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doc
《毕业设计(论文)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保 山 学 院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昌宁县水平初级中学为例姓 名: 学 号:090310118 院 系:外国语学院 专 业:英语教育 年 级:2009级 班 级:英教1班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摘 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而言交通信息闭塞,经济发展较慢。英语教育起步较晚,少数民族平时使用的大多是本族语。以傣族为例,傣语是第一语言,普通话是第二语言,英语则成为了第三语言。与城市相比,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就会接触外语,于是造成了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英语学习不重视,学生学习性于积极性不高。本文旨在探究一些建议性的解决
2、的方法,并呼吁政府在这些问题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学得到较快发展。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摘要一、引言二、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现状 2.1农村地区英语教学起步较晚,英语成为第三语言 2.2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交通信息闭塞,缺乏浓厚学习英语的氛围 2.3农村地区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不重视英语教育三、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学校教学资源不足 3.1.1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3.1.2班级教室人数分配不合理3.1.3生源较少3.1.4教学硬件设施短缺 3.2农村地区学生综合素质偏低 3.2.1 学生学习基础薄弱 3.2.2
3、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四、改善农村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状况的对策4.1政府应该怎么做4.1.1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育的资金投入4.1.2稳定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4.2学校与教师应该怎么做 4.2.1学校、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4.2.2改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 4.2.3采取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4.2.4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课件制作4.3学生应该怎么做 4.3.1培养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4.3.2正确使用普通话与英语,尽量避免在课堂上讲方言,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4.3.3不会做的练习题,不会读的单词,大胆问
4、老师,不怕害羞4.3.4多读课文与文学名著 4.3.5多听新闻,听力,提高自己的听力技能 4.3.6多用英语与老师、同学交流 4.3.7多参加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五、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给当代大学生的 启示与思考六、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一、引 言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交通信息闭塞,导致教育水平较低。近些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的扶持和投资力度,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师资力量仍有欠缺、学校硬件设施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等问题。鉴于此种问题的种种,作为一名人
5、民教师,心中无比担忧,作此文以希望各级教育机构对此情况能够予以重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二、农村地区英语教学现状长时间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基本是以教材为中心,按照英语旧教学大纲上所列的知识点、语法点进行“填鸭式”教学。尽管有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做过一些尝试,(比如有效课堂的利用)但总体上却始终没有摆脱“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差”的状况。农村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英语教学的主观条件十分令人担忧,英语教学改革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水平初级中学为例,目前水平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表现为:2.1农村地区英语教学起步较晚,英语成为第三语言农村地区相对城
6、市而言交通信息闭塞,英语教育起步较晚。有傣族、汉族、回族、傈僳族等,且分布广,他们平时使用的大都是本族语与方言。以傣族为例,傣语是第一语言,普通话是第二语言,英语则成为第三语言。基本上在城市的学校,从小学就开始进行英语教育,而在农村地区,多年前,小学不开设英语这门课程,就算有英语这门课程,学校也不予以重视。近几年小学开始重视英语教育,但因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小学的教学设备不完整,家庭教育欠缺(家长几乎都是农民,不懂英语,)因此农村地区英语教学起步较晚,学生学好英语相对困难。2.2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交通信息闭塞,缺乏浓厚学习英语的氛围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交通信息闭塞,很少见到外国人
7、,基本上没有外国人在中学教学。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没有强烈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英语知识,这不仅减少了学习英语的机会,更让学生觉得英语和他们的生活没有太多联系,有个别学生甚至觉得英语没有多大用处。于是造成了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英语学习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2.3农村地区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不重视英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利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性格和学习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农村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中有一部分对英语教育不重视,认为孩子只要把两大主科语文、数学学好就行了,即使他们重视也基本无力指导孩子的英语学习。
8、其次在农村地区,假期没有辅导班或是相关培训。初三的学生在假期期间由老师义务组织复习以备中考。而初一、初二的学生在假期期间只能边做农活边学习,没人适当的给予指导。所以在农村地区英语教学效果不佳,教育水平较低,有待提高。 三、农村地区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为主线的两大变革。新课程改革为教育信息化提供理念和方向,教育信息化为新课程目标的实施提供技术和实施保障,二者的结合点便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实施有效的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构建科学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这无疑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几乎达到应有尽有,在这
9、个背景下,互联网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网络变成了教师知识查询的字典、教学资源的仓库、教学交流的平台。但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政府资金投入的缺乏存在以下教学问题。 3.1学校教学资源不足 农村中学教学资源缺乏是当前面临的现状。多数农村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一本教材,几支粉笔,一本教学参考书,很少有其它辅助教学设备和辅助教学手段,例如即使有,有些教师也不会用。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外,很少有课外补充学习材料。虽然有图书室,但适应学生和教师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很难为学生创设读书的条件,也没有资金为各科教师订阅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期刊和报
10、纸,教师本人也不愿意自己掏钱订阅,因为他们的那点工资大都不能维持家人的生活。教师在学校内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本,还要警惕背负“乱收费”的罪名。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教师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对外面的信息知之甚少,仅有的信息也就是教师进修学校每年的教师培训了。 3.1.1教师流动性大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许多优秀的英语教师都被调往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多数大学毕业生也不愿意再回到自己的家乡教书,都想留在环境较好的城区,因此造成农村地区专业英语教师的缺乏。此外,学校现任初中英语教师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浅薄,加之英语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没有机会参加一些英语教学研究的活动来提升自己,且他们手中的教学资料也
11、十分有限,也不易获得较新的教学信息,所以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有效课堂英语教学。3.1.2 班级教室人数分配不合理 农村地区的中学一般班级的学生的容量都很大,一个班有50、60个左右的学生,这无疑对语言教学是不利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班级学生数量多,对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任务型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练习口语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致使一些学生学到的只是开不了口的“哑巴英语”,使
12、得一些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困难。 3.1.3生源较少、学生基础薄弱 很多基础较好的乡村学生都到县城去读书,剩下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还有的学生开学到学校报名,几星期后就外出打工,在生源已经很少的情况下,以上两种现状给学校带来了很多麻烦,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时缺考人数太多,导致平均分低,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此外许多学生升了初中以后才真正接触英语,学生学习英语的底子薄,老师讲的听不懂,不敢问,怕其他同学笑话,久而久之,问题堆积如山,学生厌学情况越来越严重,老师越来越难教。以傣族学生为例,他们在本族语于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较多得具备了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学习过程中对英语发音规则,单词词组显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农村 地区 英语教学 现状 问题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