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传统成本控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决策信息的需求。价值链理论为研究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从战略的视角来研究成本,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来发掘新的作业增值点,用系统的观点来探索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清晰地认识到成本控制的落脚点和挖掘潜在的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翔实的信息。我们将价值链思想引入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认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成本控制要从产品价值形成的全过程来考虑,既关注生产制造过程,又要考虑研发设计、售后服务等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要重视与下游经销商、顾客的联结,既要考虑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和使用等环节自身的成本控制,又要考虑各
2、环节之间的交易成本的控制,最终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在价值链分析与成本控制理论结合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的涵义,提出了建立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原则:按产品价值形成的全过程把价值链归集为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和使用五个作业中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模式框架,从目标维、空间维、时间维和质量维四个维度论述了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从组织结构、信息化和协调机制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实施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价值链;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模式AbstractTraditional cost control already could n
3、ot satisfy the demand of modern enterprise on decision information. Value chain theory provided an a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cost control in enterprises. Studying cost from the strategic angle of view. we made use of value chain analytical method to find the new point of work increment, and
4、to explore the entire life cycle cost control of product in system viewpoint,which contributed to that enterprise could realize clearly the footholds of cost control and excavate the potent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us provided full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in enterprises.We in
5、troduced the value chain thought into study of enterprise cost control,and considered that cost control must take the entire process of value forming into account under new market environment,that is to say, cost control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but the nodes of R&D
6、 design, post-sale service et al. and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ship of upstream suppliers,but downstream dealers, customers,moreover,not only the nodes of R&D design, raw material purchase, sale and use and so on, but control of transaction cost between different nodes, which achiev
7、ed to the goal of gett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Based on the union of value chain analysis and cost control theory, we defined the meaning of value chain enterprise cost control,and proposed prineiple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value chain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pattern;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d
8、ividing the value chain into five work centers, namely R&D design, raw material supply, manufacturing,sell and use, from the view of process of value forming, we narrated the value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methods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objective,space,time and quality; at last we proposed some co
9、untermeasures of implementing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modes on the basis of value chain from the aspects of work proces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and so on.Key words:Value Chain;Cost Control;Cost-control mode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和目的11.3研究内容与方法2第2章 价值链与成本控制概述42.1价值链的基础理论与价值活动42.
10、2成本控制的含义与内容52.3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6第3章 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103.1企业成本控制现状103.2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分析12第4章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模式构建144.1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设立144.2目标维度的价值链目标成本控制164.3空间维度的作业基准控制184.4时间维度的准时化生产控制20第5章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模式实施对策225.1重构价值链企业的组织结构225.2完善价值链企业的协调机制23结 论25参考文献26致 谢28第1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的完善、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的环境
11、发生很大变化,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消费者的的行为也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从原来单纯的降低成本向低成本、高质量和快速交货、完善售后服务的方向发展。现代企业不断把高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借以提高企业生产的信息程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处理系统,不仅使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增大,而且只需很少的时间,甚至可把产品的订货、设计、制造、销售等过程的处理功能,统一由计算机进行调整,通过可以改变运行程序的机器和处理器,同时或交替生产各种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不再是将一个企业分而治之,而是将企业看作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
12、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活动集合。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从上世纪,人们在实务界和学术界开始致力于建立企业管理变革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这些方法的使用也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适应了企业所面临的变化。1.2研究意义和目的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标奇立异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标奇立异的企业必须保持与竞争者近似的成本。成本行为对总体产业结构也施加了重大的影响。传统成本控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企业决策信息的需求:成本核算对象仅仅局限在生产制造成本,成本信息不准确;属于事后成本核算,起不到成本预测的作用;核算手段、技术落后,信息收集不全面,时滞较长;对科技
13、含量高的产品成本核算偏差过大,不能准确反映产品信息、,不利于新产品市场占有。新环境下,成本控制要从企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考虑,既关注生产制造过程,又要考虑开发与设计、售后服务等环节,既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重视与下游经销商、顾客的联结,既要考虑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售后等环节本身的成本控制,又要考虑各环节联系的成本控制,最终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从战略的视角来研究成本,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来发现作业价值增值点,用系统的方法来探索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有助于企业清晰地认识到成本控制的落脚点和自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所在,从而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旨在通过对价值链理论与成本控制理论
