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八路抢答器的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八路抢答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八路抢答器的设计.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题目 基于PLC八路抢答器的设计 系别 电气工程系 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电技0802 姓名 学号 08020219 指导教师 日期 2010年12月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基于PLC八路抢答器的设计设计要求:1. 抢答器可同时供八组选手参加比赛2. 主持人有三个控制按钮,用来控制抢答开始、复位和答题计时的开始。3每当主持人发出开始抢答指令后,那组选手最先按下抢答按钮,则数码管1就显示该组的编号,同时绿色指示灯亮,音响电路给出信箱提示信号(持续3S),以指示抢答成功,并对其后的抢答信号不再响应。选手答题完毕后,由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系统才能开始下一轮抢答。4违规
2、抢答:若选手在未开时抢答试题时抢答了,则视为违规,违规时数码管1显示其编号,同时红灯亮,音响电路发出声响。5抢答限时:当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后,定时器T0开始计时(设定30S)。若30S时限到仍无人抢答,则黄灯亮、音响电路3发出声响,以示选手放弃该题。6答题限时:在抢答成功后,主持人按下答题计时开始按钮,同时数码管2、3上显示答题倒计时时间(该时间设定为50S),选手必须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否则,音响电路发出答题超时报警信号设计进度要求:第一、二周:确定题目,查阅资料,根据要求分析抢答器的设计、工作原理。第三、四周:根据工作原理画流程图并编译梯形图,并进行硬件设计。第五、六周:对软件设计,进
3、行上机调试,找出问题,进行修改,并改进设计。第七、八周:撰写论文,毕业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PLC的应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的控制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可编程控制器由于其优良的控制性能,极高的可靠性,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普及。对于抢答器其广泛用于电视台、商业机构、企事业工会组织、俱乐部及学校等单位组织举办各种知识、技术竞赛及文娱活动时作抢答之用,为竞赛增添了刺激性、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并且给人的视觉效果非常好,是各单位开展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娱乐活动的必备产品。本次设计是利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
4、ntroller)对PLC控制的八路智力抢答器进行控制。首先,选择这个题目之后,我对本次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使自己对本次设计有一个大致的总体思路,然后仔细分析PLC控制的八路智力抢答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一些工作过程,分析后得出它主要需要完成主持人的控制、选手的抢答、报警、计时及输出显示功能等。考虑到只是PLC控制的八路智力抢答器则输出端口需要25个,输入端口需要11个,由于PLC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通用性、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我决定选用SIMATIC S7-200 系列的CPU226和数字量扩展模块EM223作为本次设计的PLC。具有方便灵活,维护使用方便等特点。关键词:智力控制,八路
5、抢答器, PLC目 录摘 要II1 PLC八路抢答器概述11.1 PLC八路抢答器概述11.2 PLC智能抢答器的工作原理32 PLC概述42.1 PLC的产生、定义、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42.2 PLC工作原理92.3 PLC的编程语言102.4 PLC的分类及性能指标103 系统硬件设计123.1控制系统选取123.2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123.3系统控制要求133.4控制系统I/O分配表143.5系统硬件连接图154 系统软件设计174.1整体设计174.2 PLC控制程序185模拟运行与调试过程315.1 程序的模拟运行315.2 程序的现场调试32致 谢34参考文献351 PLC八路抢
6、答器概述1.1 PLC八路抢答器概述抢答器广泛用于电视台、商业机构及学校,为竞赛增添了刺激性、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本文介绍一种数字式抢答器,能使八个队同时参加抢答,赛场中设有1个裁判台,8个参赛台,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五号、六号、七号、八号参赛台.总体设计选用西门子PLC控制,抢答操作方便,在很多的场所都可以使用,并且给人的视觉效果非常好。抢答器,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比赛时,跟对手比反应时间,思维运转快慢的新型电器。随着社会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他的应用场合也随之增加;技术含量大大提升;更加方便可靠。目前, 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抢答器已广泛应用于电视台、商业机构、学校
7、及企事业单位, 它为各种竞赛增添了刺激性、娱乐性,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用PLC进行知识竞赛抢答器设计,其控制方便,灵活,只要改变输入PLC的控制程序,便可改变竞赛抢答器的抢答方案。PLC智能抢答器与单片机抢答器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首先说一下单片机抢答器,所谓单片机系统就是采用目前市场上的单片机CPU及其它外围芯片,根据不同系统设计电路板,最终设计成一台简易的计算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以达到所要求的控制功能。这种形式在 80年代国内很流行,但由于受到本身可靠性及其它方面的限制,目前除了仪表上仍然采用外,在工业现场的应用已逐步被PLC所代替。单片机的可靠性:由于目
8、前国内市场上的单片机芯片的品质良莠不齐,很大一部分还是国外筛选出来的次等品,加上其它外围元件(如电阻、电容等)的参数离散性也很大,批量小的产品不可能经过筛选配对等技术处理,因此这样的产品很难做到很好的一致性和高可靠性,因为任一元件的参数偏离设计要求都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另外,单片机的所有器件均不是工业级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抗电源干扰能力很弱,而国内的电源一般都很差,加上压片机的变频调速对电源的干扰很大,因此,更可能引起单片机系统的不稳定。单片机的可扩展性:由于单片机的线路是根据一定的功能要求特别设计的,所以要增加一个功能就要重新设计线路,而且对应的程序都要重新设计。这样对于增加功能的开发成本和周
