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0.4CaTiO30.6(Li12Nd12)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工艺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0.4CaTiO30.6(Li12Nd12)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工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0.4CaTiO30.6(Li12Nd12)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工艺研究.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4CaTiO3-0.6(Li1/2Nd1/2)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工艺研究摘 要本文研究了烧结助剂BaCu(B2O5)(BCB)和烧结助剂2ZnO-B2O3玻璃(ZB)对0.4CaTiO3-0.6(Li1/2Nd1/2)TiO3(CLNT)介质陶瓷的烧结特性、相组成、微观形貌及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LRC、XRD、SEM等实验设备检测CLNT陶瓷样片的介电性能、相组成、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BCB能使CLNT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300C降低至1050C。随着BCB添加量的增加,介电常数下降,频率温度系数向负值偏移。添加4wt%BCB的CLNT陶瓷在1050C烧结2h,获得了最
2、佳的介电性能:r=96.5,tan=0.017,f=-13.6ppm/C,满足高介多层片式微波元器件的设计要求。添加少量的ZB玻璃能使CLNT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300C降低至950C。随着ZB玻璃添加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频率温度系数先趋于零后向负值偏移,介电损耗先下降后趋于稳定。添加3wt%ZB玻璃的CLNT陶瓷在950C烧结2h,获得了最佳的介电性能:r=91.13,tan=0.0133,f=10.5ppm/C,满足高介多层片式微波元器件的设计要求。关键词:微波介质陶瓷,液相烧结,介电性能,钙钛矿,掺杂LOW TEMPERATURE SINTERING OF 0.4CaTiO3-
3、0.6(Li1/2Nd1/2)TiO3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ABSTRACTThe effects of BaCu(B2O5)(BCB) and 2ZnO-B2O3 glass(ZB) on sintering behavior, phase composition ,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0.4CaTiO3-0.6(Li1/2- Nd1/2)TiO3(CLNT)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 were investigated . It is detecti
4、on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LNT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s by LRC, XRD and SEM instruments. It was found that a small amount of BCB additive lowere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CLNT ceramics effective- ly from 1300C to 1050C.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r) dec
5、reased and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onant frequency shifted to a negative value with the addition of BCB. CLNT ceramics with 4wt% BCB sintered at 1050C for 2h showed the optimum dielectric properties: r =96.5, tan= 0.017, and f =-13.6ppm/C,which satisfies the design demand of high dielectri
6、c constant and multilayer microwave components.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CLNT ceramics was effectively lowered from 1300C to 950C by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ZB glass. With the addition of ZB glass,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r)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nd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7、 resonant frequency shifted to zero and then to a negative value and the dielectric loss decreased and then to the stable. The CLNT ceramics with 3wt% ZB glass sintered at 950C for 2h showed the optimum dielectric properties: r =91.13, tan= 0.0133, and f =10.5 ppm/C,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
