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对我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和使用现状的思考.doc
《毕业论文对我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和使用现状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对我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和使用现状的思考.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我国政府公务用车采购和使用现状的思考绪 论1、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自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公务用车的采购金额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2009年公车采购规模达到了60万辆,金额达到了1000亿元,占政府采购总金额的近1/4。”1前段时间,中央政府采购网公布了20092010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厂商名单,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的上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在石油紧缺,油价飙升,城市空气质量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政府本身出台的规定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是相违背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而政府官员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领导就要坐公务车”的思想,现在的公车其实已经成为
2、了我国古代“官轿”的化身,配车标准与坐车人的行政级别相挂钩,见车如见人,这种现象有导致了同级官员之间的互相攀比,追求体面,在中国这个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里,一般公务员尚且受到很高的尊重(“公务员考试热”可见一斑),领导就更不用说了,领导干部不坐公务车上下班会被群众认为“没能力”,“混不开”,被同事认为不近人情,“假廉洁”一旦坐上公务车会被认为是“有事可以商量”的领导,是可以“沟通”的领导,是“实事求是”的领导,开公车出游,探亲访友,接小孩,自己又不用交过桥费和过路费,开车的档次越高,说明自己有权,又能力,特殊牌照的公务车更有派头,警察见了会敬礼,在停车场又可以免交停车费,老百姓见了会刮目相看
3、。所以每逢节假日,人们总会看见不少公务用车在风景名胜区了里穿行,平日里,在各大豪华宾馆,酒店,商场前,公车出入更是司空见惯,除此之外,公务用车从制造商到机关成为领导坐骑这一系列环节中还存在着许多腐败,不公甚至是违法问题,公车现在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隔离群众的鸿沟,领导特权的象征,普通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虽然近年来不少省市陆续出台了一些公务用车改革的措施和规定,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更多的是无果而终,甚至越改问题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车改困难重重,叫停和搁浅背后的隐藏着什么,本文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剖析其中缘由,发展车改研究理论。2、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意义2、1 研究方法 本文
4、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数据和材料系统分析,找出其中关联,将深层次原因解析出来。2、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本文在分析目前公务用车采购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更多的是对公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措施和路径选择做深入探究,在理论上会涉及政府建设,绩效管理,政府体制改革,职务消费,财政改革等诸多方面,可以丰富行政管理理论,也可为其他学者和政府部门研究公务用车改革提供参考文献。2,现实意义(1)政治意义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改革比起医疗,教育改革虽然只是一个小话题,甚至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它牵涉了政府管理的诸多方面,也揭露出政府机关内部的种种弊端以及政府工
5、作人员消极落后的思想,只有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才能加速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加快建立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同时对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遏制腐败,整肃机关不正之风,密切党群关系,转变干部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经济意义对机关公务用车实行改革能够有效的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节约行政成本,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到地方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 文1、公务用车的内涵和历史 公务用车,简称公车,一般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活动的用车,主要为小汽车,包括小轿车型,吉普车型,越野车型,旅行车型和各种20座位及其以下封闭式
6、机动车辆,本文特指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公务用车在保障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我国的公务用车制度来自苏联,有解放供给制产生,当时干部按级别配车,团级以下配吉普,县团级配轿车,80年代规定专车配到正部级和65岁以上常务副部级,“1994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制定了公务车采购标准: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2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曾试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但未能在中
7、央层级取得实质进展,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出台过类似规定,但后来都被迫搁浅,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沿用了十多年的政府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活力,它已经不再体现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作用,而且规定中的汽车价格和排量已经严重与市场脱节,所以,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2、现行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 公车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公务用车成本主要包括:公车本身的采购成本以及管理和养护成本两大部分,具体有购车费用、修车费用、养车费用、保险费用、司机费用、燃油费用、车库费用、养路费用、审照费、审车费、违规罚款费等。2005年我国的公车采购费用为600亿元,到20
