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内圆电解磨削装置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内圆电解磨削装置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内圆电解磨削装置设计.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 本科生毕业设计内圆电解磨削装置设计Internal Grinding Electrolytic Devices Design学 生 姓 名专 业学 号指 导 教 师学 院二一一年六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承诺书 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圆电解磨削装置设计,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
2、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作 者 签 名: 年 月 日29摘要电解磨削工件内圆时,工件作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导电磨轮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磨削压力,凸出于磨轮表面的非导电性磨料使工件表面与磨轮导电基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电解间隙,同时向间隙中供
3、给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工件表面金属由于电解作用生成离子化合物和阳极膜,这些电解产物不断地被旋转达到磨轮所刮除,使新的金属表面露出,继续产生电解作用,随着工件材料不断的被去除.从而达到磨削的目的。电解磨削适合于磨削各种高强度、高硬度、热敏性、脆性等难磨削的金属材料。用电解磨削可磨削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塞规、轧辊、和模具平面等 。电解磨削的效率一般高于机械磨削,磨轮损耗较低,加工表面不产生磨削烧伤、裂纹、残余应力、加工变质和毛刺等。 在以上条件下,本次就是进行内圆电解磨削装置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依靠传统的机械设计的方法与思路,通过查阅大量图书资料、进行市场调研并收集大量数据、参观一些
4、典型内圆磨床实体与其动作原理等等,完成机床的结构设计。最后设计出的机床为内圆电解磨削装置。关键字:电解 内圆 磨床AbstractElectrolytic Grinding at the Inner Circle , Workpiece as anode and the cathode DC Power Linked ,Grinding Wheel as a cathode and the anode DC Power Linked , Must be struck between the grinding pressure ,Wheel protruding from the surface
5、 of the non-conductive so abrasive grinding wheel and the workpiece surface conductive matrix between certain gap electrolysis, Meanwhile clearance to supply electrolyte. The role of the DC, workpiece surface as metal ions generated electrolysis role compounds and anodic film, These electrolytic pro
6、ducts has been continuously rotating grinding wheel reached by curettage, new metal surface exposed, and continue to produce electrolysis, With the workpiece material to be removed continuousl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grinding. Electrolysis is suitable for grinding grinding of high strength
7、, high hardness, heat-sensitive, such as the brittle metal grinding hard materials. Electrolysis can be used grinding various Carbide Tool Grinding, the Cypriot regulations, roll, and the other plane die. Electrolysis grinding efficiency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e mechanical grinding, grinding whe
8、el wear and tear lower surface not produce grinding burn, crack, Residual stress, processing, such as degeneration and Burr. In these conditions, this round was conducted within the electrolytic grinding device design.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relying mainly on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desig
9、n methods and ideas, through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library materials, conduct market research and to collect large amounts of data, visits to some typical Internal Grinder entities with the action principle, and so on, Machine completed the structural design. The final design for the machine t
10、ool grinding Internal electrolysis devices. Key word: Electrolysis;Internal;Grinder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第一章 前言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国内外电解磨削加工的研究现状21.2.1电解磨削加工的国外研究状况21.2.2电解磨削加工的国内研究状况61.3确定设计方案8第二章 内圆电解磨削装置系统设计102.1 工作台的设计及改造102.1.1 工作台的传动102.1.2 床身的绝缘102.2 磨架的传动:112.2.1砂轮的传动112.2.2砂轮电动机的选择122.2.3磨床传动系统的
11、设计要求:122.2.4主传动系统配置方式:132.2.3 电解磨轮的选择132.2.5 砂轮轴的设计142.2.6 旋转磨轮的导电的设计162.3工件的传动162.3.1电动机的选择162.3.2 工件的导电172.4 电解液供给系统172.4.1工件的阳极溶解量172.4.2 电解加工电解液182.5 导电系统的设计222.5.1电源的选择222.5.2 主要技术参数23毕 业 设 计 总 结24致 谢26参 考 文 献27附录:28第一章 前言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使人们对机械产品及零部件使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要求材料比强度高,热强性高,耐高温,耐腐
12、蚀,以及能承受复杂应力等,为此,许多零件采用新型材料制造。在这些新型材料中,许多是难加工材料,例如高温合金、钦合金、超高强度钢、不锈钢等。由于它们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而伴随着这些难加工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便成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加工试验表明:应用常规磨削方法加工上述难磨削材料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加工效果。由于磨削加工往往是机械加工产品的终极加工工序,其加工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质量和性能,因此面对现代工业发展对金属材料面加工质量、精度、完整性和
13、成本等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的磨削工艺己难以应对。电解磨削加工(Electrochemical grinding,ECG),最早由美国人G.F.Keelerie提出。这是一种结合电解加工与磨削,从具有导电性的工件上切除材料的一种电化学加工方式。而电解磨削加工作为一种磨削的新工艺,是由电解作用和机械磨削作用相结合而进行加工的,比电解加工具有较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机械磨削有较高的生产率,发展潜力巨大2。工件作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导电磨轮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磨削时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磨削压力凸出于磨轮表面的非导电性磨料使工件表面与磨轮导电基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电解间隙(约0.020.
