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现存问题分析基于旱泡子村的思考.doc
《毕业设计(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现存问题分析基于旱泡子村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现存问题分析基于旱泡子村的思考.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年进城打工,留守儿童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旱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里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里,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次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证,以期对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出贡献。关 键 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 社会因素目 录绪论31 选点取样42 旱泡子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分析42.1 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42.2留守儿童的心里状况
2、分析62.3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情况分析93、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心里等问题形成的原因113.1 社会原因113.2 家庭原因123.3 学校原因12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心里等问题的解决方案134.1、家庭方案134.2、学校方案144.3 社会方案14结束语16参 考 文 献17附录18绪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逐渐成为社会流动的主体。而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从理论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从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
3、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因。但由于户籍制度及其他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毕竟还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农民工还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2010年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其中,05周岁农村留守
4、幼儿约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1/3,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据调查,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省份的农村留守幼儿数量都超过100万,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接近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总数的2/3。2006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专门召开农民工联席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近期,中央领导指示:“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工作。全国妇联正在推进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知道中心的建立,健全”。为我们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乡转化的特殊群
5、体,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生活等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从现实上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业户口的占总人口的绝大比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涉及道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对象,研究其现状,成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期望能引起流动人口这一群体对子女的生活,教育等问题的重视,此外随着经济的增长,外出务工人员将不断的增多,留守形式必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留守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研究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目前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主要在称呼上和年龄上有差别
6、。在称呼上有的叫“留守孩子”、“留守子女”但本文以“留守儿童”这一称谓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在年龄上主要界定在618岁之间。1 选点取样本次调查选取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亿合公镇旱泡子村作为调查单位。旱泡子村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全村共有人口3028人,分为 12个组,每个组平均30户左右,总共 360户人家。旱泡子村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经济水平一般,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比较普遍,因该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长期打工的数量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所以对长期外出打工人员及留守儿童的数量没有确切的统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有效回收30份,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发放和辅导填写。2 旱泡子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分
7、析2.1 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2.2.1 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留守儿童外出打工情况中,父亲外出打工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主要模式(占50%),父母都出去打工的比例达23%左右。打 工 情 况人 数百 分 比父亲外出打工1550%母亲外出打工517%双亲都外出打工723%父母离异 无人管27%其他13%合计30人100%表1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2.1.2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上辈监护和同辈或自我监护。单亲监护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最普遍的一种监护方式,其中37%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但隔代监护存在的问题最多,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留守儿童的学习
8、问题关注比较少。他们只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安全等的照顾。监 护 类 型人 数百 分 比单 亲 监 护母 亲827%父 亲517%隔 代 监 护1137%上 辈 监 护413%同辈和自我监护13%其 他13%合计30人100%表2留守的监护情况2.1.3 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也不容乐观,隔代监护由于长辈对孙辈的过分溺爱,导致留守儿童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其中40%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环境没有父母在家的好,83%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根本无法对他们进行生理,心里等知识的指导,所以有很多儿童有心里话,生活上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向谁倾诉,同时也对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的养成埋下
9、了种子,在这方面有67%的监护人,也认识到他们的监护对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关系。有64%的监护人已经认识到这种现象应该被政府重视,加强留守儿童的关怀,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生 活 类 型人数百分比生活的卫生环境比父母在家时好827%与父母在家时一样1033%比父母在家时差1240%生理卫生知识指导有517%无2583%表3留守儿童的生活卫生及生理知识指导情况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态度人数百分比对留守儿童养成的不良习惯容易养成不良习惯2067%不容易养成不良习惯723%不确定310%留守儿童现象是否被政府,社会及监护人的重视应该1964%不应该1033%不确定13%表4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看法
10、2.2留守儿童的心里状况分析2.2.1留守儿童的性格分析近33%的儿童在隔代监护爷爷,奶奶等的溺爱下变得十分任性,不听劝告,还有23%的儿童性格变得内向,什么事也不想说,有事留在心里,沉默寡言,17%的儿童心情烦躁,破罐子破摔,10%的孩子养成其他的性格。图1:性格区域分布图2.2.2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状况分析有43%的家长有小学文化水平,有时根本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感情上的沟通,逐渐产生隔阂,形成代沟。但初中文化以上的父母占有一半以上,见(图2)。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有的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家一次,导致了很多儿童不能见到自己父母,他们只能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电话,书信等形式与父母进行交流,有