8、08年时已达到800亿元,差不多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今年的采购资金将有可能达到1000亿元,这还仅仅是采购费用,如果加上管理和养护费用恐怕要占到财政总共支出的近1/4。2、2 公车私用屡禁不止 由于公车管理制度缺乏约束性,公车私用早已司空见惯,不管是在度假风景区,还是在饭店、学校等公共场所总能见到公务车的身影,除此之外在婚丧嫁娶,接送家属上学上下班,公务车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很多领导干部甚至达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有资料表明:在公务用车的使用过程中,公务用占1/3,干部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公车不“公”的现象日益严重。2、3 超编超标配车蔚然成风 我国现行的公务用车配置标
9、准是1999年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其中规定: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单位想法设法采购配置豪华的高档车,主流汽车厂商为了能够挤进政府采购这块大市场,纷纷采用加长,改排量,调配置等方式推出新车,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公务车配备标准,政府购什么车,厂商就生产什么车,有些单位也忌惮于规定,不敢明目张胆购买豪车,他们将低配的车辆的普通装饰换成豪华装饰,把座椅换成带电加热的,把单CD改为多CD,开天窗,换真
10、皮,外观普通的车实际是内饰相当豪华的“公车”更有的机关单位,在机关人员无法发放工资的情况下,私自配置高档甚至是豪华车;超编制配车就更是严重,机关每调整一次班子或提拔一批领导,都会因为种种“合理”理由而产生一阵“购车热”,以前的车辆或闲置不用或低价拍卖,造成的结果就是有的单位车辆富余,有的单位却无车可用。2、4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一些单位也会将闲置的车辆拍卖,但大多都低价卖给了内部员工,导致每辆车以低于实际价值的价钱贱卖,国有资产就这样在无形中贬值,流失。一些单位领导把公车当做私有财产随意处置,车辆未达到规定行程就购置新车,还有的领导将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摊到公务车维修、保养的项目中去,使公
11、务用车的经费支出严重超额,财政负担加重,“私家车加油,公家车买单”,成为常有现象。2、5 公车采购腐败猖獗 公车采购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是公车采购领域重大改革之一,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车采购的腐败现象,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购规定中关于车辆品牌指定范围太过宽泛,往往只规定某一类或某一品牌车,而不具体其规格、型号、排量、漆种等,而政府采购又有“就高不就低”的潜规则,往往只选择几个少数的指定供应商,他们的报价往往缺乏竞争性,导致随意采购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制度和措施流于形式,腐败寻租也就不可避免了。3、机关公务用车问题存在的根源3、1内部原因 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制定权在各级官员手中,制定的规定
12、反过来又来约束各级官员,他们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规则受益者,所以很难彻底规范官员的行为。另外,我国是一个官本位和特权思想历史悠长,影响严重的国家,甚至有崇拜权力的传统,很多领导觉得公车的存在是他身份、地位、面子和权力的象征,领导干部享受坐车的权利,感受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座驾不够高档豪华不能体现自己,一些干部互相攀比,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这成为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3、2外部原因缺乏法制规范和缺少监督或监督不到位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一个健全完备的法规面前,即便是坏人也会做好事,而在一个漏洞百出混乱无序的规章,好人难免会做错事。现在规范公务
13、用车依旧是以1994年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虽然在1999年夜曾做过修改,但其中的有些条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倡导的绿色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明显相悖,所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约束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除此之外,党、人大和政府也未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甚至当中很多领导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做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政务的不公开,不透明也使得人民群众对政府机关的监督不到位,这些成为问题难以根除的外部原因。4、国外管理公务用车的经验和规定 国外没有我国如此规模的公务用车,由于国情不同,并没有现成的公务用车的管理规范,但国外公车管理相当严格,总的原则为“既要提高工作效率,
14、又要为纳税人节省”。“美国政府公车使用专门牌照,以便于遏制公车私用,由于政府雇员几乎都会开车,所以专职司机很少,总务署对联邦机构公车集中采购,集中提供租赁与维修服务;英国政府机关没有一般性公务用车,只有部长由专车,司机也是公务员;瑞典在每辆公车上装有“公车汽车监控系统”,这一系统有两个按钮:一个刻着“公务”,一个刻着“私用”,任何人用车时,必须先按下两个按钮中的一个,车才能起动,按钮按下后,代码器就将该车的特定代码发往监控卫星,卫星再把代码及车的具体位置和信息发往中央监控台,以此对公车实行监控和管理;德国联邦政府只为联邦级的领导人和各部部长、国务秘书配备专车,而且有明确的车型和排量,其它各级官
15、员原则上一律不配车,如果确实需要,可经批准办理一定手续向有关部门临时要车,办完事立即送还;法国政府规定,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享受交通补贴,乘坐公交车辆(地铁和公共汽车)上下班的公务员和职工,从住地到工作地的交通费由单位和个人各自承担一半,开私家车上下班的公务员和职工按每月22个工作日,每日在住地和工作地之间往返一次的平均数计算报销汽油费并发放一定数额的车辆保养费;印度政府对于那些没资格使用政府公务用车的一般官员每日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补贴多少根据其级别而定;日本实行严格的公务车使用,专用车供正局级以上领导执行公务时使用,不能用于办私事,上下班一般只到车站,然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南非,
16、有一定工龄和职务的政府公务人员,基本都有一辆供自己支配的汽车,车的产权可以说“一半姓私和一半姓公”,保险费由单位出,汽车费一般公事公出,私事私出的方法。”3 大体上看,国外公务用车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一,公车规模小,便于管理,这当然与他们发达的经济条件有关;二,公车运转的成本低,利用效率很高;三,公车使用管理和监控比较严格;四,鼓励使用“国产车”,国际上多数国家都鼓励使用国产车,德国政府规定只能购买欧盟生产的车辆,印度政府规定,印度各级官员,包括总统和总理在内都必须使用国产车,严格禁止使用进口车,这与我国机关单位动辄就采购进口豪华车形成鲜明对比。