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PLC控制电梯的自动运行(12层) .doc
《毕业设计(论文)PLC控制电梯的自动运行(12层)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PLC控制电梯的自动运行(12层) .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要 Abstract引言1第一章 电梯简介11.1 电梯的基本特点11.2 电梯的工作原理51.3 电梯的控制技术7第二章 PLC可编程控制器102.1 PLC的起源与发展102.2 PLC控制原理及其组成112.3 可编程控制器PLC编程语言182.4 PLC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20第三章 PLC控制电梯的设计233.1 电梯运行的理想曲线233.2 电梯控制系统特性253.3 I/O点数及其分配263.4 电梯内部PLC编程273.5 电梯外部PLC编程313.6 电梯的开、关门程序343.7 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后的停止36结论38结束语39参考文献4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电梯越来越
2、普遍,已从原来只在商业大厦、宾馆过渡到在办公室、居民楼等多种建筑中,并且对电梯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其相应控制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电梯的微机化控制主要有:PLC控制、单板机控制、单片机控制、单微机控制、多微机控制和人工智能控制等。这里使用PLC控制,设计一个12 楼层单层的电梯控制系统,此控制系统具有使用安全可靠,功能全面的特点,方便人们生活。第一章 电梯简介1.1 电梯的基本特点1、 电梯的分类:按用途分: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
3、,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载货电梯: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并通常有人伴随的电梯。主要用于两层楼以上的车间和各类仓库等场合。这类电梯装潢不太讲究自动化程度和速度一般比较低。而载重量和轿厢尺寸的变化范围则比较大。 住宅电梯:为提供住宅楼使用设计的电梯,一般采用下集选控制方式允许残疾人的轮椅,童车及家具等乘坐。 杂物电梯: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等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物品。但不允许人员进入电梯。此种电梯结构简单,操纵按钮在厅门外侧,无乘人必备的安全装置。 船用电梯:固定安装在船舶上为乘客和船员或其他人员使用的电梯。船用电梯速度应小于或等于1M/S。能在船舶摇晃中工作。 汽车用电
4、梯:用于垂直运输各种车辆。这种电梯的轿厢面积比较大结构牢固,梯速不大于1M/S。有时无轿厢顶,其特点是大轿厢,大载重量。常用与立体停车场及汽车库等场所。 观光电梯:观光电梯是一种供乘客观光用的,轿厢透明的电梯。一般安装在高大建筑物的外壁供乘客观光建筑物的周围外景。 病床电梯:病床电梯是为医院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其特点是轿厢窄而宽,常要求前后贯通开门。 消防梯:火警情况下能适应消防员专用的电梯,非火警情况下可作为一般客梯或货梯使用。消防梯轿厢的有效面积应不小于1.4 M2。额定载重量不得低于630kg。庭门口宽度不得少于0.8M,并要求以额定速度从最低一个停站直驶运行到最高一个停站(中间不停层
5、)的运行速度时间不得超过60s。 建筑施工电梯:建筑施工电梯指建筑施工与维修用的电梯。 扶梯:这类电梯装于商业大厦,火车站,飞机场。供运送顾客或乘客上下楼用。 自动人行道(自动步梯):用于档次要求很高的国际机场,火车站。 特速电梯:除上述常用几种电梯外,还有为特殊环境,特殊条件,特殊要求而设计的电梯。如防爆电梯,防腐电梯等。如图所示: 自动扶梯 观光电梯 乘客电梯 载物电梯 杂物电梯 升降机施工电梯 医用电梯按驱动系统分类:A交流电梯,牵引电动机是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有以下四类: 交流单速电梯:牵引电机为交流单速异步电动机,梯速V0.4M/S。例如用于杂物梯等。 交流双速电梯:牵引电机为电梯专用的
6、变极对数的交流异步电动机,梯速V1M/S,提升高度h50M。 交流调速电梯:牵引电梯为电梯专用的单速或多速交流异步电机,而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在电梯的起动加速-稳速-制动减速(或仅是制动减速)的过程中采用调压调速或涡流制动器调速或变频变压调速的方式,梯速V2M/S,提升高度h50M。 交流高速电梯:牵引电机为电梯专用的低转速的交流异步电动机。其驱动控制系统为变频变压加矢量的VVVF系统。其梯速V2M/S,一般提升高度h120M。B直流电梯,牵引电动机是电梯专用直流电动机有以下两类: 直流快速电梯:牵引电动机给减速箱后驱动电梯,梯速V2.0M/S。现在由直流发电机供电给直流电动机的一个直流快速电
