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辆车载加速度采集系统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辆车载加速度采集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辆车载加速度采集系统设计.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绪论1引言1选题意义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3本论文的结构5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及应用6数据采集系统简介6数据采集技术概述6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6信号分析与处理7信号调理电路8信号调理电路概述及其设计原则8信号调理电路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9ADC及外围电路10常用ADC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参数10常用ADC的应用实现11系统软件的功能及实现方法12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车辆车载加速度采集系统设计13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15采集系统的CPU模块15采集系统的前向通道17加速度传感器ADXL10517信号调理电路(带宽设定和滤波)20A/D转换选择及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21AD7705/06的特点22A
2、D7705/06的片内寄存器23AD7705/06的输入采样率23单极性/双极性输入24AD7705/06的接口时序24AD7706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25 串行通信接口(SCI)电路26普通串行口RS-23226USB通用串行总线28DC/DC电源变换器30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33单片机软件设计33主程序设计33中断服务程序设计34数据采集(A/D转换)模块35通信模块36系统的软硬结合,虚拟仿真及系统抗干扰39系统软硬件结合仿真的方法39系统的抗干扰39结束语41附录:42参 考 文 献47致 谢49绪论引言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产业技术的核心,它涉及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
3、信息技术三大支柱性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自动化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控制系统的首选平台,应用计算机对生产和试验进行实时、远程监控是现代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将计算机应用于工业实时控制的前提是现场数据的实时获取。数据采集就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可以是物理量,也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做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及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计算机或其它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会记录的过程。在许多自动化控制中,经常要进行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实现工艺或特性参数的调节和控制,出现了许多带
4、各种功能的数据采集模块、系统,但很多产品成本较高,而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模拟信号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总线扩展,实现现场数据采集与通信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等特点。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中最前端的部件,直接面向被测量的对象,是各种信息的感知、采集、转换、测试、处理的重要技术工具,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智能传感器的研究,因此传感技术也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标志。传感器是按一定规律将被检信号转换成便于进一步处理的物理量(一般是电压、电流、电脉冲等)的器件,理想的传感器应该能够将各种被检测信号转换成高输出电平的电量,能够提供零输出阻抗、噪声,并具有良好的线性与重现性。
5、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分支,人们很早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主要用于冲击和振动信号的获取。它具有等效阻尼比小,在00.2fn的频率范围内常数的幅频特性和零相移,满足不失真转换条件,传感器输出的电荷信号不仅与被测加速度波形相同,而且无时移等优点。因此压电加速度传感器信号的获取与分析在科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压电加速度计的内阻可视为无穷大,测振时,压电片产生的电荷极其微弱。要将此电荷信号不失真地转换为电压信号,就要求后续的放大器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和灵敏度以及很低的电噪声。在振动测试中,常采用电荷放大器作为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它能很好的满足上
6、述要求,将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其输出电压幅值适当,输出阻抗低,并有一定的功率负载能力,便于连接后续测试仪器。有些电荷放大器还具有模拟积分功能,可将振动加速度的电压信号积分为振动速度或位移的电压信号2,3。将上述电路与传感器集成在一块,即成为内置电路压电式(ICP)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大多数不能直接输送到显示、记录或分析仪器中去。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很微弱,需要进一步放大,有的还要进行阻抗变换;有些传感器输出的是电参量,要转换为电能量;输出信号中混杂有干扰噪声,需要去掉噪声,提高信噪比;若测试工作仅对部分频段的信号感兴趣,则有必要从输出信号中分离出所需的频率成分;当
7、采用数字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时,模拟输出信号还要转换为数字信号等。因此,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要经过适当的调理,使之与后续测试环节相适应。常用的信号调理环节有电桥、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与解调器、电器隔离等。信号调理属于模拟信号处理环节,它是利用一定的数字模型所组成的硬件运算网络来实现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尽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模拟信号处理任然是不可少的,即使在数字信号分析系统中,也要加入模拟分析设备。基于硬件的信号调理处理速度很快,在计算机测试系统中一般作为数字信号处理的前奏。在存在干扰噪声的场合,隔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干扰抑制措施。如果测量系统中存在着较大的地电位差
