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定稿.doc
《毕业论文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定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定稿.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21.1贵州概况21.2旅游业在贵州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1.3旅游业发展机遇优势51.4旅游业发展资源优势61.5经济欠发达为其发展提供了后发优势72.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2.1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特点82.2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103.推动贵州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思考113.1加快旅游交通建设113.2注重贵州整体形象的塑造123.3调整产品结构123.4构建和谐旅游环境133.5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143.6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14参考文献16致 谢17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旅游业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西
2、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无一例外地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来培育和发展,以旅游经济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拿出6亿元国债支持西部地区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如此大好机会,贵州旅游业必须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运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努力创新,多方位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1.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1.1贵州概况贵州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
3、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16位。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4、71%,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贵州省发改委,2007:贵州地理地貌,贵州旅游网。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7月平均气温为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贵州省的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降水量达1588mm,是
5、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日照时数在120016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据资料介绍,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很多都在贵州境内发现。这说明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土地
6、上繁衍生息,并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贵州远古文化。2006年末全省人口为3959.15万人。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56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瑶族、白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7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乡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2%。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49.8%,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
7、7%,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3.2% 贵州省发改委,2007:贵州人口及民族情况,贵州旅游网。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富有特色,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具有发展立体农业、绿色产业和医药产业的优越条件。植物资源方面,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植物在贵州几乎都能生长。农作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森林资源有木本植物3000多种,森林覆盖率高达35%,桐油、生漆、楠竹、松香等林产品享誉四方;全省天然牧草有1800多种,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越条件;维管束植物有60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有71种,其中
8、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等14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27.5%;二级保护植物57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27.6%。有药用植物资源3700多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天麻、杜仲、厚朴、石斛、黔党参、何首乌等名贵药材驰名中国。动物资源方面,野生脊椎动物1000多种和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87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6种,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近20%,主要有: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黑颈鹳、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蟒等。二级保护动物71种,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50%,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 贵州省发改委,
9、2007:贵州资源情况,贵州旅游网。贵州以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结合为主要特点。自然风光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于一体,景观奇特,有世界罕见的生物化石群和原始神秘的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以古朴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以遵义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长征文化,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迷人的“天然公园”和“避暑胜地”。1.2旅游业在贵州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西部开发,旅游先行”,旅游业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的产业,其对经济发展的高贡献性和与日
10、俱增的旅游市场前景,将在贵州经济开发中发挥特殊作用,有望成为贵州开发中率先突进的产业,给贵州整体开发注入活力,成为真正“兴省富民”的支柱产业和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1.2.1贵州进行旅游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报酬率高的比较优势,限制因素最少,市场潜力最大,更具开发价值。旅游业的关联带动特点,对其他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 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 3 元;旅游业直接就业1 名人员,社会就可新增5 个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贵州带来“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有利于贵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旅游业以生态环境为主要资
11、源,在本质上与环境保护有着内在一致性,是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被誉“无烟工业”。只要规划和保护工作做的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旅游业将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要求中“产业与环境互利”的双赢产业,是贵州旅游开发中,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压力,克服生态脆弱劣势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最佳选择。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旅游业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它自“二战”后规模兴起至今不过百年历史,已跃居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对全球国民经济的贡献已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从发展趋势看,旅游业还将因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而成为“朝阳产业”。正因为如此,旅游业不仅早已为诸多发