7、梯已被淘汰,今后若有直流快速电梯的话。将由晶闸管供电的直流快速电梯。一般提升高度h50M。 直流高速电梯:牵引电动机为电梯专用的低转速直流电动机。电动机获得供电的方式是支流发电机组供电的,或是晶闸管供电的两种形式,其梯速V2.0M/S,一般的提升高度h120m。C液压电梯,电梯的升降是依靠液压传动的有以下两类: 柱塞直顶式:液压缸柱塞直接支撑在轿厢底部。通过柱塞的升降而使轿厢升降的液压提。梯速V1M/S,一般提升高度h20M。 柱塞侧顶式:(俗称”背包式”)油缸柱塞设置于轿厢两侧,通过柱塞升降使轿厢升降的液压梯,梯速V0.63。一般提升高度h15M。2、 电梯的主要参数及规格图1 电梯吊索类型
8、图(a)平绕11吊索法;(b)21吊索法;(c)全绕11吊索法对重装置;牵引绳;导向轮牵引绳;对重轮;轿厢;复绕轮;轿顶轮;(1)额定载重量(kg):制造和设计规定,电梯的额定载重量。(2)轿厢尺寸(mm):宽*深*高(3)轿厢形式:有单双面开门及其他特殊要求等,以及对轿顶,轿底,轿壁的处理。颜色的选择,对电风扇,电话的要求等等。(4)轿厢形式:有栅栏门,封闭式中分门,封闭式双折门。封闭式双折中分门等。(5)开门宽度(mm):轿厢门和层门完全开启的净宽度。(6)开门方向:人在轿厢外面对轿厢门向左方向开启为左开门,门向右方向开启为右开门,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开启者为中开门,也称中分门。(7)牵引方式
9、:常用的有平绕1:1的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绳的运行速度。半绕2: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绳的运行速度的一半。全绕1: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绳的运行速度。(8)额定速度(m/s):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9)电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方式,拖动系统的形式等。如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拖动。轿内按钮控制或集选控制等。(10)停层站数(站):凡在建筑物内各楼层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均为站。(11)提升高度(mm):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楼顶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12)顶层高度(mm):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机房楼楼板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电梯运行速度越快,顶层高度一
10、般越高。(13)底层深度(mm):有底层段站楼面至井道之间的垂直距离。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底坑一般越深。(14)井道高度(mm):由井道底面至机房楼板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15)井道尺寸(mm):宽深。1.2 电梯的工作原理当曳引机组的曳引轮旋转时,依靠嵌在曳引轮槽中的钢丝绳与曳引槽之间的摩擦力,驱动钢丝绳来升降轿厢,曳引钢丝绳一端挂着轿厢,另一端悬挂对重,产生拉力分别为S1和S2。当S1和S2的差值等于或小于绳槽之间摩擦力时,电梯正常运行,绳槽之间无打滑现象。具体图形见下图: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不打滑的条件是:(1)当轿厢满载,并以额定速度下降制动时: (式1)式中:S1
11、曳引钢丝绳轿厢一边的拉力(N);S2曳引钢丝绳对重一边的拉力(N);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一般;复绕时,计算时用弧度值。自然对数底数=2.71828;钢丝绳与曳引轮槽间的当量摩擦系数,它的大小与轮槽的形型尺寸及钢丝绳和轮间的摩擦系数有关,常取(式2)式中,sin,sin,sin2,sin2中的,的值用角度值代入;2,2中的值用弧度值代入。;。式 (1)中的, 上式中:G-轿厢自重(N);Q-额定载重量(N);W-对重装置重量(N);-电梯加速度。(2)当轿厢空载时,以额定速度上升制动时,(式3), , 。如图:1.3 电梯的控制技术所谓电梯控制技术是指电梯的传动系统及操纵系统的电气自动控制。
12、作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电梯的主要标志是交流双速电梯。其调速方法是采用改变电梯牵引电动机的极对数,两种或两种不同级对数的绕组,其中极数少的绕组称为高速绕组,极数多的绕组称为低速绕组。高速绕组用于电梯的起动及稳速运行,低速绕组用于制动及电梯的维修。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交流调压调速电梯,其性能优越于交流双速电梯。调压调速方法是改变三相异步电机的定子供电电压实现电动机的调速。由于电梯制动减速性能要求较高,所以采用的制动方法也有所不用。通常多为能耗制动。在能耗制动中,将电机定子绕组接至直流电源,再加上采用闭环控制方式,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能耗制动转距,使制动减速过程快速平稳,且制动精度高。20世纪90年
