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研究.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扩散工艺研究摘要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很可能成为未来主要电力来源之一,因此研究太阳能电池尤其其光电转化效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扩散制作p-n结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核心,是电池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本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低成本晶体硅太阳电池在工业化生产中的扩散制作p-n结工艺。太阳电池制作中的工艺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扩散工序而言,确保高效电池的高产能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保障扩散的均匀性,优化扩散的均匀性主要采取温区补偿技术。论文针对影响扩散均匀性的因素多且关联复杂等特点,重点对难于控制的气氛场因素进行系统实验研究,在气体流量、均流设计、炉内温度等方面提出
2、了较好的优化实验方法,通过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扩散均匀性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从扩散均匀性对太阳电池电性能的影响角度,本论文通过实验分析了电池表面不同扩散均匀性对填充因子FF、并联电阻Rsh、串联电阻Rs、开路电压Uoc和转换效率Eff的影响。验证了通过改善扩散工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扩散工艺,均匀性,转换效率The Diffudion Technology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ABSTRACTSolar cell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t m
3、ight be called the main power source of the future, the study of solar cells in particular,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is extremely important.Diffusion mading p-n junction is the core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and is one of the key to the good and bad quality of the battery. T
4、he main problem of this paper is the low-cost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in the production of p-n junction in the diffusion process.Optimization of solar cell production process is also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iffusion process, the biggest problem to ensure high effici
5、ent battery capacity is how to protect the spread of uniformity, optimization of the uniformity of spread mainly take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In this paper,experiment methods are adopted for optimizing diffusion uniform by analyzing diffusion air-flowing environmentthe air-flowing en
6、vironment,which is comprised of quartz boat,quartz block,SiC paddle etc,is controlled difficultly good experimental method of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in gas flow, current design, the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other aspects , by experimental methods appling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proliferation
7、of uniformity has been very good control.From the proliferation of uniformity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olar angle,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analyzed the proliferation of different cell surface uniformity in the fill factor FF, shunt resistance Rsh, series resistance Rs, the open circuit vol
8、tage Uoc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Eff . Proved that by improving the diffusion process to improve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KEY WORDS: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diffusion technology, uniformity, efficiency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11.2 我国光伏产业
9、发展的状态及趋势21.2.1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21.2.2 光伏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与危机3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3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及工作原理52.1常规晶体硅太阳电池结构52.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52.2.1 制绒62.2.2 扩散制p-n结62.2.3去除边缘p-n结和去磷硅玻璃72.2.4 镀膜72.2.5 丝网印刷电极82.2.6 烧结82.3 硅PN结太阳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92.3.1光生伏特效应92.3.2 I-V特性10第三章 扩散制作P-N结143.1 扩散的基本原理143.1.1 扩散的基本知识143.1.2 液态源磷扩散原理153.2 液态源扩散设
10、备163.2.1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163.2.2设备主要构成173.3 扩散参数183.3扩散方法和工艺条件的选择203.4 扩散质量的检验213.4.1表面质量检验213.4.2 方块电阻的检验21第四章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扩散工艺实验与研究234.1工艺气体流量对炉内温度的影响244.2废气排放位置对炉口均匀性的影响254.3 排风量大小对炉口均匀性的影响264.4均流板分流设计对扩散片内片间均匀性的影响274.5 扩散片内片间均匀性调节实验284.5.1 扩散炉温对方阻阻值的影响294.5.2调整扩散炉温改善片间扩散的均匀性304.6 扩散均匀性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32结论35参考文献3
11、6致谢37 第一章 绪论1954年出现了现在的硅太阳能电池的第一代产品。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开始了研究与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新纪元。自1973年能源危机爆发后,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甚至还建立了很多完全由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设施,如微波中转站、航海灯塔、路灯、捕虫器、公共汽车站牌等等。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可见一斑。1.1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领域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其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将太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进行能源利用的光伏产业是可再生能源非常有效的利用领域之一。近年来,太阳能的光伏应用已给我们展示了一幅
12、非常广阔的前景。它已开始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而且必将在更大程度上进一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除建设太阳电池大型电站、屋顶并网发电系统、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外,在某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太阳电池的利用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太阳电池可用于边远地区的独立电源供应,因为将国家电网延伸到边远地区或者在边远地区建造火力发电站来供应低密度的居民用电是非常昂贵的,相对来说应用独立的太阳电池发电系统成本反而降低。在远程通讯的中继站用电源、海上石油钻探船、民用、军用导航指示系统、边远或高山军用哨所照明、通讯及雷达系统电源等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另外,太阳电池还以小型能源的形式出现:如照明灯、花园灯、指
