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嵌入式的智能生物大棚系统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嵌入式的智能生物大棚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RM嵌入式的智能生物大棚系统设计.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ARM嵌入式的智能生物大棚系统设计The Research of Intelligent Biological Greenhouse Basing on ARM architecture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摘 要生物大棚环境测控,即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调节生物大棚内环境条件的总称。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在不适应生长发育的反季节中,可获得比室外生长更优的环境条件,达到作物高产的栽培目的。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一些环境监控设备,由于其测控的侧重点与我国气候条件不相匹配,且引进价格昂贵,运行费用高,
2、一次难于在我国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智能生物大棚,大部分测控水平较低,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够满足作物全年高产栽培的要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测控方式,实现计算机测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生物大棚,对加快我国温室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及提高温室的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分析了生物大棚的环境参数,综合测控特性,以及测控过程的非线性、大滞后的复杂过程后,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gprs技术等,自行研究和设计了一个实用的生物大棚环境测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生物大棚中CO2浓度,温度,湿度等的测控。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提出的生物大棚环境测控系统采用了多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测控方案
3、。其中,多传感器的管理和融合系统更能完善、准确的反映环境特征,以获得最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靠的控制决策,使系统处于最佳运行。控制系统通过检测的环境参数来改变环境参数,使作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整个系统效率高且容易扩展,通用性和适用性较强。关键字:生物大棚环境测控技术;gprs;传感器ABSTRACT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biological shed tha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greenh
4、ous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gener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o achieve greenhou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utomation,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 scientifi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nitoring data, combined with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which
5、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rops suited to the off-season, the availability of growth than the outdoor bet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achieve high yield crops, cultivation purposes. China imported from abroad, some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quipment, because of its focus and the monitori
6、ng of climatic conditions do not match,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expensive, high running costs, a difficult large-scal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their own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life greenhouses, most of the low leve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modern management l
7、evel is not high,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rop yield cultivation throughout the year. Therefore,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al way to achieve computer control, and establishing greenhouse intelligent lif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o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level of gree
8、nhouse production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greenhous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greenhouses, integrat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features, and 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large delay in the complex proces
9、s, the integrated use of sensor technology, gprs technology, self-study and design of a pract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biological greenhous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CO2 concentration of biological greenhouse, temperature, humidity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Given the above, the prop
10、osed bio-greenhouse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using multi-sensor technology and control systems combining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rograms. Among them, multi-sensor fusion system management and more complete, accurate and reflect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highest prec
11、ision and reliable control of decision-making, make the system run at its best. Control parameters by detecting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crop growth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whole system efficient and easy expansion, strong versatility and
12、applicability. Keywords:Biological Greenhouse Environmental Control Technology;gprs;sensor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第1章 绪论71.1 选题目的和意义7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71.2.1 国外状况71.2.2 国内状况81.2.3 我国温室存在的主要问题9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0第2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112.1 嵌入式112.1.1 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112.1.2 嵌入式系统的技术特点122.1.3 嵌入式系统的特征152.2 Qt172.2.1 Qt简介172.2.2 Qt功能与