9、期都会增加。单片机的可维护性:一旦单片机系统出现故障,很难诊断出故障元件,最简单的方法是更换整个系统,这样维修成本增加了。操作:现在国内单片机系统的操作均采用自设计的键盘,设定数据用拨码开关,显示用LED,整个面板显得繁锁,而且为了减少操作键,设计时往往一键多用,操作人员很难脱开说明书操作。特别是故障显示只能显示故障代码,一旦发生故障,操作人员必须翻阅说明书方能发现故障所在,最终按说明书指示排除故障,这样排除故障的时间相对较长。总之,这样的人机对话不够友善。特点:不可靠,价格便宜。可编程控制器(PLC): 所谓PLC系统就是采用目前市场上各大工业控制厂家生产的可编程控制器,根据要求选用不同的模
10、块,在此基础上设计程序以达到所设计的功能。这种形式目前在工业现场应用最为广泛。PLC的可靠性:进口PLC采用的CPU都是生产厂家专门设计的工业级专用处理器,其余各元件也是直接向生产厂家购买的,经过严格挑选的工业级元件,另外它的电源模块也是集各大公司工业控制的经验而特别设计的,抗干扰性特别是抗电源干扰能力有很大提高,即使在电源很差和变频调速的干扰下仍能正常工作。PLC的可扩展性:要增加一个功能只要增加相应的模块和修正对应的程序,而PLC的编程相对比较简单,这样对于开发周期会缩短。PLC的可维护性:PLC本身有很强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根据自诊断很容易诊断出故障元件,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维
11、修,如果故障由于程序设计不合理引起,由于它提供完善的调试工具,要找出故障也较为简单。操作:PLC的操作采用触摸式操作终端,人机界面,全屏显示,上面设计了很详尽的操作指南,即使第一次使用,也能根据提示顺利操作,这就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一般工人也能很快掌握。另外,一旦系统发生故障,画面自动切换到故障提示画面,提示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甚至可以显示故障在机器上的位置,维修人员可以根据提示很快排除故障。特点:价格与前二种控制器相比略贵,可靠性好,操作简单。1.2 PLC智能抢答器的工作原理我所设计的PLC智能抢答器是适合八个人抢答的八路抢答器,现在以八路抢答器为例。给竞赛主持人设置了3个控制按钮,用
12、来控制开始、复位、答题计时,每当主持人发出开始抢答指令后,那组选手最先按下抢答器按钮,则数码管就显示该组的编号,同时绿色指示灯亮,音响电路发出声响提示信号(持续三秒)以指示抢答成功,并对其后的抢答信号不在相应,选手答题完毕后,由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系统开始下一轮抢答。若选手在未开始抢答时提前抢答了,则视为违规,违规时数码管显示其编号同时红灯亮音响电路发出声响。当主持人按下抢答器按钮时定时器T0开始计时(设定30秒)若30秒限制到时仍无人抢答则黄灯亮音响电路发出声响,以示选手放弃该题。在抢答成功后,主持人按下答题计时按钮,同时数码管显示答题倒计时时间改时间可根据需要调节,此设定为50秒,选手必须
13、在设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否则,音响电路发出超时报警信号。其中以上功能都通过编制的PLC程序来控3个制数码管和3个指示灯以及一个喇叭来实现,如图1.1所示: 图1.1抢答器模型图2 PLC概述2.1 PLC的产生、定义、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2.1.1 PLC的产生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现代社会生产力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而产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 PLC从1969年问世以来,虽然至今还不到40年,但由于其具有道用灵活的控制性能、可以适应各种工业环境的可靠性与简单方便的使用性
14、能,在工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曾经有人将PLC技术与数控技术(CNC)、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并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 众所周知,制造业中使用的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的控制,一般都需要通过工作机构、传动机构、原动机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实现。特别是当原动机为电动机时,还需要对电动机的启制动、正反转、调速与定位等动作进行控制。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的电器操作与控制部分,称为电气自动控制装置或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最初的电气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日前使用的一些简单机械),只是一些简单的手动电器(如刀开关、正反转开关等)。这些电器只适合于电机容量小、控制要求简单、动作单一的场合。 随着
15、技术的进步,生产机械对电气自动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气自动控制装置逐步发展成了各种形式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作为常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人们习惯上把以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开关等为主要器件所组成的逻辑控制系统,称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故障检修立观方便、运用范围广。它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还可以满足大容量、远距离、集中控制的要求。因此,直到今天“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仍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最基本的控制系统之一。 但是,出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均为独立元件,它决定了
16、系统的“逻辑控制”与“顺序控制”功能只能通过控制元件间的不同连接实现,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不足: 通用性、灵活性差。 体积大,材料消耗多。 功能局限性大。 可靠性较低,性用寿命较短。 不具备现代工业控制所需要的数据通信、网络控制等功能。 正因为如此,“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难以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生产控制要求与生产过程摔制集成化、网络化需要。 为了解决“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通用性、灵活性关,功能局限性大与通信、网络方面欠缺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曾设想利用计算机功能先备、通用性和灵活性强的特点来解次以上问题。但由于当时的汁算机原理复杂,生产成术高,程序编制难度大,加工业上控制
