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DESIGN OF ELECTRONIC SCALE BASED ON MCU 完整版说明书,CAD图纸等,联系153893706学生姓名: 学 号:年级专业及班级:2008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指导老师及职称:学 部:理工学部提交日期:2012 年 5 月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2、。同时,本设计的著作权由本人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指导教师共同拥有。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1 前言2 1.1 电子称重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2 1.1.1 电子称重技术的现状2 1.1.2 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趋势2 1.2 论题研究内容42 系统方案论证4 2.1 方案一4 2.1.1 方案一工作原理4 2.1.2 方案一原理框图5 2.2 方案二5 2.2.1 方案二工作原理5 2.2.2 方案二原理框图5 2.3 方案比较5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6 3.1 信号采集电路6 3.2 按键及显示电路7 3.3 单片机
3、最小系统10 3.4 片外存储器13 3.5 报警电路设计16 3.6 AD转换电路174 软件设计20 4.1 设计思想21 4.2 程序设计说明21 4.2.1 总流程图21 4.2.2 按键子程序22 4.2.3 十六位显示子程序22 4.2.4 八位显示子程序23 4.2.5 计算金额子程序24 4.2.6 移位子程序26 4.2.7 重量转换子程序26 5 效益分析27 6 结论28参考文献29致谢30附录3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 摘 要:目前,台式电子秤在商业贸易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需要交流电源供应、携带不便、应用场所受到制约。目前国际化的趋
4、势是电子秤向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于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等,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子秤,其主要由电源、称重传感器、单片机、键盘/开关、LED显示器等部分构成。主要技术指标为:称量范围0kg40kg;分度值0.01kg;电源5v。仪器主要功能有显示单价、显示重量、显示物品种类、显示总金额、单价设定等。 关键词:单片机;显示;键盘;重量;金额Design of Electromic Scale Based on Mcu Abstract: Currently, desktop electronic scale used in commercial
5、 trade was fairly widespread, but there is a big limitation: bulky, costly, requires AC power supply, bring inconvenience, site constraints. Current trend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scales, modular, integrated, intelligent, and its technical performance tends to be
6、 high speed, high accuracy, high stability, high reliability, have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This article has designed an electronic scale, their main power, weight sensor, MCU, LED display, keyboard/switch parts.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weighing range 0kg-40kg; 0.01kg; 5V power supply. Instrum
7、ent price main features are displayed, display type, showing the total amount of weight, displaqy items, price setting, and so on.Keywords: SCM; Display; Keyboard; Weight; The amount of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商业行为也越来越现代化,人们对称重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尤其是单片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巨大进步,对智能电子称重系统的发展起
8、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电子称重系统不断向着重量轻、携带方便、测量精度高、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本设计中的电子秤具备以上特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推广到市场、超市等场所。该设计是运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由于采集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单片机不能对其进行处理,所以通过A/D转换器将采集信号转换为数字量,然后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将重量、单价和总金额通过显示电路显示出来,可以直接读取总金额,使用起来很方便,并且准确度比较高。1. 1 电子称重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1.1.1 电子称重技术的现状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
9、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我国电子衡器的技术装备和检测试验手段基本达到国际90年代中期的水平。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我国的电子衡器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执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制定的国际建议并要
10、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与装备、有国际水平的质量。这就要求企业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努力提高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水平,稳定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面对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电子衡器的发展趋势是明确的,就是要从观念上、技术上和管理上迅速赶上,瞄准先进、与时俱进、迎接挑战、开拓创新、以提高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水平为突破口,主要解决电子衡器中的工程化产品的定型设计。生产工艺质量保证,可靠性考核等规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提高批量生产能力,使我国的民族衡器工业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1.1.2 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小型化。体积小、高度低、
11、重量轻,即小、薄、轻。近几年新研制的电子平台秤结构充分体现了小薄轻的发展方向。对于低容量的电子平台秤和电子轮轴秤,可采用将薄型或超薄型的圆形称重传感器,直接嵌入钢板或铝板底面与称重传感器外径相同的盲孔内,形成低外形的秤体结构,称重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由秤的额定载荷和力学要求计算决定。钢板或铝板就是秤体的台面,称重传感器既是传感元件,又是承力支点,极大地减化了秤体结构,减少了活动连接环节,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中等或较大容量的电子平台秤、电子地上衡,已经出现了采用方形或长方形闭合截面的薄壁型钢,并联排队列焊接成一个整体的竹排式结构的秤体,4个称重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最外边两根薄壁
12、型钢两端的切口内,安装在称重传感器承力点上的固定支承就是秤体的承力支点,既减化了承力传力机构,又节省了秤体高度,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秤体结构。对于大型电子平台秤,可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等强度和刚度计算,采用抗弯钢度大的型材和轻型波纹夹心钢板等。 (2) 模块化。对于大型或超大型的承载器结构,如大型静动态电子汽车衡等,已开始采用几种长度的标准结构的模块,经过分体组合,而产生新的品种和规格。以(5、6、7)m长的同宽度3种标准模块为例,由单块、二块、三块到四块分体组合,可以组合成长度为(528)m的22种规格的分体式秤体结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各行业用户的需要,选择其中10余种常用的标准规格即
