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星三角转换.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星三角转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星三角转换.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IVT-REJX-50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项目 2011 届2011年5月22日项目类别: 毕业设计 项目名称: 基于PLC星三角转换 专业名称: 电子产品质量检测 姓 名 : 学 号 : 班 级: 指导教师: IVT-REJX-51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项目任务书(个人表)系部: 电子工程系 毕业项目类别:毕业设计毕业项目名称:基于PLC星三角转换校内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工程师类别:专职校外指导教师: 职称:经理类别:兼职学 生: 专业:电子产品质 量检测班级1、毕业项目的主要任务及目标任务:通过PLC的方法,去代替手动操作三相异步电动机,提高工业发展。让工业实现电气自动
2、化目标:完成一篇5000字以上(图文混排A4)的论文。2、毕业项目的主要内容 第一:PLC工作原理第二:用PLC来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要求,端口配置,原理图,梯形图以及遇到的问题续表:3、主要参考文献 (若不需要参考文献,可注明,但不要空白)1曹辉,霍罡.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曹辉,霍罡.可编程序控制器过程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祁文钊,霍罡.CS/CJ系统PLC应用基础及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高钦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5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3、36陈在平,赵相宾.可编程序控制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王永华,王东云,宋寅卯,等.现代电气及可编程序控制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8杨公源.可编程控制器(PLC)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骆德汉.可编程控制器与现场总线网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0郭宗仁,吴亦峰,郭永.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及通信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1何衍庆,黎冰,黄海燕.PLC编程语言机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24、进度安排毕业项目各阶段任务起止日期1毕业项目题目确定2011/01/152011/01/172毕业项目资料搜
4、集2011/01/172011/03/313毕业项目初稿完成2011/04/012011/04/204毕业项目初次修改2011/04/212011/04/315毕业项目再次修改并定稿2011/05/012011/05/056. 毕业项目答辩准备2011/05/062011/05/147. 答辩2011/05/22注: 此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填写。诚 信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项目报告/论文 基于PLC星三角转换 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是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独自承担。 作者签名:
5、 年 月 日 摘 要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啊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一种新型的、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操作灵活,编程简单一级适合于工业环境等一系列优点,在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机电一体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现在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PLC应用技术发展迅速,在工业控制的众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机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大量运用。为此我通过课堂上所学,采用PLC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控制。此举措不仅方便操作而且在电气系统运行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关键词:PLC 电气 改善 控制作者: 陈炯杰指导老师:崔延目 录第一章 绪论1
6、1.1 PLC的发展背景11.2 PLC的发展阶段及前景2第二章 PLC的研究现状32.1 国外研究现状32.2 国内研究现状4第三章 电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53.1 PLC的选择及工作原理53.2交流异步电机与接触器93.2.1 交流异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93.2.2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113.3现场总线技术12第四章 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154.1 硬件电路的设计154.1.1 实验器材154.1.2 工作原理154.1.3 控制要求164.1.4 实验步骤174.2 调试过程174.3 梯形图的设计20第五章 总结21参考文献23致谢24第一章 绪论1.1 PLC的发展背景在PLC发明之前,
