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
《毕业论文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题 目: 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设计计 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专业: 机 设 班级: 0703 学号:200702010336学生姓名: 姜 明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械36导师姓名: 胡为民 谭季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6完成日期: 2011 年 6 月 2 日院机械工程学院 诚 信 声 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
2、、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湖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姓名姜明 系别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703学号 36 .指导老师 胡为民、谭季秋 教研室主任 . 一、 基本任务及要求:. 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能源紧缺,可再生资源的生物质能源是对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将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制粒,变废为宝。 .基本任务: .1.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明确设计任务,确定液压传动方案 。 .2. 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系统硬件
3、设计与计算 。 .3. 编写设计说明书。 . .二、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1.2011年,布置设计课题,交代具体任务。 .2. 2月23日3月15日,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3. 3月15日5月20日,毕业设计,约在4月中旬进行毕业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4. 5月21日6月7日,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交电子档给老师评阅。 .5. 6月7日6月12日,毕业答辩。 . . .目 录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 1.1引言1 1.2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2 1.3国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况 3 1.3.1 美国 4 1.3.2 巴西 4 1.3.3 欧洲 4 1.3.4 印度 5 1.4
4、 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5第2章生物质压缩成型研究7 2.1概念与原理 7 2.2发展历史 7 2.3固体生物质结构特点 8 2.4生物质压缩成型原理 8 2.5压缩成型工艺类型9 2.6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流程 11第3章成型机技术15 3.1螺旋挤压成型技术15 3.2活塞压力式成型技术18 3.3压滚式成型机19第4章 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204.1成型机类别选择与组成20 4.1.1成型机类别选择20 4.1.2成型机的组成20 4.1.3成型机结构204.2液压传动系统的选择和设计 21 4.2.1液压传动系统的选择24 4.2.2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254.3液压系统参数计
5、算及元件选定27 4.3.1执行元件的选定27 4.3.2动力元件的选定29 4.3.3电机的选定31 4.3.4油箱容量的确定32 4.3.5过滤器的选择32 4.3.6油管和管接头的确定33 4.3.7压力表的选择33 4.3.8阀的选择33 4.3.9液压工作介质的选定33 4.3.10保护装置的选定33 4.3.11离合器的选定344.4液压系统主要性能验算35 4.4.1液压压力损失验算35 4.4.2液压系统效率的估算35 4.4.3发热温升估算36结论37参考文献38致谢39附录40稻草秸秆成型机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摘要: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家庭取暖炉(包括壁炉)、
6、小型热水锅炉、热风炉,也可用于小型发电设施,是我国充分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替代煤炭的重要途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成型机技术主要包括三大类:螺旋挤压技术、活塞冲压技术和压滚式成型技术。根据主要工艺特征,成型工艺可分为湿压成型、热压成型和炭化成型三种基本类型。本课题是针对压滚式成型技术,将原有机电传动改为机电液传动,流量控制转速,简化了机械调速系统,并能实现低转速大转矩,提高了生产效率,消除成型机被物料堵住的卡机现象,实现了设备的自动保护的功能。关键词:生物质;压缩成型;秸秆;液压传动。Straw stalks cutter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
7、stem designAbstract:Compression molding of biomass fuels can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types of home heating stove (including fireplace), a small hot water boiler, stove, also for small power generation facilities, is full use of straw in China and other important ways to biomass instead of coal, ha
8、s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t present, the most common machine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e three main categories: spiral extrusion, stamping technology for the Pistons and pressure roll-forming technology. Under the main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forming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wet p
9、ressing and moulding, hot press molding and carbonization forming three basic types. This topic is for roll forming technology, the original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to electro-hydraulic transmission, flow control speed, simplify mechanical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o achieve low speed large
10、torque,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eliminating molding machine is blocked by material card, phenomenon, enabling automatic protection function of the device.Keywords: biomass; Compresion molding; Straw;Hydraulic pressure第1章绪 论1.1 引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
11、为20.6亿吨标准煤。初步测算消费总量为22.2亿吨标准煤。虽然我国能源储量十分丰富,但人均能源消费拥有量较低。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三位,但人均却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将大幅度上升,资源约束与需求增长过快的矛盾十分突出,能源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世界第二位,酸雨面积
