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产16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设计12292.doc
《毕业论文产16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设计1229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产16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设计12292.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设 计(论 文)(冶金化工系)题 目 年产16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设计专 业 应用化工技术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25日2012年10月10日 目录摘要1第一章 绪论21.1 聚氯乙烯的性能和用途21.1.1 聚氯乙烯的性能21.1.2 聚氯乙烯的用途31.2 聚氯乙烯的生产状况与市场预测41.2.1聚氯乙烯生产与消费状况41.2.2 聚氯乙烯市场预测5第二章 聚氯乙烯聚合工段设计82.1原料的性质82.1.1原辅材料组成82.1.2主要原料的性质92.2聚氯乙烯的聚合方法102.2.1悬浮聚合102.2.2乳液聚合112.2.3本
2、体聚合122.2.4溶液聚合122.3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原理132.3.1悬浮聚合反应的过程142.3.2悬浮聚合反应各阶段的物料相变152.4聚氯乙烯聚合工段生产工艺流程162.4.1悬浮法PVC聚合工段生产工艺的工序组成162.4.1悬浮聚合生产工艺流程及流程图192.4.聚合各岗位生产控制指标20第三章 工艺计算213.1物料衡算213.1.1物料衡算流程示意草图213.1.2计算依据213.1.3计算223.2热量衡算23第四章 设备选型244.1聚合工段的主要设备(聚合釜)的特点244.2聚合釜釜体及筒体厚度设计264.2.1参数确定264.2.2釜体设计274.2.3筒体厚度设计28
3、4.3搅拌器的选型29附录一30附录二31致谢32参考文献33摘要本设计为年产16万吨聚氯乙烯聚合工段的初步工艺设计。聚氯乙烯(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简称VCM)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在我国宏观经济向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内需求旺盛特别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本设计简单介绍了聚氯乙烯的性质和主要用途,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状况,以及其市场预测。阐述了聚氯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显著作用和重要地位。原料的组成和性质,聚合工段的聚合方法及聚合原理确定了其生产工艺流程。在生产工艺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4、及设备选型。关键词:聚氯乙烯 聚合方法 氯乙烯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氯乙烯的性能和用途1.1.1 聚氯乙烯的性能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简称VCM)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的结构式是: CH2CHn Cl式中n表示平均聚合度.聚合度n可用反应温度及聚合分子量调节剂进行控制,国内工业生产的通用聚氯乙烯树脂平均聚合度通常控制在6501785。由于高分子主链上引入氯原子,使其高分子结构不同于聚乙烯,并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其主要物化数据如下。外观:白色粉末分子量:36840-93750相对密度(比重):1.3-1.45表观密度:0.40-0.65g
5、/ml热容:1.045-1.463J/g(0-100)导热系数:0.5852KJ/hm颗粒直径:通常紧密型树脂30-100m 疏松型树脂60-150m折射率n=1.544软化点75-80热分解点:100开始降解放出氯化氢1、基本性能聚氯乙烯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价格便宜、难燃自熄、抗化学药品性能好(耐浓盐酸、浓度为90的硫酸、浓度为60的硝酸和浓度20的氢氧化钠)、电绝缘性能好、耐磨、消声消震、较好的强度、气缸性好及材料来源广泛(石油、石灰石、焦炭、食盐和天然气)等特点。PVC溶解性很差,只能溶于少数溶剂,另外,PVC本身无害,如果采用无毒的增塑剂、稳