13、示灯及玩具电源、太阳能汽车电池、太阳电池游艇、常规电瓶充电太阳电池、医疗汽车的冷藏电源、冷藏车的制冷电源以及冰箱等。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能源供应不足。在过去十多年来世界太阳电池的产量一直以每年30到4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各国政府已采用各种方式来重组能源结构,大量支持太阳能电池这一“绿色能源”的推广和应用,纷纷提出了庞大的光伏发展计划。如日本的“新阳光计划”(NewSunshine Project),德国政府最近推行的“再生能源的法案一”,欧盟计划至2010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GW,澳大利亚计划2010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075GW。中国政府对外承诺至2010
14、年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0.45GW。本世纪中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78,太阳能达到28,其中太阳能发电达25.5%1。从目前国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为单晶硅、多晶硅、带状硅、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硅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从工业化发展来看,中心已由单晶向多晶方向发展2。1.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状态及趋势1.2.1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作为整个光伏产业的最下游也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1月
15、,中国国内已有10多个1MW级以上大型发电站启动。2009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750万千瓦,并进世界10强。利润的丰厚促使更多的投资商在近两年涌入光伏电池产业。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382MW,估计超过全球的40,理论上已成全球第一大生产国。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近年来快速增长,拉动了行业迅猛发展。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已达63.64亿美元,2009年1-8月出口额达87.21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23.37%,已占太阳
16、能光伏产品国际贸易总额近10%。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1.2.2 光伏产业发展中的瓶颈与危机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光伏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不可避免的看到快速发展中暗藏危机:一是“三头在外”,缺乏自主权。光伏产业发展的动力来自国外,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原材料“三头在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全行业。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依靠进口;90%以上的原材料要依靠进口;80%的销售靠出口。不过,中国光伏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被称为中国硅料第一股的江苏中能就成功解决了氯氢化技术,不仅为企业减低了投资成本,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做出重大贡献,也缓解国内的原料紧张。20
17、09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销售也开始逐渐转向不断扩大的中国国内市场。二是欧盟、美国等正在调整再生能源利用政府补贴政策,将直接影响光伏产品国际市场需求,所以光伏企业不仅要关注市场行情,还要了解研究各市场国国情和基础政策,用长远眼光考虑对策。三是环保问题,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原材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等相关行业,目前受关键技术和工艺技术的限制,其中重点行业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所以,技术创新是多晶硅材料生产的命脉,要做到整个产业的闭环式生产,是离不开科技支持的。一方面,要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尽量降低原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与此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18、力争在基础研究、工艺设备和技术标准等薄弱环节上实现突破。1.3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除了产业化运用新技术外,太阳电池制作中的工艺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太阳电池产业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在保证电池高转换效率前提下提高产能。扩散制作p-n结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核心,是电池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对于扩散工序而言,确保高效电池的高产能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保障扩散的均匀性。扩散均匀性好的电池,其后续工艺参数可控性高,可以较好地保证电池电性能和参数的稳定性。太阳电池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无疑转换效率是衡量器件质量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影响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硅材料质量、表面结构(限光)、电
19、极、寿命(钝化)等。具体到制造工艺过程,p-n结制作过程中的扩散工艺对电池的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包括扩散死层的减少、接触电阻损失的降低,开路电压的提高,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的增加,都为最终获得高光电转换效率的电池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关键工艺,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 熟悉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艺参数;2) 从扩散气氛场角度提出实验方法,总结改善扩散质量的方法;3) 扩散对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以上不同扩散工艺条件与电池的相关性能参数的关系,得出改善扩散工艺的方法,对生产线上快速有效的调适扩散工艺参数具有指导意义。第二章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及工作原理2.1常规晶体硅太阳能电
20、池结构目前商品化的太阳电池中。晶体硅电池是主流,其中,单晶硅电池约4成,多晶硅电池约占5成。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约在17-18,多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5-16。下面以多晶硅电池为例,阐述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图2-1 常规晶体硅太阳电池结构常规结构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如图2-1所示,由银电极、氮化硅减反膜、n型发射极、P型衬底、铝背场、背电极组成。国内太阳能企业使用的掺硼的P型多晶硅片,尺寸以156mm156mm为主,厚度约为200um,电阻率为0 .5-30/cm。通过表2-1的常规生产工艺,可制作出如图2-1所示的常规结构电池。2.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表2-1 太阳能电池生产
2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1、制絨2、扩散制p-n结3、除去边缘p-n结和磷硅玻璃4、镀膜5、丝网印刷Ag/Al背电极、Al背场、银电极,并烘干6、烧结7、测试分选2.2.1 制绒制绒是生产太阳电池的第一道工序,其作用有两个:一、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槭损伤层,线切割会在硅片表面残留l0um的机械损伤层,损伤层中的位错、缺陷是载流子的复合中心,对电池的性能不利,在制绒腐蚀过程中,同时把损伤层去除;二、形成金字塔陷光结构,降低反射率。晶向的硅片,在低浓度的NaOH溶液中,会发生以下反应:Si+2H2O+2OH-=Si032-+2H2(g)由于(100)面和(111)面具有不同的腐蚀速率,从而形成由多个(111
22、)面组成的金字塔结构。光线入射到这样的表面,至少会育两次机会与硅表面接触,有效减少光的反射,增加光的吸收,原片的平均反射率在30%以上,绒面的平均反射率可降到12以下。2.2.2 扩散制p-n结目前多数厂家都选用p型硅片来制作太阳电池, 一般用POCI3液态源作为扩散源,通过N2携带进入横向石英管中,加热到850-900进行磷扩散形成p-n结。这种方法制出的结均匀性好,方块电阻不均匀性小于3。扩散过程可表达为:4POCl3+3O22P2O5+6C12 在硅片表面形成P2O5的磷硅玻璃,接着用硅取代磷从而除去磷硅玻璃;磷被释放出来并且扩散进入硅中,同时Cl2被排出。2P2O5+5Si4P十5Si
23、O2 磷在扩散过程中有吸杂作用,能提高材料的少子寿命,扩散后的硅片少于子命一般在10us以上。延长扩散时间,降低最高扩散温度可以改善少子寿命2。2.2.3 去除边缘p-n结和去磷硅玻璃扩散过程中,会在边缘形成pn结,前后表面电学导通造成电池短路,因此必须去除。等离子刻蚀是国内厂家最常用的刻边方法,这种技术成本低廉 一批可以刻蚀300片,但操作过程难以实现自动化,而且容易磨损n+层,造成漏电。激光刻边是另外一种刻边技术,在电池正面距离边缘激光刻出十几微米深的沟,将正面的p-n结与背面新开,但是减少了电池的有效面积,这种技术应用不多。链式湿化学腐蚀3是日前最有可能替代等离子刻蚀法的左p-n结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晶体 太阳能电池 扩散 工艺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