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uCOSII到ARM的移植【最终版】 03652.doc
《毕业论文uCOSII到ARM的移植【最终版】 0365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uCOSII到ARM的移植【最终版】 03652.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C/OS-II到ARM的移植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厂自动化体系不断完善,如仅仅依靠计算机来处理所有的任务就显得成本有些太高,当然也不能满足功耗低的和软硬件可裁剪的要求。所以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即嵌入式系统应运而生。这就为工厂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基础。为了充分突出嵌入式系统的优势,在嵌入式系统上移植操作系统显得很重要了,本文就是将C/OS-II移植到ARM7上从而实现在嵌入式系统上实现对ARM7任务的调度,从而实现任务的并发执行,提高各个任务的工作效率。因本文主要针对
2、C/OS-II移植到ARM系统平台这一部分进行展开的,所以下面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对C/OS-II的移植进行阐述: 1 论述操作系统下的编程的好处及C/OS-II 移植到我们所做课题上的优势。2. uC/OS-II操作系统的核心介绍 3. 本课题需要了解ARM体系架构知识。4. 详细介了C/OS-II在ARM上的移植过程。5. 简单介绍了操作系统移植后的测试步骤和方法。6. 最后对整个毕业设计作了一些总结并对进课题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自动化,C/OS-II,ARM,移植 THE C/OS-II OF TRANSPLANTATION FOR ARMABSTRA
3、CTWith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factory automation system has improved constantly, just rely on the computers to handle all of the task makes the expenses become too high, of course, it can not meet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h
4、ardware and software which can be tailored. Therefore, application-centric, computer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hardware can be tailored to meet the application system functionality, reliability, cost, size, power consumption, demanding for a special computer system and that is why the embedded system
5、 came into being. Its can provide a good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foundation for the factorys automation. In order to fully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embedded systems, the transplant of the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operating system becomes very important , This article is the C / OS-II por
6、ted to ARM7 which realize the ARM-based embedded systems can achieve the control of cars inner environment comfort level control.Because of this article for C / OS-II ported to ARM platform to start this part, so the following parts mainly about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C / OS-II. 1. Discusses the
7、 benefits of operating system programming and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C / OS-II ported to the subject which we have done. 2. Discussion of existing hardware resources for ARM7 C / OS-II feasibi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gration. 3.the knowledge we need about the ARM Architecture. 4. Detailly Intr
8、oduced the C / OS-II in ARMs transplant process. 5. Briefly introduced the testing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the transplantation the operating system. 6. Finally, some conclusions were made throughout the project and raised the lack of the project and the further outlook about the research.KEY WORDS
9、: embedded system,automation,C/OS-II,ARM,Transplantatio目录前言1第1章 RTOS移植的意义31.1 本章概要31.2 选用RTOS的理由31.2.1 前后台系统31.2.2 实时操作系统(RTOS)41.2.3 RTOS与前后台系统的比较51.3结论及总结6第2章 uC/OS-II实时操作系统概述72.1 uC/OS-II的发展史72.2 uC/OS-II简介7第3章 uC/OS-II实时操作系统简要深入分析93.1 uC/OS-II代码结构93.2 uC/OS-II的任务管理和调度103.2.1 资源103.2.2 多任务处理103.2
10、.3 任务103.2.4 环境转换(或者任务切换)123.2.5 内核123.2.6 调度程序133.2.7 系统任务的创建133.2.8 任务堆栈的初始化OSTaskStkInit()163.2.9 任务控制块的初始化OSTCBInit()173.3 uC/OS-II事件管理23第4章 移植的硬件平台274.1 本章概要274.2 ARM7内核特点274.2.1 ARM内核与CPSR274.3 移植的可行性分析31第5章 uC/OS-II到ARM7移植详解335.1 总体的配置335.2 系统的裁剪实现345.3 uC/OS-II与ARM接口文件的实现355.3.1 C/OS-II文件结构3
11、55.3.2 编写OS_CPU.H355.3.3 编写OS_CPU_C.C385.3.4 编写OS_CPU_A.S425.3.5关于中断和时钟节拍475.4 移植代码应用到LPC2400495.4.1 编写或获取启动代码495.4.2挂接SWI软件中断505.4.3中断与时钟节拍中断50第6章 系统整体测试526.1 本章概要526.2 系统测试526.3 系统测试步骤526.4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53结论54谢 辞55参考文献56附录57外文资料翻译63前言嵌入式计算系统(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是指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
12、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等组成,嵌入式系统是执行专用功能并被内部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者系统。它一般不使用通用型计算机,而且运行的是固化的软件,用术语表示就是固件,终端用户很难或者不可能改变固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中,即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系统的硬件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具有软件代码少、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处理的情况。与通用型计算机系统相比,嵌入式系统功耗低、可靠性高:功能强大、性能价格比高、实时性强,支持多任务:占用空间小,效率高,面向特定应用,可根
13、据需要灵活定制。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应用于环境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因而嵌入式微处理器在工作温度、电磁兼容性以及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较通用的标准微处理器高。这也使嵌入式系统在工厂等条件非常苛刻的地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嵌入式系统在当今世界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无论是航天,医疗器材,自动化工厂还是到我们生活的消费娱乐产品都可以找到嵌入式的应用实例。在本课题里我们利用嵌入式系统实现了以太网的通信,解决了现代化工厂通信的局限性的问题,达到了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的无缝连接且不受距离限制的目的,方便了处理器之间信息的传输和交流,对现代化工厂的实际应用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谈到嵌入式系统, ARM就是用到用途比较广
