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三相交流电机组装后的检测与测量.doc
《毕业设计(论文)三相交流电机组装后的检测与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三相交流电机组装后的检测与测量.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 在电机制造过程中,组装工艺被列为重点工艺之一(对于交流异步电动机,转轴磨轴承档、机座止口精车、转子调动平衡和整机组合称为“四大重点工艺”),说明组装环节的重要性。质量合格的零部件是组成合格整机的保障。在组装前,应对所用零部件的合格与否进行确认,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检验和试验。组装成的整机是否能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也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和试验。当电机组装工作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以验证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这项工作分为机械检测和电气检测两个方面。其中机械检测包括外观、轴、凸缘以及底脚等肉眼可以看到的,用测量工具可以精确测量的。电气检测包括耐电压、堵转电流、空载电流、振动以及噪声等
2、许多借助电气进行检测。其中有关电机噪声、振动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和电机行业标准,也有一部分是生产企业的经验做法。【关键词】 电机 检测 测量 目 录第一章 整机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标注11.1常用电机外形结构和尺寸11.2 电机整机外形的形位公差3第二章 整机机械检查和测量考核52.1 外观和转动情况检查52.2 有关轴的检测与测量52.2.1 轴伸及键槽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52.2.2 轴中心高的测量62.2.3 轴中心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测量62.2.4 轴伸肩至邻近的底脚孔轴线的距离(C尺寸)测量72.3 有关凸缘的检测与测量82.3.1 凸缘端盖安装孔相关尺寸及位置度
3、的测量82.3.2 凸缘端盖止口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测量82.3.3 轴伸端面至凸缘端盖止口端面距离的测量92.4 其它位置的测量102.4.1 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测量102.4.2 底脚平面度的测量102.4.3 底脚安装孔相关尺寸的测量及计算102.4.4 利用辅助工装测量A/2的简易方法112.4.5 总长的测量12第三章 整机电气试验和考核143.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143.2 耐电压试验153.3 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163.4 绕组对机壳(对地)耐冲击电压试验163.5 对埋置的热敏元件以及空间加热器的试验173.6堵转电流和损耗的测定试验173.7 绕线转子电机的定、转子电压
4、比的测定试验183.8 空载电流和损耗的测定试验193.9 振动的测定范围及限值203.10 噪声的测定方法及限值23第四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出厂试验中常见的异常现象28参考文献29第一章 整机机械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标注1.1常用电机外形结构和尺寸常用电机的外形结构和尺寸标注名称及代码 常用三种交流异步电机的外形结构和尺寸标注示例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中所标注的尺寸名称如下。 图1-1 常用的三种交流异步电机外形结构A底脚螺栓通孔轴线间的距离(端视),或称为底脚孔横向距离;AA底脚宽度(端视);AB底脚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端视);AC机座外圆最大直径;AD机座垂直中心线至出线盒边缘(或其他装
