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研究.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X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船舶机械工程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青山船厂起重车间设计(论文)题目: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研究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国内外能源危机现状分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意义;2、太阳能的特点分析;3、太阳能应用对船体结构的适应性分析;4、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关键技术分析;5、太阳能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阅读文献,论文中涉及参考文献不低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2、毕业论文1本。要求科学客观地反映论文撰写期间的全部工作和成果。其字 数一般不少于20000字(专科生不少于15000字)。要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正
2、文(包括绪论)中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或论点时,均应按先后顺序,在所引用部分的字句最后右上角处用方括号标明数字编码。 3、工作进度要求相关文献查阅,包括著作、学术期刊、会议交流材料、网络资源等(第1-2周);整理论文提纲并提交指导教师检查讨论(第3周); 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教师检查(第4-8周);论文整理、排版、装订成册(第9-10周)。指导教师签名 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 目 录摘要.11 绪论.22 国内外能源危机现状分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 的意义. 32.1 建筑能耗简述 . 32.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意义. 32.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前景. 53 太阳能的特点分
3、析. 73.1 太阳能的定义. 73.2 太阳能特点. 73.3 太阳能发电原理. 73.4 现代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84 太阳能应用对船体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9 4.1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 94.2太阳能动力系统在船舶上的可行性. .94.3实现太阳能动力船舶实船建造的方法及思想. 104.4光伏电池在船舶上的设计与布置. 105 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关键技术分析.125.1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最需要研究的问题 .125.2分析太阳能电池板如何在船舶上吸收和储存更多的太阳能.126 太阳能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16参考文献.20致谢.21 摘 要本文是对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技术的研究,
4、对其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分析了太阳能应用的意义,对太阳能特点及太阳能发电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参考一些现代太阳能应用技术后对太阳能应用对船体结构的适应性地以及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应用关键技术的分析,最后对太阳能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作为发展潜力巨大的动力能源,相信太阳能动力工程将在不久的将来会在船舶上广泛应用,同时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而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 绪论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对各国能源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再生新能源开发是减小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持续性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国策
5、。船舶是大耗能设(装)备,舰船节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尤 其是船舶可再生动力能源技术的研发,既是具有前瞻性、事关国家船舶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课题,也是可以和需要逐步研究实现的迫切课题。 当前,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船舶节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可再生能源作为船舶动力能源被视为前景良好的能源技术之一,与船型优化、电力推进、核动力推进、燃料电池应用、氢燃料应用、生物质燃油应用、舰船营运管理等并列为策略性船舶能源(节能)技术。国内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以及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也在开展或关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动力船舶的研制,并建造出了一些太阳能小艇。总
6、体上说,国内可再生能源动力船舶的研究与先进国家相比还较为薄弱,需要尽快展开这一新能源技术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海事技术等学科交叉,学术理论与工程应用结合的领域内的理论、工程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开发工作。 2 国内外能源危机现状分析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 的意义面对能源的潜在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特别自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积极开发利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从而实现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方式,因其节能和环保的效果,受到广泛的重视。太阳能热产业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最稳定的领域之一,最近几年太阳能热产业发展迅速,技术不
7、断进步,成本不断的降低,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太阳能热产业,使得太阳能热产业成为最近几年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中国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产业作为重要战略能源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稳步发展。2.1 建筑能耗简述 建筑物所用建筑材料的生产制造要消耗能源,建筑物的建设施工要消耗能源,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消耗能源;一句话,建筑物从建设到使用都离不开能源,能源是建筑物建设和使用全过程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建筑能耗有两种定义方法:一种是广义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生产制造、建筑物建设施工一直到建筑物使用的全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种是狭义建筑能耗或称建筑使用能耗,
8、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包括照明、采暖、空调、电梯、热水供应、炊事、家用电器以及办公设备等所消耗的能源。广义建筑能耗,范围过宽,跨越了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等不同的领域,故国际上通常所谓的建筑能耗,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我国现在一般所称建筑能耗,已与发达国家的认识和统计口径相一致,系指建筑使用能耗,即狭义建筑能耗。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5%以上,成为耗能大户。1996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3.89亿tce ,建筑能耗为3.54亿tce,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5.49%。如果将全国建筑能耗加上农村生活用生物质能消耗2.02亿tce,则我
9、国生活用能消费总量为5.57亿tce,占全国商品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消费总量的34.99%。据最新统计,2000年我国建筑能耗共计3.56亿tce,占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量的27.8%,已接近发展国家建筑用能占全社会能源消费量1/3左右的水平。2.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意义(1)可代替和少用资源有限、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人类社会目前消费的能源,包括建筑使用消费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源。这些能源,资源有限,不可再生,终究要枯竭。人类应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既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节约能源,又要积极研究开发利用资源无限,可以再生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10、道路。因此,在建筑中积极推广应用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代替和少用一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和由其转换成的二次能源,对减少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和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可减少耗用化石能源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但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又是造成大气和其它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分析,世界各国房屋能源使用中排放的Co2约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1/3,其在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环境与生态,就成为一个