12、达国家所青睐,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所重视并列为优先发展产业。贵州发展旅游业不仅具有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价廉的相对优势,而且可以拥有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两个市场,有着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1.2.2贵州进行旅游开发具有实际的社会效益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贵州脱贫致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把旅游扶贫作为带动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由经济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转变,不仅是国家的要求,而且也是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1.3旅游业发展机遇优势国家坚持扩大内需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给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我国正在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发展阶段,以及申奥成功、加入
13、WT0 ,必将给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西部大开发正在加快实施,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将为贵州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实际支持;加之各地普遍尝到了发展旅游业的甜头,干部、群众信心增强,积极性高涨,已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可喜局面。可以肯定地说,加快贵州旅游开发,是大势所趋,也一定会大有作为。早在“八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国家旅游局就提出“把云贵地区建成我国新的旅游热带地区”的战略。目前,一些国际国内旅游界权威人士也认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在西南,而西南旅游的中坚力量在贵州。毫无疑问,这种形势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时机和有利的环境。1.4旅游业发展资源
14、优势贵州的自然风光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为一体。人文景观以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为主要特色。自然和人文的有机结合,使贵州旅游资源别具一格。1.4.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性各类地形兼备,江河湖泊众多,生物品种丰富,自然景观雄奇秀丽;加之17个世居少数民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神奇珍稀的古迹遗存,人文景观异彩纷呈。堪称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资源宝库”。奇山险峰方面,贵州有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和黔灵山等一座座耸立在云贵高原上的名山。地质地貌方面,贵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著名景点有黄果树、织金洞、兴义万风林。大川名湖方面,有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息烽温泉、石
15、忏温泉、剑河温泉、遵义枫香温泉等。观赏动植物方面有百里杜鸥林,赤水的木桫椤林,梵净山的洪桐、青钱柳、香果树、钟苓树、银杏、鹅掌揪等植物以及国家保护动物黔金丝猴等。古人类遗址有贵州水城硝灰洞和黔西观音洞、兴义猫猫洞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革命遗址有红军“四渡赤水”经过地赤水河畔土城渡口、委山关、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民风民俗方面,著名的民族节日有苗族、伺族芦笙节,苗族龙船节,侗族赶歌节,布依族三月三节等。特色民族建筑:贵州榕江、天柱侗寨鼓楼,苗、侗寨吊脚楼,布依族石板房,典型民族村寨有黔东南青曼、朗德、翁项、麻塘等地具有古朴传统的苗、侗等少数民族村寨,贵州安顺地区的布依族石板房村寨。民
16、族文化艺术代表有芦笙舞、木鼓舞、翻鼓舞、铜鼓舞和苗侗地区广为流传的飞歌、大歌、情歌、酒歌、侗戏,以及特有的牛腿琴、土琵琶、木叶、芒筒、笛萧、芦笠等民族伴奏乐器。1.4.2旅游资源地位的不可替代性如被誉为“千瀑之乡”的赤水,世界上唯一能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观赏其景观的黄果树瀑布,“世界一流”名洞的织金打鸡洞“, 地下宫殿”的龙宫,都是惟我所有的世界级的精品、绝品资源;一些民族文化和民俗艺术形式,如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誉为“东方的咏叹调”的侗族大歌,誉为“东方迪斯”的台江苗族的反排木鼓舞,还有苗族的“飞歌”、水族“铜鼓舞”等等,独具魅力,堪称人间瑰宝。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品位高,而且垄断性、独特
17、性强。尤其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贵州珍贵的资源,贵州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分布着不同的民族,少数民族的丰富性令人叹微观止。按照现在划分的少数民族,贵州少数民族种类少于云南。但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确认是一个很复杂的且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就具有不同文化的族群而言,贵州未必少于云南。仅就苗族来说,就有小花苗、大花苗、白苗、喇叭苗、四印苗、长角苗、歪梳苗等。再比如珍贵的溶洞资源。就目前全国已探知的洞穴而言,最长的洞是贵州绥阳双河洞,最大的洞中厅堂是紫云的“苗厅”;最美的是织金打鸡洞。贵州的地下世界是中国和世界最美的。1.4.3旅游资源的原始神秘性贵州自古就是偏远之地,大多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原生性保存较好,原汁原味
18、浓。在贵州除了有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外,还有花溪镇山村、锦屏隆里、黎平堂安村民族生态博物馆。均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当然,贵州还有很多保护较完整的原生态民族地区。1.5经济欠发达为其发展提供了后发优势经济欠发达是贵州的现实! 贵州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73. 8 %的大地是喀斯特地貌。历来交通不使、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因此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因为落后,贵州保持了较为原始的生态环境,贵阳附近保留七十多公里的森林带,这在那些先进的经济大省是不可能的;因为落后,贵州的乡镇还较多地保留了古朴的风貌。正因为落后,贵州有一种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先行者改革开放的经验,应用其已取得的成果
19、,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经济,促进贵州经济发展。2.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贵州旅游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发展于20 世纪90 年代之后,真正形成高潮是在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的最近几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2002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20号文件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旅游业上下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这个根本主题,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旅游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活力不断增强,旅游事业全面进步,全
20、省旅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省的战略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旅游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发展成效更加显著,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形成了大力发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良好氛围,旅游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贵州旅游业实现了高速发展,旅游总收入达到251.14亿元,较2004年增长49.85%。2006年,接待旅游总人数4747万人次,同比增长51.83%,实现旅游总收入387亿元,较2005年增长54.12%,比预定目标超出近30个百分点,为2006年贵州
21、GDP实现11.5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富玉,2007: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旅游环境,贵州旅游网。旅游产业作为贵州第三产业的龙头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与此同时,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不断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优势发挥较好。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加大,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今后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1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特点目前,贵州的旅游开发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西南旅游的中坚力量,并呈现出以下特点: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逐渐将旅游业确定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并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贵州 旅游业 发展 现状 对策 分析 论文 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