8、噪声,则隔离是克服这种共模噪声不利影响的最有效措施。常用的隔离技术有变压器隔离、光电耦合隔离、隔离放大器隔离。随着电子测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DAS)也迅速地得到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应用这一系统可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以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信息和手段。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可获得大量的动态信息。是研究瞬态物理过程的有力工具,也是获取科学奥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将提高人们对各种瞬态现象进行研究的能力。面对各种检测对象和大量的测试点,需要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将多路被测量转换成数字量,在经过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实时测控。数据采集系统中
9、常用到多路模拟开关、可编程数据采集专用集成电路、高精度数据采集单片系统(SOC)4。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大批新颖、独特、高集成度、高性价比的单片机外围电路器件如雨后春笋般竞相问世,这对提高单片机测控系统的性价比、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4。目前,单片机测控系统正朝着单片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微功耗、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选题意义当今工业社会正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是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系统发展迅猛,在社会各领域得到普及,逐步使得各行各业实现了自动化
10、、智能化和系统化。从近20多年化学实验测量仪器的不断变换来看,就可以感受到其发展的迅猛。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信息采集,而更多的是依赖于电子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尤其是微型、高速、高精度、高性价比的基于单片机或DSP的采集测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加速度信号(动态或静态)的采集在工业生产中尤其重要。在航空和宇航领域,对航空发动机振动进行采集测量,以检验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装配质量及运行状况,保证飞行安全。也可以对正在飞行中的飞机发动机进行状态检测,因为在发动机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必须对发动机进行振动测量或进行动态监视。在医学上,对人体脉搏动态加速度进行采集测量,使得“切脉”这一中医诊断
11、的主要手段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不再受到医生的主观因素影响。在智能车辆上,对动态加速度进行采集以便随时监测车辆的状态,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这些自动测试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数据采集。它是在监测、管理和控制一个系统的过程中,获取原始数据的主要手段。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一些仪器厂已研制出了多种数据采集器,包括单通道、多通道和小型化仪器。所配套的软件包基本上包括了设备维修管理和基本频谱分析两大部分,能够适应机器设备的一般状况监测和故障诊断,基本已经达到了国外数据采集器的初期水平。但是国内数据采集器与目前国外数据采集器相比,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8。表现为信号
12、采集受传感器性能限制,分析频率范围小;数据采集器的内存不大,数据采集器本身的数据处理功能不强,在现场只能做一些简单诊断,精密诊断需要离线到计算机上去做,实时处理功能较弱;设备的软件水平仍在设备维修管理和基本频谱分析上徘徊,智能化水平不高,机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还需完善,软件人机界面有待改进。近20多年来,与数据采集系统相关的PC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同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处理速度提高了三个数量级,PC总线的带宽获得了500倍的提高,同时系统工程师的设计难度、系统设计成本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提高大大降低。另外,USB和以太网接口等接口技术正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PC、笔记本电脑
13、甚至PDA基本都配有以太网、USB或IEEE-1394接口,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青睐。这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对数据采集系统中模拟信号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为了使数据采集系统整体性能获得提升,模拟器件也正向着高速度、高精度、低功耗、小封装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以NI公司的数据采集产品为例,NI公司最新的高性能M和S系列产品使用的是一个或多个16位或更高分辨率的ADC,采样速率大于1MSPS,PXI-5105则使用了8个12位分辨率、60MSPS采样率同时进行采样的ADC。器件发展的同时,系统也向着更加集成化发展,美国ADI公司就相继推出了多型高精度单片数据采集系统2,5。如今,数
14、据采集领域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其一,分布式控制应用场合中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正在发展,其二,总线兼容型数据采集插件的数量正在增大,与个人计算机兼容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数量也在增加。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有用信号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计算,提取等有较好的运用。一般的数据采集主要应用于:(1)生物医学信号处理(2)多媒体技术与人机交互(3)导航与现代通信技术(4)遥感,遥测的应用(5)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可视化(6)雷达,声纳信号处理(7)微弱信号处理技术随着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的利用,在特定的行业要获得较精确的采样数据,都需要对该系统进行特殊的要求如:由于工
15、业现场环境恶劣,很多设备(比如变频器)都是对数据采集产生很大干扰的干扰源;而且一般的采集器都有多路信号输入,它们地线相连会导致干扰通过地线进入正在采集的信号,使得数据采集不准确,因此数据采集器的抗干扰设计十分重要。所以,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为满足特定的要求,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方向主要有:1)系统抗干扰性保证获得的数据较精确。如:可设计一个数据采集器,它除了正常的低 通滤波,RC滤波外,还可用PHOTOMOS光继电器对每路信号进行隔离,每路信号的地线都独立开来。2)实时通信保证数据处理单元能较快的得到要处理的数据,提高了主机的运行效率,如:采集现场与处理单元距离短可用RS-232总线,距
