讼7.师,帅师。(率领军队)8.比9.小毒畜 其丈夫。(阐述一家之主的责任)参见传本周易小畜九三、六四爻。小毒畜,传本周易作小畜。10.履11.泰 秦简本、帛书易之义并作奈。12.否13.同人14.大有 秦简本作“大右”。15.狠(艮)16.釐(震)
10、17.大过18.颐 秦简本作“亦”。19.困 秦简本作“囷”。20.井21.革22.鼎,鼎有黄耳,利取鳣鲤。(鼎的双耳擦得铮亮,可以用来烹鳝鱼和鲤鱼作祭享。) 秦简本鼎作鼒。传本周易中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鳣,古之鳝鱼,与鲤鱼一起作祭祀之物。23.旅24.丰25.小过26.林祸 临卦,秦简本作临,与通行本周易同。帛书本周易作林。此卦名当作“林”,“祸”当是误入。27. 观 秦简本作“灌”。28. 萃 秦简本、帛书周易并作“卒”。29. 称 秦简本作“升”,帛书周易作“登”。30.僕 良人得其玉,小人得其粟。剥:良人得其粟。其玉亦瘕,其粟亦沙。(要有秩序),良人可得
11、玉,小人只能得粟。如果失去了秩序,那么玉有瑕,粟混沙。传本周易剥卦上九爻: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上九: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不相同的,君子得到车辆,小人则在毁坏的房子里寻找残物。)归藏中的这一卦的卦文之意与传本周易相似,这一卦的形式似乎像传本周易中的卦辞和象辞之间的关系。31.复32.母亡 无妄 秦简本作“毋亡”,“母”当“毋”字之误。上博简本周易作“亡忘”。33. 大毒畜 大毒畜为大畜。归藏此原卦名当作“大毒”。上博简本周易作“大”,其字从土竺声,古音与督、毒、畜皆在觉部,音近通假。34.瞿 即睽卦。有瞿有觚,宵粱为酒,尊于两壶。两羭饮之,三
12、日然后苏。士有泽,我取其鱼。(有戟(兵器)有酒杯,用黑高粱做酒,倒在两个壶里。两头黑公羊喝酒(自嘲),三天才醒。别人有水泽,我去拿他的鱼。)传本周易之睽卦意为怪异,此卦也有点这个味道。35. 散家人 此卦即周易之家人卦也,传抄误。36.节37.奂 秦简本作涣,与周易同。38.蹇39.荔 解卦 疑“荔”是“薢”字之残误,“薢”篆文作“”,“解”下部残泐,所剩如二“刀”,后人更转写为“荔”,因为“荔”下或从三刀作“茘”。“薢”即解卦也。40. 员 秦简本作损,与周易同。41. 諴 諴为益卦。黄宗炎曰:“咸为諴。”朱太史曰:“以损为员,而諴次之,则諴为益也。”42. 钦 为咸卦 上博简本周易、秦简本
13、、帛书周易并以钦为咸。43. 恒 秦简本作“恒我”,因卦中有“恒我”(即恒娥)而误。44.规 即夬卦。45.夜 即姤卦。46.巽47.兑48.离 秦简本作丽。49. 荦 坎卦 秦简本作劳。帛书易之义称坎为“劳之卦”。50. 兼 兼为谦。秦简本作陵。51.分 即豫卦。52.归妹,承筐。(怀孕)53.渐,取女。(娶女)54.晋 秦简本作,从艸晋声。55.明夷,垂其翼。(受伤的鸟)56.岑(霁)则既济也。此字当读与“卷”同。57.未济58.逯 遯为,秦简本同。59.蜀 蛊60.马徒 为随卦61.大壮传本归藏缺噬嗑、贲、中孚三卦。清代马国翰辑本此下尚有荧惑、耆老、大明三卦名,但他说明是:罗苹路史注云,
14、按考证此说不成立,当为人名。马注云:“罗苹之说谬误,此三卦不可信。”三、归藏郑母经1.明夷曰:昔夏后启筮:乘飞龙而登于天,而枚占于皋陶,陶曰:“吉。”(释:明夷卦:过去夏朝的后启卜筮,得到的筮辞为:乘坐飞龙飞上天。将此筮文叫皋陶来占,皋陶说:“吉利”。)这一条取自马本,与严本不同,严本为:明夷曰:昔夏后启上乘飞龙,以登飞天,皋陶占之曰:吉。另有山海经注为:夏后启筮御飞龙登於天,吉,明启亦仙也。嵩高山,启母在此山化为石,而子启亦登仙。字义释:后启 后是尊称,相当于后世的王,史籍中夏代有后启、后羿、后相都是这个意思。启是大禹的儿子。大禹以前的尧、舜都因为自己的子孙不肖,而选择贤人继位,称作禅让。大
15、禹本来也想学尧、舜,有意将帝位禅让于贤人皋陶,可是皋陶早死。后来夏启继承了大禹的帝位,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皇帝。夏本纪载:“舜禅禹,禹即帝位,以咎陶(皋陶)为贤,薦之于天。将有禅之意,未及禅,会皋陶卒。”昔夏后启筮,乘龙以登于天,枚占于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与神交通,以身为帝,以王四鄉。(释:过去夏朝后启作筮,得到的筮辞是乘龙飞上天。将此筮文叫皋陶来占,皋陶说:“吉利,必通,你能和神仙交往,可以成为皇帝,统治四面八方。”)2.昔夏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释:过去夏启卜筮得到的结果要迁移九鼎(迁都),夏启果然这样做了。)严本为: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这几条中常用“启筮”二个字,所以有些
16、版本据此将这几条归入启筮经,并说明启筮经的得名就是因为此。吕氏春秋音初:殷整甲徙宅西河。古本纪年: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见后)是西河即相,今之河南安阳,与观地(观在卫)相近。所谓启征西河,疑即指启诛五观。3.昔舜筮登天为神,枚占有黄、龙神曰:“不吉。”(释:过去舜卜筮得文为可以上天成为神仙,请有黄和龙神两人占卦,说:“不吉利”)4.武王伐纣,枚占耆老,耆老曰:“吉。”(释:武王伐纣的时候请耆老作占,得到的结果为吉利。)武王伐商,枚占耆老曰:“不吉。”(释:武王伐商的时候请耆老作占,得到的结果为不吉利。)伐商不吉,伐纣吉?武王为商臣,伐商为反。纣无道,伐纣系替天行道。5.昔鲧筮注洪水而枚占