5、配物)的最大距离;A/2底脚螺栓通孔中心至电机轴线垂直面的距离;B底脚螺栓通孔轴线间的距离(侧视),或称为底脚孔纵向距离;BB底脚的长度(侧视);C轴伸肩至邻近的底脚螺栓通孔轴线的轴向距离(侧视);CA附加轴伸至邻近的底脚螺栓通孔轴线的距离(侧视,对双轴伸电机);D轴伸直径;DA附加轴伸直径(对双轴伸电机);E轴伸长度;EA附加轴伸长度(对双轴伸电机);F轴伸键槽及键的宽度;FA附加轴伸键槽及键的宽度(对双轴伸电机);G轴伸由键槽底平面至对面外圆表面的距离;GB附加轴伸由键槽底平面至对面外圆表面的距离(对双轴伸电机);GD轴伸键的高度;图1-2 常用三种交流异步电机的外形结构尺寸标注代码GE轴
6、伸键槽的深度(从轴伸外圆量起);GF附加轴伸键槽的高度(对双轴伸电机);GH附加轴伸键槽的深度(从轴伸外圆量起,对双轴伸电机);H中心高,即电机轴中心线至底脚支承面的距离;HA底脚厚度;HC电机外圆顶面至底脚支承面的高度;HD电机最高点至底脚支承面的高度;HE当凸缘端盖电机水平放置时,其最高点至底支承点的高度;K底脚螺栓通孔直径或长圆孔的宽度;L单轴伸电机的总长度;LA凸缘端盖的凸缘厚度;LB凸缘端盖的配合面至电机顶面的距离;LC双轴伸电机的总长度;M凸缘端盖的固定孔中心基圆直径;N凸缘端盖的止口直径;P凸缘端盖的最大外圆直径;S凸缘端盖的螺栓通孔或螺栓直径;T凸缘端盖的止口高度;凸缘端盖电机
7、的凸缘端盖代号凸缘端盖俗称为法兰,其代号用字母表示,其内容如下。FF表示安装孔为通孔(较常用);FT表示安装孔为螺孔。FF(或FT)后的数字为安装孔中心所在圆的直径M。例如,FF300表示该凸缘端盖的安装孔为通孔,安装孔中心所在圆的直径为300mm。1.2 电机整机外形的形位公差电机外形的形位公差一般在该产品的技术条件中给出。常用的有如下7项。 以轴伸的轴线为基准的底脚螺栓通孔的位置度公差; 轴伸长度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 凸缘端盖的止口对电机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 凸缘端盖的止口对电机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 轴伸键槽的对称度公差; 电机轴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公差; 轴的轴向窜动量公差(一
8、般用于滑动轴承电机)。可参照图1-3和图1-4给出的示例。图1-3 IM B35型电机的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图1-4 IM B3型电机的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标注示例第二章 整机机械检查和测量考核组装后的电机机械检查分外观检查和电机外形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测量。检查的重点在于与配套设备安装配合方面的项目,例如轴中心高、轴伸直径、底脚孔的位置度、凸缘端盖的止口圆跳动、C尺寸等。2.1 外观和转动情况检查外观检查的项目及要求有:部件齐全、安装到位;外观整洁、无毛刺;无磕碰、裂纹等损伤;无锈蚀等。用手盘动使转子转动,应无滞停感(俗称“死点”),转动灵活,无蹭、扫和其他异常声。2.2 有关轴的检测与测
9、量2.2.1 轴伸及键槽尺寸和形位公差的测量圆柱轴伸直径D的测量用0级精度的外径千分尺,在距轴伸两端各3-5mm处,分别互成90度(要避开键槽)各测量一次,取偏差较大的测量值作为测量结果。 圆柱轴伸长度E或L1的测量对于普通形状的圆柱轴伸,其长度E可用分度值为0.02mm的深度尺,在轴伸任一部位测量一次。对于轴伸肩为圆弧过渡、在轴伸端部有一个卡圈槽的圆柱轴伸,其卡圈槽内边到圆弧外圆的距离L1,可用分度值为0.02mm的不等长测量爪游标卡尺,取任一部位测量一次。 轴伸键槽长度、宽度F、深度的测量轴伸键槽长度测量。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轴伸键槽宽度测量。在批量生产中,轴伸键槽的宽度一般用专用的键规进
10、行检查。需要得到具体数值时,对较宽的键槽,应用1级精度的内测千分尺进行测量;较窄的键槽可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在距轴伸两端各5-10mm处各测量一次,取偏差较大的测量值作为测量结果。轴伸键槽深度测量。在图纸中,轴伸键槽的深度值(用符号GE表示)一般不会给出,由于键槽部分的圆弧已被加工掉,所以即使给出,也不能直接测量。图纸中给出的是轴伸外圆到键槽底平面的距离G。测量出尺寸G后,用轴伸直径D减去G即可得到键槽的深度值GE。用外径千分尺,在距轴伸两端各5-10mm处各测量一点。取偏差较大的测量值作G的测量结果。对较窄的键槽,普通外径千分尺的测砧不能进入,可用箭头外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在测量轴伸