5、我国公务用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7、我国公务用车采购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如此之多,所以公车改革迫在眉睫,只有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财政的不必要支出和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但车改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能靠拍脑子做决策,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5、1 公务用车改革要保证正常的公务活动用车的需要公务用车制度是为了提高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主要领导的安全设立的,所以公务用车改革不能影响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5、2 公务用车改革要坚持厉行节俭的原则 公务用车改革一定要控制成本,不光要控制购车成本,更要考虑到购车后的维修保养成本,相关部门要长远看待改革的成效和影响,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5、3 公务用车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8、我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具体情况大不相同,制定的改革方案要考虑当地实际,不能搞一刀切,一定要保证制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不能盲目决策,车辆的报废和更换也要实事求是,正常报废也无可厚非,不必因噎废食。6、公务用车改革的时机6、1 政治时机已经成熟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建立节约型社会和服务性政府,要大力推进政府体制改革。这为党政机关开展公务用车改革提供了宽松的舆论环境和政治前提和思想保证,而且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作威作福的工作作风早已深恶痛绝,这为公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公车改革的政治时机已经成熟。6、2 经济条件已经具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推进公
19、务用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逐年增加,机关工作人员的收入也有大幅增加,尤其是加入WTO的这些年来,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而且公务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福利待遇也很好,相当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已经具备了购车的经济能力,这为公务用车改革减少了不少阻力。6、3 改革经验丰富其实我国各地小范围的公车试点改革已经开展了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体来看,“货币化改革”模式是最可行和最有效的车改模式,目前的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也有利于推进公务用车的改革,中央应该尽快综合考虑各地的车改和国外公车管理经验,制定相对可行的适合在全国范围推广的公车管理办法,各地党政机关也要加强
20、重视,认识到车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促使公车制度改革向深度和广度推进。7、公务用车改革的建议7、1 公车改革要彻底在各地推行的车改中可以看出大多是由于改革不彻底而影响了最终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改革中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但一定要有勇气和魄力力求彻底,具体从以下着手:改革单位要多,覆盖面要光,各级单位不能以种种借口搞特殊;改革力度要大,要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严格责任追究,将与有关部门组织起来,分工配合,全面推进车改;方案要科学,要多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群众呼声和专家建议,切忌搞“一刀切”,一定要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要明确目标,下大决心,迎难而上,不能稍遇困难就搁浅
21、叫停。7、2 宣传力度要加大 公务用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内容复杂的改革任务。各级单必须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公务用车改革不光是党政机关内部的事情,而且它还是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在公务员内部开展政风行风党风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转变领导干部的“官本位”意识,让他们重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坚决抵制社会各种不良风气,为公务用车改革建言献策,加快推进改革进程;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对普通群众进行宣传释疑,将车改的方案予以公示,消除他们的疑惑,接受他们的监督,并希望他们参与进来,以达到良好
22、的政治和社会效果。7、3 公共权力要规范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领域中的人和在经济领域中的一样,都是“经济人”,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各地官员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其次才是集体,最后才是国家,所以各地制定的车改决策必定是偏向自身利益的。公务用车改革要触动的几乎是整个官僚体系,阻力之大可想而知,我国各地公务用车改革很多无功而返很大程度上由于单位“一把手 ”想改就改,想停就停公共权力缺乏规范和约束所致。我国各地的公务用车改革参差不齐,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改的改完了,无人肯定;不改的依旧不改,无人监督。中央也未出台统一的规定和部署,各地全凭群众呼声和领导良知自行决策。我国的行政管
23、理体制实行“首长负责制”,在实际管理中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或者“一把手”身上,领导控制着财权和职务消费权,往往是“一言九鼎”,虽然也有“集体领导”、“集体负责”、“开会决定”之类的做法和说法,但更多的是以集体的名义谋个人的利益。所以公车改革一定要从各个环节规范领导的权力,不能让其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对领导的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让公车改革走上正常和良性轨道。7、4 法制建设要开展在公车改革的问题上,管住人比管紧车更重要,公车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能仅仅由官员说了算,要切实将“人治”实现为“法治”,将车改纳入法制轨道,用法律来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要针对公车改革后机关工作
24、人员的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作出要求,对违反纪律者要给予经济、行政处罚,同时建立投诉机制,鼓励全社会监督,另外要严格预算管理制度,车改方案要提请人大审议,只有这样才能够广泛体现民意,才能具有法律层面约束力,建议各地方的车改方案经过党委政府的名义提请当地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意后再正式实施。7、5 配套措施要完善 公务用车时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人员和问题相当多,如果考虑不当,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只会导致改革进程受阻,即使强制推行也会埋下隐患,最后影响改革效果,解决问题不能靠几个部门、几个领导,要靠整个国家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化和与之相关的配套措施的完善予以解决。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及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我国 政府 公务用车 采购 使用 现状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