7、在工业控制的顺序控制领域内,常常采用诸如继电器、鼓式开关、纸带阅读器等机械、电气式器件作为控制元件,尤其是控制继电器,在离散制造过程控制领域内,成为“开关控制系统”中最广泛使用的器件。但是,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继电器控制系统”已不适应需要,究其原因是: 动作缓慢;寿命短、可靠性差;体积大、耗电多;设计制造周期长、程序修改费时;不能实现与计算机对话。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汽车工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由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装置来进行控制,不仅体积庞大、故障率高、柔性差、不灵活、
8、耗能,而且调试困难,可靠性也差。虽然小型计算机已日趋完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但小型计算机用于开关控制系统,又显然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这是由于小型计算机的特点决定的:编程复杂,要求有较高水平的编程人员和操作人员; 需要配套非标准的外部接口,对环境和现场条件的要求过高; 功能过剩,机器资源未能充分利用;造价高昂。需要与可能性,促使人们寻求新的出路,PLC应运而生。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使用新一代控制器的设想,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该公司对新一代控制器提了10点要求,为各大公司提供了明确的开发目标。第二年(1969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PDP-14
9、,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控制器。这时的PLC用固态(集成)电路来代替继电器逻辑电路,用存储器电路中的存储数位(程序)来代替继电器系统的布线,以程序来规定逻辑关系;用固态I/ O电路来检测按钮和限位开关的信号,给出输出以控制电机和其它执行机构。这时的PLC系统已开始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环境适应性较强,可以使用于车间现场;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诊断 能力,维修容易;基本能适应不同的制造过程所需,柔性度有 了较大提高,只要改变系统中的程序即可改变控制“逻辑”,而无需改造或更换控制硬件等。差不多同时,美国MODICON公司也研制出084控制器。它们的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美
10、国的其他公司和西欧、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也相继研究开发出类似的产品。第一代可编程控制器最早是用于替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装置,功能上只有逻辑计算、计时、计数以及顺序控制等,而且只能进行开关量控制。所以第一代可编程控制器取名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文名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后来,随着电子科技之发展及产业应用之需要,其控制功能已经远远超出逻辑控制的范畴,PLC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在PLC中加入了模拟量、位置控制及网路等功能,其名称也就改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称PC。但PC易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
11、mputer)的简称PC产生混淆,所以使用PLC这一简称,中文仍然称“可编程控制器”。自1976年以来,微处理器开始引入PLC领域,大大加强了PLC的作用,使PLC由简单地代替继电器电路,而发展为先 进的控制装置。当今PLC具有采集与处理大量数据、完成数学运算、与其它智能器件通信的能力,以及具有先进的人机对 话手段(如键盘、CRT和语音对话),近年来由于现场总线理念的出现和相关标准的建立,以及产品的迅速发展,PLC成为 现场总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扩大了PLC的应用领域。由于PLC同时提高了功能和柔性度,使其应用迅速增长,并普及到许多其它离散零件制造工业领域。随后又扩展到与批量生产和连续
12、生产过程有关的工业领域。随着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PLC当前还被人们应用于工厂通信网络、柔性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到大型分散型控制系统,之中,与其它智能控制器和计算机系统一起成为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单元级和工作站级。1.2 PLC的发展阶段及前景1) 国内外智能小车的研究现状2) 小车运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PLC控制的基本原理、直流电机、传感器等器件的原理及使用)3) 小车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与PLC梯形图的设计)第二章 PLC的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在欧美等国家,软PLC已开始投入工业使用,而且市场份额每年都在增加,根据ARC的调查和
13、估计,1997年全球的软PLC市场有3千6百万美元,到2000年软PLC的市场达到了1亿4千5百万美元,2001年差不多又增长了一倍。目前,欧美等西方国家都把软PLC作为一个重点投资对象进行研究开发。工业领域已经开始使用软PLC产品,而且软PLC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典型的软PLC 应用产品有: (1)SOFTPLC公司的SoftPLC。SoftPLC是基于PC的开放式控制软件,具有开放的控制平台,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硬件。支持用户用梯形图和C、C+、Java等高级语言来编写自己的程序。此外,SoftPLC内嵌Web 和FTP 服务器,用户可进行远程维护和监控。(2)SIEMEN
14、S公司的SIMATIC WinAC。SIMATIC WinAC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控制软件,具有可视化人机界面,它将控制、数据处理、通信等技术集于一体,采用了Ventru Com司提供的实时操作系统作为Windows NT的扩展,具有“硬实时”的特性。 (3)CJ International公司的ISaGRAF。ISaGRAF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具有良好的网络通讯能力,包括数据传输、远程监控和维护、在线调试、应用程序下载以及支持运行于多个目标机上的控制程序间的通讯。 除了上述典型产品外,还有许多自动化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如Wellspring Solutions 公司的OA2C