11、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没有或很少有损害大气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物的排放,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在建筑中积极加以推广应用,可以减少CO2、so2、NOX以及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对减轻我国的大气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发挥很大的作用。 (3)是边远偏僻无电、缺能农村解决基本生活用电、用能需要的重要能源资源 我国边远偏僻的广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至今尚有千个乡、两万多个村未通电,不能用电照明,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至今尚有近1亿人口基本生活燃料短缺,一年缺柴几个月,为了做饭烧开水,大人小孩四出打算、砍柴、挖草根,扒树皮,严重影响了经济
12、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和脱贫致富的步伐。生活用能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农村建筑能耗的首位,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十分巨大。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可使至今尚未用上电的西部无电乡和村,用上电灯,看上电视,听到广播,甩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现代文明的落后生活。采用沼气、秸秆气化及太阳灶等,可使常为“锅下愁”的缺能农村的缺能状况得到缓解,滥确乱伐林木、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得到遏制,广大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4)可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住宅的舒适度,并可使建筑造型新颖别致,增强“卖点”,体现“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洗热水澡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安装
13、太阳热水器,不消耗能源,投资不大,使用简单,安全可靠,是满足广大农民洗热水澡需求的好办法,深受欢迎,增长迅猛。在城市,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热水系统,也是深受欢迎、市场需求增长快速的产品,它既可洗澡,又有供应热水,使用安全可靠,已与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形成三足鼎立这势。在西部地区广大农村的民宅和学校,推广被动式太阳房解决冬季采暖问题,不但节省能耗,而且清洁干净、省工省时,将使居民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住宅的环境大为干净舒适。在建筑物上安装光伏幕墙,在住宅屋顶上安装太阳电池组件,可与建筑紧密结合,设计建设得新颖别致、美观奇巧,既能发电,又是建筑构件,使建筑物的科技会含量提高,“卖点”增加。在旅游度假村
14、、花园别墅、居民小区的休闲场、游乐地、绿化草坪,安装建设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喷泉等,可使环境更加清悠、舒雅、情趣盈盈,充分体会其乐融融的文化气息。2.3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前景 (1)国家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十分重视、大力提倡 建国50年来,我国的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1949-1999年的50年里,一次能源产量增长45倍,发电量增长287倍,居世界的位次分别由第13位和第25位上升到第3位和第2位,居为世界能源大国。取得这一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能源建设中实行了一条“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能放在首位”的正确的能源发展战略方针。为贯彻这一方针,在节约能
15、源方面,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章办法。例如:1986年国务院颁发了节约能源管理条例;1996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印发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特别是1997年11月1日国家颁布了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使我国的节约能源工作有法可依,走了法治的轨道。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费的大户,是节约能源工作的重要方面。为在建筑领域贯彻节约能源的方针,建设部于1986年制订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1995年制订了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1996年印发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1997年印发了1996-2000
16、年建筑技术政策,2000年印发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2年以建科(2002)175号文印发了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 在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办法中,均对在建筑中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提倡,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在节约能源法中规定:“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
17、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各级人民政府就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方针,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在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提出: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机关报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积极技术科学研究,推进产业化,替代补充常规能源”;同时并在“重视建筑节能”和“加强城乡民用能源管理”等节中进行了详述。在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中提出:“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推广太阳能利用”。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提出的根据当地条件可以推广的建筑节能技术中,
18、包括有太阳热水器和太阳能建筑技术,并具体提出要“在村镇中推广太阳能建筑,到2000年累计建成1000万m2至2010年累计建成5000万m2”。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提出把“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和“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在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地下水、河水、湖水、海水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关键技术与设备,继续研究推广太阳建筑,到2005年累计建成太阳能建筑5000万m2。通过太阳热水器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试验研究,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大力推广应用太阳热水器,到2005年太
19、阳热水器集热板使用面积达到6000万m2,太阳热水器使用率占城市家庭的10%-20%。利用太阳能发电、采暖与空调的建筑以及利用地下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面积达到2000万m2”。 (2)在建筑中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广阔、前景诱人 在广大城镇和农村大力推广应用太阳热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洗澡热水和其它生活热水是我国在建筑中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最为成功的项目,到2001年我国已累计拥有太阳热水器达3100万m2,居世界第1位。国家经贸委规划,到2015年全国家庭住宅太阳热水器普及率达到20%-30%,全国累计拥有量达到2.32亿m2。这一规划的节能及减排情况为:到2005、2010-2015年
20、末,可形成的年节煤能力分别为125万tce、270万tce、445万tce,可形成的co2、so2和粉尘的年减排能力分别为90年t、2.5万t、25万t和198万t、5万t、50万t以及320万t、9万t、90万t。 在建筑中应用低温地热有暖,可以节约常规能源,减轻在气污染、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采暖费用。我国在这方面的应用技术成熟,所用设备已投入产业化生产,到2000年底全国已拥有地热采暖面积达1000万m2。这个项目,在有地热资源的采暖区,市场前景广阔,应积极加以推广。国家经贸委提出:要大力开拓地热采暖市场,到2005、2010、2015年地热采暖累计面积分别达到1500万m2、2250万m2
21、、3000万m2。地热采暖的环境效益明显。据分析,预计到2005年前,打1眼回灌井,建立套生产回灌地热供暖系统,与燃煤锅炉供暖相比,20煤灰2876t;预计在2006-2010年间,30万m2供暖面积,每年可减排SO2217.8t、烟尘213.3t、煤灰4313t。 被动式太阳房技术成熟、增加投资少节约能源、有利环保,是解决广大农民冬季采暖的好办法,在我国采暖区的广大农村应用市场广大。建设部提出的到2015年累计建成5000万m2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环保空调设备,即可节电,又可降低费用,在城市商业建筑和民用住宅中的市场潜力很大。应进一步提高设备技术性能和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太阳能 船舶 应用技术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