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无线测温网络中RFD模块的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无线测温网络中RFD模块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无线测温网络中RFD模块的设计.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1、课题研究的意义此项设计的主要意义在于对无线测温的电池供电产品化、实用化作出有益的尝试。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RFD模块能量消耗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CPU、无线模块、DPM和传感器提出具体的节能措施。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设计的是无线测温网络中的RFD模块,要求电池供电,无线发送温度信息。为了节能该模块采用超低功耗微处理器STC12A32S2,并且采用了动态功率管理策略(DPM);为了能实时地测量温度,所测数据能通过无线ZigBee局域网络发送到信息管理中心。完成模块的硬软件设计,完成系统硬件体系结构图和系统软件设计研究。3、提交的成果:(1)毕业设
2、计(论文)正文;(2)附录A 系统电路原理图附录B 外文文献及其译文附录C 主要参考文献及摘要附录D主要源程序清单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批 准 日 期2009年12月30日接受任务书日期2010年01月06日完 成 日 期2010年06月16日接受任务书学生(签字)无线测温网络中RFD模块的设计摘 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微传感器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节点能量有限且电池不易更换,能耗问题已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问题。其中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和低复杂度等优点受到高度
3、关注。因此,本文将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以节能技术为主线,在对ZigBee技术进行介绍后,通过与其它无线通信技术的对比,说明ZigBee技术更适合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然后,详细介绍了低功耗的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设计。接着对动态功率管理(DPM)的节能策略在所开发节点上的应用进行了说明。硬件的低功耗设计以及动态功率管理在节点上的应用,使节点的平均工作电流达到了0.5246mA。实际应用中,3.7V 20AH的电池可达到的工作天数为1588.459天。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节点;节能;DPM Design of R
4、FD Module in ZigBee Thermometric Network AbstractIntegrated with moder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icro-senso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WSN has wid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and became the current R&D hotspot at IT. Due to limitation of power supply for the nodes as well as the comp
5、lexity of battery replacement, energy conservation becomes a key problem in WSN. One branch of WSN based on the ZigBee technology, with its advantage in low-power, low-cost and low-complexity is being paid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to. H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n energy efficiency t
6、echnology for ZigBe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ith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WSN with a mainly focusing on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Firstly, beginning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ZigBee technology and a comparison of it with oth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we proved that it i
7、s more suitable for WSN. Secondly we introduce the hardware design of low-power node of ZigBee-based WSN. Then, we explain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saving technique-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DPM) on our nod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on a node o
8、f the application, make the average working current node reached 0.5246 mA.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3.7 20AH V battery can achieve the working days for 1588.459 days.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ZigBee, node, Energy Efficiency, DPM目 录引 言1第1章 概述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2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21.1.2 ZigBee技术31.1.3
9、 温度测量技术概述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第2章 ZigBee技术72.1 ZigBee协议简介72.2 ZigBee协议结构82.2.1 物理层82.2.2 MAC层102.2.3 网络层122.2.4 应用层122.3 ZigBee技术应用于WSN的优势13第3章 RFD硬件系统设计及其低功耗分析153.1 硬件低功耗技术综述153.2 节点各部分设计及功耗分析153.2.1 CPU能耗分析与节能设计163.2.2 无线通信模块选型173.2.3 传感器模块213.2.4 电源模块253.2.5 实时时钟电路31第4章 系统软件低功耗分析33结论与展望38致 谢39参考文献4
10、0附录41插图清单图2-1 ZigBee协议架构框图.7图2-2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8图2-3 物理层结构模型.9图2-4 物理层数据服务信息流程图.9图2-5 MAC层参考模型.10图2-6 MAC层数据服务信息流程图.11图2-7 连接的信息流程图.11图2-8 断开连接的信息流程图.12图3-1 节点的硬件结构框图.15图3-2 节点的能量消耗情况.16图3-3 单片机的晶振电路.17图3-4 CC2420芯片内部结构.19图3-5 CC2420RF状态控制.20图3-6 SZ05模块典型接线图.21图3-7 DS18B20封装结构.22图3-8 DS18B20内部结构图.22图
11、3-9 DS18B20寄生电源供电方式电路图.23图3-10 DS18B20寄生电源强上拉供电方式电路图.24图3-11 外部供电方式单点测温电路.24图3-12 外部供电方式的多点测温电路图.24图3-13 1650mA-hr 18650锂离子电池放电曲线.26图3-14 LTC3440转换效率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28图3-15 锂电池转换至3.3V的典型应用电路.28图3-16 典型振荡器频率下锂电池转换至3.3V的效率曲线.29图3-17 LTC3440电路原理图.30图3-18 LTC3531典型应用电路.31图3-19 LTC3531转换效率曲线图.31图3.20 LTC3531电