11、的儿童已经厌倦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他们很希望父母经常回家,别出去打工。图2 监护人的文化程度2.2.3留守儿童的心里状况分析有47%的儿童他们有事闷在心里,或写在日记里,只有37%的儿童愿意与老师进行沟通,长时间下来有47%的儿童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见图3)有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必要的保护常常被人欺负,长久养成胆小,不喜欢融入班级这个集体里,于人交往存在一定隔阂。他们有时感觉社会的不公平,心里变得畸形,脾气暴躁,常与小朋友们因为小事而打架,发脾气。(见图4)。图3 心里分析图4留守儿童对一些事情的看法2.3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情况分析2.3.1家庭教育有67%的儿童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下,
12、有近63%的学生有厌学倾向,(见表5)。学习情况人数百分比学习成绩中等以上1033%中等以下2067%有厌学情绪1963%没有厌学情绪1137%表5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留守在家的儿童大多数都参与家务活和农活。有83%的留守儿童没有课外辅导。(见图5)图5留守儿童在家学习情况有近一半的留守儿童经常有违纪行为,监护人也对这一现象非常持坚决反对的态度。监护人由于很多原因不能经常参加学生的家长会,几乎不怎么和学生的老师联系。(见表6)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人数百分比经常违反学校纪律1550%打过架517%欺骗监护人和老师1033%其他930%监护人的态度人数百分比坚决反对1963%放任自流827%包容支持3
13、10%表6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与监护人的态度2.3.2学校教育有90%的学校没有关爱留守儿童的机构,近70%的学校没有留守儿童的花名册,三分之二的学校没有儿童的心里指导老师(见表7)。有近一半的学校老师一年或几年才进行一次家访,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一次家长会。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情况有没有学校是否设有关爱留守儿童的机构10%90%是否有留守儿童的花名册30%70%是否有留守儿童心里疏导老师26%74%表7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情况2.3.3社会教育根据调查显示,有60%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乡镇领导的关爱,50%的儿童一年或几年去关心一下留守在家的儿童,而县级领导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
14、动最近几年几乎为零。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还有很大的缺陷,村里极少有留守儿童的活动阵地,没有关爱留守儿童的机构,当地政府连留守儿童花名册都没有,以上现象表明当地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还有很大的漏洞。3、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活、心里等问题形成的原因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它的作文里这样写到:“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这是很多留守儿童的心声,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里,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社会原因3.1.
15、1制度原因:地方基层人民政府部门的不重视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对旱泡子村村干部的访谈结果表明,目前农村社区和地方政府更关注是劳动力转移,并把它视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对伴随而生的留守儿童问题,既缺乏认识,更谈不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由此可见,受经费和意识的限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农村基层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他们既没有设立专项资金、也没有指定专门负责人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处于真空、自发状态。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的倾斜,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16、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不仅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而且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问题也不少,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更是处于十分薄弱的景况。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对农村基础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农村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质量不高、教学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都使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致使留守儿童辍学、失学、退学现象不断出现。3.1.2 直接原因:农民家庭经济水平不高以及我国对农民外出打工的政策导向由于我国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家庭经济负担过重是造成农村青壮年
17、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主要因素。很多家庭都是因为在家的收入很低,想出去打工挣钱提高家庭的收入从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3.1.3思想原因:读书无用的思想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的因素许多农村家庭认为读书无用,不读书照样能挣钱,这种观念成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失学、辍学的思想因素。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小学阶段在校状况较好,但初中阶段问题较明显,表现为在校生人数随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的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出打工后意识到文化的重要,对子女表现出较高的期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他们认为没有文化照样可以挣钱。因此,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与收益的比较中
18、,他们往往追求的是一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低。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助长了留守儿童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进而使部分留守儿童对自己学习要求不高,学习不求上进。3.2 家庭原因从调查看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
19、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久而久之,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所担心。3.3 学校原因3.3.1 学校管理缺失学校、社区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重视,几乎没有相应的措施。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和经费的限制,教师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地域的限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缺乏了解,未能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同时学校与家庭互动少,原因在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 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待遇偏低,从教和务农双肩挑的现象普遍,制约了家访空间,同时农村学校布局后学生更加分散,教师进行家访的难
20、度更大;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积极有效地合作挫伤了家访教师的信心。3.3.2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理念的不当引导在农村,教育部门的考核还停留在以升学为标准,相应的学校还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理念上,教师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同时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初中后教育资源短缺,学生因升学无望而导致辍学现象严重。另外,农村教育成本增大、学习后反而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也是农村适龄儿童辍学的重要原因。3.3.3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当前,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农村 留守 儿童 现存 问题 分析 基于 泡子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