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RIZ理论的软件设计方法的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RIZ理论的软件设计方法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TRIZ理论的软件设计方法的研究.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号: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 目 学 生 指导老师 年 级 专 业 系 别 学 院 摘要:软件设计领域内,已经有学者开始对TRIZ理论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并取得一定成果。研究表明,TRIZ理论适用于指导软件设计创新,但必须具备适合软件设计特点的转换机制。本论文的选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把TRIZ应用于软件设计的转换机制,即一种适合软件设计的TRIZ应用方法。希望籍由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提供给软件设计师与软件设计学生又一个提升设计水平和解决设计问题的途径,使得设计师或者学生,在设计概念的寻求过程阶段,可以更快速、更轻松的得到更具创造性的产品。 关键词:TRIZ理论;设
2、计创新;创造性;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研究方法和实践意义.3第二章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2.1 TRIZ的定义 .52.2 TRIZ的基本原理.52.3 TRIZ主要研究内容.62.3.1理论基础一技术进化理论.62.3.2 分析工具.62.3.3知识数据库.112.4 TRIZ解决问题流程.132.5本章小节.14第三章 关于软件工程化的实施原则、步骤及问题3.1软件工程化实施原则.163.1.1十六字方针.163.1.2组织最高管理者参与原则.163.1.3培训优先原则.163.1.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63.1.5渐进原则.163
3、.2软件工程化实施中的几个问题.173.2.1软件系统的表示问题.173.3组织的结构问题.183.3.1项目型.183.3.2职能部门型.183.3.3项目职能部门型.183.4辅助工具问题.193.5软件开发效率问题.19第四章 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理想化设计研究4.1实施前的准备工作.204.1.1问题情景.204.1.2问题模式的建立.204.1.3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问题情景分析与描述过程模型的建立.204.1.4围绕问题情景的设问.214.2资源分析与描述.214.2.1资源概述.214.2.2 TRIZ中资源的分类.214.3理想化软件设计实施.224.3.1成立相应的工程化
4、项目组.224.3.2确定项目基本需求.224.3.3培训准备.224.3.4问题调研.224.4软件工程化工作总体规划.234.4.1现状调研.234.4.2确定总体方案及阶段性目标.234.4.3确定详细设计方案.234.4.4实施开始.244.4.5实施结束.244.5实施后的持续改进.24参考文献.25外文摘要.26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设计创新与创造力的生成、发展及应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基于心理的惯性,我们习惯于运用原有的思考模式解决问题。长久以来,发明家最常使用尝试错误法进行创新发明,甚至连发明天才爱迪生,也没有其他的捷径。事实上,尝试错误法是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效率很低的方
5、法。如果能有一套系统式的思考方法,发明家或设计师将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发明与设计的问题,创作出更好的产品。目前,我国软件设计逐渐受到业界重视,这使得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快速产生许多新的概念。因此,未来是否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准确解决设计问题,产生更多更新、更有创意的概念,对于软件设计师而言,将会是很重要的一环。不仅是设计师,一般学生在概念生成过阶段,若能有好的设计方法辅助思考,亦可提升设计水准,并提高设计概念的产量。研究调查发现,软件设计师进行设计工作时,在解决设计问题方面,受测者普遍在概念的生成阶段感到困扰,在概念产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创意或设计方法的辅助。以创造性思考技巧头脑风暴(brain s
6、torming)为例,它只对于解决不复杂的问题才有效,经常不是对创新问题,而是对组织问题献计,才能得到好的结果,例如为产品找新用途,使推广工作完善化等等。在其他诸如遇上复杂的市场互动、材料结构、系统运作等,则在缺少组织及分析的支持下,头脑风暴少有助益。到底有什么好的概念生成方法可以运用,一直是软件设计师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有了适合的设计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想出最佳的设计。一般人习惯用过去的经验与知识,来寻求目前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然而这样的思考模式,很难跳出自设的局限。已故的前苏联发明家金里奇.奥特苏勒(Genrish Squlovich Altshuller),提出一套理论TRIZ,
7、他认为,依循他所归纳出的问题解决原则,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获得提示与方向,快速解决问题。过去在冷战时代,苏联对于许多科技知识与技术都相当保密,直到苏联解体之后,TRIZ才开始广为人知。TRIZ的第一篇论文在1991年才于美国发表,限于语言障碍,有关TRIZ的书籍并不多;1998年11月在美国召开了第一次的TRIZ国际会议,日本在1997年底也开始了有关TRIZ入门的日文版图书,而国内则在近几年来,也开始重视TRIZ理论的研究。TRIZ理论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的创新和创造学研究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TRIZ目前被广泛用于专利设计上,并且被发展成为许多的电脑软件,用来解决一些机构
