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新型防盗报警系统.doc
《毕业论文新型防盗报警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新型防盗报警系统.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新型防盗报警系统 学 生 学 号 专业班级 机电高职 系院名称 工业工程系 指导教师 二 年 月 日目 录一、绪论8(一)引言8(二)光电防盗报警系统发展状况9(三)课题研究的目的9二 、光电防盗报警工作原理9(一)热释电红外电路工作原理9(二)元器件选择 10(三)微波探测原理及活动目标探测方法 101多普勒效应及检测方法13三、光电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13(一)系统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13(二)热释红外探测电路14(三)微波多普勒探测电路设计14(四)报警电路及发射电路15(五)报警系统安装16致谢 17参考文献18新型防盗报警系统摘要 安全防
2、范技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一微波双探测技术的新型光电防盗报警系统,双探测技术是将两种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入侵者的红外热辐射(人体体温),将其转换成超低频信号,经电路放大,输出。同时由于微波探测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频率(或相位)发生变化,经过电路处理后转变为电信号,输出。两组信号同时到达与门,经判断,电路再将报警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可以用接收电路或收音机接收报警信号。 本文设计的光电防盗报警系统,经实验测出其技术指标为:探测距离不小于l Om,微波中心频率fo = 2000 MH
3、z,能经受25 1 OOOMHz范围内的频率干扰,相距3m处可经受住1 OOW干扰信号。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社会上的重要单位和要害部门,如军事设施、国家的动力系统、通讯系统、仓库、各类银行等等。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辐射场, 微波多普勒效应一绪论(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在跨入新千年以后,红外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红外探测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安全防范方面,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红外入侵报警器又称红外防盗报警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它己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广泛应用。红外入侵报警器按其探测手段的不同,可分为被动式、主动式和多技术复合入侵报警器ll一
4、l30 被动式红外传感技术是利用红外光敏器件将活动生物体发出的微量红外线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它能可靠的将运动着的生物体(人)和飘落的物体加以区别。同时它还具有监控范围大,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误报率低等特点。 被动式红外入侵报警器又称热释电红外入侵报警器,由光学系统,红外传感器和信息处理三部分组成。主动式和被动式入侵报警器是利用一种传感或探测方式,即单探测技术进行报警的。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于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震动,光强变化,电磁干扰,小动物活动等的影响,再某些情况下的误报漏报率会相当高,所以只有采用多种探测技术才能很好的解决误报率高这一难题 多技术复合
5、入侵报警器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装置,即只有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时间内都探测到入侵目标时,刁一发出报警信号。在双探测技术的报警器中,以热释电红外一微波双探测技术组合的误报率最低。(二)光电防盗报警系统的发展状况 传感器技术是21世纪人们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争夺的一个制高点,各发达国家都将传感器技术视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就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科技之首,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将此技术列为国家科技和国防技术发展的重点。而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光电防盗报警系统也得到了高速发展f81a 最早的非可见光入侵物探测器是
6、由简单的光敏元件对光素的感 而触发外部报警器,计数器或继电器来进行报警的,因此这种简单的 系统误报的可能性非常大,后来该用双光束系统随后又出现了基于红外 传感技术的被动式红外入侵报警器,基于无线编码技术的无线报警装只 以及集声光延时于一体的多控式报警装置。但是上述装置误报率都很低而多技术复合入侵报警装置误报率则很低 除双探测技术报警产品外,目前三探测技术和四探测技术的复合报警器均有产品上市。例如英国的帕朗尼斯四探测技术报警器,它包括微波、红外、IFT及微波鉴控等技术。其本质是热释电红外一微波双探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 红外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领域都
7、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它不是可见光,因此用来制作防盗报警系统,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白天和夜里都能用,而且抗干扰能力强,这种报警装置可广泛用于博物馆、单位要害部门和家庭的防护。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的光电防盗报警装置优缺点的研究,进行改进和优化,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光电防盗报警系统,比传统的光电防盗报警系统的误报率低,抗干扰能力强二 、光电防盗报警工作原理(一)热释电红外电路的工作原理 该热释电红外探测器防盗报警器电路由热释电传感器IC1,信号放大器IC2(IC2a,IC2b),比较放大器IC3(IC3a,IC3b),和继电驱动电路组成。当有人在热释电传感器IC1的监控区域内移动时,IC1的2脚将输出0
8、.310HZ的检测信号该信号经电容器C2耦合只IC2的3脚,经IC2两极放大后从7脚输出,再经二极管VD1整流C8滤波后分成两路:一路经IC3a比较放大后,经二极管VD2加至驱动器V1基极;另一路经IC3b缓冲隔离后经二极管VD5加至VI的基极。当V1的基极电压大于2V时,V1和V2将导通,使继电器动作,其受控电路通电工作。电阻器R10和电容器的数值大小及IC3的2脚电压高低决定控制继电器的动作灵敏度电位器RP2和电容器C10起延时作用,调节RP2阻值可改变延时时间调节电位器RP1的阻值,改变IC3的第1脚输出电压的高低,使发光二极管VL处于临界发光状态。 图2.1光电报警系统结构框图(二)元
9、器件选择R1选用1/2W碳膜电阻器;R2-R10选用1/4W或者1/8W的碳膜电阻器。RP1和RP2选用小型碳膜电阻器或者密封式可变电阻器。C1、C2、C4、C6、C8-C10选用耐压值为16V 的铝电解电容器;C3、C5、C7选用涤纶电容器或者CBB电容器VD1-VD6均选用IN4007或IN4001型硅整流二极管V1选用59013型硅NPN型晶体管;V2选用59012型硅PNP型晶体管。IC1选用LN074型热释电传感器专用电路;IC2和IC3均选用LM358型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三)微波探测原理及活动目标的探测方法根据微波的探测原理不同,微波探测报警器分为微波多普勒探测器和微波强势探测器
10、两种,微波多普勒探测器又称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微波多普勒效应。1、多普勒效应以及检测方法 多普勒效应的提出,是160年前的事。当时光的波动理论己经被普遍接收,但光谱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1842年5月25日,在布拉格举行的皇家波希米亚学会科学分会会议上,多普勒提交了一篇题为Ueber das farbige Licht der Doppelsterne and einiger anderer Gestirne desHimmels(论天体中双星和其他一些星体的彩色光)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由于波源或观察者的运动而出现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的不同的现象,后来称为多普勒效应。
11、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发射信号源与接收者之间存在相对径向运动时,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频率(或相位)将发生变化。这可以从固定目标和稗动目标信号的时域特,I和倾率特性方而仆析。为了分析方便,设微波信号源发出的探测信号为单音连续播其瞬时值 (21)式中:W-=2为探测信号的频率:wo,为探测信号的初位。该探测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包括目标)微波接收机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的瞬时值为 ()时会发生反射,式中:rp为回波信号瞬时高频相位;td为回波信号相对于探测信号的时延。t、的值为 (-)式中:d为目标到微波探测器的距离;C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其值为3 X 1 Ogm/s 对于固定物体(静物),其回波信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新型 防盗 报警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2644.html