13、代,调压调频调速电梯开始占领市场。调压调频调速电梯(简称VVVF电梯)的调速方法是调节电机定子绕组供电电压的幅值及频率。在VVVF电梯的传动系统中,大量采用了微机控制技术及脉冲宽度调制技术,脉冲宽度调制器(简称PWM控制器)保证了由逆变器输送至三相异步电机定子电压波形为等效正弦波形。调压调频调速电梯传动系统中还广泛的采用了矢量变换技术。使交流电机转速的控制类似直流电机。VVVF电梯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运行效率高,又节约能源,几乎包括了以往所用的电梯的优点,再加上极为完善的调速性能,因此它的应用几乎完全可以和直流电梯相媲美。大家都知道交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紧凑,维修简单等特点。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
14、系统采用开环方式控制,线路简单,价格较低,因此目前仍在电梯上广泛应用。但它的缺点是舒适感较差,所以一般被用于载货电梯上。这种系统控制的电梯速度在1米/秒以下。交流电动机定子调压调速拖动系统国外已大量应用于电梯。这种系统采用可控硅闭环调速,加上能耗或涡流等制动方式,使得它所控制的电梯能在中低速范围内大量取代直流快速和交流双速电梯。它的舒适感好,平层准确度高,而造价却比直流电梯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多用于2米/秒以下的电梯。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大的特点,因此很早就应用于电梯,采用发电机-电动机组形式驱动。它控制的电梯速度达4米/秒,但是,机组结构体积大,耗电大,维护工作量较大,造价
15、高,因此常用于对对速度,舒适感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中。可控硅直接供电拖动系统在工业上早有应用,但用于电梯上却要解决舒适感问题。(尤其是低速段)应此应用较晚,它几乎与微机同时应用,比起电动机-发电机组形式的直流电梯,它有很多优点。如:机房占地节省35%,重量减轻40%,节能25%到35%。世界上最高速度的10米/秒电梯就是采用这种系统,其调速比达1:1200。80年代初,VVVF变频变压系统控制的电梯问世。它采用交流电动机驱动,却可以达到直流电动机的水平,目前控制速度已达6米/秒。它的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节省能源等几乎包括了以往电梯的所有优点。是目前最新的电梯拖动系统。总之,从理论上讲,电梯是垂
16、直运动的运输工具,无需旋转机构来拖动,更新的电梯拖动系统实际上就是直线电机拖动系统。电梯在垂直运行过程中,有起点站也有终点站。对于三层楼以上的建筑物的电梯,起点站和终点站之间还有停靠站,起点站设在一楼,终点站设在最高十二楼。设在一楼的起点站称为基站,起点站和终点站称为两端站,两端站之间称为中间站。各站厅外设有召唤箱,箱上设置有供乘用人员召唤电梯用的召唤按钮或触钮,一般电梯在两端站的召唤箱上各设置一只按钮或触钮。中间层站的召唤箱各设置两只按钮或触钮。对于无司机控制的电梯,在各层站的召唤箱上均设置一只按钮或触钮。而电梯的轿厢内部设置有(杂物电梯除外)操纵箱。操纵箱上设置有手柄开关或与层站对应的按钮
17、或触钮,操纵箱上的按钮或触钮城内指令按钮或触钮。外指令按钮或触钮发出的电信号称为外指令信号,内指令按钮或触钮发出的电信号成为内指令信号。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触钮已被微动按钮所取代。作为电梯基站的厅外召唤箱,除设置一只召唤按钮或触钮外,还设置一只钥匙开关,以便下班关电梯时。司机或管理人员把电梯开到基站后,可以通过专用钥匙扭动该钥匙开关。把电梯的厅门关闭妥当后,自动切断电梯控制电源或动力电源。第二章 PLC可编程控制器 2.1 PLC的起源与发展在可编程控制器诞生之前,继电器控制系统已广泛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继电器控制系统通常可以看成由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电路和生产现场这4个部分组成
18、的,其中输入电路也是由按钮,行程开关,限位开关,传感器等构成,用已向系统送入控制信号。输出电路部分是由接触器,电磁阀等执行元件构成,用以控制各种被控制对象,如电动机,电炉,阀门等。继电器控制电路部分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导线将各个分立的继电器、电子元器件连接起来对工业现场实施控制;生产现场是指被控制的对象(如电动机等)或生产过程。 继电器控制系统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曾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继电器控制系统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因为继电器控制电路通常是针对着某一固定的动作顺序或生产工艺而设计的。它的控制功能也仅仅只局限于逻辑控制、定时,计数等这样一些
19、简单的控制,一旦动作顺序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就必须进行重新设计、布线、装配和调试。显然,这样的控制系统完全无法满足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迫使人们要放弃原来已占统治地位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研制可以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新型的工业控制系统。出于上述考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于1968年提出了公开招标研制新型的工业控制器的设想,第二年,即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这一时期,可编程序控制器虽然采用了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但实际上只能完成顺序控制,即仅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所以人们将可遍程序控制器称之为PCL(Progr