12、占国土面积的30,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我国国内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亦越来越大,而世界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的控制能力薄弱,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使我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更加凸显。因此,无论从能源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上,还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考虑,我国都不能再延续过去资源耗竭性的发展模式了,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必须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积极开发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在历史长河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一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资源,是仅次于石油
13、、煤炭和天然气而位居世界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具有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双重属性。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燃料、液态燃料和气态燃料,永续利用。生物质能的载体生物质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相对于风能、水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能源,生物质能是可存储和运输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的组织结构与常规的化石燃料相似,它的利用方式也与化石燃料类似。常规能源的利用技术无需做大的改动,就可用于生物质能。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生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远低于化石能源,所以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每年产生约6亿吨农
14、作物秸秆、2亿吨林业废弃物,还有6亿吨畜禽粪便及大量有机废弃物。我国可用于种植能源作物的荒山荒坡约1.1亿公顷,其中荒草地资源4730万公顷,盐碱荒地1000万公顷。这些废弃物和荒土,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能量资源和物质财富。据估计,我国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源总量约折合5亿吨标准煤。其中,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的秸秆约3.5亿吨(折合1.5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水和畜禽粪便理论上可以生产沼气近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薪炭林、林业及木材加工废弃物的资源量相当于2亿吨标准煤。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
15、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在生物质能领域已经广泛开展了研究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产业化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欧盟在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有着先进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其中丹麦的农作物秸秆燃烧发电技术世界领先。2006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为生物质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和措施,促进我国的生物质能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1.2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总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利用它的热量。直到20世纪,特别是近一二十年,人们普遍提高了
16、能源与环保意识,对地球固有的化石燃料日趋减少有一种危机感,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寻求能源持续供给的今天,生物质利用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才有了快速的发展。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大体上如图1.1所示。: 图1.1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图中各项生物质能利用技术都在逐步完善和向前发展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其应用的层次在逐步提高。如生物质经气化得到的可燃性气体,既可用作燃料提供热能;还可用作发电的燃料,从内燃机到燃气轮机;乃至为燃料电池,氨的合成提供原料。用生物质制取的甲醇、乙醇,可代替部分石油作内燃机的燃料,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中。生物质经干馏得到的木炭可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及环保行业的吸附剂
17、,土壤的改良剂。生物质在厌氧条件下,被沼气微生物分解代谢,得到含有甲烷可燃性气体(沼气),是民用高热值的气体燃料,亦可与柴油混烧作内燃机的燃料,沼渣、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沼液还可用来浸种。如此等等,说明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正在向纵深发展,生物质能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阔。1.3 国外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概况自从1981年8月在内罗毕召开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以来,许多国家对能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现代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来开发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新能源,备受各国关注。目前,生物质能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中大热门课题之一,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
18、、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其中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在,国外有许多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与设备已达到了商业化应用的程度,实现了规模化产业经营。1.3.1 美国生物质能利用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4左右。用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0MW, 单机容量达1025 MW。纽约的斯塔藤垃圾处理站投资20000万美元,采用湿法处理垃圾,回收沼气,用于发电,同时生产肥料;开发出利用纤维素废料生产酒精技术,建立了1 MW的稻壳发电示范工程,年产酒精2500t。STM公司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发展斯特林发动机技术的专业公司,研制出的STM4-120发动机被美国能源部评价为世界
19、上最先进的斯特林发动机,可与沼气技术或生物质气化技术相结合,构成50KW左右的村级生物质能发电系统。普林斯顿大学能源与环境中心,在研制以生物质燃气为燃料,发电功率为200KW的小型燃料电池/燃气轮机发电系统。1.3.2 巴西生物质能在巴西能源利用量中约占25左右,其中薪柴和甘蔗占生物质能的5060,其余是农业废弃物。巴西是乙醇燃料开发应用最有特色的国家,实施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乙醇开发计划(原料主要是甘蔗、木薯等),目前乙醇燃料已占该国汽车燃料消费量的50以上。巴西是个盛产甘蔗的国家,而在1965年制定了“国家森林法”开始大量营造薪炭林,在巴西的东北部有1/3的土地(5000万公顷)适宜营造薪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稻草 秸秆 成型 液压 传动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