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doc
《毕业设计(论文)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论文)题 目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 电信学 院 信息工程 系 信息012 班学 生 指导教师 设计所在单位 电信学院信通所 二00四年六月摘 要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 ,是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一种调制技术, 在高速无线数据传输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它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成许多低速率子数据流,利用相互正交且重叠的多个子载波同时传播,它的主要优点是抗符号间干扰能力强,频带利用率高,能有效地对抗多径衰落。在OFDM系统中,采用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
2、技术,从而消除了码间干扰(ISI,Inter-Symbol Interference),保护了各子载波间的正交关系。同时采用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方法使各个子信道的调制和解调变得非常容易。然而在移动通信中信道的特性是随时间变化的,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和通信质量,有必要对信道的当前特性进行估计。文章在分析和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发展历史,讨论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在对OFDM系统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OFDM系统中基于块状分布的导频信号的信道估计技术。
3、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系统的发射端每隔一定的时间插入导频信号,在接收端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提取导频信号,并以此来估计此时段内的信道特性。本文探讨了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的三种常用方法MMSE估计、LS估计、SVD估计。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对三种信道估计方法及他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我们可以看出MMSE估计的性能要远好于LS估计,但其复杂度较高,SVD估计的性能及运算复杂度皆介于前两者之间。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信道估计,最小均方误差,最小平方, 奇异值分解ABSTRACT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i
4、s a modul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very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with a good application future in the field of high 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t splits a high-rate data stream into a number of lower-rate data streams that are transmitted simultaneously over a number of subcarriers. The benefi
5、ts of OFDM are resiliency to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efficient to reduce multi-pass interference. OFDM system uses circle prefix technology, which can avoid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and protect the quadrature-phasing of a number of subcarriers. Meanwhile IFFT and FFT
6、 are also used in the system, which made the modulation and the demodulation simple. However, the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varies with times i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dynamic estimation of the current transfer fu
7、nction. Based on related materials, the history of the OFDM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And the principle and implementation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is discuss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of OFDM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channel estimation via block-type pilo
8、t arrangement guided frequency in OFDM system. The mostly elements of this technology are as follow: in the sending end, insert Pilot Signals into the data in certain intervals. In the receiving end, take the Pilot Signals out of the data and obtain the estimate of the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In
9、this paper, there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MMSE、LS、SVD) for OFDM are introduced, their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y simulation. In the end, we can see the performance of MMSE estimator is the bes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LS estimator is the worst, while for the complexity of the three
10、channel estimator methods, the condition is reverse comparing with the condition of the performance. Key Word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Channel estimation,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MMSE),Least-square(LS),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前 言1第一章 移动通信系统及OFDM技术概述31.1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1、历史31.2 OFDM技术发展史41.3 OFDM技术原理描述6第二章 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技术92.1 常见的三种导频结构92.1.1 块状导频结构102.1.2 梳状导频结构112.1.3正方形分布的导频结构122.2 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信道估计技术的基本原理132.2.1 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的OFDM系统模型132.2.2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132.2.3 信道传递函数16第三章 基于块状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算法173.1 基于块状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概述173.2 三种基于块状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算法173.2.1 MMSE估计183.2.2 LS估计193.2.3 SV
12、D估计20第四章 仿真及结果234.1仿真系统描述234.1.1 仿真条件及信道模型234.1.2 仿真流程图264.2仿真结果及分析28第五章 总 结32致 谢34参考文献35附录 仿真源程序36前 言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如何高速和可靠的传输信息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目前,数据传输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这些进展并不适应于更广泛的信道以获取更高的传输性能。而且随着通信的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业务的增长,可利用的频带日趋紧张。除了开发新的频谱资源外,采用新的高效抗干扰调制技术,提高频带的利用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OFDM技术的出现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OFDM即正交频分复