8、he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materials for multilayer microwave components.KEY WORDS: microwave dielectric ceramic, liquid phase sintering, dielectric properties, perovskite, doping符号表r 介电常数tan 介质损耗f 频率温度系数Qf 品质因数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1 微波介电陶瓷11.1.1 微波介质陶瓷介绍11.1.2 微波介质陶瓷分类11.1.3 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21.1.4 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9、21.2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31.2.1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的途径31.2.2 常用的助烧剂及对性能的影响41.2.3 CLNT助烧的相关研究51.3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51.3.1选题依据51.3.2主要研究内容6第二章 实验过程72.1 实验的原料和设备72.2 实验过程82.2.1 实验的主要流程82.2.2 BCB的制备82.2.3 ZB玻璃的制备92.2.4 固相法制备CLNT及陶瓷样品92.3 制备样品结构与介电性能表征122.3.1 体积密度测试122.3.2 介电性能测试12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13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13第三章 实验
10、结果与分析143.1 BCB助烧对CLNT陶瓷的影响143.1.1相对密度143.1.2 XRD分析153.1.3 SEM分析153.1.4 介电性能分析163.2 ZB玻璃助烧对CLNT陶瓷的影响183.2.1相对密度183.2.2 XRD分析183.2.3 SEM分析193.2.4 介电性能分析19第四章 结 论22参考文献23致 谢26第一章 绪 论1.1 微波介电陶瓷 1.1.1 微波介质陶瓷介绍微波介质陶瓷是指应用于微波频段(主要是300MHz-300GHz频段)电路中作为介质材料并完成一种或多种功能的陶瓷,在现代通信中被用作谐振器、滤波器、介质基片、介质天线、介质回路等1。进入二十
11、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微波应用为代表的雷达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尤其是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移动通讯如车载电话、个人便携式移动电话、卫星直播电视等正在迅猛增长,而且移动通信设备和便携式终端正趋向小型、轻量、薄型、高频、低功耗、多功能、高性能发展2-5。 1.1.2 微波介质陶瓷分类根据陶瓷烧结温度不同,可将微波介质陶瓷分为高温烧结(HTCC)和低温烧结(LTCC)两种,前者烧结温度高于1300C,而后者在1000C以下。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兴LTCC技术会逐渐取代传统的HTCC,越来越有前景。根据介电常数和使用频段的不同,可将微波介质陶瓷分为三类:低介电常数和高Q值类,主要是BaO-
12、MgO-Ta2O5、BaO-ZnO-Ta2O5等,其r=2530,Q=(13)104(10GHz),f0,主要用于8GHz的卫星直播等微波通信机中作为介质谐振器件;中介电常数和中Q值类,主要以BaTi4O9、Ba2Ti9O20和(Zr、Sn)TiO4等为基的微波介质材料,其r40,Q=(69)103(=34GHz),f510-6/C,主要用于48GHz频率范围的微波军用雷达及通信系统中作为介质谐振器件;高介电常数和Q值较低的微波介质陶瓷,主要有钨青铜BaO-Ln2O3-TiO2系列,复合钙钛矿CaO-Li2O-Ln2O3-TiO2系列,铅基钙钛矿系列,主要在0.844GHz频率范围内应用。此外
13、还可以按照微波介质陶瓷的应用可分为:电介质基片(主要有以微波带状线路为主的传输线路以及利用其线路和波长的谐振器、祸合器、滤波器、电容器、电阻器等无源电路元件),在滤波器小型化方面,较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很有价值;电介质波导线路(微波陶瓷相对介电常数比较大,且具有易成型和坚硬不易弯曲等特点,适合做微波段的线路;介质谐振器(主要包括介质谐振振荡二器和滤波器)等三类6。 1.1.3 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微波介质陶瓷的主要介电性能指标为: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频率温度系数。为了满足微波电路的集成化、小型化以及多功能化的要求,要求理想介质陶瓷材料应具备如下特性:1高介电常数(r70)。由理论推算,微波器件的线
14、性尺寸L的大小与介电常数的平方根伹r成反比,在一定的频率下,谐振器的尺寸与介电常数的平方成反比,因此为使介质器件与整体小型化,必须使介电常数最大化7。2具有低的介质损耗,即高的品质因素(Q1/tan)。使用低损耗的介质材料可以保证介质谐振器具有高的品质因数(通常Q3000较为实用),从而减少功率损耗,提高频率稳定性。此外,介质损耗tan表征谐振峰的宽度:tan=f/f。由此表明,低的介质损耗可以改善频率传输质量、增加每个特定频率区间的频道数量8。3近零的频率温度系数(f0ppm/C),即谐振频率稳定性好。介质谐振器一般都是以介质陶瓷的某种振动模式的频率作为其中心频率,为了消除谐振器的谐振频率特
15、性的温度漂移,必须使f0ppm/C 9。 1.1.4 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939年,Richtmyer从理论上提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可作谐振器的设想后,并证明了电介质在微波电路中用作介质谐振器的可能性。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基于TiO2的小型实用的微波滤波器才开始使用。但Okaya等人设计的微波滤波器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漂移很大,使用性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最先研制出实用化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是70年代初美国的Bryan等首先研制的介电常数为38的BaTi4O9陶瓷,接着美国Bell实验室研制成功了温度稳定性好的Ba2Ti9O20,实现了介质谐振器的实用化,于是以BaO-TiO2为起点,揭
