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同步系统在TDSCDMA网络中应用的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同步系统在TDSCDMA网络中应用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同步系统在TDSCDMA网络中应用的研究.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 号: 审定成绩: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时间同步系统在TD-SCDMA网络中应用的研究学 院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答辩组 负责人 :填表时间:2012年 6月教务处制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时间同步系统在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中的应用。作为数字化通信网的基础,同步网(Snchronization Network )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TD-SCDMA基站的时间同步解决方案采用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2、的“北斗卫星”和分组网时间传递的方案来替代基站加装GPS,取得了较大进展。这需要在分组网络中使用IEEE1588v2技术,通过IEEE1588v2协议报文实现时间同步。而作为中国移动3G移动基站回传网络的主要解决方案,PTN替代GPS时钟传输的性能是被重点考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借助同步以太网1588v2技术,PTN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网络同步,也可以解决移动3G基站回传中非常重要的时钟同步问题,同时省去了在基站安装GPS接收系统带来的限制。其中同步以太网可以实现PTN中的端到端频率传送,而1588v2采用主从时钟方案,对时间进行编码传送,利用网络链路的对称性和延时测量技术实现主从时钟的频率、相位和绝
3、对时间的同步。2010年中国移动分别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个地市本地网中进行试点建设,并于2011年展开第二阶段时间同步建设,本文最后就时间同步设备及建设方案进行简单介绍。【关键词】TD-SCDMA 北斗 IEEE1588v2 时间同步ABSTRACT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in the TD-SCDMA system. As a basi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synchronization netwo
4、rk is a key factor to ensure communication quality.The base station time synchronization solutions of TD-SCDMA system, adopting our own intellectual property 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and the packet network time-transferring program to replace the GPS installed on base stations, has made great pr
5、ogress. This method requires the IEEE1588v2 technology,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ensure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packets in the network.To be the major backhaul solutions for China Mobiles 3G mobile base stations,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PTN taking place of GPS clock is considered as on
6、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ndicators.By the Synchronous Ethernet technology 1588V2, PTN can achieves high-quality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and solve the very important problem of clock synchronization in the 3G mobile backhaul process in base stations as well as eliminate the limit brought by install
7、ing GPS receiver in base stations.Synchronous Ethernet can achieve frequency transmission from peer to peer in the PTN, while the 1588v2 technology adopts the master-slave clock program to achieve time-coded transmission and the frequency, phase and absolute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aster- slave clo
8、cks by the symmetry of network link and the delay measurement techniques.In 2010, China Mobile conducts a pilot construction in local networks of 31 provinces / municipalities / c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respectively. And in 2011, it starts the second phase of construction of time synchronizati
9、on. I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a simple introduction about time synchronization equipment and building programs is presented.【Key Words】TD-SCDMA 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IEEE 1588v2 Time Synchronization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TD-SCDMA的发展简介2第一节 TD-SCDMA标准的发展2第二节 TD-SCDMA标准的形成4第三节 TD基站时间同步的必要性6第四节 文章的结构安排7第五
10、节 本章小结7第二章 同步网现状及存在问题8第一节 同步网概述8第二节 同步网现状及存在问题8一、频率同步概念9二、时间同步概念10三、频率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性能对比12第三节 同步网现状13一、频率同步网现状13二、时间同步网现状13三、TD基站的同步现状13第四节 本章小结14第三章 PTN技术介绍及应用15第一节 PTN技术概述15第二节 PTN技术实现方案16一、PBT技术16二、T-MPLS技术16三、PTN的组网方式17第三节 PTN技术同步方案18一、PTN技术同步方式18二、PTN传送同步的相关技术18三、PTN时间同步解决方案19四、PTN同步热点问题20第四节 本章小结21
11、第四章 时间同步1588v2协议原理及设备实现22第一节 1588标准发展的背景22第二节 时间同步1588v2协议原理22一、1588标准发展概述22二、1588v2协议介绍23三、IEEE 1588v2协议传送机制的目标精度23第三节 IEEE 1588 V2的关键技术23一、1588 V2技术的关键技术点-网络模型23二、1588 V2技术的关键技术点-端口状态24三、1588 V2技术的关键技术点-主从同步25四、1588v2时钟模式26五、1588同步精度影响分析27第四节 1588v2接口基本功能与要求28第五节 传输同步网的实现30一、PTP设备类型30二、PTP设备组网模式介绍
12、31三、PTP设备同步的实现32第六节 本章小结33第五章 TD时间同步系统建设方案34第一节 TD时间同步系统建设方案34一、时间偏差的分配34二、TD时间同步节点设置35三、时间同步设备卫星源的使用36四、网管系统建设方案36第二节 时间同步地面传输方案及网络设计原则37一、1588v2传递对传输设备的要求37二、传送网频率同步设置原则37三、传送网时间同步设置原则38四、PTN等传输设备引接时间同步源的几种方式38五、光纤不对称测试的几种方式41第三节 TD时间同步系统设备配置42一、时间同步设备介绍42二、时间同步设备主要特点43三、时间服务器功能43四、网管功能44第四节 时间同步系