13、用,是对多载波调制(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的一种改进,它在频域把信道分成许多正交的子信道,各子信道的载波保持正交,并将高速数据流串并转换到这些正交并行子载波上,以较低的比特率传送。它适用于在多径和频率选择性信道环境下的高速数据传输。它具有能有效消除符号间串扰(ISI)、提高频谱利用率,很好的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窄带干扰的优点。OFDM的相干解调需要对信道进行估计和跟踪,一般可采用插入导频的数据辅助估计法或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盲估计法。本文主要考虑基于块状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它适用于慢衰落无线信道。基于块状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是指在发送信号中每隔一定的时间插入导频信
14、号(收方确知的信号),且导频信号占用所有的子载波,收方通过对导频信号的处理进行信道估计。因为信道是慢衰落的,所以信道在两个导频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可以近似看作是恒定的,于是各符号所在信道的特性都可以通过这些导频信号所经信道的传输特性做内插滤波而得到。针对OFDM传输系统的特点,我们试图利用不同的估计准则和理论来处理其中的信道估计问题。OFDM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无线本地环路(WLL)、音频数字广播(DAB)、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和无线局域网(WLAN)。随着DSP芯片技术的发展,格栅编码技术、软判决技术、信道自适应技术及信道估计技术等成熟技术的应用,OFDM
15、技术的实现和完善指日可待。本文的第一部分简要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在第二部分我们描述了带有导频部分的OFDM系统模型,并且详细讲述了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技术的基本原理;在第三部分中重点介绍三种基于块状导频结构的信道估计算法MMSE估计、LS估计、SVD估计;基于前面三部分的介绍,我们在第四部分中通过MATLAB系统仿真来比较三种估计算法的优缺点;第五部分总结全文。第一章 移动通信系统及OFDM技术概述 1.1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移动通信系统是指双方或至少其中一方在运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流信息机动灵活,迅速可靠,
16、是实现通信理想目标的重要手段。移动通信满足了人们对更有效的利用时间的需求。同时,由于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迅速发展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现代移动通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包括模拟蜂窝和无绳电话系统,典型的系统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前西德的C-450等,它以模拟调频、频分多路(FDMA)为主体技术。第一代系统频谱利用率低,通信容量小,保密性差,设备复杂,不能提供非话业务。但由于模拟技术十分成熟,因而在发展初期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17、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欧洲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美国的窄带码分多址(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等,这些目前正在广泛应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以数字传输、窄带的时分多址(TDMA)以及码分多址(CDMA)为主体的技术,频谱利用率高,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话音质量好,可传送数据,可自动漫游。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3G)以全世界范围的个人通信和多媒体通信为目标,支持多速率、多业务,将采用CDMA、TDMA技术。目前,3G的商用化正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在通信界有这样一种观点,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
18、统的方案实际只能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方案的改进,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接入网络,并且由于3G系统的核心网还没有完全脱离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结构,所以有理由认为第三代系统仅仅是一个从窄带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过渡的阶段。目前,人们已经已越来越多把目光投向三代以后(beyond 3G)的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容纳庞大的用户数,改善现有通信质量,以及达到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若以技术层面看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CDMA为核心技术,三代以后的通信系统则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最受瞩目,特别是有不少专家学者针对OFDM技术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应用,提出相关的理论基础,例如无线本地环路(WLL)、数
19、字音讯广播(DAB)等,都将在未来采用OFDM技术。1.2 OFDM技术发展史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当作一种复用技术。选择OFDM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该系统能够很好的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正交频分复用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6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使用并行数据传输和频分复用的概念。1970年1月首次公开发表了有关OFDM的专利。在传统的并行数据传输系统中,整个信号频段被划分为N个相互不重叠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独立的调制符号,然
20、后再将N个子信道进行频率复用。这种技术避免了信道频谱重叠,看起来有利于消除信道间的干扰(ICI,Inter Carrier Interference),但这样又不能有效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为了解决这种低效利用频谱资源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种思想,即使用子信道频谱相互覆盖的并行数据传输和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其中每个子信道内承载的信号传输速率为b,而且要求各个子信道在频域距离也是b,从而可以避免了使用高速均衡,并且可以对抗窄带脉冲噪声和多径衰落,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的频谱资源。1971年,Weinstein和Ebert把离
21、散傅里叶变换(DFT)应用到并行传输系统中,作为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再利用带通滤波器,作为调制和解调过程的一部分,而是经过基带处理就可以实现FDM。而且,这样在完成FDM的过程中,不再要求使用子载波振荡器组以及相干解调器,可以完成依靠执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硬件来实施。早在20世纪60 年代,OFDM技术就已经被应用到多种高频军事系统中,其中包括KINEPLEX、ANDEFT以及KNTHRYN等。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OFDM已经在数字音频广播(DAB)、数字视频广播(DVB)、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本地局域网(WLAN)以及有线电话网上基于现有铜双绞线的非对称高比
22、特率数字用户线技术(例如ADSL)中得到了应用。其中大都利用了OFDM可以有效地消除信号多径传播所造成符号间干扰这一特征。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1.3 OFDM技术原理描述OFDM系统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可以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调制和解调,从而可以大大简化系统实现的复杂度。一个OFDM符号之内包括多个经过调制的子载波的合成信号,其中每个子载波都可以接收到相移键控(PSK)或者正交幅度调制(QAM)技术的调制。如果N表示子信道的个数,T表示OFDM符号的宽度,是分配给每个子信道的数据符号,是第0个子载波的载波频率,则从开始的OFDM符号可以表示为(复数形式) (1.1)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ofdm 系统 基于 信道 估计 算法 性能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