14、的分析,探讨二者在理论上的结合与实际方法应用,力争在成本控制思路方面有所创新。重点研究了如何进行价值链成本分析,从系统的角度关注企业生产作业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扩展了目标成本法、作业基准法、JIT成本法和质量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总结了价值链环境下产品成本控制的保障措施,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具合理性和操作性,最终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并取得竞争优势的目的。1.3研究内容与方法1.3.1论文写作内容本文以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关于价值链和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动态,论述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进行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和原则分析了价值链企业成本构成情
15、况,构建了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的模型,从目标维、空间维、时间维和质量维的角度分析了价值链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从而使整个价值链获取持续的成本优势。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条件下,对企业实施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组织结构调整、价值链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优化节点企业的协调机制等对策建议。1.3.2论文研究方法本文力求在对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成本控制的新的落脚点,找出产品成本控制的目标环节;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情况,把现行的成本计量程序结合价值链分析予以从新定义和采纳;最后提出了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第2章 价值链与成本控制概述2.1价值链的基础理论与价值活动价值链是Mic
16、hael Porter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无法识别竞争优势,因此他将企业视为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的有机联系,就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价值创造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分析的重点在于价值活动分析,迈克尔波特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如图2.1所示:辅基础管理 利助人力资源管理润活技术开发动采购管理内务 生产 外部 市场 售后后勤 制造 后勤 营销 服务基本活动图2.1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辅助活
17、动是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及企业范围的职能来辅助基本活动并支持整个价值链。基本活动是企业价值活动中最主要和最明显的,而辅助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1。新的企业观认为:企业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每一个作业成为其他作业的顾客,各种作业之间互为顾客,彼此连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最终为企业外部顾客服务。企业每完成一次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形成一定的价值。因此从价值的形成过程来看,价值链是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将客户关系管理也纳入到了其控制范畴。综上所述,价值链即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
18、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是通过将核心企业与顾客、分销商、供应商、服务商联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式控制系统,目标是形成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控制的目标。2.2成本控制的含义与内容2.2.1成本控制的含义成本控制,就是按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成本形成过程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揭示偏差,及时纠正,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具有三层含义:一是对目标成本本身的控制,这与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密切相关:二是对目标成本完成的控制和过程的监控,这与成本计算、分析密切相关;三是在过程控制的基
19、础上,着眼于未来,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指明方向2。2.2.2成本控制的内容第一,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采取了各种控制方法,这对于控制损失的发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适应当今成本控制的要求。第二,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服务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3。第三,目标成本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是成本控制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产物。目标成本是为了保证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而制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标准
20、,立足于市场调查,从市场需求出发,在确定产品售价和目标利润的基础上,倒求出成本水平。目标成本法的内容包括目标成本的确定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第四,准时化生产系统(JIT)是近四十年来由日本企业首创的一种生产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降低生产过程成本的方案,最早使用这一系统的是丰田公司。JIT系统是指企业在生产自动化、电算化的情况下,合理规划并尽量精简采购、生产及销售作业,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到进入市场所有环节都能够紧密的衔接,仅仅在需要完成顾客的订单时才去采购原材料与制造产品,尽可能减少库存,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目标的一种先进生产系统。JIT制度的特征是原材料、在产品
21、和产成品等存货非常少或不存在。原材料仅仅在需要时才安排送达,而且产品会很快地从一道工序流转到下一道工序,不必经过临时的库存设施,不生产超过顾客订单量的产品。储存大量的存货可能是成本高昂的,而且当现金在存货上被套牢时则会引发流动性问题。如果存货被损坏或变得陈旧过时,那么公司的投资将无法收回。JIT制度的一个目标就是减少或消除于储存和存货相关的成本,这其中的大多数成本是不可能增加产品价值的。第五,质量成本控制是通过各种措施、手段达到质量成本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实施质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质量成本计划实现降低成本目标的保证4。2.3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2.3.1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的涵义随
22、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存在上述局限性,其方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由于价值链是一系列连续的作业,成本产生于产品价值形成的各个环节,并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伴随着新价值的创造和各种资源的消耗,因此在价值链中蕴含着更多的成本控制机会。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由产品价值链企业全员参与,各个作业中心全面负责,通过作业流程的重组和优化,在确保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增加产品的成本竞争优势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复合型成本控制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第二,立足价值链全程控制;第三,以价值链作业中心为责任中心;第四,与企业环境相适应。任
23、何价值链都因环境而变,也正是这种不可复制性才使每一条价值链都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意味着成本控制模式因价值链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能照搬照套。第五,把时间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第六,将原有企业成本控制范围扩展到整个价值链。2.3.2建立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原则2.3.2.1控制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指价值链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控制方法具有可操控性,控制主体能对成本控制的结果承担责任。为了合理反映成木控制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其成本控制对象应该是可控制成本。可控制成本一般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成本控制主体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事先了解将要发生哪些耗费。第二,成本控制主体能够对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价值链 企业 成本 控制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