13、统设计示例44一、时间同步系统示意图44二、TD基站时间接口配置原则45三、时间同步设备连接方式45四、时间同步系统设计示例45第五节 本章小结49结 论50致 谢51参考文献52附 录53一、英文原文:53二、英文翻译:57三、缩略词语:61前 言在3G三大标准中,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和TD-SCDMA均是基站同步系统,TD-SCDMA系统是全网同步系统,其标准采用了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模式,要求所有基站之间严格保持时间同步,小区间切换、漫游等都需要精确的时间控
14、制,因此同步网成为TD-SCDMA通信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网络定时性能的关键。随着PTP技术以及TD-SCDMA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同多个传输设备生产厂家共同开展了基于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和基于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高精度时间传送方面的实验测试和相关研究,在多个省市的实际网络环境上取得了成功试点应用。在业务和应用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化发展背景下,中国移动还组织研究了通过多种高精度时间接口,在多种面向IP化的传输新技术平台上高精度时间传送的研
15、究和实验。目前主流的TD-SCDMA基站设备和国内传输设备都可提供PTP (Precision Time Protocol,协议是精密时钟同步)时间接口、1PPS(1 Pulse Per Second,秒脉冲)TOD时间接口和基于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和基于PTN的高精度传送方案;主流的TD-SCDMA基站设备都可提供IEEE1588v2(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PTP的同步功能和时钟恢复功能。另外,目前TD基站均普遍使用G
16、PS获取时间同步,由于GPS本身存在的不可靠性,不安全性和部署的局限性,故提出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授时系统,来替代GPS提供高精度时间同步。与此同时,高精度的时间同步设备应运而生,为网络提供统一精度的、可靠的时间同步系统1。第一章 TD-SCDMA的发展简介近20年来,移动通信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当前,大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全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所介绍的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提出的并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17、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批准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在介绍TD-SCDMA系统之前,先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2。第一节 TD-SCDMA标准的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亦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最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支持话音业务,仅能提供一般的低速率数据业务,速率为9.6Kbit/s14.4Kbit/s。改进后的第二代系统能够支持几十到上百kbit/s的数据业务
18、,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高能够支持2Mbits/s的速率。这也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广阔应用的应用前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3。早在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就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概念,同时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TG8/1进行研究。19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分配了230MHz的频率给FPLMTS(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1885-2025MHz和2110-2200MHz。关于FPLMTS的研究工作在1996年后取得了迅速的进展,首先ITU于1996年确定了正式名称:IMT
19、-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2000,国际移动通信-2000),其含义为该系统预期在2000年左右投入使用,工作于2000MHz频带,最高传输数据速率为2000kbps。IMT-2000的技术选取中最关键的是无线传输技术(RTT: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无线传输技术(RTT)主要包括多址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解码与交织、双工技术、信道结构和复用、帧结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道参数等。ITU于1997年制定了M.1225建议,对IMT-2000无线传输技术提出了最低要求,并
20、面向世界范围征求RTT建议。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全球化标准的竞赛中取得领先,各个地区、国家、公司及标准化组织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技术标准,到截止日期1998年6月30日,ITU共收到16项建议,针对地面移动通信的就有10项之多。其中包括我国电信科技研究院(CATT)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TD-SCDMA技术。欧洲提出5种UMTS/IMT-2000 RTT方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以下两种: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和TD-CDMA。前者主要由Ericsson、Nokia公司提出,后者主要由西门子(Siemens)公司提出。ETSI
21、(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将W-CDMA和TD-CDMA融合为一种方案:统称为UTRA(UMTS Telecommunication Radio Access),这种方案考虑是以W-CDMA作为主流,同时吸收TD-CDMA技术的优点作为其补充。美国负责IMT-2000研究的组织是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下的T1P1组、TIA 和 EIA。美国提出的IMT-2000方案是cdma2000,主要由Qualcomm、Lucent、
22、Motorola、和Nortel一起提出。美国还提出了另外一些类W-CDMA标准和时分多址标准UWC-136。日本的ARIB(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日本无线工业及商贸联合会)在第三代系统的标准研究制订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先后制订出6种RTT方案,经过层层筛选和合并,形成了以NTT DoCoMo公司为主提出的W-CDMA方案。日本的W-CDMA方案和欧洲提出的W-CDMA极为相似,与其融合。这10种提案中以欧洲的W-CDMA技术和美国的cdma2000技术最为看好,同时,中国的TD-SCDMA技术由于其本身的技术先进性并得到
23、中国政府、运营商和产业界的支持,也很受瞩目。通过一年半时间的评估和融合,1999年11月5日ITU 在赫尔辛基举行的TG 8/1第18次会议上,通过了输出文件ITU-R M.1457,确认了如下5种第三代移动通信RTT技术,见表1.1。表1.1 ITU确认的5种 第三代移动通信RTTCDMATDMAMCDSTDDSCMCCDMACDMACDMATDMATDMA其中主流技术是上述三种CDMA技术。ITU-R M.1457的通过标志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基本定型。我国提出的TD-SCDMA建议标准与欧洲、日本提出的W-CDMA和美国提出的cdma2000标准一起列入该建议,成为世界三大主流标准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时间 同步 系统 TDSCDMA 网络 应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