16、离长可用RS-485总线。3)高速数据采集一般数字信号的获得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这就需要高速,高性能的A/D转换相适应。4)低功耗性适合与电池供电和空间受限的工作环境以及便携式场合。本论文的结构本文在理论方面对动态加速度采集系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参阅大量文献和资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提出采用以单片机AT89C5l为核心的一个小型系统对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作数据采集,然后通过USB通用串口总线通讯将数据送给车载计算机,对数据采集进行显示和监控等处理,从而实现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动态加速度数据采集系统。下面分别从数据采集系统,各分电路模块及总电路,通信处理,软硬结合几方面加以
17、说明论述。第2章分别介绍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功能及实现方法,以此为基础在第3章开始论述了本采集系统的具体硬件实现及功能说明,第4章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软件结构及编程流程,第5章简要介绍了系统与上位机之间通信仿真的方法及系统的抗干扰。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及应用数据采集系统简介数据采集技术概述数据采集是这样一种电路系统,它把从传感器或其他方式得到的模拟信号,经过必要的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供存贮,传输,处理和显示之用。相应的系统称之为数据采集系统。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航天测量、图像、多媒体等多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应用背景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速率要求
18、越来越高。在高速电路中的毛刺捕获、火箭喷气流量的动态测试以及遥感遥测等场合均需要高速或超高速的数据采集技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数据采集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数字示波器是典型的数据采集系统。另外,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等也属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范。数据采集涵盖的知识面广,包括模拟数字转换技术,模拟信号调理技术,微处理器技术,DSP技术,数据通讯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抗干扰与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多项技术,而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不同的仪器或传感器又对数据采集的采集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数据采集也成为智能仪器设计中难点多,工作量大,需要成本高的关键技术2。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数据采集
19、系统的主要内容通常包含硬件(连同处理器在内的全部电路),软件(包括监控管理程序及各功能模块应用程序)及结构工艺等部分组成。一般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传感器(采样)、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传感器模拟信号调理数据采集系统微机系统图2.1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实际的数据采集系统往往需要同时测量多种物理量(多参数测量)或同一种物理量的多个测量点(多点巡回测量)。因此,多路模拟输人通道更具有普遍性。按照系统中数据采集电路是各路共用一个还是每路各用一个,多路模拟输人通道可分为集中采集式(简称集中式)和分散采集式(简称分布式)两大类型。其中,集中采集式多路模拟输人通道的
20、典型结构有分时采集型和同步采集型两种;分散采集式的特点是每一路信号一般都有一个S/H和A/D,因而也不再需要模拟多路切换器MUX。每一个S/H和A/D只对本路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即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按一定顺序或随机地输人计算机,根据采集系统中计算机控制结构的差异可以分为单机采集系统和网络式采集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信号分析是信号调理的基础,分析的目标通常有信号的概率密度、相关性、频谱等,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提取或利用信号的特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号特征本质上往往体现出信号源的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各个方面域表现出来,因此分析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域)去进行。不同域的特征之间通常是有对应关系的。但某种信
21、号在某个域能更清晰地体现自己的特征,比如在很多情况下,信号的频域表示比它的时域表示更简单明了,容易解释和表征。便于特征分析、参数识别、数据压缩、信号合成等。谱是指信号的某些特征随频率的分布,如幅度谱、相位谱、能量功率谱等。对谱的研究,有些是为了研究信号本身,比如通信中研究信号谱以便让信号更好地匹配通信信道的特性;也有些只是借助谱去研究其他的东西,比如通过谱去研究信源,通过输入输出谱的对照去研究系统的传递函数,从而研究系统特征。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谱分析目前在工程领域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手段。数字谱分析的对象是表征物理量现象的各种信号。不同类型的信号其谱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也不同。对于工程
22、实际中用的物理信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2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3周期信号和非周期性信号;4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确定信号是自变量的确定函数。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通过数字关系式或图表对照唯一地确定其信号值。比如正旋信号、指数信号、卫星轨迹信号、电容充放电的电压信号等。都是确定信号。另一类信号,比如白噪声、语声信号、图象信号、信道中传输的数据信号等属于随机信号。它们无法用数字或图表的关系来描述,无法准确预测。它们在常规意义上是最无规律的但是在统计意义上还是有服从一定规律的。能量有限的信号称为能量信号,它满足:(2.1)能量信号可以是有限长的,也可以是无限长
23、的,比如指数衰减信号。如果信号能量无限大,比如确定性的周期信号、阶跃信号以及随机信号等,就不能从能量,应该从功率方面去研究这类信号叫功率信号,它们必须满足:(2.2)能量信号可以分析其幅度谱、相位谱和能量谱。确定性的功率信号可以分析其幅度谱、相位谱和功率谱。随机信号是非周期、不确定的功率信号,不能分析其频谱和能量谱,只能分析其功率谱。为了把变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首先要对模拟信号采样,得到一系列在时域上是离散的样值。样值从幅值上看仍然是模拟量。然后把样值用振幅域离散的值来近似,这就是量化。经过量化的样值就可以进行编码,变换为数字信号了。因此,采样,量化和编码是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单片机 智能 车辆 车载 加速度 采集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