13、特性172.3 gprs通讯模块172.3.1 AT命令集简要说明172.4 基于Zigbee无线数据采集192.4.1 传感器的介绍192.4.2 zigbee21第3章 需求分析233.1 系统需求分析23第4章 概要设计244.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244.1.1 传感器设计244.1.2 湿度传感器设计244.1.3 CO2传感器设计254.1.4 温度传感器设计264.1.5 GPRS模块274.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314.2.1 单片机软件设计324.2.2 计算机部分软件344.3 硬件电路设计344.3.1 信号检测344.3.2 空气温湿度的检测344.3.3 温室参数的LCD
14、显示344.3.4 GPRS通信模块344.3.5 系统控制器35第5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365.1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365.1.1 系统组成365.1.2 系统工作原理365.2 GPRS监控系统375.2.1 系统结构375.2.2 实现gprs功能的相关程序385.3 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原理395.4 测试系统的设计405.4.1 温度测量电路405.4.2 湿度测量电路415.4.3 CO2含量测量电路42第6章 总结和展望436.1 全文工作总结436.2 展望44致 谢45参考文献46第1章 绪论1.1 选题目的和意义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
15、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例如:空气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含水量等。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
16、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
17、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急需一种高效实时的监控设备,能实现大棚的实时监控,迅速了解大棚内的环境状态。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 国外状况世界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以色列等大力发展集约化的温室产业,温室内温度、光照、水、气、肥实现了计算机调控,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采收包装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范化技术体系。美国是最早发明计算机的国家,也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温室控制和管理最早、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有发达的设施栽培技术,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水平非常高。环境控制计算机主要用来对温室环境(气象环境和栽培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以花卉温室为例,温室内监控项目包括室
18、内气温、水温、土壤温度、锅炉温度、管道温度、相对空气湿度、保温幕状况、通窗状况、泵的工作状况、CO2浓度、Ec调节池和回流管数值、pH调节池和回流管数值;室外监控项目包括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温室专家系统的应用给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决策水平,减轻了技术管理工作量,同时也为种植带来了很大方便。以园艺业著称的荷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全面开发温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断地开发模拟控制软件。目前,荷兰自动化智能玻璃温室制造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拥有玻璃温室1.2万多平方米,占世界1/4以上,有85的温室用户使用计算机控制温室环境。荷兰开发的温室计算机控制
19、系统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参数设置和必要的信息显示,可绘制出设定参数曲线、修正值曲线以及测量的数据曲线,可以从数据库内调出设定的时间段内参数以便于必要的数据查询,并能直接对计算机串行口进行操作,完成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信。上位机软件集参数设置、信息显示、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完成温室灌溉和气候的控制和管理。此外,国外温室业正致力于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控制要求能在远离温室的计算机控制室就能完成,即远程控制。另外该网络还连接有几个通讯平台,用户可以在遥远的地方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化界面与这种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对话,就像在现场操
20、作一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1.2.2 国内状况我国农业计算机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始应用于温室控制与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和作物花卉研究所,研制开发了温室控制与管理系统,并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软件;90年代中后期,江苏理工大学毛罕平等人研制开发了温室软硬件控制系统,能对营养液系统、温度、光照、CO2、施肥等进行综合控制,是目前国产化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较为典型的研究成果。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也都侧重不同领域,研究温室设施的计算机控制与管理技术。“九五”期
21、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均首次增设了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研究项目,并且在项目中加大了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力度,其中“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中,直接设置了“智能型连栋塑料温室结构及调控设施的优化设计及实施”的专题。20世纪90年代末,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闫忠文研制了作物大棚温湿度测量系统,能对大棚内的温湿度进行实时测量与控制。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制了“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环境DET系列软件”和智能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缩短生长期、减小人工操作的盲目性。北京农业大学研制成功“WJG-1”温室环境监控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控制系
22、统。河南省农科院自动化控制中心研制了“GCS-I型智能化温室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上位机加PLC的集散式控制方法,软件采用智能化模糊算法。中国农业大学设计研制的“山东省济宁大型育苗温室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分布式控制。1.2.3 我国温室存在的主要问题(1) 科技含量和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我国设施栽培起步晚、基础差,没有将其作为整体工程问题研究。从设施装备到栽培技术的生产管理不配套,生产不规范,难以形成大规模商品生产。(2) 我国现有的温室控制系统仍以控制一个温室为主,没有基于温室群的控制系统。这样降低了生产管理的效率。(3) 温室测控系统的通信仍然采用有线方式。我国温室测控系统的通
23、信主要有485总线以及CAN总线等有线方式。这些有线通信方式不仅使得温室内的信号线和动力线错综复杂,而且导致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安装维护工作量变大,同时也不利于农业机器人等移动设备的作业,难以达到温室生产的“工厂化农业”水平。(4) 缺少基于农业专家知识的上位机管理系统。我国目前的温室控制系统中,一些上位机只限于存储采集的历史数据,没有根据农业专家知识的实时控制管理系统。(5) 设施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我国目前部分温室的建筑材料主要是钢材和玻璃。但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的标准和工厂系列的产品,且应用率仅占设施栽培面积的10,而绝大部分由农民自行建造的塑料日光温室也只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根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基于 ARM 嵌入式 智能 生物 大棚 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