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分布式控制系统.doc
《毕业设计(论文)分布式控制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分布式控制系统.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迫切要求,产品的包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包装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内,包装设备的单机控制技术已经进入到实用阶段,但整条生产线的控制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状况,造成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很低。本课题就是针对这种态势,对包装生产线的整体监控、故障诊断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了适应现代包装行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包装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本文进行了包装生产线的监控、诊断系统的研究。按照分布式系统的一般设计原则,独立地开发了这套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1生产线上的设备的控制硬件的设计:其中,包括控制器件的选型、它们的结构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2系统
2、的软件设计:主要以Visual Basic6.0为工具,开发了通信、监控软件,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3将模糊故障诊断方法应用到该包装生产线上,以关键设备-包装机为主,对它的故障诊断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串行通信,PLC,单片机,模糊故障诊断ABSTRACT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ra and anxious request of peoples improving their living quantity people have thought much of productions packing than before. This m
3、akes packing industry to develop fast. In our country, the study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acking line is little though signal machine in the line has controlled well. The queston that the line is not automatized and intelligentized exists.In order to be seaso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esent-day
4、 packing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packing product line auto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tize, I have processed a study of packing product line distribut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nd diagnosis system in this text . According to the systems common design principle,I have exploited this system in
5、dependently.The main work in this text:1. The design of equipments controlling hardware: including selecting models of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theirs building configuration and connecting them;2. The design of system software: I have exploited software of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
6、sing Visual Basic 6.0 . I have realized my anticipated aims on the whole;3. using fuzzy fault diagnosis method in the line: I have diagnosticated packing machine that is the key equipment in the line.Keywords: distribut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nd diagnosis system,serial communication,plc,singalchi
7、p,fuzzy fault diagnosis目 录第1章 开题报告41.1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4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51.3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61.4 研究方法措施71.5 本文结构8第2章 包装生产线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总体设计82.1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特点82.2 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装置102.2.1 可编程控制器(PLC)102.2.2 单片微型机112.2.3 工业PC-IPC122.3 包装生产线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122.3.1 系统硬件构成14第3章 包装生产线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硬件设计143.1 系统所用的PLC143.1.1 PLC的通信模块153.1
8、.2 FX2N-48MT型号PLC163.2 系统所用的单片机163.3 RS-232C和RS-485总线标准173.4 转换模块及与中央IPC的RS-232串行通讯接口的连接173.5 包装生产线系统各生产设备及其控制简介193.5.1 提升机PLC控制子系统简介193.5.2 充填机单片机控制子系统简介193.6 包装机PLC控制子系统简介233.7 运输、选别机单片机控制子系统简介24第1章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杨秀清 学号:050704232专业:机电一体化指导教师:佘勃2008年04月01日1.1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本文以微机控制技术为基础,研究开发一个由两个可编程序控制器(以下
9、简称PLC)和两个单片机为下位机和一个工业控制机(以下简称IPC)为上位机组成的包装生产线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在系统中,PLC和单片机功能是对包装生产线各设备(提升机、充填机、包装机、选别机及包装物输送线等)进行信息数据采集和控制,工业控制机功能是给下位机发送运行参数,或从下位机获取实时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根据处理结果产生监控数据表或数据曲线,或设备运行动画信息。若生产线运行有异常,则对运行故障进行自诊断,并报警提示,同时通过参数修改对生产线进行维护。另外,通过网络将IPC连接到远程PC上,并且与远程PC建立通信联系,从而使远程PC可以通过网络对包装生产线进行远程监控和诊断。