6、定剂等辅助材料制成的制品,对人畜均无害。2、主要物理性质PVC系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无定形结构的热塑性塑料。它具有一般非晶态线性高聚物的3种热力学状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黏流态,玻璃化温度一般为7585。在紫外光照射下,硬PVC产生浅蓝或白色的荧光。PVC的物理机械性能取决于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塑剂及填料的含量,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机械性能、耐寒性、热稳定性越高,但加工温度也越高,成型比较困难;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低,则与上述相反。3、主要化学性质PVC对多数无机酸和碱是稳定的,受热不稳定而被分解释放出HCl。PVC的溶解性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聚合方法有关。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聚合体分子
7、的增加而减小。PVC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立即自熄。难燃性和自熄性是PVC的最大特点。1.1.2 聚氯乙烯的用途PVC用途1型材异型材型材、异型材是我国PVC消费量最大的领域,约占PVC总消费量的25左右,主要用于制作门窗和节能材料,目前其应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有较大幅度增长。2管材PVC管材是PVC第二大消费领域,约占其消费量的20左右。在我国,PVC管较聚乙烯(PE)管和聚丙烯(PP)管开发早,品种多,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3薄膜 PVC薄膜是PVC第三大消费领域,约占其消费量的10左右。利用压延机可将PVC制成规定厚度的透明或着色薄膜,用这种方法生产
8、的薄膜称为压延薄膜。也可以将PVC的粒状原料利用吹塑成型机吹制成薄膜,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薄膜称为吹塑薄膜。薄膜的用途很大,可以通过剪裁、热合方法加工成包装袋、雨衣、桌布、窗帘、充气玩具等。宽幅的透明薄膜可以建造温室和塑料大棚,或者用作地膜。4硬材和板材PVC中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和填料,经混炼后,用挤出机可挤出各种口径的硬管、异型管、波纹管,用作下水管、饮水管、电线套管或楼梯扶手。将压延好的薄片重叠热压,可制成各种厚度的硬质板材。板材可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利用PVC焊条用热空气焊接成各种耐化学腐蚀的贮槽、风道及容器等。5一般软质品利用挤出机可以挤成软管、电缆、电线等;利用注射成型机配合各种模具
9、,可制成塑料凉鞋、鞋底、拖鞋、玩具、汽车配件等。6包装材料 PVC制品用于包装主要为各种容器、薄膜及硬片。PVC容器主要生产矿泉水、饮料、化妆品瓶,也有用于精制油的包装。7护墙板地板 PVC护墙板主要用于取代铝制护墙板。PVC地板砖中除一部分PVC树脂外,其余组分是回收料、粘合剂、填料及其它组分,主要应用在机场候机楼地面和其它场所的坚硬地面。 8日用消费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处处可见到PVC产品。PVC被用来制作各种仿皮革,用于行李包,运动制品,如篮球、足球和橄榄球等。还可用于制作制服和专用保护设备的皮带。服装用PVC织物一般是吸附性织物(不需涂布),如雨披、婴儿裤、仿皮夹克和各种雨靴。P
10、VC还用于许多体育娱乐品,如玩具、唱片和体育运动用品。1.2 聚氯乙烯的生产状况与市场预测1.2.1聚氯乙烯生产与消费状况1、聚氯乙烯生产现状2001年世界PVC生产能力达到3267万t/a。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德国、法国、中国台湾省是PVC生产能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北美约占26.8%,西欧约占19.1%,日本约占8.0%,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约占30.2%,其他地区约占15.9%。产量达到2616万t,开工率80%左右。世界聚氯乙烯产量中约95%是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的,其余是以乙炔为原料,以乙炔为原料的PVC生产国主要有俄罗斯、波兰、南非和我国。北美、西欧和亚洲等地区的聚氯乙烯发展
11、情况各不相同,其中,亚洲聚氯乙烯增长最快,其次是北美,西欧聚氯乙烯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增长率。各地区的生产能力、产量见下表1-1。 表1-1世界各地区PVC的供需情况(万t) 地区能力产量进口出口消费量北美877.1683.077.0115.0645.0拉丁美 137.3 107.3 48.4 32.4 123.3 西欧 624.8 574.6 296.0 301.7 577.3 亚洲 1248.9 977.5 290.2 232.6 1036.9 东欧 226.7 138.3 33.9 92.6 85.8 非洲 40.7 35.6 18.5 6.6 48.1 中东 87.2 82.8 47.8