14、05毫米)同时向间隙中供给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工件表面金属由于电解作用生成离子化合物和阳极膜。这些电解产物不断地被旋转的磨轮所刮除使新的金属表面露出继续产生电解作用工件材料遂不断地被去除从而达到磨削的目的。图1-1 电解磨削原理图 电解液一般采用硝酸钠亚硝酸钠和硝酸钾等成分混合的水溶液不同的工件材料所用电解液的成分也不同。导电磨轮由导电性基体(结合剂)与磨料结合而成主要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轮电镀金刚石磨轮铜基树脂结合剂磨轮陶瓷渗银磨轮和碳素结合剂磨轮等按不同用途选用。 电解磨削适合于磨削各种高强度高硬度热敏性脆性等难磨削的金属材料如硬质合金高速钢钛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和磁钢等。用电解磨削可磨
15、削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塞规轧辊耐磨衬套模具平面和不锈钢注射针头等。电解磨削的效率一般高于机械磨削磨轮损耗较低加工表面不产生磨削烧伤裂纹残余应力加工变质层和毛刺等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630.16微米最高可达Ra0.040.02微米。 采用适应控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电解磨削的加工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采用兼有纯机械磨削能力的导电磨轮粗加工时靠电解磨削的高效率完成大部分加工量然后切断电解电源靠纯机械磨削磨掉精加工余量这样能显着提高加工精度3。电解磨削方式已从平面磨削扩大到内圆磨削外圆磨削和成形磨削。电解加工的原理也可与珩磨和超精加工结合起来成为电解珩磨和电解超精加工。 1.2国内外电
16、解磨削加工的研究现状1.2.1电解磨削加工的国外研究状况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佐藤敏一对电解磨削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加工中可以采用石墨磨轮、金刚石磨轮或磨粒间加入导电物质的磨轮,其最典型的应用是对硬质合金进行成型磨削。由于电解磨削产生的热量少,加工表面无热烧伤,金相组织不发生变化,因而加工的硬质合金表面与基体组织结构相同,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在提高电解磨削加工的精度方面,日本和英国进行过一些相应的研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伊朗学者A.ETehrani在电解磨削平面的过程中研究了尺寸“过切”的问题。图1-2电解磨削装置加工过程该研究认为,由于电解作用的杂散腐蚀,当磨削过程中砂轮的进给速度较慢时
17、,工件实际的去除量要大于名义去除量,即产生尺寸超差的现象,称为”过切”。该研究认为,要提高电解磨削的加工精度,应相应提高砂轮的切向进给速度。同时,A.ETehrani的研究还提出,采用脉冲电解磨削 (PEcG)工艺,可以减小加工过程中的尺寸“过切”量,因为脉冲电解磨削可以在相同的加工电流密度下减小电解作用的实际参与时间,从而减小电解作用,提高加工精度4。日本为提高电解磨削的加工精度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其基本思想是提高机械磨削作用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一种方法是将电解磨削分为两个工步,粗加工采用大的切深(可达几毫米)和低的往复运动速度进行电解磨削,精加工则以较高的往复运动速度和微量切进行机械磨
18、削,从而提高加工精度,该方法被称为 SAM(SurfaceshiningAnodicMachining)法5。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微量切削深度 (0.01一0.02mm)和高往复运动速度进行电解磨削来提高加工精度,该方法被称为EMG磨削 (ElectroMechanicalGrinding)。但是严格来说这两种工艺并不是新的加工方法,只是在不同工艺条件和操作规程下所进行的“电解磨削”+“机械磨削”而已。国外还对电解磨削的加工效率、能量消耗以及加工过程的优化进行了研究。优化指标包括电解砂轮的损耗、砂轮载荷、加工表面粗糙度、金属去除率和尺寸“过切”量等方面。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确定各单项指标的加权系数,