15、ontrol;德国KW公司的MULTIPROG;GE-FANUC公司的CIMPLICITY;Intellution公司的Paradym-31;Rockwell automation公司的SoftlogixTM5Controller;BECKHOFF公司的TWinCAT等等,它们在技术和应用上都有各自的特点。2.2 国内研究现状软PLC大约在1996年以后才被介绍到国内来。目前国内的一些工控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在这方面也开展了部分基础技术研究工作,但起步较晚,现在还没有一家公司或机构可以推出比较完整的产品。国内有一些著名的自动化软件公司(如北京亚控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版权
16、的中文软PLC产品,另外也有一些自动化工程公司开始代理销售这些商用化的软PLC产品。我国自行开发的DCS系统,如上海自仪公司的SUPMAX- 800,选用法国CJ International公司的符合IEC61131-3的IsaGraf和美国的强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 吕涌等开发的面向DCS控制组态软件中包含一些软PLC功能,它只是DCS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运行。李左章等对软PLC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开发的数控内嵌式PLC具有软PLC的特点,但功能单一,不能作为独立系统运行,且无联网通讯能力。 罗华丽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嵌入式软件PLC子系统的实现方法
17、,给出了一个软件PLC的结构模型,并对PLC的梯形图程序编程环境、梯形图程序与语言程序的相互转换、PLC 程序执行等软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研究。游华云等研制了一种基于RT-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PLC,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模块和不同的CNC系统协同工作,也可以嵌入到数控系统内部运行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其实时性和可靠性己经得到了验证。 黄延延等采用软件组建的设计思想,将整个软件划分为几个具有独立功能的软件模块,模块之间定义规范的接口,并基本实现了各模块的功能,但整个系统的性能没有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在数控系统的软PLC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开发,由现代制造研究所研制的DIGIT- 03MC等
18、系列数控系统的内置PLC模块已经在相关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陈佳等在理解软PLC系统的功能、组成和编程方法基础上,基于IEC61131-3国际标准的编程规则,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出了一套完整易用的数据结构,给出了一种基于工业PC的软PLC设计方案并在VC 6.0环境下实现。最后,通过实验室被控对象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朱兆斌等人详述了软PLC中梯形图编辑界面的实现以及在梯形图向指令表转化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将梯形图映射为AOV有向图,通过AOV的拓扑排序来实现最终的转化。其中使用了十字链表作为AOV有向图的存储结构。 王新华等配合在PC 机上运行的自行研制的软PLC编辑开发系统,设计开
19、发了软PLC编译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开发的软PLC编译系统能实现软PLC梯形图与指令表程序的相互转换,完成软PLC程序的文法设计和语法分析,并对软PLC程序的运行指令做出正确解释,使PC机完成相应的控制功能。 白艳艳等基于SERCOS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为硬件平台,构建了软PLC的体系结构,将PLC 的扫描执行转化为编译执行,提高了PLC的速度。 此外陕西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学者也在PLC软件技术上进行了一些研究。从总的研究情况来看,目前国内软PLC的技术与国外相比,技术水平相差很大。第三章 电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3.1 PLC的选择及工作原理本系统采用欧姆龙公司CP1H系列PLC。
20、PLC使几点一体化设备中的控制器,机电一体化理念强调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其目标是整体性能最佳CP1H系列PLC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言之的一款小型一体机,并可扩展CPM1A系列I/O单元和CJ1系列高功能I/O单元及CPU总线单元。CP1H系列PLC的特点是其内置有四轴高速计数功能,四路模拟量输出功能以及串行通信功能。PLC专为工业场合设计,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CPU、电源、存储器和专门设计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等组成。图3.1为一典型PLC结构简图。图3.1 PLC的结构简图1)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CPU)一般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这些电路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21、。CPU的主要功能: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执行指令顺序取指令处理中断2)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 随即存储器RAM3)输入输出单元输出接口电路通常PLC的输入类型可以是交流、直流和交直流。输入电路的电源可由外部供给,有的也可由PLC内部提供。图3.2和图3.3分别为一种型号PLC的直流和交流输入接口电路的电路图,采用的是外接电源。图3.2描述了一个输入点的接口电路。其输入电路的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用光耦合器相连,当行程开关闭合时,输入电路和一次电路接通,上面的发光管用于对外显示,同时光耦合器中的发光管使三极管导通,信号进入内部电路,此输入点对应的位由0变为1,即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对应位由0变为1。图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PLC 三角 转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