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学生姓名: 学号:0712010408学 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任务起止时间: 2011年 3月 8日至 2011年 6月 28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该论文结构合理,格式规范,语言流畅,方案设计合理,理论分析正确,达到了本科毕业学位论文要求,同意参加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评阅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评阅教师签名: 评阅教师职称: 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答辩委员会评定,该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职称: 年 月 日 教务处制表哈
2、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刘欣 学号:0712010408学 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任务起止时间: 2011年 3月 8日至 2011年 6月 28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毕业设计工作内容:了解控制原理及设计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单片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从而实现对藏书室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时间安排如下:第 12 周:查阅相关资料并翻译外文资料;第 35 周:学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第 68 周:熟悉温湿度传感器的管脚特点及工作原理;第 912 周:对系统的硬件结构进行设计,确定最终的硬件结构图;第1315周:书写论文的初稿,进一步完
3、善控制系统及功能,根据硬件进行软件设计。第1617周:修改并完成书面论文,准备答辩。资料:1 李全利,仲伟峰,徐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01682 William K WilsonEnvironmental guidelines for the storage of paper record R. NISO TR01,2005,USA3 陈旭明单片机设计与仿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4201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 月 日系主任意见:签名:年 月 日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摘要针对温、湿度对纸张耐折度的影响,设计了适应中小型文献资料库应用的温、湿度监控装置。此装置
4、不仅能实现温、湿度检测、温湿度实时调节和显示,而且能实现温、湿度参数上下限定值的设定,当温湿度超上下限的时候能够进行报警,并启动相应的装置从而改变室内温度。该控制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和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功能强、控制灵活方便且价格低廉等优点。单片机的应用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比较大的系统,人们往往采用微机进行控制,小一些的系统较多采用51或96等系列的单片机。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核心实现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可以进行上位机通
5、信,并给出了详细的电路原理图。 关键词温度控制;湿度控制;串行接口; 485总线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monitor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bstractAccording to temperature, humidity on paper folding, the effects of the resistance of the design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documents database application of temperatu
6、re, humidity monitoring device. This device can not only realize temperature, humidity,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djusting detection and display, and can realiz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parameters of the limi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set, and when the time limit to be able to call the p
7、olice, and start the corresponding device which changes indoor temperature. This control system has the high accuracy, simple to use, low cost and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has certain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SCM has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less consumption, function of st
8、rong,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control and the price cheap, etc. The application of SCM is fundamentall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idea and design method. In real life, for a larger system, people often take the microcomputer control, the smaller system by 51 or 96 more, series m
9、icrocontroller. In this paper, we have designed to AT89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main core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can undertake PC communications, and gives the detailed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 Keyword Tem
10、perature control; Humidity control; Serial interface; 485 bus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研究现状21.3 论文研究内容7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92.1 方案设计92.2 系统设计原则92.3 本章小结11第3章 硬件设计123.1 AT89C51单片机简介123.1.1 主要特性133.1.2 外部管脚133.2 测温度电路153.2.1 内部结构173.2.2 DS18B20工作原理183.3 测湿度电路213.4 键盘243.5 显示LCD243.6 上位机通信253.7 本章小结26第
11、4章 系统软件设计274.1 主程序设计274.2 温湿度检测模块294.3 显示报警模块304.4 本章小结31结论32致谢33参考文献34附录37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345毫秒,嫦娥2号点火,19时整成功发射。在飞行后的29分53秒时,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轨道。19时56分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这次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自动化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自动化的发展,自动化开始向复杂的系统控制和高级的智能控制发展,并广泛地应用到国防、科学研究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实现更大规模的自动化,例如大型企业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全国铁路自动调度系统、国家电力网
12、自动调度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自动化指挥系统、国民经济管理系统等。自动化的应用正从工程领域向非工程领域扩展,如医疗自动化、人口控制、经济管理自动化等。自动化将在更大程度上模仿人的智能,机器人已在工业生产、海洋开发和宇宙探测等领域得到应用,专家系统在医疗诊断、地质勘探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和农业自动化将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并得到迅速发展。古旧文献资料是记载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如何有效的保护这些重要文件,已成为当务之急。温、湿度是影响文献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温、湿度控制成为文献保护的关键环节。根据传统的方法,人们主要采用温度计、湿
