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的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的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题目: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摘 要本文设计了一个温度自动控制器。本设计以单片机(8031)为控制核心,外加硬件电路,将温度显示和数字控制集和于一体,实现智能温度控制。并采用软件程序实现升温的调节,能对加热炉的升温速度和保温时间严格控制。单片机控制系统由微处理器和工业生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本文是通过热敏电阻和单片机等,来实现对工程上一些系统的温度进行范围控制的过程。关键词:测温;PID算法;单片机;温度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a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 design is based on
2、 SCM (8031)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ore, the sur- hardware circuit, the temperature demonstration and the numerical control collection and in a body, realizes the intelligence temperature control. It realizes the elevation of temperature adjustment with the software routine, can heating furnaces ele
3、vation of temperature speed and the soaking time strict control.Microprocessor and microcontroller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two major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objects. This article is a microcontroller such as through the thermal resistance and to achieve a number of system engineeri
4、ng on the temperature range control of the process.KEY WORDS:Measure warm;PID algorithm; single flat machine and Temperature Controller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前 言.1 1.1 概述.2 1.2 课题分析.2 1.3 设计思路.2第2章 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 2.1 系统的基本组成.3 2.2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3第3章 测温电路的选择及设计.5 31 热电偶测温电路.53.1.1 热电偶.53.1.2 毫伏变送器.6 3. 2
5、 热敏电阻测温电路.63.2.1 热敏电阻.63.2.2 关于铂电阻的特性.73.2.3 温度测量电路.7第4章 芯片组的电路设计.8 41 ADC0809与8031接口硬件电路设计.8 42 8155与8031接口硬件电路设计.9 4.2.1 8155芯片的结构.9 4.2.2 8155与8031接口电路.9 43 2732EPROM的工作原理及硬件接口设计.11第5章 掉电保护功能电路.14第6章 温度控制电路.15 6. 1 温度控制电路.15 62 控制规律的选择.16第7章 系统程序设计.18 71 系统控制主程序.18 72 中断服务程序.20 73 采样程序及其流程图.24 74
6、 数字滤波子程序及其流程图.25总 结.27致 谢.28参考文献.29附 录.30第1章 前 言1.1概述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是信息采集控制(即温度控制器技术)、信息传输(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温度控制器属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尤其是温度控制器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等领域,数量日渐上升。温度控制器是基于单片机开发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用户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值来控制加热器等执行机构,从而改变温度至用户所需。近些年来,因为温度控制器环节已经被纳入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个人电脑(PC)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全球工业电子温度控制器市场增长
7、缓慢。随着我国电子温度控制器市场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生产技术应用与研发必将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了解国内外电子温度控制器生产核心技术的研发动向、工艺设备、技术应用及趋势对于企业提升产品技术规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十分关键。目前主要有模拟、集成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和智能电子式温度控制器两大系列。且国际上新型温度控制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电子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电子自动化、信息采集控制在任何行业都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温度控制器发展初期是机械式温度控制器,这类温度控制器采用双金属片或充气膜盒感测室内温度,使用波段开关直接调整风速。双金属片温度控制器现基本已淘汰,
8、只使用在一些要求不高较低档场合;充气膜盒温度控制器当前较流行,但总体来讲机械式温度控制器缺点十分明显:1.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外观陈旧呆板;2.机械式温度控制器控温精度差;3.容易打火(直接切换强电);4.极易在一个极小温差范围内频繁开关水阀(风阀);5.功能比较单一。鉴于这些,智能电子式温度控制器全面取代机械式温度控制器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本文将介绍一款以单片机为核心,具有智能、可编程、环保和节能等特点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本设计的温度控制器是已单片机为核心的。单片微型机简称单片机,它是在一片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部件,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等接口部件。单片机是微机发展的一个重要
9、的分支,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小、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价格便宜等优点,故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系统、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单片机的潜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在工业控制、自动化仪器仪表、计算机系统接口、智能化外设等应用领域发展很快。它的应用对于产品升级换代、机电一体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采用单片机