12、 28.0 103.0 澳洲 24.0 17.0 5.1 0.6 21.5 合计 3266.7 2616.1 816.9 809.5 2640.9 2、聚氯乙烯世界消费状况2009年,世界PVC消费量约2641万t,其中北美约占24.4%,西欧21.9%,日本5.7%,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33.6%,其他地区14.4%。自1996年以来,日本PVC的消费量有所下降。世界PVC的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3-4%。在PVC消费中软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30-35%,用量最大的是膜和片;硬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60-65%,用量最大的是管材和管件。今后PVC硬制品的比例逐步扩大。硬制品的发展将以复合材料、掺混材料及
13、其它适应建材市场要求的制品为主。软制品则仍以电线电缆、包装材料和壁纸为主,向无毒、低增塑剂方向发展。 3、国内PVC生产情况2003年以来,我国聚氯乙烯行业发展速度惊人,新建、扩建项目纷纷上马,产能迅速扩大,20002007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年均增长率达25%,但从2006年起,产能增速呈现放缓趋势。2007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达1208万吨年,同比增长24.5%,其中电石法产能达1000万吨,其余是乙烯法PVC;2008年PVC产能为1581万吨/年,同比增长9%。预计到2010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将达1500万吨/年。目前国内PVC生产企业近100家,分布在27个省市(自治区)。中国已经
1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生产国,2007年我国PVC产量达971.7万吨,同比增长19.8%,自给率约为90%,在我国通用树脂中,自给率最高。08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产量同比下降9%,为882万吨,自给率约为95%,其中电石法的产量接近75%。我国PVC树脂工业原料路线大致有以下4种:(1)原料路线落后的电石乙炔法生产VCM,进而聚合PVC,该法生产成本高,技术落后,装置规模小,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较差。(2)从国外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的以石油乙烯为原料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M单体,进而聚合成PVC。(3)采用二氯乙烷裂解原料路线生产VCM,进而聚合成PVC。(4)利用进口VCM直接
15、聚合制PVC的原料路线。 国内PVC生产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同时,开始了消化、吸收、创新的国产化工作,通过十几年的技术攻关、技术发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使我国悬浮法PVC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与国外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2、我国PVC消费现状近年来,我国聚氯乙烯消费仍以薄膜、人造革、塑料鞋、电缆等软制品为主,约占聚氯乙烯总消费的55%,管材、管件、异型材、板片材等硬制品的比例占45%左右。建筑业是我国近几年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长性较高的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塑料建材,取代传统的木材、金属和水泥等,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大力发展,我国聚氯乙
16、烯硬制品的比例仍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世界人均消费PVC树脂达4.1kg,发达国家人均PVC消耗量多在12-16 kg,而我国PVC人均消费量约3.4kg。因此,我国PVC市场仍然潜力巨大。 1.2.2 聚氯乙烯市场预测二、PVC市场前景及未来发展国内产能或将继续快速增长:到2010年国内产能将达2000万吨左右,2015年预计达2300万吨;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降低,国产料出口量将会逐步增加;国内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未来5-10年内需求年均增长率保持7-9%;产品结构将发生一定变化:国产高档料比例将有所提高(糊树脂、专用粒料、高聚合度、高透明、医用级食品级)
