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
《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摘要作为机电系的一名学生,将来工作学习都会以机电为主,所以必须掌握好各种机电的专业知识。我会本着认真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我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史的认识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发展趋势 微型计算机 前景目 录论文摘要 .1目录.2第1章机电一体化的概要.41.1基本概念 .41.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41.3机电一体化的优点 .51.4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5第2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62.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62.1.1机械本体技术 62.1.2传感技术 72.1.3信息处理技术 72.1.4驱动技术 7 2.1.5接口技术
2、 72.1.6软件技术 72.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72.2.1数字化 72.2.2智能化 82.2.3模块化 82.2.4网络化 82.2.5人性化 82.2.6微型化 82.2.7集成化 82.2.8带源化 82.2.9绿色化 92.2.10光机电一体化 .92.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92.3.1数控机床 .92.3.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92.3.3柔性制造系统(FMS) 102.3.4工业机器人 .10第3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智能化 .103.1 智能控制的理论 .103.1.1智能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 .10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3、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1.2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113.2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应用. .113.2.1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状况 .123.2.2数控机床的智能化 .12第4章探索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PLC在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124.1 PLC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134.2 PLC与继电器控制逻辑的比较 134.3 PLC与单板机比较 14第5章 浅议计算机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整合 .155.1机电一体化与计算机整合的必然性 155.2计算机技术对机电一体
4、化发展的推动过程 165.3计算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的表现 165.4计算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整合的特点 17第6章 机电一体化中继电器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186.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186.2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196.2.1 计算机化 19第7章 我国“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及任务与其相应对策 207.1形势 .207.2任务 .217.3对策 .217.3.1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217.3.2 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217.3.3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217.3.4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22总语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第1章 机电
5、一体化的慨要1.1 基本概念 机电一体化最早(1971年)起源于日本。它取英语Mechanics(机械学)的前半部和Electronics(电子学)的后半部拼合而成,字面上表示机械学和电子学两个学科的综合,在我国通常称为机电一体化或机械电子学。但是机电一体化并不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 目前,人们对机电一体化存在不同的认识,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本身的含义还在赋予新的内容。因此,机电一体化这一术语尚无统一的定义,其基本概念和函义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在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
6、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机处理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系统工程、控制论和
7、信息论是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一个从自发状况向自为方向发展的过程。早在机电一体化这一概念出现之前,世界各国从事机械总体设计、控制功能设计和生产加工的科技工作者,已为机械与电子的有机结合自觉不自觉的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人们对机电一体化的认识早已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的相互结合与融合,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以汽车工业为例,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在汽车产品中应用电子技术,20世纪70年代前后实现了充电机电调压器和点火装置的集成电路化
8、以及电子控制的燃料喷射装置。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汽车产品的机电一体化进入实用阶段。从汽车发动机系统看,安装在汽车上的微型计算机可以通过各个传感器检测出曲轴位置、气缸负压、冷却水温度、发动机转速、吸入空气量、排气中的氧浓度等参量,然后计算并发出最佳控制信号,控制执行机构调整发动机燃油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点火时间等,使发动机获得最佳技术经济性能。微电子控制是汽车工业的产品技术改造的重要领域,电子技术和产品将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汽车发动机、悬架、转向、制动等各个部位,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在高速、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乘坐舒适、低油耗、少污染及易于维修等方面大幅度提高现代汽车的技术性能。
9、1.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10、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以很大的关注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
11、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1.3机电一体化的优点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其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12、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机械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 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 即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是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典型例子有:数控加工中心、机器人以及具有检测控制性能的数码相机
13、等。总之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主要是由机械装置、执行装置、动力源、传感器、计算机这五个要素构成。1.4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用来设计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改造旧的机电产品,使机电产品的面貌大大改观,达到功能增强、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可靠性提高、性能价格比大大改善的目的。实施机电一体化通常可以获得以下一些效果:(1)功能增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多种复合功能,例如,数控加工中心可以将多台普通机床的多道工序在一次装卡中完成,并能自动检测工件和刀具的精度,显示刀具动态轨迹,以及故障自诊断等极强的复合功能。(2)提高精度。机电一体化技术简化了机构,减少了传动部件,从而使机械磨损、
14、配合间隙及受力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大大减小,同时由于采用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补偿和校正因各种干扰造成的动态误差,从而达到单纯采用机械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工作精度。(3)结构简化。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采用内装的微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代替原有的笨重的电器控制柜和传动装置,使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变小、零部件的数量减少,结构得到简化。例如,无换向电刷,简化了电机结构,缩小了电机的体积,减轻了重量,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改善了电机运行特性。(4)可靠性提高。近年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可靠性不断增强,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故障率极低,同时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具有自诊断、安全连锁控制、过负荷及失控保
15、护、停电对策等功能,从而提高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安全可靠性。(5)改善操作。机电一体化产品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实现了自动化,且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减少了操作按钮及手柄,从而改善了设备的操作性能,减少了培训操作人员的时间。(6)提高柔性。所谓柔性,即可以利用软件来改变机器的工作程序,以满足不同的工具,通过改变控制程序改变运动轨迹和运动姿态,以适应不同的作业要求;数控机床、FMS或FMC可以通过改变控制程序来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工艺。有些机电一体化设备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主动适应能力,即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体现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另一种柔性功能。第2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
16、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2.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
17、,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1.1机械本体技术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2.1.2传感技术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2.1.3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
18、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2.1.4驱动技术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2.1.5接口技术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
19、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2.1.6软件技术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2.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2.2.1数字化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如不断发展的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
20、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2.2.2 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2.2.3 模块化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21、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的产品。2.2.4 网络化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能,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的好处,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2.2.5 人性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机电 一体化 发展趋势 及其 应用领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