8、、制造程序、或者新产品设计开发上的问题。软件设计领域内,已经有学者开始对TRIZ理论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并取得一定成果。研究表明,TRIZ理论适用于指导软件设计创新,但必须具备适合软件设计特点的转换机制。本论文的选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把TRIZ应用于软件设计的转换机制,即一种适合软件设计的TRIZ应用方法。希望籍由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提供给软件设计师与软件设计学生又一个提升设计水平和解决设计问题的途径,使得设计师或者学生,在设计概念的寻求过程阶段,可以更快速、更轻松的得到更具创造性的产品。1.2 国内外研究现状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词头缩写,其英文全称为
9、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RIZ由一位俄国学者G.S. Altshuller及他的同事于1946年最先提出,最初是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他们从这些最有效的解中抽象出了TRIZ解决发明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普遍的适用于新出现的发明问题,协助人们获得这些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现在,国际上己经对超过250万项出色的专利进行过研究,并大大充实了TRIZ的理论和方法体系。G.S. Altshuller以技术系统进化原理为核心,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三大定律,构建了具有辩证思想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实现技术创新
10、的理论体系。该理论非常适合企业解决技术矛盾或技术冲突,实现技术创新。TRIZ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它认为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遵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TRIZ理论在欧美国家早已流行并且应用广泛,Guillerm.corte Robles等针对当前新领域的应用的现状,提出了TRIZ和CBR的模型框架,这个模型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框架,并且能够存储并利用过去的经验;Hideki Kobayas提出了在产品生命规
11、划中具有创新性的生态设计方法,用TRIZ不确定评估和生态效率指标来指导创新在原有TRIZ理论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化学工艺这一领域对TRIZ矛盾矩阵进行了完善,提出了10个化学工艺参数和8个解决原理;R.stratton提出了约束理论 Toc和技术创新理论TRIZ的结合在制造策略中的应用,等为了使得通过TRIZ发明原理来查找专利方便,一个基于TRIZ的发明原理专家系统是必须的,文中通过对40个发明原理进行了分类分析,为进行理论的快速分类提供了方向;Hsiang一 Tang chang提出了解决生态创新的矛盾矩阵来解决技术和环境冲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CAD软件系统;Deniscavalluccil
12、等基于TRIZ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并且总结了该创新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现在TRIZ不仅仅在欧美国家流行,我国很多学者已经致力于TRIZ的研究及应用。如河北工业大学的檀润华TRIZ课题组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辅助软件。另外,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的薛晓滨简要地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基于TRIZ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还提出了应用TRIZ指导创新实践的几点启示;许乃尘等,就 TRIZ理论与概念设计进行了多次讲座,阐述了TRIZ理论即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该理论用三个层次来解决不同等级的发明问题。第一个层次是用39个工程参数和40个发明原理组成的解决矛盾矩阵表来求得相
13、应的矛盾解决办法(原理解);第二层次是用物一场模型和76个标准解,通过分析来得出相应的矛盾解决办法;第三层次是通过科学效应原理来解决高级的发明问题。还介绍了产品技术进化规律、产品技术成熟度的预测以及概念设计方法等;沈阳重型机械技术中心的张维鹏,任云鹏,卢崇绍归纳了基于TRIZ的概念设计过程模型,总结了基于TRIZ的概念设计思想方法与设计实践中的操作程序;郑州大学的聂惠娟,袁峰总结了其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及不足,提出了智力激励法与TRIZ相结合的创新问题解决模式,并探讨了检核表法与TRIZ发明原理的关系,以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效率;青岛大学的胡艳营等介绍了发明原理与矛盾矩阵的应用;山东大
14、学的高常青以TRIZ通用解为约束,以各种创新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可控性思维流程,提供了TRIZ通用解,求特殊解的系统的思维方法;南昌工程学院的余伟伟等,南昌大学的吴国荣,陕西科技大学的任工昌都介绍了TRIZ在概念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概念设计方案:北京理工大学的刘龙、何永喜分析了如何使用TRIZ创造性的解决工程问题;南京农业大学的顾林,山东建筑大学的韩立芳、张明勤等,山东大学的高常青等,昆明理工大学的王建峰及北京科技大学的石贵龙分别介绍了TRIZ在技术预测、教学工具创新设计、产品创新设计、农业机械装备创新设计、质量机能展开中的应用,华北电力大学的戴庆辉等概括了实际的概念设计中如何把握物一场的侧重
