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oc
《毕业论文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湘潭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题 目: 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学 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罗凤娇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引 言1第1章 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原理41.1 四足步行机器人41.2 机器人设计原理51.2.1 步态规划51.2.2 任务规划5第2章 搭建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72.1器件简介72.1.1 CDS5500数字舵机72.1.2 MultiFLEX2-AVR控制器82.1.3 多功能调试器82.2 组装机器人92.2.1 零件清单92.2.2 搭建四足92.2.3 搭建机器人躯干1
2、02.2.4 搭建机器人头部102.2.5 机器人总装112.2.6 机器人舵机连线112.2.7 本次毕业设计搭建的四足步行机器人12第3章 机器人的步态设计143.1 前进步态143.1.1 简单的步态设计143.1.2 改进的步态设计163.2 转向步态183.2.1 简单的左转步态183.2.2 改进的左转步态19第4章 机器人的程序设计214.1 舵机的设置214.1.1 舵机ID编号和模式设置214.1.2 舵机位置序列设置224.2 程序基本设置244.2.1 初始化设置编程244.2.2 程序逻辑设计284.3 等待延迟设计304.3 程序下载与运行314.3.1 ATmega
3、128下载途径314.3.2 ATmega8 下载途径314.3.3 串口通讯324.3.4 程序编译、下载32第5章 机器人的追光设计335.1 追光设计335.2 简单步态的追光设计335.2.1 左转355.2.2 右转375.2.3 前进395.3改进步态追光设计425.3.1 前进425.3.2 右转445.3.3 左转46总 结48致 谢49参考文献50附录I51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摘要: 在工地、防灾救援等许多领域中,存在着人无法到达的地方和可能危及生命的特殊场合,对这些复杂环境不断探索和研究往往需要有机器人的介入。四足步行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四足机器
4、人比两足步行机器人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同时又比六足、八足步行机器人结构简单,因而更加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设计利用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套件搭建了一个四足步行机器人,设定了各个舵机的ID地址和状态,控制器将相应的步态给相应的舵机,舵机就产生追光运动。运用Northstar图形化开发软件编写了机器人运动程序,实验表明设计的四足步行机器人实现了追光的功能。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运动, Northstar软件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4 Feet Walking RobotAbstract: In working site or many othe
5、r areas of disaster relief,there are many places that human beings cannot reach or special occations that may endanger the lives of human beings .We often require robot intervention during continuous explorations and studies of in these complex environment.4 feet walking robo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6、 of robot.Since 4 feet walking robot has great advantages over 2 feet robot in carrying capacity and stability,while having a more simple structure than 6,8 feet walking robots,many research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4feet walking robot. Star of modular robots using creative suite built a robot,
7、 set the ID of each servo address and state, the controller output value of correspond states to the appropriate steering gear, steering gear to produce a corresponding movement to recover the light. Northstar graphical development software, the use of written procedures for robot motion, experiment
8、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limb ambulation robot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chasing the light.Key words : 4 feet walking robot, carrying capacity and stability, Sports引 言一、研究目的及意义足式移动机器人对行走路面的要求很低,它可以跨越障碍物,走过沙地、泽等特殊路面,用于工程探险勘测、反恐防爆、军事侦察等人类无法完成的或危险的工作。对这些环境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寻求一条解决问 题的可行途径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