14、泛的处理器之一,ARM7内核是0.9MIPS/MHz的三级流水线和冯诺伊曼结构,ARM7TDMI提供了非常好的性能与功耗比。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存储器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然而保留了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ARM具有小型、快速、低能耗的特点,采用集成式的RISC内核。ARM7TDMI(Thumb):这是公司授权用户最多的一项产品,将ARM7指令集同Thumb扩展组合在一起,以减少内存容量和系统成本。同时,它还利用了嵌入式ICE调试技术用来简化系统的设计,并用一个DSP增强扩展来改进性能。该产品的典型用途是数字蜂窝电话和硬盘驱动器。因此ARM的应用也是
15、非常泛的。另外,根据ARM处理器的特点,ARM是非常适合跑操作系统的,这就为简单的操作系统移植到ARM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硬件平台,本文就是以C/OS-II 移植到ARM LPC2400进行开发设计的。 第1章 RTOS移植的意义 1.1 本章概要我们为什么要把C/OS-II移植到ARM上,操作系统下的编程和我们前后台编程相比又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意义呢?这是我们进行C/OS-II的移植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如果操作系统下的编程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的话我们的移植也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了。因本课题用的是基于嵌入式的实时操作系统,所以下面我们就有必要带着这个问题探讨一下操作系统编程的特点了。1.2 选用R
16、TOS的理由1.2.1 前后台系统不复杂的小系统一般设计成如图1-1所示的样子。这种系统可称为前后台系统或超循环系统。应用程序是一个无限的循环,该循环调用了一些模块(也就是函数)来执行希望进行的操作(后台)。中断服务程序(ISR)处理异步事件(前台)。前台被称为中断级,后台被称为任务级。时间相关性很强的关键操作必须由ISR执行以确保它们能够以及时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这个原因,ISR花的时间会更长。对于ISR可以使用的后台模块的信息,要到后台例程执行后才会被处理。这被称为任务级响应时间。最糟的情况是任务级的响应时间取决于整个循环的执行时间。因为循环的执行时间不是常数,程序经过某一特定部分的准确时
17、间也不能确定。而且,如果改变了其中的代码,则循环的时序会受到影响。大多数基于微型控制器的应用(例如,微波炉、电话、玩具,等等)设计为前台/后台系统。图1-1前台/后台系统1.2.2 实时操作系统(RTOS)从八十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RTOS,比较著名的有Vxwork、pSOSystem、NucleusPLUS和WindowsCE。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够接受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其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来控制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做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因而,提供及时响应和高可靠性是其主要特点。实时操作系统有硬实时和软实时之分
18、,硬实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操作,这是在操作系统设计时保证的;软实时则只要按照任务的优先级,尽可能快地完成操作即可。我们通常使用的操作系统在经过一定改变之后就可以变成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保证了在一定时间限制内完成特定的功能。例如,在一个生产线上可以为确保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能获取某个物体而设计一个操作系统。在“硬”实时操作系统中,如果不能在允许时间内完成使物体可获得的计算,操作系统将因错误而结束。但是在“软”实时操作系统中,生产线仍然能继续工作,但产品的输出会因产品不能在允许时间内到达而减慢,这使机器人有短暂的不生产现象。这就是“软”实时与“硬”实时的主要区别。1.2.3 RTOS与
19、前后台系统的比较从以上二者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可知RTOS的实时性要明显高于传统意义是的前后台操作系统,并且实时操作系统的具有多种时间同步机制。为各个任务之间的通信和同步都带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使程序的设计显得更为方便和容易。当然实时操作系统比前后台操作系统要占用更多的内存。所以要为实时操作系统预留一部分的内存空间。这也是使用实时操作系统进行开发设计首先考虑的。对于前后台系统而言,在实时操作系统里我们可以使用信号量简单的实现两个任务的同步,并且利用邮箱机制可以很容易实现任务之间的信息的安全、实时的传递;而在传统的前后台任务中我们就需要考虑各个子模块之间的有效通信的细节问题,考虑各个任务执行的时
20、间会不会影响要求具有高实时任务的运行,必要的时候还可能用到多个中断来提高任务的实时性,并对各个模块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安排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相反,在实时操作系统中我们只需要处理好各个任务的子模块,然后只需要将各个任务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就能保证工作在高优先级的任务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另外,实时操作系统(如C/OS-II)还提供了内存管理及其事件标志管理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方便的通过的几个函数简单向里面传递几个参数很容易的实现多个事件的同步和复杂的内存操作与管理,所有的这些都简化了应用程序的设计,缩短了工程项目的开发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基于RTOS的程序设计也使整个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
21、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长远意义上来讲,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已经日趋工程化,要求产品进入市场时间不断缩短,也迫使管理人员寻找一种有利于程序继承性、标准化、多人并行开发的管理开发模式。RTOS的出现和推广能够带来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业更有效、更专业化的分工,减少社会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也是嵌入式系统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实时操作系统的发展对嵌入式软件编程具有重大的意义。1.3 结论及总结谈到这里,相信对于选用RTOS的理由也明朗了,接下来的工作才有了在现实中进行应用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嵌入式开发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开发平台,结合上述两种平台的对比分析,我们选用C/OS-II操作系统,那么
22、我们接下来就要考虑到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问题了,所以在下面几章里将详细介绍了将C/OS-II移植到ARM7内核的处理器。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为基础我们就可以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了。第2章 uC/OS-II实时操作系统概述2.1 uC/OS-II的发展史C/OS-II 的前身是C/OS,最早出自于1992 年美国嵌入式系统专家Jean J.Labrosse 在嵌入式系统编程杂志的5 月和6 月刊上刊登的文章连载,并把C/OS 的源码发布在该杂志的B B S 上。是专门为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 绝大部分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与CPU 硬件相关部分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总量约200行的汇编语言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终版 毕业论文uCOSII到ARM的移植【最终版】 03652 毕业论文 uCOSII ARM 移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