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对中国穿越剧的分析研究【定稿+附录】.doc
《毕业论文对中国穿越剧的分析研究【定稿+附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对中国穿越剧的分析研究【定稿+附录】.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装订线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对中国穿越剧的分析 学 院 文学院 学科门类 文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14日对中国穿越剧的分析摘 要近年来,中国穿越剧,尤其是以清朝宫廷穿越为主的影视剧,在影视界掀起一股穿越热潮。然而,在热潮的背后也涌现出一系列的弊病,本文从文艺批评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对中国穿越剧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中国穿越剧作为大众文化多元文化的一极的文化属性,剖析其文化快餐的实质,引导大众消除随众心理,摒弃流行即美的审美意识。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看,穿越剧的流行是电视媒体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和观众猎奇心理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穿越剧有用拼凑手法制造陌生、
2、编造事实以迎合剧情需求、内容俗套情节等特征,其在美学价值上严重缺失,历史根据上是对历史的放逐,创意上捉襟见肘;穿越剧对历史事实的蒙蔽、蕴含严肃的审美观念以及缺乏全球化的交流,注定着中国穿越剧前途暗淡。总而言之,中国穿越剧发展前景,只有做到端正历史观念、提升自身审美价值、去除利益烙印并注重全球语境下的交流,才能难逃被淘汰的宿命。关键词:穿越剧;大众文化;历史放逐;审美价值;全球化交流The Analysis of Chinese Time-travel dram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Time-travel drama, especially in t
3、he Qing Dynasty, setting off a popular craze of television. Behind the boom, 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a range of ills, from a literary point of view as an entry point depth analysis of China Time-travle drama, pointed out that Time-travle drama as a pole of the popular culture multicultural cultura
4、l property,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fast food essence, to guide the public to eliminate with all the psychological and to abandon popular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esthetic sens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pular culture, Time-travle drama of the popular television media pursuit of commercial interes
5、ts and the audience psychological adventures under the joint action; useful patchwork approach Time-travle drama manufacturing strange, fabricate facts to suit the story need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cookie cutter plot , its aesthetic value on the serious deficiencies in the historic
6、al basis of history of exile, creativity stretched; Time-travle drama of historical facts blinded, contains a serious aesthetic ideas and the lack of exchanges of globalization, destined to a bleak future of China Time-travle drama. All in all, Time-travle drama development prospects, only to do the
7、 correct concept of history and enhance their aesthetic value, to remove the stigma of interest and focus on the ex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in order to escape the fate of being eliminated.Key words: Time-travel drama; popular culture; history of exile; aesthetic value; globalization e
8、xchange目 录前 言11 中国穿越剧兴起并流行的原因11.1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穿越剧有其生长的空间21.2 就电视媒体而言,穿越就是创意31.3 穿越剧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32 穿越剧的特征及弊病42.1 使用拼凑的方法制造陌生52.2 编造事实,放逐历史62.3 俗套内容,难见创意63 中国穿越剧的前景73.1 对穿越剧的评价73.2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文化缺失83.3 穿越剧的前景暗淡9结 语9参考文献11致谢12附 录13前 言所谓穿越,即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地讲就是某人由于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事件,它不仅仅指现代人穿越到历史当中,还包括古人穿越到今
