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某火电厂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doc
《毕业设计(论文)某火电厂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某火电厂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代码: 10128学 号:200810301145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某火电厂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学生姓名: 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系 别: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专 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 级:热动08-3班指导教师:二 一二 年 六 月摘 要能源的合理利用及提高其利用效率不仅关系到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生态破坏和人类前途,因此世界各国均把建立可靠、安全、稳定、高效的能源供应保障系统体系均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热电联产是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技术规划和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国供热式机组占装机总量的比重逐年升高,采用大型凝汽式再热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的例子越来越多
2、。与小型热电联产机组相比,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更能发挥节能、环保的作用,因为蒸汽初参数的提高可以提高热化发电率,增加的热化发电量与电网中的凝汽发电量相比避免了冷源损失。同时,因为大型电站的锅炉运行效率高,供热的节能效果更明显,进一步地提高了供热机组的经济效益。 大型亚临界、超临界再热凝汽式机组的供热改造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此外,供热改造涉及锅炉高温受热面超温和汽轮机轴向推力变化等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也少有记载。本文重点对600MW纯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进行供热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改造后对节能减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改造后的机组热经济性方面出发,分别采用热平衡法、做功能力
3、法和等效焓降法三种方法来对亚临界进行热力计算、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热电联产可以使机组经济性得到提高,这是因为联产供热的这部分蒸汽先在汽轮机做了功,然后抽出供热,所以在机组循环中无冷源损失,机组经济性得到改善。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大型凝汽式再热机组的供热改造的实践提供热经济性方面的依据或参考。 关键字 热电联产 节能环保 热力计算 经济性分析Abstract Rational use of energy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ot only related to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co
4、nomic development, and affect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the future of mankind,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secure, stable, efficient energy supply security system are the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generation is the energy cascade utilization, a
5、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plans and measures. In recent years, of heating type unit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more and more examples of the heating unit for large condensing steam reheat unit retrofit. Condensing in small cogenerat
6、ion units, large-scale cogeneration units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ause the parameters improved early steam heating power rate increase thermal generating capacity to the grid generating capacity, to avoid the loss of the cold source. Meanwhile, b
7、ecause of the large power plant boiler operating efficiency, the heating energy saving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further increas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heating unit. Large subcritical and supercritical heat and then the heat of condensing unit heating transformation is still lack of system
8、atic economic analysis, In addition, the heating transformation involves the security aspects of the boiler temperature heating surface for moderate turbine axial thrust change rarely documented i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heating the transfo
9、rm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ergy saving 600MW condensing steam turbine generator, After transformation, the Thermal Economy of Unit, respectively, using the heat balance method work capacity and equivalent enthalpy drop method are three ways to sub-critical thermal calculation, analysis, and
10、 result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generation unit economy improved, this is because the first-generation heating part of the steam in the turbine power, and then out of the heating, so no loss of cold source in the unit cycle, the unit of economic has been improved. Of this study p
11、rovide the hot economy in terms of the basis or reference for large condensing steam heating of the thermal unit transformation practice.第一章 绪 论51.1中国热电联产的现状51.2中国热电联产的市场潜力及前景61.3热电联产在中国体现的优越性81.4世界热电联产发展趋势91.5本文主要工作10第二章 热经济性的基本理论112.1热电联产的定义112.2热电联产机组的原理122.2.1热电联产循环的理论实质122.2.2热电联产的生产方式122.3热电联产
12、的经济性分析132.3.1供热机组开始节煤的经济条件142.3.2供热机组成本开始降低的经济条件152.3.3供热机组增加投资在限定年限内得到回收的经济条件172.4热电联产对经济效益的影响182.4.1现行核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82.4.2核定热电联产对电厂效益影响的新方法192.5热电联产对电厂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202.6本章总结22第三章 抽汽供热型机组的热经济性计算223.1背景介绍223.2设备简介233.2.1改造前主要参数233.2.2改造后供热工况汽轮机参数243.3关键参数的确定243.4计算过程253.4.1.热电厂总的经济指标253.4.2.发电、供热热经济指标的求解(
13、分别按三种分配方法计算)273.4.3数据汇总313.4.5煤耗的计算323.4.6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343.4.7技术经济性的计算343.5本章总结35第四章 热电联与节能环保3641热电联产与环境概述364.2热电联产是节能与环保的捷径374.3节约能源的需要374.3.1能源形势不容乐观384.3.2国家能源政策调整为热电联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384.4环境保护的要求394.4.1我国环境污染现状394.4.2我国环境污染防治414.4.3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424.5环境效益总结43第五章 总 结435.1对我国现阶段热电联产发展的一些认识435.1.1影响热电联产近十
