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PLC四路智力抢答器设计.doc
《毕业设计(论文)PLC四路智力抢答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PLC四路智力抢答器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 绪 论1 任务要求1 1 PLC概述1 1.1 PLC的产生、定义、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36 1.2 PLC的工作原理36 1.3 PLC的编程语言36 1.4PLC的分类及性能指标36 2 PLC四路抢答器概述36 2.1 PLC四路抢答器概述1 2.2 PLC智能抢答器的工作原理3 3 系统硬件设计12 3.1控制系统选取12 3.2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12 3.3 系统控制要求13 3.4 控制系统I/O分配表14 3.5 系统硬件连接图15 4 系统软件设计17 4.1 整体设计17 4.2 PLC控制程序18 5 模拟运行与调试过程36 5.1 程序的模拟运行36 5.2 程
2、序的现场调试37 6总 结36 7致 谢43 8参考文献44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PLC的应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的控制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可编程控制器由于其优良的控制性能,极高的可靠性,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普及。对于抢答器其广泛用于电视台、商业机构、企事业工会组织、俱乐部及学校等单位组织举办各种知识、技术竞赛及文娱活动时作抢答之用,为竞赛增添了刺激性、娱乐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并且给人的视觉效果非常好,是各单位开展素质教育、精神文明、娱乐活动的必备产品。本次设计是利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对PLC控制的四
3、路智力抢答器进行控制。由于PLC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通用性、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我决定选用西门子 S7-200 作为本次设计的PLC。具有方便灵活,维护使用方便等特点。关键词:四路抢答器, PLC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PLC applications continue to go deeper, and promote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constantly updated detection technology, pro
4、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to control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high reliability, in all walks of life increasingly wide spread of applications. Responder which are widely used for television, commercial institutions, enterprises and trade unions, clubs and schools and other units to org
5、anize all kinds of knowledge, skills competition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for the answer in use, the race added a provocative, entertaining, in the a certain extent, enrich peoples leisure life, and gives the visual effect is very good, is to carry out the various units of quality education, spiritu
6、al,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essential products. This design is the use of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control of the PLC to control four intelligence Responder. As PLC has high reliability, small size, versatility, ease of use. Therefore, I decided to use Siemens S7-200 design as the second
7、 PLC. With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easy maintenance features. Keywords: Quad Responder, PLC任 务 要 求假设有四组抢答器,有四位选手,一位主持人。主持人有一个开始答题按钮,一个系统复位按钮。如果主持人按下开始答题按钮后,四位选手开始抢答,抢先按下按钮的选手的正常抢答指示灯亮,同时选手序号在数码管上显示,其他选手按钮不起作用。如果主持人未按下开始抢答按钮,就有选手抢答,则认为犯规,犯规指示灯亮并闪烁;同时选手序号在数码管上显示,其他选手按钮不起作用。当主持人按下开始答题按钮,时间开始倒计时,在10s内仍
8、无选手抢答,则系统超时指示灯亮,此时不能再有选手抢答。所有各种情况,只有主持人按下系统复位按钮后,系统回到初始状态。设计进度要求:确定设计,查找资料,根据要求设计流程图、梯形图及进行I/O接线图的设计,最后完成论文。1 PLC概述1.1 PLC的产生、定义、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1.1.1 PLC的产生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现代社会生产力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而产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 PLC从1969年问世以来,虽然至今还不到40年,但由于其具有道用灵活的控制性能、可以
9、适应各种工业环境的可靠性与简单方便的使用性能,在工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曾经有人将PLC技术与数控技术(CNC)、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并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 众所周知,制造业中使用的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的控制,一般都需要通过工作机构、传动机构、原动机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实现。特别是当原动机为电动机时,还需要对电动机的启制动、正反转、调速与定位等动作进行控制。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的电器操作与控制部分,称为电气自动控制装置或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最初的电气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日前使用的一些简单机械),只是一些简单的手动电器(如刀开关、正反转开关等)。这些电器只适合于电机容
10、量小、控制要求简单、动作单一的场合。 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机械对电气自动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气自动控制装置逐步发展成了各种形式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 作为常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人们习惯上把以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开关等为主要器件所组成的逻辑控制系统,称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故障检修立观方便、运用范围广。它不仅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还可以满足大容量、远距离、集中控制的要求。因此,直到今天“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仍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最基本的控制系统之一。 但是,出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元
11、件(继电器、接触器)均为独立元件,它决定了系统的“逻辑控制”与“顺序控制”功能只能通过控制元件间的不同连接实现,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不足: 通用性、灵活性差。 体积大,材料消耗多。 功能局限性大。 可靠性较低,性用寿命较短。 不具备现代工业控制所需要的数据通信、网络控制等功能。 正因为如此,“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难以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生产控制要求与生产过程摔制集成化、网络化需要。 为了解决“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通用性、灵活性关,功能局限性大与通信、网络方面欠缺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曾设想利用计算机功能先备、通用性和灵活性强的特点来解次以上问题。但由于当时的汁算机原理复杂
