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doc
《毕业论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习形式: 函授 层次: 中专 教学站点: 孝义 题目: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姓 名 专业班级 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 日 期 2008年8月31日 目 录中文摘要 02专题论文 03一、 内部控制的利益011、有助于我们达到主要创意和最佳公司目标 012、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财产和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许多原则能够帮助公司维护资产和信息、技术的安全013、有助于确保我们提供可靠和及时的经营报告和财务报告 024、有助于我们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惯例,避免损害公司声誉和地位02二、 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021、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022、有效地防
2、范企业经营风险 023、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 034、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 03三、 公司治理的原则03四、 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041、 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扩大董事会的职权范围 042、 建立多元化法定代表人制度,禁止董事长总经理由1人担任 043、从法律上引进和确认独立董事制度,并允许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054、进一步明确董事的义务055、扩充监事会的权力,建立名符其实的监事会制度066、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力067、建立代表诉讼制度078、建立帮助投资者实现诉权的诉讼支持制度07五、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071、从内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形成的机制区分 082、从内部公司治
3、理和内部控制的目标区分 08六、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09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目标 092、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保证 09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原则 104、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方法 10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站 点:孝 义 专业班级:06工商管理(专科)姓 名: 指导教师:【摘 要】本文作者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既存在差异,又相互影
4、响、相互促进。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是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是企业效率低下、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密不可分;不可缺少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又名公司管治、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公司治理方法也包括公司内部利益相关人士及公司治理的众多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利益相关人士包括股东、管理人员和理事。其它利益相关人士包括雇员、供应商、顾客、银行和其它贷款人、政府政策管理者、环境和整个社区。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
5、结构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架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是内部管理监督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是公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内部控制的利益: 1、有助于我们达到主要创意和最佳公司目标,在我们进行内部控制标准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公司股东及战略目标,除了基础的控制措施以外,对于
6、战略管理等方面内部控制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实现战略目标。 2、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财产和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中许多原则能够帮助公司维护资产和信息、技术的安全,比如良好的复核验证程序、定期的报告和记录程序、权限管理等方式都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维护资产、信息、技术完整。 3、有助于确保我们提供可靠和及时的经营报告和财务报告,由于内部控制标准在维护财务信息和财务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技术和手段,也是将内部控制标准作为内部控制最重要的控制部分,因此有理由相信内部控制标准对于公司财务信息的维护和完善是非常有效的。 4、有助于我们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惯例,避免损害公司声誉和地位,在内部控制标准
7、中,我们专门对公司对于外部环境,特别是法律法规,惯例等的维护放置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内部控制标准失效和执行不好而造成公司在违反法律和商业惯例方面而该给公司造成的损害,包括短期经济利益和长期社会利益方面已经有非常多的沉痛案例二、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其重要性越显著。可以说,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具体讲,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
8、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3、 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4、 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健全有效的内部
9、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把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由于严密的监督与考核,能真实地反映工作实绩,再配合合理的奖惩制度,便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三、公司治理的原则:公司冶理的原则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世界的不同司法辖区大家都有不同的观点,最近有很多争论,关于公司治理问题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不同的司法辖区里面公司治理会不会有不同的定义,比如说在英国,最近有一个报告关于董事会的非执行董事的作用问题,有很多便。公司董事长和首席
10、执行官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还有很多高级的独立董事,他们应该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现在在美国有很多公司把董事长和CEO分开的。但是很多公司的董事长和CEO是一个人,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情况。在不同的司法辖区当中会采取不同的做法,即使都是英美国家,但是他们的做法有时候也非常不一样。最近很多研究都开始集中于新的“萨宾斯法案”,自从出现了财务丑闻之后刚刚公布了。包括这些非执行董事的成本问题,以及他们起的作用问题都有了很多辩论。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觉得成本和收益的辩论是需要进行的,但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问责制度和透明是普遍的原则。详细的公司治理的具体想法,美国、英国、欧洲大陆都有
11、不同的做法。上市公司是有股东的架构,有一个专业的管理人员,并不仅仅是用创业者自己管理,而是请职业经理人管理。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并不一定只适用于上市公司,私营企业、家族企业同样也需要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也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家族企业老板同时又是制定决策的人的话,他完全控制整个公司的决策,这时候很少有人对他的决策提出挑战就容易导致决策的错误,当公司上市之后,决策的过程更加复杂、更加科学,当然这个过程有更大的成本,但是董事会关于公司决策的辩论对于一个公司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认为无论私营企业还是家族企业都要实施公司治理的做法。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既源于传统体制
12、下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如厂长负责制)的影响,也是因为公司法实施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演化使得既有的立法模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在各国均在积极探索、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时,我们绝不能抱残守旧,或者去为公司法不合理的规定进行辩解,以“证明”立法者不存在错误,须知,法律永远落后于经济,如果不作出及时的修改,过时的法律就会变成经济发展的阻力。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进行立法上、制度上的完善、变革或创新,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8方面入手: 1、 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扩大董事会的职权范围。由于只有董事会才能负责经营管理活动和决策,从本质上决定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
13、公司治理结构必须以董事会为中心而构建。为此,需要采取四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一,缩减股东大会的职权,将其限定在任免部分董事,审批董监事报酬,审议利润分配方案、增资减资、合并分立终止、修改章程等方面,而将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权力移交董事会行使;其二,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权力配置原则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即股东大会只能行使公司法明确规定的股东大会职权,除此之外的其他职权,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概由董事会行使;其三,公司法不再对董事会的职权作出列举式规定,而改由公司章程规定;其四,取消公司法对经理设置的职权条款,而授权董事会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予以处置。 2、 建立多元化法定代表人制度,禁止董事长总经理由
14、1人担任。根据国外的作法,公司可以设董事局主席或董事长,但他不一定是法定代表人,或不一定是惟一的法定代表人,公司章程可以授权执行董事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公司法将董事长规定为惟一的法人代表,就排除了其他执行业务的董事的代表权,这样一方面限制了其他执行董事的权力,不利于及时作出经营决策,另一方面又为董事长高度专权并凌驾于董事会之上提供了条件,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更使这种集权得到了顶峰。因此,法律应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授权公司章程规定,法定代表人可以是董事长,也可以是其他执行董事,既可以由1人专任,也可以由23人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分别担任, 董事长在作为法定代表人的情况下不得同时担
15、任公司经理。 3、 从法律上引进和确认独立董事制度,并允许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我国公司董事会之所以不能真正履行董事会的职责,或者在履行职责时忽视公司利益、损害股东利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董事会的构成单一,其成员基本上来自控股股东,在董事会的议事和决策过程中很少听到不同的声音,很多董事习惯听命于由控股股东委派的董事长的旨意,对需表决的议题不进行认真的甑别、思考和权衡,也不判断在文件上签字可能导致的法律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的医治良方只能是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大比例引进外部董事进入董事会。法律上应允许有关的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向上市公司委派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公司 治理 内部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