13、度计来采集温、湿度值,通过人工操作加热、加湿、通风和降温设备来控制温、湿度。但是由于温、湿度计精度比较低,以及人工读数时人为因素原因,使得温、湿度检测不仅速度慢,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随着人们对重要文献保护的重视,针对文献资料库温、湿度控制的设备也相应出现。这些由工控机集中控制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或由微机与PLC组成的分布式温、湿度控制系统,大都是成本较高,不适合更多中小型文献资料库的应用。针对我国目前文献保护资金短缺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经济科学使用的监控设备。针对此问题,设计了相对精度高、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的温、湿度监控装置。利用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来控制文献资料库的温、湿
14、度,不仅能够节省能源,还能用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好的控制效果。该控制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使用简单、成本较低和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不仅可以应用在文献资料库,也可以应用在温室大棚、畜牧业中的孵化和饲养环境调节、粮食储藏一级家居环境控制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1.2 研究现状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国外温度调节系统 自7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过程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
15、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动下,国外温度调节系统发展迅速,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在这方面,以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国技术领先,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数字控制器 测量与变送装置 电加热炉 执行器 给定值 炉温仪表,并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它们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1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等复杂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2能够适应于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3能够适应于受控系统过程复杂、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4这些温度控制系统普遍采用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等理论及计算机技术,运用先进的算法,
16、适应的范围广泛。 5普遍温控器具有参数自整定功能。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温控器具有对控制对象控制参数及特性进行自动整定的功能。有的还具有自学习功能,它能够根据历史经验及控制对象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相关控制参数,以保证控制效果的最优化。6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抗干扰力强、鲁棒性好的特点。目前,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在计算机出现以前,有不少能工巧匠做出了不少精巧的机械。进入电器时代后,人们借助电气技术实现了自动控制机械,自动生 产线甚至自动工厂,并且大大地发展了控制理论。然而,在一些大 中型系统中自动化结果均不理想。只有在计算机出现后,人们才见到
17、了希望的曙光。如今借助计算机逐渐实现了人类的梦想。但是,计算机出现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计算机作为科学武器,在科学的 神圣殿堂里默默地工作,而工业现场的测控领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 应用。只有在单片机(Microcontroller)出现后,计算机才真正地从科学的神圣殿堂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现代 化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武器。目前,单片机在民用和工业测 控领域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彩电,冰箱,空调,录像机,VCD,遥控器,游戏机,电饭煲等无处不见单片机的影子,单片机早已深深 地溶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单片机能大大地提高这些产品的智能性,易用性及节能性等主要性能指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舒
18、适和方便的同时,在工农业生产上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单片机按用途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1通用型单片机2专用型单片机专用型单片机是指用途比较专一,出厂时程序已经一次性固化好,不能再修改的单片机。例如电子表里的单片机就是其中的一种。其生产成本很低。通用型单片机的用途很广泛,使用不同的接口电路及编制不同的应用程序就可完成不同的功能。小到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大到机器设备和整套生产线都可用单片机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目前,我国在温度等控制仪表业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行业内企业规模小,且较为分散,造成技术力量不集中,导致研发能力不强,制约技术发展。 2商品化产品以PID 控制器为主,
19、智能化仪表少,这方面同国外差距较大。目前,国内企业复杂的及精度要求高的温度控制系统大多采用进口温度控制仪表。3仪表控制用关键技术、相关算法及控制软件方面的研究较国外滞后。例如:在仪表控制参数的自整定方面,国外已有较多的成熟产品,但由于国外技术保密及我国开发工作的滞后,还没有开发出性能可靠的自整定软件。控制参数大多靠人工经验进行加热、加湿、通风和降温设备来控制温、湿度。但是由于温、湿度计精度比较低,以及人工读数时人为因素原因,使得温、湿度检测不仅速度慢,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
20、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
21、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已明显地朝三个方向发展;这三个方向就是:巨型化,单片化,网络化。以解决复杂系统计算和高速数据处理的仍然是巨型机在起作用,故而,巨型机在目前在朝高速及处理能力的方向努力。单片机在出现时,Intel公司就给其单片机取名为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单片机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这一点是巨型机和网络不可能做到的。 数字单片机的技术发展:数字单片机的技术进步反映在内部结构、功率消耗、外部电压等级以及制造工艺上。在
22、这几方面,较为典型地说明了数字单片机的水平。在目前,用户对单片机的需要越来越多,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分别就这四个方面说明单片机的技术进步状况。 1. 内部结构的进步 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例如:定时器,比较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Watchdog电路,LCD控制器等。 有的单片机为了构成控制网络或形成局部网,内部含有局部网络控制模块CAN。例如,Infineon公司的C505C,C515C,C167CR,C167CS-32FM,81C90;Motorola公司的68HC08AZ 系列等。特别是在单片机C167CS-32FM中
23、,内部还含有2个CAN。因此,这类单片机十分容易构成网络。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时,构成一个控制网络十分有用。 为了能在变频控制中方便使用单片机,形成最具经济效益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有的单片机内部设置了专门用于变频控制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这些单片机有Fujitsu公司的MB89850系列、MB89860系列;Motorola 公司的MC68HC08MR16、MR24等。在这些单片机中,脉宽调制电路有6个通道输出,可产生三相脉宽调制交流电压,并内部含死区控制等功能。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现在有的单片机已采用所谓的三核(TrCore)结构。这是一种建立在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单片机 温湿度 监控 系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