9、社会进步的需要。不规则和不平坦的地形是这些环境的共同特点,使得轮式机器人和履带式机器人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多足步行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崎岖的路面上稳定行走。在这种背景下,足式机器人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二、足球机器人在国内外的成果移动机器人按移动方式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由现代车辆技术延伸发展成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履带式);二是基于仿生技术的运动仿生机器人。运动仿生机器人按移动方式分为足式移动、蠕动、蛇行、游动及扑翼飞行等形式,其中足式机器人是研究最多的一类运动仿生机器人。自然环境中有约 50的地形,轮式或履带式车辆到达不了,而这些地方如森林,草地湿地,山林地等地域中拥有巨大的资源,要探测和利用且要尽可
10、能少的破坏环境,足式机器人以其固有的移动优势成为野外探测工作的首选,另外,如海底和极地的科学考察和探索,足式机器人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足式机器人的研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现研制成功的足式机器人有 1 足,2 足,4 足,6 足,8 足等系列,大于 8 足的研究很少。曾长期作为人类主要交通工具的马,牛,驴,骆驼等四足动物因其优越的野外行走能力和负载能力自然是人们研究足式机器人的重点仿生对象。因而四足机器人在足式机器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长期从事足式机器人研究的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広濑茂男等学者认为:从稳定性和控制难易程度及制造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四足机是最佳的足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的研究深具社
11、会意义和实用价值。四足机器人的研究可分为早期探索和现代自主机器人研究两个阶段。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以及国外十九世纪由 Rygg 设计的“机械马”,是人类对足式行走行机器的早期探索。而 Muybridge 在1899年用连续摄影的方法研究动物的行走步态,则是人们研究足式机器人的开端。20 世纪 60 年代,机器人进入了以机械和液压控制实现运动的发展阶段。美国学者 Shigley(1960)和 Baldwin(1966)都使用凸轮连杆机构设计了机动的步行车。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Mosher 于1968年设计的四足车“Walking Truck”。 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器
12、人控制技术的广泛研究和应用,真正进入了具有自主行为的现代足式机器人的广泛研究阶段。2、现代自主机器人的研究状况以微型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四足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世界广泛的关注。现代四足机器人研究最系统和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広 濑茂男等领导的広癞福田机器人研究室(HIROSEFUKUSHIMA ROBTICS LAB),其它如美国的 MIT,卡耐基梅隆大学,加拿大,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均有四足机器人样机研制成功。国内也进行了四足机器人的基础研究和试验研究,如吉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3、国外研制的典型
13、样机和主要特征四足机器人研究的代表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広濑福田机器人研究实验室。从80年开始至今已研制出3个系12款四足机器人。第一代四足移动机器人 KUMO-I 外形 似长腿蜘蛛,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自主行走的现代足式机器人。随后研制成功 世界上第一个能上下爬行楼梯的四足机器人 PV-II。之后研制成功两款 NINJA 系列爬壁系列机器人和 8 款 TITAN 系列以野外探测和挖掘地雷为使用目标的机器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TITAN 系列机器人 TITANVIII。该款机器人的软硬件齐全,功能比较完备,具有多种运动步态选择。另外,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木村浩(Hiroshi Kimura)等研
14、制成功很有特点的两个系列四足步行机器人 Patrush 系列和 Tekken 系列。二代 PatrushII(图7),用两个微处理机控制,采用瑞士 Maxon 直流伺服电机驱动,每个关节安装了一个光电码盘,每只脚安装了两个微开关。 最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是采用基于神经振荡子模型 CPG(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的控制策略。而 CPG 是足式机器人近10年来在控制方面取得的最具突破性成果。2000-2003 年研 制成功具有宠物狗外形的机器人 Tekken 系列的第四代,Tekken3 和 Tekken4 采用了新颖的机构设计和激光导航系统, 该系列继承了Patrush
15、系列的优点。第四代 Tekken-IV用一台PC机系统控制,瑞士 Maxon 直流伺服电机驱动,每个关节安装了一个光电码盘、 陀螺仪、倾 角计和触觉传感器。控制系统也采用基于神经振荡子模型的 CPG 控制器和反射机制构成的系统,其中基于CPG的控制器用于生成机体和四条腿的节律运动,而反射机制通过传感器信号的反馈,来改变CPG的周期和相位输出。Tekken4 能够实现不规则地面的自适应动态步行,显示了生物激励控制对未知的不规则地面有自适应能力的优点。Tekken 系列另一特点是利用了激光和CCD摄像机导航,成功的实现在封闭回廊中无碰快速行走,且可以辨别避让前方存在的人和动物。另外还有日本的空气动
16、力实 验室(Kyoto Univ.Tsuchiya Lab)也在研究四足机。美国的MIT Leg Lab实验室早在1986 年研制完成了一款四足机器人。美国的四足机的典型代表是卡耐基美隆大学的 Boston dynamics 实验室研制的 BigDog(图9)和LittleDog(图 10)。加拿大 McGill 大学智能机器中心(Centre for intelligent Machines McGill University)Ambulatory 机器人技术实验室(Ambulatory Robotics Lab)研制了两代四足机 器人 Scout-I 和 Scout-II15, Scout