15、点。可见,至今国内外学者对TRIZ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有关TRIZ解决问题的框架模型,并且对TRIZ理论的内容进行扩充,总结了TRIZ理论在工业领域创新概念设计中的应用。TRIZ理论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TRIZ理论本身的完善和进一步拓展新的研究分支两个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 TRIZ理论是前人知识的总结,如何进一步把它完善,使其逐步从“婴儿期”向“成长期”、“成熟期”进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提出物质一场模型新的适应性更强的符号系统,以便实现多功能产品的创新设计;进一步完善解决技术冲突的39个标准参数、40条解决原理和冲突矩阵,以实现更广范围内的复杂产
16、品创新设计。如上海理工大学的洪浩、顾德仁提出了一种缺矛盾信息的TRIZ创新设计方法,即利用TRIZ方法解决问题时,在缺矛盾讯息导致空矩阵元素情况下的解决方法。(2) 如何合理有效地推广应用TRIZ理论解决技术冲突和矛盾,使其受益面更广。例如,建立面向功能部件的创新设计技术集等,以推动我国功能部件快速发展。(3) TRIZ理论的进一步软件化,并且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适合特殊领域、满足特殊用途的系列化软件系统。例如面向汽车开发领域,开发出有利于提高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创新能力的软件系统。如平原大学的杜鑫,肖森鑫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软件在TRIZ理论的设计过程,从而指导设计人员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河北工业大学的
17、张换高、檀润华等利用TRIZ原理开发了基于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的专用软件。(4) 进一步拓展TRIZ理论的内涵,尤其是把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纳人TRIZ理论中。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徐起贺介绍了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其在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指明了方向。(5) 将TRIZ理论与其他一些新技术有机集成,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李萌的基于DEA和TRIZ理论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将DEA方法引入TRIZ应用体系,首先依据TRIZ理论分析顾客需求,选择TRIZ问题解决工具,获得不同的创新方案,然后考虑各种投入要素,利用DEA方法
18、选取最佳方案;同济大学的刘刚提出了一种基于公理设计 (Axi.mat1CDesign)理论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集成模型。1.3 研究方法和实践意义TRIZ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设计,在其他非技术领域,近年来也发展出各种应用版本,这些研究实践从一定层面证明了其在非技术领域的有效性。软件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不单涉及技术领域,还涉及艺术等非技术领域。产品设计非技术领域层面问题是否能通过TRIZ理论解决前人已做出较多研究。产品设计非技术层面的问题怎样通过TRIZ理论得到解决,是本文关注并寻求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探讨TRIZ理论与产品设计创新的关联性。利用TRIZ理论
19、解决创新问题的思想,结合软件设计创新过程的特点总结利用TRIZ理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使产品得到理想化的思路、过程模型、操作结合产品设计的实际过程对本文总结的方法进行应用研究。创造方法是产品设计方法学中的重要内容,将TRIZ的理论成果应用于产品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及理论的需要。国外对TRIZ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已经相当普及,而且有相当数量的跨国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引入TRIZ理论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和成功应用经验,将之运用于产品设计领域,有利于拓展TRIZ理论应用领域的范围,并且为软件设计提供一种有效的指导方法。可以预见,TRIZ理论的逐步推广及应用将是中国企业设计创新的必经之路和重
20、要途径。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装备与国际企业同步的理论武器,相比国外,中国对TRIZ仅限于学术讨论和理论研究,实际应用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教育界,高等院校开设有关课程的也仅限于少数几所,更不用说中学、小学,反观俄罗斯、美国等国已经在中、小学生中推广TRIZ教育,这种现象的确值得反思。并且,在中国企业界,该理论也未引起应该的重视,造成即使有理论也无应用环境的尴尬局面,因此,缩短这些差距需要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软件设计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产品开发中的每一次创新,都是针对问题的解决过程。TRIZ作为世界经典的发明问题解决理
21、论,专门研究创新和概念设计,其核心就是为解决系统进化中的各种冲突。而理想化是TRIZ理论中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许多事实已经证明,理想化思想可以使设计者的思维跳出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法,在更广泛的空间里寻找最优方案。通过对TRIZ理论中理想化思想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支持产品设计创新。本文研究的思路就在于抓住上述线索,在现有国内外对TRIZ应用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软件设计创新过程的特点,去探讨并总结给予TRIZ理论的软件设计的创新思维模型,资源的分析与利用、创新问题的情景描述,理想化设计的途径等,最后再利用具体的产品设计案例操作对总结的理论进行验证与评估。中间用到的具体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TRIZ 理论 软件设计 方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