13、可。这种模块化的分体式秤体结构,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互换性和可靠性,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集成化。对于某些品种和结构的电子衡器,例如小型电子平台秤、专用秤、便携式静动态电子轮轴秤、静动态电子轨道衡等,都可以实现秤体与称重传感器,钢轨与称重传感器,轨道衡秤体与铁路线路一体化。 如秤体与称重传感器一体化的便携式静动态电子轮轴秤,多用硬铝合金厚板制成。其结构原理是经过固溶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板,或通过在4个角上钻孔和铣槽分别形成4个悬臂梁型称重传感器,或在铝合金板的底面铣出多个对称的盲孔和盲槽形成整体剪切梁型称重传感器。这就使得秤体与称重传感器合二为一,即铝合金板既是秤体
14、台面又是一个大板式称重传感器。以后者结构的10t便携式动态电子轮轴秤为例,其尺寸为720mm550mm32mm,重量约为23kg。 (4) 智能化。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与电子计算机组合,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来增加称重显示控制器的功能。使电子衡器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推理、判断、自诊断、自适应、自组织等功能,这就是当今市场上采用微机化称重显示控制器的电子衡器与采用智能化称重显示控制器的电子衡器的根本区别。 (5) 综合性。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规律就是不断的加强基础研究并扩大应用,扩展新技术领域,向相邻学科和行业渗透,综合各种技术去解决称重计量、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问题。例如在流量计量专业,如
15、果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建造一套标准大流量测量系统,价格相当昂贵。如果采用称重法即质量流量法,只要将重量和时间测量准确,大流量的测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某些商用电子计价秤而言,只具备称重、计价、显示、打印功能还远远不够,现代商业系统还要求它能提供各种销售信息,把称重与管理自动化紧密结合,使称重、计价、进库、销售管理一体化,实现管理自动化。这就要求电子计价秤能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把称重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控制系统。 (6) 组合性。在工业称重计量过程或工艺流程中,不少称重计量系统还要求具有可组合性,即测量范围等可以任意设定;硬件能够依据一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作某些调整;硬件功能向软件方向
16、发展;软件能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和扩展;输入输出数据与指令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条形码,并能与外部的控制和数据处理设备进行通信。1.2 论题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基于单片机电子秤的控制部分的设计及理论分析,以及电路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程序原理。该系统包括按键、显示、单片机最小系统和信号采集电路。按键使用44矩阵式键盘模块,通过软件编程可以对单片机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单价的设定等功能。显示电路由数码管、译码器构成,CPU通过控制显示电路对被测物品的重量、单价和总金额进行显示。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由AT89S51芯片、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构成的核心控制系统。经过编程,该系统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
17、外围电路对数据进行显示。信号采集电路由压力传感器来采集压力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放大送入CPU进行数据处理。文中对程序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极易于理解。2 方案论证 本系统通过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应力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但是由于这一信号通常都很小,所以需要先通过放大系统进行放大,然后再对信号进行处理。放大系统把来自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到适当范围,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后成为数字量,然后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及译码显示,显示被测物体的重量值。2.1 方案一2.1.1 方案一工作原理 本方案运用应力传感器将应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入A/D转换
18、器进行模数转换,然后将数字量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最后通过显示电路显示称重结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2.1.2 方案一原理框图 图1简单电子秤原理框图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simple electronic scale2.2 方案二2.2.1 方案二工作原理 本方案运用应力传感器采集应力信号,并将应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但是由于信号不符合要求,所以要先用放大电路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使其在适当的范围内,然后送入十二位模数转换器进行转换,最后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通过键盘控制和单片机数据处理,将重量、单价和总金额通过显示电路显示出来,可以直接读取总金额,使用起来
19、很方便,并且准确度比较高。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2.2.2 方案二原理框图 图2十二位模数转换电子秤原理框图Fig 2 Twelve bit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electronic balance principle diagram2.3 方案比较 本设计是基于51单片机的电路设计,其功能是测量物体的重量。方案一的电路结构最简单、使用器件最少、体积小,并且可以直接读取重量,该方案虽然能够完成测量物体重量的功能,但是用于买卖商品时并不能直接读取总价格,还要经过计算才能得到,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方案二的电路结构也很简单,此电路采用的是十二位模数转换,并添加了按
20、键控制电路,还可以直接显示总金额,和方案一相比,虽然电路连接变得复杂了,但是提高了分辨率,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而且更加方便实用,功能更全。 通过上述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选择方案二,该电路虽然连接比较复杂,但是功能比较强大,可以显示买卖商品的重量、单价和总金额,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取,使买卖双方都可以看到示数,使用方便,因此选择方案二。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1 信号采集电路(1)压力传感器原理: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压电效应制造而成的,这样的传感器也称为压电传感器。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相关产品。电阻应变片受力产生形变,使加在应变
21、片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如图3所示。 图 3 金属电阻应变丝的结构 Fig 3 Metal resistance wire structure 陶瓷压力传感器原理 压力直接作用在陶瓷膜片的前表面,使膜片产生微小的形变,厚膜电阻印刷在陶瓷膜片的背面,连接成一个惠斯通电桥(闭桥),由于压敏电阻的压阻效应,使电桥产生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高度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原理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的压力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单片机 电子秤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