17、需要大量的外围接口设备,可靠性问题突出,使得它在面广量大的一般工业控制领域难以普及与应用。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木,有人这样设想:能否把计算机通用、灵活、功能完善的特点与“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结合起来,生产出一种而向生产过程顺序控制,PLC利用简单语言编程,能让完全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使用的控制器呢? 这一设想最早由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于1968年提出。当时,该公司为了适应汽车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需要解决汽车生产线“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通用性、灵活性问题,提到了对一种新颖控制器的十大技术要求,并面向社会
18、进行招标。 十大技术要求具体如下:1) 编样方使,从可以在现场方便地编辑、修改控制程序;2) 价格便宜,性能价格比要而于继电器系统;3) 体积要明显小于继电器控制系统;4) 可靠性要明显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5) 具有数据通信功能;6) 输入可以是AC115V;7) 输出驱动能力在AC115V/2A以上;8) 硬件维护方便,最好采即 “插接式”结构;9) 扩展时,只需要对原系统进行很小的改动;10) 用户存储器容量至少可以扩展到4KB。根据以上要求,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在1969年首先研制比了全世界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称之为“可编程序逻辑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19、Controller,简称PLC)。试样机在GM公司的应用获得了成功。此后,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各种开义量逻辑运算与处理的场合。早期PLC的硬件主要由分立元件与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它虽然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指令系统、软件与功能相对较简单,一般只能进行逻辑运算的处理,同时通过简化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与改进可靠性等措施,使之能与工业环境相适应。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曾经出现过一些出二极管矩阵、集成电路等器件组成的所谓“顺序控制器”;20世纪70年末期曾经出现过以MCl4500工业控制单元(Industrial control unit,简称ICU)为核心出8通道数据选择器MC
20、l4512)、指令计数器(MCl4516)、8位可寻址双向锁存器(MCl4599)、存储器(2732)等组成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等产品。这些产品与PLC相比,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最终还是因可靠性、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而PLC则随着微处理器价格的全面下降,最终以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最终成为了当代工业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支柱枝术之一。2.1.2PLC的定义PLC技术一经出现,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969年首先将其进行商品化并推向市场的是美国GOULD公司;1971年,在引进美国技术后,日木研制出了自己的第一台PLC;l973年,德国SIEM
21、ENS公司也研制出了欧洲第一台PLC;1974年,法国随之也研制出了PLC。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PLC开始采用微处理器。PLC的功能也从最初的逻辑运算拓展到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由于当时的PLC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逻辑处理的范畴,为此,PLC也随之改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 1980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lectronic Manufacture Association,简称NEMA)对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带有指令存储器,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接口;以位运算为主;
22、能完成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功能;面向机器或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装置”。并将其统一命名为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C)。2.1.3 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如图2.1所示:图2.1 PLC硬件结构1、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 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
23、/O 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 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PLC 的可靠性,灵活性,近年来对大型PLC 还采用双CPU 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 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 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2、存储器(Memory)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在系统监控下工作,承担着将外部输入的信号的状态写入映像寄存器区域,然后将结果送到输出映像寄存器区域。CP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PLC 八路 抢答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