16、开了微波介质陶瓷发展的帷幕。日本在80年代开发了R-04C、R-09C等不同微波性能的材料。其后,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1。目前,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后来居上,许多研究单位以及松下、NGK等公司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微波介质材料体系及相应的产品系列,他们侧重于对各材料体系的深入研究并获得了大量专利;美国、欧洲也未停止研究工作,他们则侧重于对新材料体系的探索,并不断有新的微波介质陶瓷体系诞生。我国对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研制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缺乏先进制备手段、工艺水平低、测试评价困难、新材料体系研发落后等因素,基本上是重复与追踪国外的研究工作。80年代重复国外BaO-Ti
17、O2系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90年代则追踪国外的Ba(Zn1/3Ta2/3)O3、Ba(Mg1/3Ta2/3)O3以及BaO-Ln2O3-TiO2(Ln为稀土元素)等体系的研究工作,如浙江大学的BMT材料,电子科技大学的BSNT等。1991年以来,电子部和国家科委加强了对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研究工作的指导,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测试设备,把微波介质陶瓷作为科技公关的重要课题,力争赶上世界先进水平。1.2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低温烧结机理与其它的陶瓷材料基本相同,以液相促进烧结为主。低温液相烧结是一种以烧结助剂作为过渡液相的烧结方法。由于烧
18、结时助烧剂产生的液相加速了颗粒或晶粒的重排,从而大大降低了烧结温度。活性液相烧结主要是由于颗粒之间的液相产生了巨大的毛细管力,使得颗粒发生滑移和重排。液相所产生的毛细管力同时也会引起固相颗粒的溶解-淀析过程,使较小的颗粒溶解,较大的颗粒长大。在颗粒接触点,巨大的毛细管力使固相溶解度增高,物质便由高溶解度区迁移至低溶解度区,从而使接触区的颗粒渐趋平坦而相互靠近,使坯体收缩而达到致密化。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常伴有固-液相间的化学反应,更加速了物质的扩散。通常液相烧结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即液相要有一定的量,应充分润湿固相颗粒,固相对液相有一定的溶解度,液相粘度系数小,固相原子在液相中容易移动等。液相烧结
19、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粒子的几何特性、液相量、润湿度、液相高温粘度等,其动力学研究对于助烧剂的选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1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的途径一般说来降低微波介质陶瓷烧结温度有以下几种方法:(1)选择固有烧结温度低的材质(如含Bi的陶瓷);(2)选择低熔点的化合物(如V2O5,B2O3,BaCu(B2O5)等)或者低软化点玻璃(如ZnO-B2O3系玻璃、SiO2-B2O3系玻璃等)作为烧结助剂;(3)利用湿化学合成法和选择超细粉原料进行合成;(4)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低软化点玻璃或氧化物作为烧结助剂,它的低温烧结机理是在烧结过程中烧结助剂在颗粒之间形成液
20、相,加速了传质,促进了烧结,以致降低烧结温度10,其中选择低熔点玻璃作为烧结助剂能够显著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但会严重恶化陶瓷的性能。 1.2.2 常用的助烧剂及对性能的影响微波介电陶瓷在实现液相烧结时采用的烧结助剂有两种:低熔点金属氧化物(如Bi2O3、V2O5、PbO、CuO等)和低软化点玻璃11。经常用作助烧剂的氧化物有B2O3,Bi2O3,V2O5,CuO,PbO,ZnO,Fe2O3和几种稀土氧化物等。(Zr,Sn)TiO4(简称ZST)陶瓷用传统的固相方法在1600C的高温下也很难烧结致密。但掺加1wt%ZnO的ZST陶瓷,在1220C烧成时,其体积密度为5.12g/cm3,r=38,
21、Qf=50000GHz12。BaO-TiO2体系中,BaTi4O9和Ba2Ti9O20的介电性能都较好,但这两种陶瓷的烧结温度都较高,达1360,掺加SnO2和B2O3后可降低到1250C13。掺杂很少V2O5的BiNbO4陶瓷在低于1000时可以烧结致密,并且在0.8mol% V2O5时其介电性能:r=42.7,Qf=22000。当V2O5含量由0.125增加到1wt%时,介电常数由43.7降到43.4,频率温度系数f由+2.8ppm/C增加到+19.5ppm/C,品质因数增加,当加入0.5wt%V2O5时达到最大值,但若进一步增加V2O5含量时品质因数下降,含0.5wt%V2O5的BiNb
22、O4陶瓷在960C烧结时,具有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r=43.6,Q=3410,f=+13.8ppm/14。Bi2O3-V2O5添加剂能有效地将MgTiO3陶瓷的烧结温度由1400降低到875C,在875C烧结,掺加5.0mol%Bi2O3- 7mol%V2O5时,其微波介电性能r=20.6,Qf=10420GHz(6.3GHz)15。掺杂Bi2O3的Ca(Li1/3Nb2/3)1-xTixO3-陶瓷(简称CLNT)其致密度明显提高,烧结温度由1150C降到900C,随Bi2O3含量的增加,r和饱和致密度增加,品质因数略微下降,频率温度系数f基本保持不变,添加5wt%Bi2O3的Ca(Li1/3
23、Nb2/3)0.95Ti0.05O3-和Ca(Li1/3Nb2/3)0.8Ti0.2O3-在900C烧结3h,其r=20, Qf=6500GHz,f=-4ppm/C,r=35,Qf=11000GHz,f=13ppm/C16。Kim,Lim等分别研究了BCB氧化物助烧剂对Ba(Zn1/3Nb2/3)O3(BZN),Ba(Zn1/3Ta2/3)O3以及BaTi4O9等陶瓷的烧结温度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形成了BaCu(B2O5)第二相(BCB),加入上述氧化物的BZN陶瓷的烧结温度降到875C,且烧结2h后获得了好的微波介电性能,如r=36,Qf=19000GHz以及f=21ppm/C17。Y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0.4 CaTiO30 Li12Nd12 TiO3 微波 介质 陶瓷 低温 烧结 工艺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