11、外圆对轴线的圆跳动、键槽对称度以及C型中心孔的螺纹轴线对转轴基准轴线的径向跳动时,与组装前对零部件的检测时,不同的是用机座代替了V形铁支撑转轴的两端轴承档。另外,在测量轴伸外圆对轴线的圆跳动时,除可将千分表支架固定在测量平板上外,还可将千分表支架固定在被测电机的端盖上(需用磁力表座),如图2-1所示。图2-1 测量电机轴伸径向圆跳动2.2.2 轴中心高的测量 本项测量只对用底脚安装的电机。事先要细心地将被测电机底脚底平面清理干净。 将被测电机放置在不低于2级的测量平台上。用1级精度的外径千分尺测量出轴伸直径D;用分度值为0.005mm的游标高度尺,在被测量电机轴伸长度的一半处,测量轴伸上圆面的
12、高度H,如图2-2所示。 被测电机的轴中心高H为 H= H-(D/2) 图2-2 电机轴中心高H的测量2.2.3 轴中心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测量本项测量只对用底脚安装的电机。事先要细心的将被测电机的底脚平面清理干净。用分度值为0.005mm的游标高度尺,在被测电机轴伸长度的两端各测量一点轴伸上圆面对测量平板的高度H1和H2,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本项测量的最终精度,两个测点之间的距离L应尽可能地远;另外,为了下一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好为10的整数倍,例如30mm、50mm、100mm等,如图2-3所示。图2-3 轴中心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测量2.2.4 轴伸肩至邻近的底脚孔轴线的距离(C尺寸
13、)测量 本项测量只对用底脚安装的电机。 本项所讲的整机C尺寸的定义与电机机座C尺寸有所不同。电机机座C尺寸是机座轴伸端止口端面到邻近的底脚孔轴线的距离;而整机C尺寸是轴伸至邻近的底脚孔轴线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后者要比前者长,另外,后者的允许误差也较大。常规测量方法所谓常规测量方法,是指将被测电机侧翻,使电机底脚底平面侧立的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测量比较准确。因为测量电机的A、B尺寸时一般要求采取这种安放方式,所以在综合测量时,本项都会和A、B尺寸测量工作安排在一起。 延长轴伸肩平面的辅助器具和使用方法测量整机C尺寸的关键一步是怎样延长轴伸肩平面。较常用的有如下三种方法。 用一个如图2-4
14、(a)所示的专用辅助器具(称为专用量套)套在轴伸上。辅助器具与轴伸的配合要适当,既要不松动,又要便于安装和拆卸;为了防止划伤轴伸,应使用铜或尼龙材料制作套芯;直尺和套筒部分要垂直。本方法使用方便,但需要一定的制作成本。 使用直角尺靠在轴伸上,如图2-4(b)所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有一人时刻按住直角尺,另外,对于较大的电机,所使用的直角尺也会较大,由于较重,使得控制更加困难。 用磁力表座将一把直尺挤压在轴伸肩处,直尺可用深度尺的尺条代替,如图2-4(c)所示。本方法使用方便、灵活,但不适用于非铁磁材料的不锈钢轴等(磁力表座吸不到轴伸上)。 测量和计算方法安放好延长轴伸肩平面的辅助器具后,按图2
15、-4(a)所示,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的内量爪测量出底脚安装孔的直径K和孔壁到辅助器具里面的距离C。则C尺寸用下式计算求得 C=C-K/2 简易的测量方法由于整机C尺寸的允许公差较大,一般在几毫米之内(图1-4给出的实例为3mm),所以对测量精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当只需测量该尺寸时,可不必将电机侧翻,即在其正常放置状态下完成测量工作。此时所需要延长轴伸肩平面的辅助器具同前面介绍的几种。测量和计算方法也与前面介绍的相关内容相同,略有不同的方面是利用底脚安装孔的上端口,如图2-4(d)所示。图2-4 电机轴伸肩至邻近的底脚孔轴线的距离(C尺寸)测量2.3 有关凸缘的检测与测量2.3.1 凸
16、缘端盖安装孔相关尺寸及位置度的测量 凸缘端盖安装孔孔径(S尺寸)、基圆直径(M尺寸)、相邻孔的弦距及位置度的测量方法和所用量具等与单个凸缘端盖的对应项目完全相同。对安装方式为IM B35的电机,有时还要求测量凸缘端盖安装孔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度。此时,除要求检查相邻孔的弦距外,还要求测量图纸要求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两个孔距底脚平面的高度,两孔的高度差应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例如2mm)。将被测电机放置在测量平台上,用游标高度尺进行测量。2.3.2 凸缘端盖止口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测量凸缘端盖止口直径(N尺寸)及凸缘端盖止口对电机轴线径向和端面圆跳动的测量方法和所用量具与单件凸缘端盖的测量基本相同,只是此时