20、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即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处理器技术日趋成熟,使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增加了许多特殊,如浮点运算、函数运算、查表等。这样可编程序控制器不仅可以进行逻辑控制,还可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因此,美国电气制造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将之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个人计算机的简称也是PC(Personal Computer),有时为了避免混淆,人们习惯上仍将可编程序控制器简
21、称PLC(尽管这是早期的名称)。本文采用PLC的称呼。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以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够成的微机化可编程序控制器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使之在概念上、设计上、性能价格比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可编程序具有了高速计数、中断技术、PID控制等功能,同时联网通信功能也得到了加强,这些都使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为了使这一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的生产和发展规范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PLC的标准,并给出了它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储存执行逻辑运算
22、,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才操作,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与输出,控制各类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设计。”综上所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这种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能强,程序设计简单,灵活通用,维护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它的高可靠性和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得到了用户的公认和好评。他经过短短的几十年发展后,现在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和CAD/CAM)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冶金,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中。以P
23、LC作为控制器的PLC控制系统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工业原理和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是控制功能是通过采用硬件接线的方式来实现的,而PLC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存储程序来实现的,不仅可以实现开关量控制,还可以进行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另外,它的定时和计数功能也远比继电器控制系统强很多,一般可以为用户提供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定时器,计数器。随着计算机和通信几刷的发展,现代PLC控制系统已远不是几十年前的哪个样子,PLC的控制从早期的单机控制发展到多机控制,实现了工厂自动化。尽管现在的PLC控制系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自动控制的角度来看,PLC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继电器系统在结构上仍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论文PLC控制电梯的自动运行12层 毕业设计 论文 PLC 控制 电梯 自动 运行 1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