17、大明曰:“不吉。有初无后。”(释:当初鲧为堵洪水而求筮,由大明作占得到的结果是:“不吉利,开始还可以,结局不好。”)鲧筮之于归藏,得其大明,曰:“不吉。有初亡后。”(释:归藏中记有鲧求筮,由大明为他占,得到的结论:“不吉利,开始还可以,结局不好。”)6.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荧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处,彼为狸,我为鼠,勿用作事,恐伤其父。”(释:过去商桀准备伐唐国,卜筮并要荧惑为他占,得:“不吉利。不利出去征战,安处才能得利,他是狸猫,我是老鼠,不能做事,恐怕要伤及父辈。”)7.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毕之。(释:过去羿善于射箭,他射十日,果然成功了。)8.借者起射羿而贼其家,久有其奴。(注
18、:起,羿臣之名。奴,子也。)(释:过去寒浞射杀后羿,并占据其妻室,时间长了,还生了儿子。)“起”指寒浞。寒浞又名漪,疑“起”、“ 漪”通借。“借者”之“借”疑为昔,错别字。古籍载:夏王朝初期,后羿篡夺夏朝王位后,不务政事,四出游猎,将政务委于寒浞。寒浞得权后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归来时,伺机在桃梧这个地方将他杀死,自己登上王位。寒浞杀后羿后,又将他烹熟,要后羿的儿子吃,后羿的儿子不吃,饿死在穷门。寒浞还占有了后羿的妻室,生了两个儿子。此后寒浞又攻杀夏后相,灭了斟灌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寒浞占位近六十年,后被夏后相的儿子推翻杀死,并恢复夏朝。)9.节殷王其国,常毋若谷
19、。(释:节卦殷王筮其国运:时机未至,有过失。)说明:王家台秦简本中有类似记载,见于瞿卦和渐卦,瞿卦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渐卦曰:“昔者殷王贞卜亓邦尚毋有咎而攴占巫咸,巫咸占之曰:不吉。不渐于”,由此可知此条原文当作“节曰:昔者殷王筮其国,尚毋有咎”,估计此条记的是殷王被囚之时的情形。“常”为“尚”之误,“若”乃“有”之误,“谷”乃“咎”之误。但这里为节卦爻辞,秦简本为瞿或渐卦,因此不能完全确定。)10.昔者丰隆筮将云气而吉核之也。丰隆筮云气而告之。(释:过去丰隆看到云气卜筮究其征兆。”丰隆筮云气的征兆得到结论)说明:丰隆是古代神话中的云神。楚辞九歌云中君汉王逸注:云神,丰隆也,一曰
20、屏翳。楚辞离骚:“吾令丰隆椉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训:“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王家台秦简本中有卦曰:“大曰:昔者隆卜将云雨而攴占囷京,囷京占之曰:吉。大山之云,”,因此此条疑应为:昔者丰隆筮将云气而枚占之曰:吉。”。“核”乃“枚”字之误;“告”乃“占”字之误。穆天子传二注云:“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云师”,11.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释:过去黄帝和炎帝率兵在涿鹿附近的野地里争斗,将要开战时,由巫咸卜筮,巫咸卜得结论为:能成功但也有过失。)说明:严本作: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於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帝王世纪载黄帝
21、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可见当时黄帝与炎帝争战并不顺利,三战方能得胜,所以卦为能成功,也有失误。12.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释: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过量,飞上月亮,将要走的时候,请有黄卜筮,有黄得到的结论是:“吉利。翩翩而行,如归家,独自一人向西而行,遇到天色昏暗不见光芒,不要惊恐害怕,后来能昌盛。”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释:过去嫦娥吃西王母处得到的不死之药,奔月成为月精。)说明: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有基本相同的内容。13.昔者河伯筮与洛战
22、而枚占,昆吾占之不吉。(释:过去黄河水神河伯准备与洛水之神争战,请昆吾占,昆吾占得结论:不吉利。)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九云:河、洛二国名,即西河有洛之类,周礼所谓泽国也。“用”与“冯夷”二君名。斗者,说文曰“遇也”,玉篇曰“争也”,谓相遇而争,初非有心于战也,犹孟子言邹与鲁哄矣。归藏易曰:“昔者,河伯筮与洛伯战而枚占,昆吾占曰:不吉。”(路史、玉海并引之)即此事。盖主兵者,洛伯也。水经洛水注据太公金匮、河图、乐录以二伯为河洛之神,非是。说明:河伯与洛水之神而战,系为迷恋洛水女神宓妃14.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正,不吉,曰:“龙降于天,而道里修远。飞而中天,苍苍其羽。”(释:过去穆王天子为西征而卜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函山房辑佚书 归藏 山房 辑佚 解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