12、路原理图.31图3-21 实时时钟电路硬件原理图.32图4-1 系统的组成结构图.33图4-2 低功耗改进后的RFD模块流程.35图4-3 RFD模块接收与发送波形.36表格清单表2-1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包格式.9表2-2 ZigBee与其它4种无线通信技术对比.14表3-1 SZ05功耗指标.21引 言ZigBee是一种基于IEEE802.15.4规范的无线技术。它具有在802.15.4规范上创建的安全和应用层接口、工作于免授权的2.4GHz频段、以年计算的超低电池寿命、极大可伸缩的网络和星型网络拓扑(每个主设备可支持4万多个节点)等诸多优点。本设计采用了这种复杂度、成本和功耗都很低的
13、低速率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ZigBee。该技术主要针对低速率传感器网络而提出,它能够满足小型化、低成本设备(如温度调节装置、照明控制器、环境检测传感器等)的无线联网要求,能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在ZigBee通信网络中,网络节点即RFD模块采用电池供电,因此主要需要考虑到问题就是如何做到RFD模块的低功耗设计,从而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本设计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对无线测温的电池供电产品化、实用化作出有益的尝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RFD模块能量消耗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CPU、无线模块、DPM和传感器提出具体的节能措施。第1章 概述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随着
14、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微机电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由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多功能的传感器节点所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它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所覆盖区域里被监测对象的信息,最后发送给观察者。它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而且其涉及的技术很多是相关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IT领域内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将对21世纪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技术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线传感器网络一些特有的特征逐渐呈现出来:(1)与应用直接相关无线传感器网络对于不同
15、的应用,采用不同的传感器,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其软件、通信协议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应用场景,所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必然会有较大的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来设计其硬件平台、协议、软件等,这样才能够满足具体应用需求。这跟其它网络如移动通信网有着巨大的不同,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具体应用的特性,而不必像其他网络那样追求其统一性。(2)以数据为中心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用户关注的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哪种情况,对于是哪些个节点探测到这种情况,而又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数据融合后得到结果,用户并不关心。无线传感器网络这种特性符合实际需要,用户对感兴趣的事件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查询时,系统只需要告诉用户事件本
16、身,而不必把具体细节告诉用户。(3)节点数量多、密度大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通信距离有限,一个区域内必然要分布大量的节点来满足通信要求,另一方面为了对区域内的信息获取的更加精确、全面,不得不在区域中高密度地布置大量节点,通过高密度的大量节点所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数据融合得出感兴趣的事件,同时大量的冗余节点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4)自组织无线传感器网络这种自组织的特性是由其应用所决定的,它的应用环境特殊,节点在布置时一般不知道其预定的位置,节点之间的关系也不太可能预知,而且节点自身有不稳定性,新节点加入网络,网络中的节点由于能量耗尽退出网络。这些情况直接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要有自组织的能力
17、,在布置到监控区域后不需人为干预而自动搜索邻居节点,自动配置后加入到网络中,然后向基站转发监控数据;在遇到突发的情况时要能够自动调整,重新加入到网络中。(5)动态拓扑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动态的,网络中的节点可能移动,节点的工作状态也会改变,节点有可能会由于能量耗尽或工作故障而失效导致退出网络,新节点加入到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可能会受到环境和突出事件的影响,这些都有可能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随时改变,而且难以预测其将要发生的变化,因此网络要具有动态拓扑组织功能。(6)分布式、无中心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没有严格的控制中心,所有节点的地位平等,是一个对等式网络。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任何节点的故障不
18、会影响网络运行,具有较强的抗毁性。(7)多跳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通信能力有限,其覆盖范围是有限的,只能跟其覆盖范围内的邻居节点通信。当与超过其通信范围的其它节点通信时,不得不采取多跳路由。在网络中没有专门的路由设备,而是由网络中的节点来替代的。一个节点既有可能作为一个传感器节点来采集数据,也有可能作为一个中继来转发数据。多跳路由的采用不仅减低了系统对节点的要求,而且跟单路由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通信链路的可靠性。(8)节点资源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受价格、体积、功耗等的限制,它的电源、计算能力、通信能力都是有限的。网络中节点一般是由电池供电,而电池的能量有限,受特殊的使用环境决定更换电池
19、不太可行,一旦电池用完,节点也就退出了网络。(9)可靠性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应用的环境比较恶劣,而且一般是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工作,使得维护基本上不可行,这对节点的可靠性和网络的容错性、鲁棒性要求很高。节点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的实现,网络协议的设计会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性要求。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在军事、医疗、环境、建筑、家庭、工农业等多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价值。无线传感器网络最早源于军事领域,通过向敌方阵地散布密集的传感器节点,对敌方的战场状态进行感知,然后把信息传给指挥控制系统,通过多种数据的融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无线 测温 网络 RFD 模块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