10、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2课题分析单片机控制系统由微机和工业生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整个控制系统是通过接口将计算机和生产过程联系起来实现计算机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和控制。本文介绍了MCS51单片机对温度控制系统硬件接口和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包括单片机系统的扩展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的扩展,输入/输出接口扩展和温度控制电路的接口。1.3设计思路首先,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参考多种温度控制器方案并确定出自己将要设计的方案;(根据系统具体指标要求,可以对每一个具体部分
11、进行分析设计。此外,整个控制系统可分为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两大部分。可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设计)再对自己打算设计的方案进行仿真调试;当仿真调试得到理想效果时,再将设计好的原理电路制成PCB板;随后清点需要的元器件,并购买;最后,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完成实物并调试。第2章 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1系统的基本组成在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其中,温度控制也越来越重要。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
12、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本系统是由核心处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键盘显示模块、及控制执行模块等组成。方案一: 采用AT89S51作为电路的控制核心,使用12位的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574A进行数据转换,控制电路部分采用PWM控制可控硅的通断以实行对温度的连续控制,此方案精度相对较高,但价格昂贵。如用于本设计,显得浪费资源。方案二: 采用8031作为控制核心,以使用最为普遍的器件ADC0809作模数转换,控制上使用对电阻丝加电使其升温。此方案简易可行,器件的价格便宜,且应用简单。对本次设计而言,相对适宜。综上分析,针对此次设计,我们采用方案二即可:整个系统由803
13、1单片机、8155外围接口芯片,以及2732EPROM可擦除程序存储器、ADC0809模数转换器、温度检测元件和温度控制电路组成。82.2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控制系统工作如下:材料温度由热电阻测量,信号放大通过放大器,毫伏信号放大后由A/D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再通过光电耦合器,进入主机电路。由主机进行数据处理,判断分析,再输出数字控制量,去控制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同时,超过上下限时进行自动报警,控制中自动显示温度值。进行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如下问题: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具有超偏报警功能,超偏时,发光管以闪光形势报警;输入输出通道和主机都用光电耦合器进行隔离,使仪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采
14、用六位LED显示;温度控制范围涉及测温元件、电炉功率的选择;控制精度、超调量等指标,涉及到A/D转换精度、控制规律选择等。系统原理框图如下所示:见附图1本设计温度控制器以单片机芯片组为控制中心,由掉电保护供电系统对各个部分进行供电。温度测试电路将温度信息转换为模电信息,经数模转换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再传到温度控制中心(芯片组)进行分析处理。在芯片组的处理下,控制温度控制电路的工作,控制显示当前温度及过温报警。温度控制电路工作以改变温度,从而达到控温目的。第3章 测温电路的选择及设计3.1 热电偶测温电路3.1.1热电偶热电偶是将温度量转换成电势大小的热电传感器,它被广泛用来测量100130
15、0范围内的温度,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度高,热惯性小,可测局部温度,集中检测,自动记录等特点。2 图3.1热电效应如图,将两种不同材料导体A、B两端接在一起,一端温度为,另一端为T(T),这时在这个回路中将产生一个与温度、T以及导体料性质有关的电势(T、),这样构成的热电变换元件称为热电偶,可用来测量温度,这种热电效应产生的电势(T、)是由珀尔帖效应和汤姆逊效应引起的。常见的几种标准化热电偶有:铂铂热电偶(WRLB)(分度号LB-3)、铂铂热电偶(WRLL)(分度号:LL-2):镍铬、镍硅或镍铬镍铝热电偶(WREV)(分度号EV-2):镍铬考铜热电偶(WREA)(分度号EA-2)。 3.
16、1.2毫伏变送器 毫伏变送器是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中的一种,它可以将来自热电偶的MV级信号转换为电流输出,同时还能对热电偶温电曲线进行校正,从而使热电偶检测的温度值与变送器的输出具有线性关系,本系统中所有用的变送器为EX系列仪表中的热电偶温度变送器它的输入电路有冷端补偿和断偶保护措施,负反馈电路具有线性功能。线性功能:毫伏单元变送用折线近似地代替曲线构成非线性负反馈使变送器整个闭合的特性具有非线性,如果这个非线性的规律和所用热电偶特性曲线互相抵消,就可以使输出电压和电流具有完全正比于温度的性能。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将变送器进行零点迁移,当温度范围为4001000,热电偶输出16.441.32mv,
17、使变送器输出010mv,其输出经过电流电压变换电路转换为05v电压信号,这样,使用8位的ADC使量化误差达2.34。3.2 热敏电阻测温电路3.2.1热敏电阻利用感温电阻,把测量温度转化成测量电阻的电阻式测温系统,常用于测量-200+500范围内的温度,大多数金属导体的电阻,都具有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其特性方程如下: 、分别为热电阻在t和0时的电阻值。a为热电阻的电阻温度系数(1/)对于绝大多数的金属导体,a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温度的函数,不同的金属导体,a保持常数所对应的温度范围不同,选作感温元件的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a越大,热阻的系数大,最敏度越高,纯金属的a比合金的高,所
18、以一般采用纯金属作热敏电阻元件。在测温范围内,a保持常数,便于实现温度表的线性刻度特性。具有比较大的电阻率,有利于减少热电阻的体积,减少热惯性。特性复现性好,容易复制。3.2.2关于铂电阻的特性铂的物理化学性能非常稳定,是目前制造热电阻的比较好的材料,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铂的使用温度范围-200+6000100的电阻温度系数平均值(/)为3.923.98,电阻率为()0.098100.106在0时,铂的电阻值=1003.2.3 温度测量电路图3.2 温度测量电路本电路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温度传感,一部分是信号放大。热敏电阻Rt随着温度的不同而输出相应的电阻值,从而在各个输出端输出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单片机 温度 控制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