14、年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435.1.2政策措施软化445.1.3有关建议及拟采取的措施455.2热电联产目前存在的问题465.3对促进热电联产发展的建议475.4今后发展方向探讨48结论与展望50第一章 绪 论1.1中国热电联产的现状1、目前热电联产发展的特点 (1)最近几年热电厂的建设主要是在已有的工业区内搞热电联产,代替目前分散运行的小锅炉。因而热负荷比较落实,资金易于筹集,建成后能较快的形成供热能力,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2)热电厂的建设强调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并明确没有城市规划和热力规划不予审批,因而现在很多城市和县镇均编制有热力规划,将热电建设纳入长期发展计 划。(3)热
15、电建设中以区域热电厂为主,也发展一个企业为主兼供周围企业的联片供热的热电厂 和企业纯自备热电厂,以发挥各自的优越性。(4)热电厂的建设已由电力部门独家建设,发展为电力部门、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各企业共同 建设的兴旺发达局面。(5)建国初期甚至建国前建设的中低压凝汽电厂,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电厂已处于城市的 中心地带,而机组老旧煤耗高,纷纷改建为热电厂向城市供热,使老电厂恢复了生机。 (6)随着城市供热规模的扩大,开始采用30、60万千瓦抽汽冷凝供热机组。这些高参数大容 量机组,在非采暖期与凝汽机组效率基本相同,在采暖期明显的节能,因而在热电联产集中 供热中发挥巨大作用。2、现在热电联产已达到的水平
16、我国政府历来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在五十年代就支持建设了第一批大型区域性热电厂。在(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节能法)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在1998年开始执行的国家重点鼓励发晨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也包括热电联产。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电力部、建设部于1998年2月颁布了(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近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环保总局又对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于2000年8月22日印发了新的(计基20001268号),以促进热电联产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热电联产要比热电分产节能。大型火力发电厂理论热效率是41实际运行时只有3
17、639左右,而热电联产项目的热效率要求大于45实际运行时在60左右;燃气-汽联合循环发电效率为50-2,燃气-汽联合循环热电厂的全厂热效率可达70以上;我国1998年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发电标准煤耗为373克千瓦时,而热电联产的发电标准煤耗为200克千瓦时左右;燃煤小锅炉分散供热的标准煤率为60千克/吉焦左右,而1998年热电联产的平均供热准煤耗率为4039千克/吉焦。据统计,我国目前新建的热电机组每l兆瓦每年大约节约25004000吨标准煤。因此,热电联产的节能效果是巨大的。1.2中国热电联产的市场潜力及前景1、中国发展热电联产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中国是燃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煤炭消费
18、占我国能源消费的75,其中约有80的煤用于直接燃烧。许多地区低效燃用原煤以及对其所排放的污染物没有严格处理,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尽管中国的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储量的70。因此,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较低、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状况急需进一步改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必然会得到大力的重视与发展。2、电力市场的改革,将为热电联产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国家电力市场总体发展方向来看,将实行电源及电网分管,或同网、同质、同价等改革措施。并通过实行竟价上网等措施,淘汰落后,鼓励先进,促使电力企业走
19、节能降耗的道路。从而为具有显著节能、环保效益的热电联产的发展开辟了空间。3、城市环境保护的压力,使热电联产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大多数城市的污染主要为燃煤污染型和汽车尾气污染型,在节能环保的压力下,国家制定了有关环保法规,并明确规定,在城市及附近新建电厂只允许建热电厂。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在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下,也拟将一些过去建设在城市及附近的凝汽式燃煤发电厂、改造为燃煤或燃气的热电厂。4、热电联产功能多元化,将给热电联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热电联产功能多元化,指的是热电厂不仅生产热、电产品,同时在热电联产技术基础上,生产其他产品,或发挥其他作用(如焚烧城市垃圾等)。这样的热电厂也称多功能热电厂,目前中
20、国的热电厂在联产煤气、制冷、建材、化肥以及余热综合利用和焚烧城市垃圾技术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热电产联产功能多元化进一步强化了其在节能环保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作用,从而将使热电联产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和更强的生命力。5、燃气型热电联产及改造将日益受到关注我国部分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将进行词整,即由以燃烧原煤为主向燃烧煤气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方向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已逐步在进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一些专家建议,在这些地区适当进i21液化天然气(LNG)是必要和可行的。进121的LG将首先被考虑用于发电、供热及民用。同时,我国
21、从中亚国家进121天然气的项目已在规划之甲。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推进到工业示范阶段。这些发展变化也必将推动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据国外实践经验表明,燃气联合循环热电厂具有更为显著的节能环保效益。一般常规燃煤电站的效率只能达到3940,燃气-汽联合循环发电的效率可达到5052,而燃气联合循环热电厂的全厂热效率可达70以上。6、我国日益注重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城建主管部门制定的“发展规划”,近几年城市供热普及率将达到2530,重点城市达到4550,同时,部分城市逐步开始实施供生活热水和热制冷的计划,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热电联产
22、、集中供热;目前我国运行中的分散小锅炉有50多万台,年消耗约4亿吨原煤,我国将逐步以热电联产取代这些低效、高污染的分散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根据电力系统的一项计划,将逐步降低我国火电厂的供电标准煤耗,其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加速将中低压凝汽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产,研制和装备大型热电机组,增加热电机组的比重。根据这些需求,据预测近几年内我国热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达到3000万千瓦,即每年新增热电机组容量应在200300万千瓦左右,市场潜力非常太。1.3热电联产在中国体现的优越性1、节能据1982年统计资料、全国热电联产建设与建凝汽式电厂加锅炉房供热比较,约多投资10亿元 ,达到年节约标煤量500万吨,折
23、合节约吨标煤净投资200元左右,节能经济效益是显著的。 1991年底国家计委、原国务院生产办,原能源部联合批准执行的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 研究技术规定及附件中,也规定新建热电厂的年节约吨标煤净投资应在500元/吨以下。2、改善环境质量分散供热的小锅炉一般是单台容量小(根据1991年底的统计,全国工业锅炉平均容量仅为2.2 8T/H,采暖锅炉容量更小。根据各地劳动部门的统计,容量4T/H的锅炉约占锅炉总台数的 8095%),烟囱低(一般在40米以下)热效率低(广州1991年实测313台,平均热效率67.0%, 兰州1991年实测150台,平均热效率68.7%,实际负荷率61%,最低的仅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火电厂 热电 联产 经济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