10、通过对包装生产线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研究和开发,使系统能实现以下四方面功能:1. 实时接收或查询各子系统运行参数及状态;2. 运行监控界面(数据表或曲线)、运行动画显示、运行参数修改维护等人机交互;3.对包装产量(班产、日产、月产等)、不合格率(破包率、定量不合格率)、定量误差、运行速率(包/分)等运行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显示或打印;4.运行故障自诊断、维护、报警提示。这样一方面提高包装生产线的智能化程度,便于企业管理自动化;另一方面便于系统诊断维护,降低包装生产线诊断维护费用和时间,从而提高包装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生产企业经济效益。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在1975由于计算机技术
11、、通讯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的发展而使工业控制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美国Honeywell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套集散式(也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以下简称DCS),至今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DCS以其可靠性、高性能、分散控制、集中监视和管理的优点赢得工业界广大用户的青睐,成为中大型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从第1套DCS系统诞生至今,DCS系统已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19751980年为初创阶段,由于软硬件技术的限制,此时的DCS系统性能还不十分完善,硬件结构还不十分成熟;19811987年为第2个阶段,这一时期容错、冗余技术已成熟使用,系统可靠性
12、很高,性能十分优越,各种控制功能十分丰富;19871993年为第3阶段,各厂家的DCS开始向以OSI为基础的MAP协议靠拢,以求达到不同系统的互联;1994年至今为第4阶段,DCS系统在硬件上使用了更先进的CPU及冗余技术,贮存容量及通讯速度大幅度提高,软件上采用通用操作系统2。从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的演变来看,多微机系统或多微处理机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其中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分布式处理则是重要的发展方向3。另一个方面,从系统管理与控制的实际需要来看,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产生也是必然的。控制与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常要求对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或多台设备进行控制或管理。最初使用一台计算机进行集中式控制和
13、管理,但这时信息的传输及对多个分散设备的控制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并影响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当这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后,会使整个系统全部瘫痪。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这类较复杂的控制系统便开始采用多台微机分别对各个对象或设备进行控制,而各台微机之间又通过数据通信进行信息交换和相互协调,这就是分布式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已广泛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或机械加工控制3。新型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它突破了DCS系统中通信封闭的缺陷,是基于公开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将集散的控制结构变成了新型的全分布结构。它是在DCS基础上连续发展起来的,但已经超过了DCS的框架,具有质的飞跃,它打破了传统控制一对一设备连接而将控
14、制模块置入现场设备,其全部功能在现场完成4。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Distribut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nd Diagnosis System,简称DMCDS)是针对大型成套设备主机和多辅机功能分布和地域分布的特点,通过工业局域网把分布各局部现场、独立完成特定功能的本地微机互联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分散监视和集中操作、管理、诊断的目的的工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同时,该系统可通过远程通信支持远程监视、诊断功能,通过网络互连与生产控制系统、企业MIS网络以及Interwet联网运行,它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网络通信技术、CRT显示
15、技术竟相发展并紧密结合的产物5。受DC(数字控制)技术的影响,90年代以来,设备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被赋予网络化过程,进入分布式时代。在这一过程中,又以流程工业大型成套、关键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首当其冲,通过网络以分散监测和集中操作、管理、诊断的优良特性成功解决了测点数量多、分布广、监测、操作、管理、诊断困难等问题。分布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面向企业大型成套、关键设备或协作密切的设备群的跨学科综合应用技术,已成为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一个迅速发展的分支6。近几年来,国外一些著名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公司已相继推出了成套的在线分布式监测系统,国内也有数家科研单位和厂家正在从事这方面
16、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但总体而言,还是刚刚起步,处于探索性研究和实验性应用阶段。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促使分布式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尽快走向成熟,完善和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是设备监测诊断领域的迫切任务6。对于包装行业来讲,在国外科技发达先进的国家,对包装生产线的监控和诊断的研究已经开展,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去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国内,尽管,在单机(指生产线上的某一具体设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但整条包装生产线的智能控制还相当落后,生产线整体的自动化程度极低。目前,对包装生产线的智能控制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其上的故障诊断的研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展。1.3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如今,几乎所有的商