9、天,今人穿越到未来。虽然国内穿越剧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剧中对“穿越”的方式及其“穿越”的原因却是一笔带过,车祸、坠崖、电击等一些荒谬的形式成为穿越剧情的开端。纵观各穿越剧的内容,他们有着如下几条共性:用拼凑手法制造陌生、编造事实以迎合剧情需求、内容俗套情节等特征,其在美学价值上严重缺失,历史根据上是对历史的放逐,创意上捉襟见肘等,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穿越剧缺乏历史、文化厚重感。相较于科幻片,中国穿越剧与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一,虽带有科幻性的剧情却没有科学依据可循,这与科幻片所遵循的科学依据性大相径庭;其二,科幻片是以科学技术为构想蓝图展开剧情,而中国穿越剧仅仅将“穿越”这一带有科幻性质的情节作为
10、全剧的开端或故事的发展端,穿越剧的觉大部分剧情都与科幻没有任何关联。更值得注意的是,穿越剧严重逾越了科学的鸿沟。与西方科幻作品极为注重“科学原理”和“事件逻辑”不同,国产穿越剧的穿越方式显得十分幼稚:飞机失事、意外车祸、失足坠崖等,纯属编剧的个人臆想,毫无科学依据,“穿越”过程却全然没有细节,而“大脑短路”的穿越技术则数见不鲜。纵观全国穿越之风的盛行,追溯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香港TVB推出的,中国第一部以人物穿越时空为剧情线索的电视剧寻秦记大受欢迎以来,穿越剧开始登上电视荧屏。2011新年伊始,由湖南卫视率先以一部以清朝宫廷穿越为题材的电视剧宫锁心玉,成为省级卫视近5年来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11、同年9月,湖南卫视紧接着又推出同类“清穿”题材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再次在全国卫视收视率上大获全胜。一时间,穿越剧在电视荧屏上风靡,观看穿越剧成为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潮流之举,而各大电视台更是争相拍制、播出迎合观众口味的穿越剧,以此取得更好的收视率,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本文通过以几部典型穿越剧作品为参考,对中国穿越剧进行分析。1 中国穿越剧兴起并流行的原因中国穿越剧的兴起于流行,是大众文化发展的结果。所谓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大众化的文化形态。它具有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观念,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
12、作生活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观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它是反映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适应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生产与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在大众文化构建的社会价值意识支配下,受大众猎奇心理的影响,穿越剧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收。穿越剧的流行,出现了“媒体与观众的双向诱导:媒体诱导观众观众发现乐趣、产生信息需求量媒体用信息满足观众更多观众好奇围观媒体因市场需求加大信息产出观众参与信息传播舆论合围” 许哲敏:穿越剧流行背后的文化症候探析,中国电视,2011年12期,第67页。一方面,客观而言,中国穿越的
13、流行有其生长空间,穿越剧作为大众文化的一极,其内容、形式上的陌生感给让大众追随,这就为它的兴起与流行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另一方面,从其制作与传播者来看,穿越剧是电视剧组在捕捉到当前电视剧的新市场的情况下,为了迎合大众心理与审美观而量身打造的电视剧作产品,而各大电视媒体作为传播主体,则倾尽全力使得大众接受并痴迷于穿越剧,二者最终目的是都为了谋取巨大地商业利益。此外,从其接收与追随者来看,观众对这一新兴电视剧种有一种新鲜感与好奇感,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观看穿越剧,同时也是是借助虚幻世界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这同时也是观众从众的心理一种体现,流行即美成为大众共有的审美意识形态。1.1 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穿
14、越剧有其生长的空间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观念,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活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观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作为大众文化的一极,中国穿越剧以一种新兴电视剧种在各大电视媒体中异军突起,并在短时期内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惊人的速度在几年内迅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市场,其影响力也逐渐渗透并慢慢改变着广大受众的审美取向。正是中国穿越剧的大众文化属性,在内容上的新奇另类、形式上的特立独行给其制造了一种强大的陌生感,正是这种陌生感让广大电视观众在受好奇心理的驱使下紧追不舍,于是出现了“生产追随再生产热捧”的循环,这种市场需
15、求大、产销周期短的环境为中国穿越剧的兴起与流行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高消费能力也给中国穿越剧的滋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一方面,在穿越剧兴起与发展模式上,相较于靠动漫起家的日本穿越影视,中国的穿越剧发展呈“爆炸”式突进,以一种中国独有的发展形势占领影视市场。作为亚洲影视的出产大国,日本的“穿越文化”由来已久,并自成一体,以动漫式天马行空和偶像式纯爱创下了自身的特色品牌。而中国既没有良好的动漫基础作为依托,也几乎完全不能以中国传统经典名著作为参照,在对未来缺乏想象性预见的情况下,把镜头投向了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代,而中国古代一直是高度集中的王权社会,这就是中国穿越剧带有浓烈的古代宫廷
16、色彩的缘由。在也正因为如此,浓烈宫廷色彩的远离社会现实、以个人为中心极大程度上迎合了众多电视观众希望逃离现实的愿望,这为中国穿越剧的兴起开辟了良好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在作品风格上,中国穿越剧“女权至上”的特征也极大体现了大众化的特性,为其盛行打造了消费载体。以动漫起家的日本穿越影视,动漫的文化基础决定了日式穿越浓重的浪漫色彩,并擅长表达对时光、青春和成长的自省与缅怀。出自于日本动漫大师简井康隆之手,出版于1965的名作穿越时空的少女,曾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故事讲述17岁少女浅野真琴再一次车祸后获得穿越时空的能力,并运用这个方法来决解生活中的诸多麻烦事,时空穿越包装下所展示的“真正的少女成长故