19、再通过对大量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确定获得最优加工质量的工艺条件。日本在电解研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尤其是大面积光整加工。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提高不锈钢板的表面加工质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的田宫滕恒、前田英彦等人开发了不锈钢板的电解研磨方法,并对此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后来曙川电机制作所的釜田浩、大阪大学工学部的木本康雄、京都大学的垣野义昭等学者也参与了这方面的研究。八十年代初期,日本工业技术院机械技术研究所的清宫统一等人又采用泡沫聚氨醋做研磨介质、在电解液中直接混入微细磨料进行了游离磨料的电解研磨研究6。与此相对应,田宫滕恒、前田英彦等人开展的电解研磨方法称为固结磨料的电解研磨,但在加工原理
20、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两种研磨方法比较起来,采用游离磨料的电解研磨加工表面质量更好,而且省去了制造砂布的工序,但金属去除率比采用固结磨料的研磨时要低。电解研磨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值可以达到Ra0.005。八十年代中期日本机械技采溅玩还研制出了大垫板材的镜耐口工生产线,该生产线能够加工长度为6m、宽度为1.5m的不锈钢板材,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Rmax0.05。日本在电解研磨方面的研究比较多,目前应用领域已经从化学工业扩展到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等领域中。八十年代以后,日本将电解研磨技术推广到大直径外圆及内孔表面的加工,其加工原理与平面加工基本相同。但该种外圆磨削方法加工出的表面磨削轨迹分
21、布不理想,加工表面往往存在较大的波纹度。为改善这种加工缺陷,日本的木本康雄等人在八十年代后期提出了一种回转的盘形磨轮相对于工件偏置的研磨方法7。加工中工件与盘形磨轮同时旋转,二者的轴线在空间正交,盘形磨轮的轴线相对于工件的轴线向上偏移一定的距离Z,加工中盘形磨轮沿工件的轴线方向作往复进给运动。这种研磨方法加工出的工件具有较理想的磨削痕迹,可降低加工表面的波纹度和表面粗糙度值。电解研磨还被用于内孔、自由曲面和模具型腔的加工。日本的清宫统一等人采用聚氨醋做研磨介质,研制了手持式的电解研磨加工装置,可用于自由曲面的加工。采用尼龙不织布螺旋缠绕在金属管上做研磨工具进行了必4一6mm小孔的镜面电解研磨,
22、加工中磨具以23rpm的转速旋转,并以7Hz的频率和8mm的振幅沿小孔轴线振动,该种加工方法可在2分钟内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由Rmax23降至Rmax0.05。图1-3 电解研磨系统在线电解修整 (ELID)磨削技术是一种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电解修整砂轮和常规机械磨削相结合的新的磨削方法,该方法由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大森整(Hitoshiohmori)等人于1987年提出。ELID磨削技术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也得到了重视和研究应用,并用于对脆性材料表面进行超精密加工。伊朗研究者通过研究复杂部件内表面的光整,通过对试验条件的改进优化了光整需要的加工时间,少于传统光整加工时间的30倍,美国曼彻斯特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电解 磨削 装置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