17、品在出厂前都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包装,尤其是散状物料(如食品、药物等)。将大宗散料分成质量相同的个体并包装后,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储存、运输和使用,还可避免或减缓在销售过程中的失效和变质,以及防止污染及其它有害影响的优点。可见商品的包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身体健康、卫生条件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以往的人工包装,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包装的最后成品的样式不规则,严重影响商品的外部形象,对销售不利,同时也不利于商品的防伪保护;另外,人工影响包装物的卫生状况,不利于它的存储,对于药物、化工产品等物料的包装,会对长期从事包装的人员造成严重的人体伤害,并污染环境。最近召开的十届人大会议特别指出:针对
18、近几年人们因为饮食、药物中毒事件的增加,要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并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这些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工作,并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这无形就对我国的食品、药物加工生产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包装自动化的发展,提高了对包装设备的需求。我国包装设备(除烟草包装设备)外,在国际上还处于落后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在包装这道工序以前多用人力来代替,以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据笔者所了解,90年代初某市一家食品厂在从英国引进一条饼干生产线时,就惟独去掉了该生
19、产线的包装设备,而在当时这条生产线中,只有此包装设备属国际一流水平(当然价格相当可观)。这家食品厂为应付生产,安排一百多人的包装工;另一方面也和国家和人们的认识程度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商品各方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商品的规范上要和国际接轨。所以目前给包装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大力提高它们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只有包装设备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才能有效地提高包装机的工作效率,大幅度地降低停机时间,最大程度地减轻人们的工作强度,并才能包装出美观、卫生、坚实、更富有竞争力的产品,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总之,对包装生产线分布
20、式监控、诊断系统研究和开发,在包装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方面都具重要的学术价值的,在生产实践中有较大应用推广价值,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必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 研究方法措施首先按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开发原则和要求,结合本研究的具体情况及特点,对所要开发的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以搭起一个较为详细和清楚的框架,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方向。硬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要求选择PLC及单片机的型号及接口芯片等。实施过程一般分三步:首先,绘制原理图、布线;然后,委托生产厂家制作电路板;最后,使用示波器、电压表等工具测试电路板,检验它们是否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1.5 本文结构本文各章的内容
21、安排如下:第1章本文所论述的是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介绍本课题开发的价值,并给出了全文研究的内容和安排;第2章在对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本文所开发的系统的结构以及硬软件的构成;第3章主要讨论了对包装生产线的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的硬件设计:分别对构成的四个控制子系统进行了分析;第2章 包装生产线分布式监控、诊断系统总体设计2.1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特点DCS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集中分散型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征是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一般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三大组成部分(或基本结构),即分散过程控制装置、操作管理装置和数据通信系统。1. 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它是集散控制系统与生产过
22、程间的界面,生产过程的各种过程变量通过分散过程控制装置转化为操作监视的数据,而操作的各种信息也通过分散过程控制装置送到执行机构。在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内,进行模拟量与数字量的相互转换,完成过程控制算法的各种运算,对输入与输出量进行有关的软件滤波及其他的一些运算。其结构的特征:(1)需适应恶劣的工业生产过程环境;(2)分散控制:这一点体现了控制分散的系统构成,它把地域分散的过程装置用分散的控制实现,它把监视和控制分离,把危险分散,使得系统的可靠性提高;(3)实时性: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直接与过程进行联系,只有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才能准确反映过程参数的变化,从装置来看,它要有快的时钟,足够的字长;从软件来
23、看,运算的程序要精练,实时和多任务工作;(4)独立性:相对于整个集散系统,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2. 操作管理装置:操作管理装置是操作人员与集散控制系统间的界面,操作人员通过操作管理装置了解生产过程的运行情况,并通过它发出操作指令给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的各种参数在操作管理装置上显示,以便于操作人员监视和操作。其结构的特征:(1)信息量大:从硬件来看,它具有大的存储容量,允许有较多的画面可显示,从软件来看,应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及并行处理技术等;(2)易操作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通过操作管理装置提供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跟踪球等来对操作设备的运行;(3)容错性好: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分布式 控制系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