17、事”使其成为老少咸宜的作品。反观中国穿越剧,谈不上浪漫色彩,也偏离了历史剧的轨道,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王权社会上演了一幕幕“女权至上”的闹剧,然而正是这种风格获得了广大希望逃离现实的现代年轻女性群体的热捧。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2011年湖南卫视播出的宫锁心玉,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叫做洛晴川的年轻女子在偶然的机会穿越到了清王朝时期,并通过看上去十分许多荒诞、无厘头的方法上演了一出“九子夺嫡”的闹剧。然而,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里,穿越剧荒诞、无厘头的风格正好变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消遣观念,这不得不说又成为了中国穿越剧流行又一大助力器。1.2 就电视媒体而言,穿越就是创意穿越便是创意,而创意就是市场。然而电视媒
18、体以制造陌生来作为其“创意”,电视媒体俨然从媒体生产中的传播者身份成为了媒体文化的制造者,由穿越剧制造的陌生使得其流行成为了必然。据新浪娱乐讯的统计,宫锁心玉在首播夜即创下1.99的收视率起,其网络关注度和在搜索排行榜一直稳居第一,而收视率调查数据也显示宫锁心玉在众多电视节目竞争当中也众望所归地登上榜首位置。而据CSM41城市统计数据显示,同年9月播出的步步惊心首播第一天收视率达到1.73%,为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同时在网络上也备受追捧,据了解,该剧播出8集,已攀升至百度风云榜电视剧榜首,搜索量近500万。就电视与网络而言,收视率与点击率即是市场,而穿越剧俨然成了保障高收视高点击率的法宝。自从
19、宫锁心玉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收益后,便带动了国内穿越剧在影视市场上的联动效应。紧随着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之后,国内有女娲传说之灵珠、剑侠情缘、梦回三国等多部穿越剧上映,穿越剧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因此,穿越剧的流行正是电视媒体一手编导的成果。在市场经济支配下的中国影视市场,传媒基于现代商业目的所形成的价值体系,引导着影视的消费趋向,把影视文化的消费者观众最大限度的吸纳到穿越剧的迷宫之中来。从宫锁心玉和步步惊心的制作来看,湖南卫视在捕捉到穿越剧的隐在市场之后,由电视台出资自行制片打造而成,而其制作周期均在2至3个月左右,在对市场支配下形成了高产出的效率。宫锁心玉自开拍之日起,湖南广电就将宫剧定调为国内第
20、一部清代穿越剧,高调宣传该剧是一部以“男子在宫廷中斗心计”为主题的穿越形式的电视剧,制造了未播先红的阵势。同时,在播出该剧期间,邀请该剧主创和演员做客知名综艺节目笼络人气,并通过旗下的网络电视台、电子商务等多种平台宣传、扩大影响。电视媒体凭借着对观众审美态度的良好感知能力,本着穿越剧即市场的宗旨,从媒体生产中的传播者身份成为了媒体文化的制造者。这种在文化上的产销转变,使得生产与销售的循环周期变小,各种穿越剧作品争相与电视观众见面,造成了穿越剧火爆盛行的局面。1.3 穿越剧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不可能在起初就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同样,穿越剧作为一个新型的电视剧种,它的流行热潮不是一蹴
21、而就的,它是在大众文化影响下造成,而观众的从众猎奇心理使其对穿越剧进行“围观”,这为穿越剧的了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日本研究人类学学者曾在东京大街上做的实验:如果行人中有3个以上的人同时抬头仰望大楼,行人中90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一起仰头观望,这就叫因围观心理而产生的“暗桩“效应。从围观现象种可以明显的看出,事件和物象并不是围观者对其进行围观的诱因,而是围观的人在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支配下,对新事物进行主动地反应和参与,于是观看穿越剧的人越来越多,一时间看穿越剧成为了潮流之举,穿越剧亦因此而盛行。观众逃避现实、追求梦境的精神满足是他们痴迷于穿越剧的原因。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传播社会学观点一书中对拉
22、斯韦尔的“媒介三大社会功能说”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提供娱乐。电视媒介特有的“声画一体”的特点使人们的听觉和视觉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成为人们寻求娱乐的最主要大众传播媒介。而中国百姓往往被现实的生活压力得喘不过气来,于是他们迫切需要以娱乐的形式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想借助穿越剧的虚幻世界来暂时逃避现实。“渴求”娱乐是受众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娱乐使他们逃避了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这种效用被称为“心绪转换效果”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麦晓兜:和烂片心理学,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05期。每一部穿越剧,现代人穿越
23、回去,能清楚预见的每个人的命运,这样他可以轻松的下注在未来飞黄腾达的人身上,趋吉避凶。于是第一批观看穿越剧的观众便一下子无法自拔,问题再一次回到了从众心理的围观现象上。在媒介文化之下,人们对穿越剧这种受商业利益驱使而迅速发展膨胀的新事物具有很低的免疫能力,“一人先行,则众人随之”的现象颇为严重。在这里笔者认为,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流行即美” 成为了观众共同的审美意识形态。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穿越剧在电视观众群中的流行,亦类似于老子对“道”的解释,一传十、十传百,在相当一部分人痴迷于穿越剧的时候,穿越剧即被定义为“流行”,于是大众对其持有“美”的态度亦不为奇。“眼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稿+附录 毕业论文 中国 越剧 分析研究 定稿 附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