17、转轴和轴承代替了当时的专用止口胎或假轴等辅助工具,使测量更加方便了。如有需要,可以做到100%的测量。测量时被测电机的放置问题测量时,可将千分表的表架通过其磁力表座固定在轴伸上。但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是由于所用轴承径向游隙的存在,若测量时被测电机卧式放置时,将会因转子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而使其轴线偏离中心位置(理论偏离值即为所用轴承径向游隙的1/2)而造成测量值的方法误差,给最后结果的判定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产生误判。较公认的放置方法是将被测电机的凸缘端盖朝上,即使电机轴线与地面垂直。所用量具和安置方法将1级精度的千分表安装在磁力表架上。磁力表座吸在轴伸上。凸缘端盖止口对电机轴线径
18、向圆跳动的测量方法将千分表的侧头抵在凸缘端盖止口的侧面上,调整好千分表的位置和测量力后将其固定在一个位置,调整表罩,使其指针指到零位上。用手缓慢地旋转轴一周,记录下千分表指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两值之差(即表针摆动的范围)即为凸缘端盖止口对电机轴线径向圆跳动数值,如图2-5(a)所示。例如,径向圆跳动值为0.06-(-0.02)=0.08。凸缘端盖止口对电机轴线端面圆跳动的测量方法测量和计算凸缘端盖止口对电机轴线端面圆跳动量的方法与测量径向圆跳动量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只在于千分表的侧头应放置在止口的断面上,如图2-5(b)所示。另外,电机的放置方向与测量值大小的关系不大,所以可采用任何方便的放
19、置方向。例如,端面圆跳动值为0.04-(-0.03)=0.07。图2-5 凸缘端盖止口对电机轴线径向和端面圆跳动的测量2.3.3 轴伸端面至凸缘端盖止口端面距离的测量对于只有凸缘端盖的电机,其轴伸端面至凸缘端盖止口端面(凸缘平面)的距离类似于安装方式为B3普通电机的C尺寸。测量时,被测电机可采取卧式或轴伸朝上的立式放置方式。用一个直尺平放在轴伸端面上并且贴紧,使其与轴伸轴线垂直。然后用深度尺测量直尺外平面至凸缘端面的距离,该距离减去直尺的厚度即为所求的数值,如图2-6所示。 图2-6 轴伸端面至凸缘端盖止口端面(凸缘平面)距离的测量2.4 其它位置的测量2.4.1 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测量转子的轴
20、向窜动量是指整机中的转子轴向活动量的数值。测量时,先推动轴伸,将转子推到最里的位置(有轴向压力要求的,则施加规定的压力),用游标深度尺测量出轴伸端面到端盖的距离e1;然后拉动轴伸,将转子拉到最外的位置(有轴向拉力要求的,则施加规定的拉力),用游标深度尺再次测量出轴伸端面到端盖的距离e2;前后两次测量值之差(e2-e1)即为该转子的轴向窜动量e,如图2-7所示。也可用百分表测量此项差值。图2-7 转子轴向窜动量的测量2.4.2 底脚平面度的测量底脚平面的平面度所用量具和测量方法与机座的本项测量完全相同。2.4.3 底脚安装孔相关尺寸的测量及计算对于用底脚安装的电机,要测量其底脚安装孔的孔径K、轴
21、向距离B、径向距离A、并且通过测量值(含C值)计算出A/2和安装孔的位置度数值。调整和测量本项测量工作,其测量器具和量具的选择、测量方法与单个机座的同一项目基本相同。略有不同的是调整被测电机轴线水平的方法,整机调整是采用安装在高度尺架上的杠杆百分表测量轴伸两端的高度,通过调节支撑电机的托盘前面两个螺丝(或千斤顶),最终使轴伸两端的高度完全相等,即电机轴线达到与测量平板的工作平面平行。具体操作方法:将杠杆百分表架在高度尺上。先将百分表的测头放在轴伸上距其一端5mm左右位置的外圆上面,调整好百分表后,将表盖的零度对正表针(对数字式百分表,应将其置零)。再将百分表的测头放在距轴伸另一端5mm左右位置
22、的外圆上面,观看百分表的指示值,若此时指示值也正好是零,则说明被测电机的轴线是水平的(严格的讲是和测量平板的工作平面平行),若此时指示值不是零,则要调整支撑电机的托盘螺丝(或千斤顶),至两端显示值都是零为止。用直角尺调整,使底脚平面与平板垂直,如图2-8(a)所示。上述调整完成后,用1级精度的游标高度尺(或仍使用前面的调整轴伸水平架在高度尺上的百分表,下同)测量出轴伸外圆上面轴伸长度一般的位置到测量平台工作平面的距离H0。用0级外径千分尺测量出轴伸直径D。之后依次测量如下数值,见图2-8(b)。 用卡尺外测量爪测量各孔(以四个孔为例)的孔径K1、K2、K3、K4。 用高度尺测量各孔下侧面到测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三相 交流 电机 组装 检测 测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