17、,新上装置应着眼高档专用料市场;塑料加工企业及制品:将升级换代,优胜劣汰,专料专用,制品和原料出口稳步增长,制品质量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全球需求:考虑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未来几年需求增长速度可能放缓,预计到2015年需求将增加至4000万吨以上,可能保持在2-4%。中国到2015年总需求量可达到1500万吨以上,增涨速度8%左右。 第二章 聚氯乙烯聚合工段设计2.1原料的性质2.1.1本工段所需原辅材料组成1.单体(氯乙烯);2.引发剂;3.分散剂;4.分散介质;5.终止剂;6.消泡剂;7.pH值调节剂;8.聚合分子量调节剂;9.热稳定剂10.抗静电剂;11.水相阻聚剂12.气相阻聚剂。
18、2.1.2氯乙烯的性质1、 氯乙烯的物理性质 氯乙烯(CH2=CHCl)无色气体,易液化。沸点-13.4。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有毒性,长期吸入或接触可致肝癌。燃烧时火焰边缘微绿。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22(体积)。可发生加成反应。在引发剂(如有机的过氧化物或偶氮化合物)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PVC)塑料。还可以与某些不饱和化合物共聚成为改善某些性能的改性品种。如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用于制造薄膜、涂料、塑料地板、唱片、短纤维等;又如与偏二氯乙烯CCl2=CH2的共聚物具有无毒、透明、防腐等特性,可用于制渔网,座垫织物、滤布、包装薄膜等,商品名莎纶、合成1,1,2-
19、三氯乙烷等。工业上用乙炔与氯化氢于汞盐作用下加成,或由乙烯氯化后热解生成氯化氢和氯乙烯、二氯乙烷热裂解等方法制得。氯乙烯稍溶于水,在25 时,在100g水中可溶解0.11g氯乙烯;水在氯乙烯内的溶解度,在-15时,100g氯乙烯可溶解0.03g水。氯乙烯可溶欲烃类、丙酮、乙醇、含氯溶剂如二氯乙烷以及多种有机溶剂内。氯乙烯的典型物理参数,如表1-1所示2、氯乙烯的化学性质氯乙烯是分子内含氯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于双键的存在,氯乙烯能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工业应用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是其均聚与共聚反应。(1)均聚反应氯乙烯分子内的双键很活泼,在光照、受热、有机过氧化物等引发剂存在条件下,双键打开发生均
20、聚反应:nCH2=CH2 (CH2CH2)n工业上使用的聚合方法包括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这些聚合方法对氯乙烯都适用,氯乙烯聚合应用最多的是悬浮聚合。(2)共聚反应 为了改进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能,可在氯乙烯聚合过程中加入其它单体形成共聚产物。氯乙烯能和多种单体进行共聚反应。(3)碳氯键的取代反应 对于亲核取代反应来说。和烷基卤化物相比氯乙烯具有很大的惰性。然而,近年来的工作表明,在钯和其它过渡金属存在条件下,在亲核状态能够迅速发生氯交换反应。(4)氧化反应 在气相中氯乙烯氧化得到74%(vol)的CLCHO和25%(vol)CO,其转化率为30%-32%。(5)加成反应 氯乙烯
21、可沿离子或自由基途径进行氯化反应(6)裂解反应 对于热烈解反应,氯乙烯比饱和氯代烃更稳定。因此,做为氯乙烯生产的一个主要反应是1,2-二氯乙烷热脱氯化氢。3、主要理化常数分子式;C2H3Cl,结构式 :CHCl=CH2,分子量:62.50 ,比重为0.9195(-15液体),凝固点为-159.7,沸点为-13.9,闪点为-78(开杯),自燃点为472,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4%21.7%(体积比),最易引燃浓度为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为10%,最大爆炸压力为6.8105Pa,蒸气压(25)为3.42大气压,蒸气密度为2.15,临界温度为142,临界压力为52.2atm,危险特性是能与空气形成
22、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4、规格要求纯度99.9%,乙炔含量0.001%,多氯化物含量0.001%,HCl含量210-6,Fe含量110-6,水含量2.510-4。2.2聚氯乙烯的聚合方法根据聚合方法,聚氯乙烯可分为四大类:悬浮法聚氯乙烯,乳液法聚氯乙烯、本体法聚氯乙烯、溶液法聚氯乙烯。悬浮法聚氯乙烯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约占PVC总产量的80%左右。2.2.1悬浮聚合悬浮溶有引发剂的单体以液滴状悬浮于水中进行自由基聚合的方法称为悬浮聚合法。整体看水为连续相,单体为分散相。聚合在每个小液滴内进行,反应机理与本体聚合相同,可看作小珠本体聚合。通常悬浮聚合反应为间歇聚合。 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16 聚氯乙烯 聚合 工段 设计 1229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