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CGS和PLC的远程轧钢机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CGS和PLC的远程轧钢机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MCGS和PLC的远程轧钢机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 本设计阐述了基于MCGS和PLC的远程轧钢机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此系统采用主从式结构,上位机采用MCGS组态软件实现监控功能,对轧钢机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下位机则以西门子S7-200PLC为核心,进行轧钢机信息的采集和转换,并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互,上位机和下位机通过串口方式进行通信,最后实现以MCGS为监控界面并且以PLC为编程控制的轧钢机控制系统。关键词:轧钢机;远程监控;西门子S7-200PLC;MCGSABSTRACT This design have introduce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long-range R
2、olling mill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are based on MCGS and PLC. This system adopts the principal and subordinate structure, the superior machine adopts the MCG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to realize the monitoring function and carry on the real-time monitoring to the ingredient information. The Lower pos
3、ition machine regards Siemens S7-200PLC as the core to carry on the gather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gredient information and they also exchange the information with the superior machine.The superior machine and the lower position machine carry on the correspondence through the serial mode. Fin
4、ally, they realize the Rolling mill control system with MCGS for monitoring interface and PLC for programming.Key words: Rolling mill;Long-distance monitoring;Siemens S7-200PLC; MCGS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引言11.1 轧钢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11.2 课题来源与意义22 MCGS与PLC的简介22.1 PLC22.1.1 PLC的基本结构42.1.2 PLC的特点72.1.3 PLC的工作原理92.1.4
5、 PLC工作方式与特点92.1.5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102.1.6 PLC的国内外状况122.1.7 控制主电路图132.1.8 西门子S7-200系列PLC142.2 组态软件与MCGS152.2.1 什么是组态软件152.2.2 组态软件的结构162.2.3 组态软件的发展应用现状182.2.4 组态软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2.2.5 MCGS组态软件介绍222.2.6 MCGS组态软件的系统构成232.2.7 MCGS组态软件的功能和特点252.2.8 MCGS组态软件的工作方式282.2.9 MCGS工程建立步骤292.3 MCGS工作原理介绍333 基于MCGS的轧钢机模拟控制
6、系统的总体分析343.1 系统结构的分析343.2 MCGS轧钢机控制原理及控制示意图354 系统的总体设计354.1 器件的选择与介绍354.1.1 轧钢机354.1.2 传感器364.1.3 电磁阀364.1.4 带有正反转的电机工作原理384.2 MCGS监控界面设计384.2.1 组态工程的建立384.2.2 创建组态画面394.2.3 MCGS的系统组成424.2.4 MCGS各部分功能的概述424.2.5用户窗口组态434.2.6实时数据库组态444.2.7 设备窗口组态444.2.8实时报表454.2.9 数据后处理及报表454.3软件设计464.3.1 程序分析与控制语句的编制
7、464.4 S7-200与MCGS通信的实现484.4.1 MCGS与PLC软件连接504.5 系统生成的监控界面图59结束语60参考文献61外文原文和译文62致谢72附录73PLC程序清单731 梯形图732 语句表76 1 引言1.1 轧钢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轧钢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包括有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附属设备等。但一般所说的轧钢机往往仅指主要设备。19世纪中叶,第一台可逆式板材轧机在英国投产,并轧出了船用铁板。1848 年德国发明了万能式轧刚机,1853 年美国开始用三辊式的型材轧刚机,并用蒸汽机传动的升降台实现机械化。接着美国出现了
8、劳特式轧刚机。1859年建造了第一台连轧刚机。万能式型材轧刚机是在1872年出现的。20世纪初制成半连续式带钢轧机,由两架三辊粗轧机和五架四辊精轧机组成。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轧刚机可按轧辊的排列和数目分类,可按机架的排列方式分类,也可按生产的产品分类,现已有多种类型轧钢机,但是用以上所述轧钢机进行工业生产控制时会造成产品质量不高,能源利用率低等,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源需求非常大,然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极低。这与我国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背道而行的,所以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中实现高效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国际上轧钢机发展的趋向是连续化、自动化、专业化,产品
9、质量高,消耗低。60年代以来轧机在设计、研究和制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带材冷热轧刚机、厚板轧刚机、高速线材轧刚机H型材轧刚机和连轧管机组等性能更加完善,并出现了轧制速度高达每秒115米的线材轧机全连续式带材冷轧机、5500毫米宽厚板轧机和连续式H型钢轧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轧机用的原料单重增大,液压 AGC、板形控制、电子计算器过程控制及测试手段越来越完善,轧制品种不断扩大。一些适用于连续铸轧控制轧制等新轧制方法,以及适应新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特殊结构的轧机都在发展中。新型的轧刚机采用了一整套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全线生产过程和操作监控均由计算机控制实施,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10、。本论文主要阐述了组态软件MCGS在轧钢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轧钢机的控制及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设计过程,列出了主要的主电路图、PLC接线图、PLC控制流程图和轧钢机控制梯形图。利用组态软件MCGS设计了轧钢机控制系统监控界面,提供了直观、清晰、准确的轧钢机控制系统状态,进而为维修和故障诊断提供了方便,充分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文章简要介绍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组态软件,还介绍了组态软件MCGS与西门子S7-200的通信,详细指出了MCGS与S7-200的硬件连接与软件连接。1.2 课题来源与意义MCGS(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是