12、,生产成术高,程序编制难度大,加工业上控制需要大量的外围接口设备,可靠性问题突出,使得它在面广量大的一般工业控制领域难以普及与应用。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木,有人这样设想:能否把计算机通用、灵活、功能完善的特点与“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特点结合起来,生产出一种而向生产过程顺序控制,PLC利用简单语言编程,能让完全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使用的控制器呢? 这一设想最早由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GM公司)于1968年提出。当时,该公司为了适应汽车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需要解决汽车生产线“继电一接触器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通用性、灵活性问题,提到了
13、对一种新颖控制器的十大技术要求,并面向社会进行招标。 十大技术要求具体如下:1) 编样方使,从可以在现场方便地编辑、修改控制程序;2) 价格便宜,性能价格比要而于继电器系统;3) 体积要明显小于继电器控制系统;4) 可靠性要明显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5) 具有数据通信功能;6) 输入可以是AC115V;7) 输出驱动能力在AC115V/2A以上;8) 硬件维护方便,最好采即 “插接式”结构;9) 扩展时,只需要对原系统进行很小的改动;10) 用户存储器容量至少可以扩展到4KB。根据以上要求,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公司)在1969年首先研制比了全世界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并称之为“可编程序逻辑制
14、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试样机在GM公司的应用获得了成功。此后,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各种开义量逻辑运算与处理的场合。早期PLC的硬件主要由分立元件与小规模集成电路构成,它虽然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但指令系统、软件与功能相对较简单,一般只能进行逻辑运算的处理,同时通过简化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与改进可靠性等措施,使之能与工业环境相适应。正因为如此,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曾经出现过一些出二极管矩阵、集成电路等器件组成的所谓“顺序控制器”;20世纪70年末期曾经出现过以MCl4500工业控制单元(Industrial control unit
15、,简称ICU)为核心出8通道数据选择器MCl4512)、指令计数器(MCl4516)、8位可寻址双向锁存器(MCl4599)、存储器(2732)等组成的“可编程序控制器”等产品。这些产品与PLC相比,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最终还是因可靠性、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而PLC则随着微处理器价格的全面下降,最终以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最终成为了当代工业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支柱枝术之一。1.1.2PLC的定义PLC技术一经出现,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1969年首先将其进行商品化并推向市场的是美国GOULD公司;1971年,在引进美国技术后,日木研制出了自
16、己的第一台PLC;l973年,德国SIEMENS公司也研制出了欧洲第一台PLC;1974年,法国随之也研制出了PLC。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PLC开始采用微处理器。PLC的功能也从最初的逻辑运算拓展到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由于当时的PLC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逻辑处理的范畴,为此,PLC也随之改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 1980年,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lectronic Manufacture Association,简称NEMA)对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了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带有指令存储器
17、,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接口;以位运算为主;能完成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功能;面向机器或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装置”。并将其统一命名为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C)。1.1.3 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如图所示: PLC硬件结构1、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 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
18、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 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 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PLC 的可靠性,灵活性,近年来对大型PLC 还采用双CPU 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 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 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2、存储器(Memory)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在系统监控下工作,承担着将外部输入的信号的状态写入映像寄存器区域,然后将结果送
19、到输出映像寄存器区域。CPU常用的微处理器有通用型微处理器,单片机和位片式计算机等。小型PLC的CPU多采用单片机或专用的CPU。大型PLC的CPU多用位片式结构,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能力。3、基本I/O接口电路(1)输入接口单元。PLC内部输入电路作用是将PLC外部电路(如行程开关、按钮、传感器等)提供的、符合PLC输入电路要求的电压信号,通过光耦电路送至PLC内部电路。输入电路通常以光电隔离和阻容滤波的方式提高抗干扰能力,输入响应时间一般在0.115ms之间。多数PLC的输入接口单元都相同,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流输入,一种是交流输入。(2)输出接口单元。PLC输出电路用来将CPU运算的结果
20、变换成一定形式的功率输出,驱动被控负载(电磁铁、继电器、接触器线圈等)。PLC输出电路结构形式分为继电器式、晶闸管式和晶体管输出型等三种。4、接口电路PLC接口电路分为I/O扩展接口电路和外设通信接口电路两类(1)I/O扩接口电路I/O扩展接口电路用连接I/O扩展单元,可以用来扩充开关量I/O点数和增加模拟量的I/O端子。I/O扩展接口电路采用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两种电路形式。根据被控制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技术和要求,确定用户所需的输入、输出设备,据此确定PLC的I/O点数。(2)外设通信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用于连接手持编程器或其他图形编程器、文本显示器,并能组成PLC的控制网络。PLC通过P
21、C/PPI电缆或使用MPI卡通过RS-485接口和电缆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实现编程、监控、联网等功能。5、电源PLC内部配有一个专用开关式稳压电源,将交流/直流供电电源转化为PLC内部电源需要的工作电源(5V直流)。当输入端子为非干接点结构时,为外部输入元件提供24V直流电源(仅供输入点使用)。1.1.4 PLC的特点1、软硬件功能强2、使用维护方便3、运行稳定可靠4、组织灵活1.1.5 PLC的发展趋势从当前产品来看,PLC的发展仍然主要体现在提及的缩小与性能的提高两大方面。1向高速度、大容量方向发展 2向超大型、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 3PLC大力开发智能模块,加强联网通信能力 4增强外部故障的
22、检测与处理能力 5编程语言多样化 1.2 PLC工作原理1.2.1 循环扫描的特点1、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内容是由设备驱动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个周期内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保持不变,CPU采用集中输入的控制思想,只能使用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值来控制程序的执行。2、扫描周期周而复始地进行,读输入、输出和用户程序是否执行是可控的。3、对同一个输出单元的多次使用、修改次序会造成不同的执行结果。4、各个电路和不同扫描阶段会造成输入和输出延迟,这是PLC的主要缺点。在读输入阶段,CPU对各个输入端子进行扫描,通过输入电路将各输入点的状态锁入映象寄存器中。紧接着转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CPU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PLC 四路 智力 抢答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