17、-I 主要用来进行行走控制,每条腿只有 l 个自由度,且髋部只有1个驱动器。尽管其机械结构简单,动态稳定性却很令人满意;Scout-II 是自主型奔跑机器人,每条腿的髋部仍只有1个驱动器,不同的是,每条腿具有两个自由度。控制器只需改变4个参数(前腿和 后腿的触地力矩和触地角度)的设置就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德国1998年开发的四足机器人BISAM。该机器人结构由主体、4条腿和头部组成。法国的 Bourges (France)大学也研制成功 SILO4 系列四足机器人。韩国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设计完
18、成一款四足爬墙机器人 MRWALLSPECT-III,并完成了从地面到墙壁的行走试验。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 最高科技水平。 三、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研究方法是利用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套件,在搭建一个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基础上,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个舵机的ID和属性,再通过Northstar软件进行前进、转向步态编程以及舵机追踪光源的编程,并将这些独立的方程块组合完成程序流程图的建立,最后对程序进行编译并下载到控制器中,根据两个光敏传感器采集的光敏强度之差进行相应的前进或转向步态,机器人就能进行追光运动。本课题的创新之处是首先是利用类似于积木的
19、模块化的机器人套件搭建机器人,其特点在于其灵活性和方便性。再次利用Northstar软件进行模块化编程,只要能建立整个机器人的程序流程图,就能编译出相应的C语言程序,让C语言的初学者也能够编写出较复杂的程序,这使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而编写出相应的程序,不需要担心编写时的语言错误。进行步态设计时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最简单的步态设计,要求四足都不能离开地面,利用四足同时蹬地来完成追光的行为;第二种时改进后的步态,只要整个机器人的重心再任意三足形成的区域内,就能保持机器人的静态稳定性,剩下的一足就能进行前进、后退的迈进。这样能减少能量的损耗,有利于机器人的使用效率。第1章 会追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原
20、理1.1 四足步行机器人四足步行机器人即腿式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腿系统作为主要行进方式的机器人。腿式运动以一系列机器人与地面之间的点接触为基本特征,主要的优点包括在粗糙的地形上的自适应性和机动性。当然,腿式机器人的最主要缺点是动力、控制、结构的复杂性。在研究腿式机器人的特征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腿的数目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机器人只需要和地面有三个独立的接触点,就能够保持静态平衡。但是,机器人需要抬腿走路,所以3 个点的平衡是不够的,为了能够在行走中能够实现静平衡,需要至少4 条腿。四足机器人的每一条腿需要两个关节,从而实现提起腿、摆动向前、着地后蹬的一系列动作,机器人如果在任何时刻
21、都是单腿迈动,可以保持静平衡,如果有2条腿同时迈动,将不能保持静平衡。二、腿的自由度机器人运用场合的不同,对自由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机器人的每一条腿需要多个关节,如图1-1,从而实现提起腿、摆动向前、着地后蹬的一系列动作。 图1-1 腿的自由度三、稳定性不需要依靠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而实现的平衡叫做静平衡。比如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就没办法实现静平衡。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如果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等让机器人处于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为动平衡状态。腿越多的机器人,它的稳定性越好,当腿的数量超过6 条之后,机器人在稳定性上就有天然的优势。四足机器人是介于最困难的仿人机器人和相对容易的多足机器人之
22、间,是最典型的腿式机器人研究平台。四足机器人如果在任何时刻都是单腿迈动,可以保持静平衡,如果有 2条腿同时迈动,将不能保持静平衡。1.2 机器人设计原理机器人整体的设计原理:头部的光敏传感器观察到目标物后,产生返回值左部光强_x和右部光强_y值,将两者之差返回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对应的光强之差发出指令,进行相应的步态,实现追光行为。1.2.1 步态规划腿式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各腿交替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支持状态和转移状态。腿处于支持状态时,腿的末端与地面接触,支持机器人的部分重量,并且能够通过蹬腿使机器人的重心移动;处于转移状态时,腿悬空,不和地面接触,向前或向后摆动,为下一次迈步做准备。步态
23、的定义是:腿式机器人各条腿的支持状态与转移状态随着时间变化的顺序集合。对于匀速前进的机器人,步态呈周期性变化,我们将这种步态称之为周期步态。更加智能的机器人,能够根据传感器获取地面状况和自身的姿态,进而产生实时的步态。这种步态称为随机步态或实时步态。周期步态中,所有腿支持状态的时间之和与整个周期的比值,称为步态占空比。如果占空比是0.75,说明不管任何时候,四足机器人一定有3 条腿支持躯体,机器人处于静平衡状态。如果机器人一直用4 条腿站着不动,这步态占空比是1,因为支持状态时间和与周期相等。所以,0.75步态占空比1 时,机器人处于静平衡状态,这种步态称为静平衡步态;反之如果步态占空比0.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会追光 步行 机器人 研究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