11、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用于快速构造和生成上位机监控系统的组态软件系统,可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95/98/Me/NT/2000等操作系统。MCGS为用户提供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完整方案和开发平台,能够完成现场数据采集、实时和历史数据处理、报警和安全机制、流程控制、动画显示、趋势曲线和报表输出以及企业监控网络等功能。MCGS具有操作简便、可视性好、可维护性强、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突出特点,已成功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行业、电力系统、水处理、环境监测、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原材料、农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经过各种现场的长期实际运行,系统稳定可靠。所以基于MCGS的轧钢
12、机控制系统符合工业发展趋势,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因此,有必要对已经应用与工业的MCGS模拟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设计一些性能优越,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人机界面友好,功能完善,适应于工业以及商业、农业、智能建筑等领域的模拟控制系统。2 MCGS与PLC的简介2.1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又简称,但由于PC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
13、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
14、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钢铁、汽车、轻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PLC的特点: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硬件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PLC的构成: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
15、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图2.1 CPU 224 I/O 接口接线接线图2.1.1 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1.电源: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16、2.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
17、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3.可编程控制器配有两种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存放系统管理程序,用只读存储器实现;用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一般用RAM实现或固化到只读存储器中。 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连接用户输入输出设备和PLC控制器,将各输入信号转换成PLC标准电平供PLC处理,再将处理好的输出信号转换成用户设备所要求的信号驱动外部负载。对输入输出接口的要求: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对各类输入输出信号(开关量、模拟量、直流量、交流量)的匹配能力。PLC输入输出接口的类型:模拟量
18、输入输出接口、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直流、交流及交直流)。用户应根据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接口。开关量输入接口电路:各种输入接口均采取了抗干扰措施。如带有光耦合器隔离使PLC与外部输入信号进行隔离;并设有RC滤波器,用以消除输入触点的抖动和外部噪声干扰。通常有三种类型:直流(1224)V输入、交流(100120)V输入与交流(200240)V输入和交直流(1224)V输入。直流输入模块的电源一般由机内24v电源提供,输入信号接通时输入电流一般小于10mA;交流输入模块的电源一般由用户提供。图2.2 直流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电路:有三种形式,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开
19、关量输出端的负载电源一般由用户提供,输出电流一般不超过2A。开关量输出端的负载电源一般由用户提供,输出电流一般不超过2A,如图2.2交直流输出接口。 图2.3 交直流输出接口(继电器输出型)输出端子的两种接法:隔离式,输出各自独立,无公共点:各输出端子各自形成独立回路;汇点式,全部输入点(输出点)共用一个公共点。或者将输入点(输出点)分成几组,组内各点共用一个公共点。各组的公共点之间相互隔离。组内的各点必须使用同一电压类型和同一电压等级,各组可使用不同电压类型和等级的负载。5.功能模块: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6.通信模块:如以太网、RS485、Profibus-DP通讯模块等。图2.4 pl
20、c的硬件结构2.1.2 PLC的特点为适应工业环境使用,与一般控制装置相比较,PLC机有以下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
21、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2.通用性强,控制程序可变,使用方便PLC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可以组成能满足各种要求的控制系统,用户不必自己再设计和制作硬件装置。用户在硬件确定以后,在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或生产设备更新的情况下,不必改变PLC的硬设备,只需改编程序就可以满足要求。因此,PLC除应用于单机控制外,在工厂自动化中也被大量采用。3.功能强,适应面广现代PLC不仅有逻辑运算、计时、计数、顺序控制等功能,还具有数字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功率驱动、通信、人机对话、自检、记录
22、显示等功能。既可控制一台生产机械、一条生产线,又可控制一个生产过程。4.编程简单,容易掌握目前,大多数PLC仍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方式”。既继承了传统控制线路的清晰直观,又考虑到大多数工厂企业电气技术人员的读图习惯及编程水平,所以非常容易接受和掌握。梯形图语言的编程元件的符号和表达方式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相当接近。通过阅读PLC的用户手册或短期培训,电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很快就能学会用梯形图编制控制程序。同时还提供了功能图、语句表等编程语言。PLC在执行梯形图程序时,用解释程序将它翻译成汇编语言然后执行(PLC内部增加了解释程序)。与直接执行汇编语言编写的用户程序相比,执行梯形图程序
23、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对于大多数机电控制设备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满足控制要求。5.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由于PLC采用了软件来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为减少。同时,PLC的用户程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调试,更减少了现场的调试工作量。并且,由于PLC的低故障率及很强的监视功能,模块化等等,使维修也极为方便。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维护方便PLC是将微电子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的产品,其结构紧凑,坚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并且由于PLC的强抗干扰能力,易于装入设备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以三菱公司的F
24、1-40M型PLC为例:其外型尺寸仅为305110110mm,重量2.3kg,功耗小于25VA;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振、适应环境温、湿度变化的能力。现在三菱公司又有FX系列PLC,与其超小型品种F1系列相比:面积为47%,体积为36%,在系统的配置上既固定又灵活,输入输出可达24128点。2.1.3 PLC的工作原理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MCGS PLC 远程 轧钢机 监控 系统 硬件 软件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